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亚信科技田溯宁持股市值

亚信科技田溯宁持股市值

发布时间:2021-07-02 18:53:15

⑴ china一人是谁

谁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人,这不是一个好问题,至少它不严谨,容易引起歧义。最容易的歧义是谁掌管公司的市值最大,谁的财富最多,谁就是互联网第一人,不过,这好象更多是中国互联网市值之王和中国互联网首富之类的讨论,和我们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最自然想到的谁对中国互联网的贡献最大,而且又最早,那就是互联网第一人,但这同样也无法清晰界定,至少以下众人都能与这个互联网第一人扯上关系:钱天白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互联网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胡启恒院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是羊肠小道走出来的。”第一个走上这条小道的人,就是钱天白。钱天白的这个第一人,更准确的是中国互联网上网第一人。张树新1995年5月创建了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总裁。她的公司或许不是中国互联网早期最大也未必不是最早成立的公司,但却是最具公众知名度的公司,说起中国互联网启蒙第一人,谁也不争不过张树新。马云1995年4月,马云第一次到美国,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第一次在电脑上打入“beer”而搜出了一大堆信息,却发现互联网上关于“china”的信息为零,于是他把自己翻译社做了个网页放了上去,不一会他收到5个邮件,这5个邮件都说这是他们在网上找的第一个有关中文的网页。马云回国后于1995年4月成立的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从可查的历史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司,其中国黄页也的确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马云的这个第一人最准确的表达是中国互联网中文网站(页)第一人。田溯宁1995年1月,田溯宁和他亚信的5个创业伙伴齐刷刷的回到北京,开始和国家科委联合做项目,1995年承建中国第一个商业化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起,亚信先后完成了中国70%的互联网建设。田溯宁也由此有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的称谓,田的这个第一人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第一人。马化腾没有搞错,中国互联网的早期运动中的确有小马哥的身影,1995年,民间的拨号BBS同时兴起,在这一年2月,马化腾建立Ponysoft,这是1994年5月中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BBS曙光BBS上线后的第二个BBS,也是第一个非学术背景,纯个人背景的BBS,之后有西点、西线、自然等在诸多BBS。BBS虽然只有两三年的灿烂,但她成功的培养了一代中国本土对网络应用有感觉的工程师企业家,诸如丁磊、雷军、周鸿一、fishman……,马化腾当属中国互联网技术启蒙第一人。丁磊丁磊也曾一些媒体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丁磊所领导的网易也的确创造了许多互联网的第一:中国第一家提供中文全文搜索、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地、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虚拟社区,第一次网上新品拍卖,第一个中文个性化服务等等,丁磊的这个第一人,应该叫中国互联网免费服务第一人。到底谁是第一人啊,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也是我最近在做《中国互联网史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系列有趣话题中的一个,赶明咱再一一讨论吧。

⑵ 马云、王健林、刘强东等知名企业家分别是什么学历

马云、王健林、刘强东等知名企业家分别是什么学历?

又一年高考结束了,很多人又开始说高考无用论,填鸭式教育害人,争议颇多,虽然说理论上讲中国现行教育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高考确实能够把很多优秀人才筛选出来,单纯从效用论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八股取士还是高考都有其巨大的现实价值。

今天把一部分科技业、制造业、金融业的知名企业家都列出来,看看他们的毕业大学和学历,以下内容包括了历任首富,还有行业曝光率最多的牛人,比如老干妈和褚时健。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只计算第一学历。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高学历并非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就像没有上过大学的李嘉诚和霍英东等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他们照样能摘得首富的桂冠,赢得世界的尊重。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一批知名企业家,他们不仅是资产千万的社会精英,还是毕业于名校的学霸。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七十年代初高考停止,个人其实是推荐入学的,比如任正非,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镇宁县,祖籍浙江省浦江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总裁。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已并入重庆大学),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

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

刘强东,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1974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6月18日,在中关村创办京东公司,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担任总经理。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

周鸿?,1970年10月4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奇酷CEO和知名天使投资人。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并于199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李彦宏,网络创始人,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1991年,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公司资深工程师。李彦宏所持有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了网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张朝阳,搜狐网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博士。张朝阳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以全国第39名成绩,考取CUSPEA项目奖学金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张朝阳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将公司名称更名为“搜狐”。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

马化腾,男,1971年10月29日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

田溯宁,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博士。田溯宁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辽宁大学生物系;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并获资源管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资源管理专业;1992年获美国得州理工大学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参与创办亚信股份公司,任总裁。2006年5月,田溯宁专注于“中国宽带产业基金”的管理和运营。

