⑴ 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问题是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
所以s1,s2,s3表示他们距发声处的位置。
⑵ P=A×[(P/A,i,n-1)+1]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是即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别分析:
(1)n是偶数:
a^n+b^n不能分解
a^n-b^n至少有(a+b)(a-b)的因子
(2)n是奇数
a^n+b^n至少有(a+b)的因子
a^n-b^n至少有(a-b)的因子
分析:
令a/b=x
a^n+b^n=b^n*[x^n+1]
a^n-b^n=b^n*[x^n-1]
当n为偶数时,x^n+1=0无解,x^n-1=0至少有1,-1两个根
当n为奇数时,x^n+1=0至少有-1一个根,x^n-1=0至少有1两个根
⑶ 敏感性分析中财务内部收益率的目标值怎么计算,有例题的具体计算过程最好
进行敏感性分析首先要选定不确定因素并确定其偏离基本情况的程度。
不确定专因素:在项目决策分属析与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对项目效益有一定影响的基本因素。敏感性分析不用对全部因素都进行分析,而只是对那些影响较大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不确定因素的选取通常结合行业和项目特点参考类似项目的经验进行,特别是项目后评价的经验
可以选取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建设投资、产出物价格、主要投入物价格、可变成本、运营负荷、建设期以及人民币汇率,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也可选择其他因素。
⑷ 财务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6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5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0.8
销售毛净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2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0%
应收帐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24天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45天
盈利能力分析:因为没有限制行业,所以无法进行行业分析,盈利能力主要从行业角度进行分析。所以没有办法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反映该企业偿债能力一般。
运营分析:从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看,(由于不知道行业所以分析依据不足,无法与同行业进行比较,所以其应收帐款周转率没有实际意义)。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资产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但是存货周转率过高,可能说明企业存货水平过低或销售价格过高等。因此,对于存货周转率的分析,应结合企业存货的构成和销售价格情况作出恰当判断。
流动性,没有现金流量表,更本无法分析
⑸ 财务运营分析怎么写
只要掌握要领,平时多关心公司的运作,多动脑、多动笔、多借鉴他人的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就能得心应手。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从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二是专项分析报告,三是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金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囊括这五部分内容。
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3、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议段。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建立财务分析报告指引
财务分析报告尽管没有固定格式,表现手法也不一致,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如果建立分析工作指引,将常规分析项目文字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诸如现金流量、销售回款、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变动等一系列的分析说明指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⑹ 求经济批量,顺便求个计算过程
公式:
Q=(2DS/H)^1/2。
Q=(2×4000×500÷4)^1/2。
Q=1000件。
经济订购批量公式又称经济批量法(简称E.O.R公式)。它是由确定性存储模型推出的,进货间隔时间和进货数量是两个最主要的变量,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取得存储费用与运货费用之间的平衡,确定最佳进货数量和进货时间。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假设。
(6)当年运营补贴计算过程分析扩展阅读:
对每种物品一年做4次生产调整或订货,总计每年有20份订单;平均批量库存等于批量库存总计的二分之一,即¥2430。这是假设每批都是收进一整批货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地使用,直到库存降为零,因此平均批量库存为批量的一半。
倘若把物品5的若干次生产调整转用于物品1,就可显著地压缩库存。即使一次生产出全年度的物品5,对库存投资也无多大影响,而对于物品1每多作一次生产调整却可减少相当多的库存。图所示为重新分配这20次生产调整后的情形。
⑺ 利润表计算分析题----跪求答案及过程分析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40+8=48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16+1=17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48-17-2-1-8=20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0+2=22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22-22*25%=16.5
⑻ 请教下专业人士,通信运营商的后付费终端话费补贴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给个具体计算公式么
补贴率=运营商补贴/用户收入
第一个例子中,原价1896,购机款1000,运营商补贴了896元。
用户收入是88*24个月=2112元
补贴率=896/2112=42.4%约等于42%
第二个例子中,原价1896,购机款580,运营商补贴了1316元。
用户收入是128*24个月=3072元
补贴率=13163072=42.8% 约等于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