丁磊,男,1971年10月1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网易公司创始人,现担任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1993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5月创立网易公司,与张朝阳、王志东并称为网络三剑客。2000年6月,网易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2009年,宣布网易养猪计划。2015年2月11日,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

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南财经大学博士。马明哲1987年毕业于中国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经济管理专业,1991年获得中南财经大学并获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就读于中南财经大学并获货币银行学博士学位。作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自公司于1988年成立开始,马明哲带领中国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20年时间,从仅有13名员工的单一财产险公司到中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业务范围覆盖产险、寿险、养老金、健康险、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等全金融领域,进入世界500强。该集团在中国近千个城市设有营业机构,拥有5600多万个人客户、400万企业客户,员工和代理人队伍逾56万人。中国平安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市值位居全球金融企业前20位、全球保险集团第3位,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跻身《福布斯》世界500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名列第147位。

史玉柱,1962年9月15日生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商人、企业家。1984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工作。1989年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系(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随即下海创业。1992年在广东省珠海市创办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

孟晓苏,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北大经济学博士。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工人到北京大学博士,从官员到企业家,成为220多个城市中430多家房地产企业的领军人物,孟晓苏的事业达到成功的顶峰。

王石,男,1951年1月生,原籍安徽金寨,生于广西柳州,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89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70年入伍,1986年从部队转业,毕业于辽宁大学,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兼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天水,著名地产商,SOHO中国的董事长,公司掌管着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1992年,潘石屹与合作人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房地产。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

冯仑,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是现代第二届正式大学生。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1991年开始领导并参与了万通集团的全过程创建及发展工作。1993年,领导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领导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一间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

董明珠,出生于江苏南京,企业家,先后毕业于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2008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研究生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1994年开始相继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并在2012年5月,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1987年,毕业于原沔阳中学(现湖北省仙桃中学),同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秦致,汽车之家总裁,依阿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张旭豪,饿了么网上订餐平台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08年与其同学创办了饿了么餐厅。

张亚勤,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裁,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张亚勤博士1966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2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⑶ 许戈辉是如何从凤凰一姐沦落到此的

许戈辉毕业于北外英语系,1991年,许戈辉获得了青年业余主持人大赛的第一名,从此开始进入了央视,许戈辉颜值非常高,行为举止非常优雅大方,声音又好听,很快地就在央视发展了起来。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央视备受关注的美女主持。



不过,二人并不在意外界的眼光,二人最终还是走进了婚姻殿堂。许戈辉找到了自己的丈夫了以后,就很少在出席到主持人节目栏中,丁健事业下滑的时候,许戈辉并没有选择放弃了丁健,反而帮助丁健渡过难关。也因为这一次经历让丁健和许戈辉更加的相爱,观众们通过这件事情也改变了曾经许戈辉负面消息不断的一面,重新认识了许戈辉,让人觉得许戈辉的做法很让人佩服。

⑷ 如何改变你的创富战略

时代变化了,财富的形式也在变迁,每个有志于靠财商创富的人就应考虑是否适应这一变化,改变你的创富战略,抛弃不合时宜的求富计划,走财商创富的道路。

统计近几年的创富者,80%以上是30岁到40岁之间的年轻人。国外如此,国内也不例外。35岁的杨元庆出任联想少帅;38岁的段永平数年时间连创“小霸王”、“步步高”两大品牌,一个南下的打工仔的创业神话让全球注目。杨致远因创办雅虎而一举成名,张朝阳又以搜狐而名动天下,此两人入选《时代》评选的全球50位数字英雄,他们的年龄分别为31岁和34岁。网易创始人丁磊27岁,亚信总裁田溯宁38岁,32岁的王志东组建了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网,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30岁出头……

这些年轻有为的成功者与富翁都来自我们普通的百姓中间,他们的昨天与芸芸众生一样平凡普通。他们出身平凡,艰苦求学,不仅有创新的知识,而且有出众的财商,据此创下了骄人的财富与业绩。

过去一个富翁的诞生,需要几代人的财富积聚,一些白手起家的创富者,也几乎耗去了一生的精力,才得以成为富豪。但现在因为有知识的力量,财富积聚的速度成倍成倍地增快了,过去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财富积聚,现在几年甚至两三年就完成了。这就是知识的威力。

1999年底美国硅谷“十大风云人物”中,华人占4位,而他们无一不是从穷书生走向亿万富翁的。这4位华人创业英雄曾经是留学美国的莘莘学子,如今成为新一代华人富翁的代表。

陈宏出生在西安,1985年赴美攻读博士。20世纪90年代初,陈宏在硅谷创办了一家网络服务公司Aimnet,从而成为互联网产业最早开拓者之一。1994年,他又创办了环球国际漫游联网公司(GRIC)。该公司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陈宏也因此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而在美国成功上市的电子商务专家。迄今,他的公司市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李广益第一次创业在1987年,他依靠四处筹集的100万美元创办了Digickm系统公司。7年后,公司被新加坡创新公司以4000万美元收购。1998年,李广益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成立了传媒译码通讯公司。1999年6月17日,世界著名的思科公司以4.7亿美元并购了传媒译码公司。此次并购,创下了迄今为止并购未上市公司的最高价纪录,使传媒译码公司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广益身价一下子翻了16倍,成为华人富翁的佼佼者。

陈丕宏是搞电子商务的“精英”。1989年,陈丕宏拿出4000美元创办了名为“赢家”的第一家公司,3年内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美元。后来被赛贝斯公司以1亿美元兼并。不甘寂寞的他又于1993年创办了宏道公司,主要从事商务软件开发。软件一开发出来,很快就被摩托罗拉、花旗银行、美国航空、香港电信等400多家跨国公司采用。陈丕宏的公司1996年上市,上市后股价屡创新高,半年投资回报率曾高达400%。1999年11月,宏道公司创办人及董事长陈丕宏,被美国权威机构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

与前面几位传奇人物的成功经历不同,段晓雷用做小买卖赚来的一点钱创办了Utron公司,做起主板机及笔记本电脑的买卖。1996年2月,段晓雷终于创办了网上网公司。公司推广能提供网络服务业者所需要的宽频网络。1998年12月,段晓雷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半年后,公司的市值达到2亿美元,网上网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宽频中心之一。

财商本身,就是个人身上固有的尚待开发的无形财富。财商创富当然不是人人都适应的惟一创富之路。开启财商,更新观念,其宗旨就是面向新时代,打开适合自己的创富之门。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财富》

⑸ 丁健的许戈辉的他

每个人的婚姻都值得祝福。许戈辉。不过,走入婚姻殿堂,许戈辉没有举行盛大婚礼,表现得相当低调,只是春节期间,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远赴南非,以旅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尽管蜜月归来,许戈辉不愿多谈夫君的背景,但人们还是可以轻易地查到这位IT界的知名人士:亚信科技(中国)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40岁的丁健。
2005年的开局对于丁健来说,可谓满堂彩:个人娶得美人归,公司出现利好消息。亚信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2004年度总收入为10670万美元,净收入6810万美元,相比2003年度净收入5750万美元增长了18%。财报还显示,联想亚信第四季度为亚信公司全年净收入贡献11%,预计未来一年,联想亚信还将为亚信贡献40%以上的净收入。这是一组有些出人意料的数据。因为在7个月前的2004年7月28日下午,联想集团以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公司15%的股权,在问及新成立的联想亚信什么时候能够盈利时,丁健的回答是:“我们希望12个月。”当时,亚信公司与联想的IT服务盈利状况基本为负数。比预计时间整整提前8个月盈利,丁健可能也没有想到。
亚信十年
令丁健同样没有想到的是,1995年初成立的亚信科技(中国)公司,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NASDAQ交易代码:ASIA),而且还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国软件企业,并曾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500家高速成长企业之一,还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优300小企业”。他本人还被公认为“新一代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典范。
丁健用一个成熟的年轻人来评价十年亚信。“亚信有一个很职业的董事会,包括吴鹰、田溯宁、张维迎、孙强、龙涛、陆运刚等,有熟悉企业运作的,有经济学家,有创业者,有投资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我和田溯宁的相识,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提起亚信的诞生,丁健每次都显得激动与兴奋。“田溯宁有思想,是领路者,而我那时还是一个技术人员。我们两个合起来以后就变得有血有肉了,共同做一些事情,实现理想。他把握宏观层面,我操作技术层面。我们两个人无论性格上、思维方式上、为人处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恰好我们两个是互补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互相支持着向前发展,和亚信一起成长。”
事实上,1993年,在美国达拉斯一条名为明天的街道上创立亚信时,丁健28岁,田溯宁30岁,当时的身份还都是留学生。被誉为民间外交家,一直热心于为中美经贸往来牵线搭桥的刘耀伦给了他们最重要的支持。亚信也是这位长者个人投资生涯中唯一一次非房地产项目投资。
公司在美运营两年后,丁健一行人选择了回国。“因为我学的是信息专业,一到美国就开始接触因特网。当时就感受到因特网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桥梁,尽管在美国那时候还只局限于学生里面。但我感觉到这样一个东西,如果在中国的话,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它这种非常自由化的一种媒体环境,不管是对高校学生或其他年轻人,还是对整个商业人士,都是一个新的比较低价的传播方式,可以很快地得到普及。”丁健的感觉确实没有错。实际上,回国才是亚信迅速发展的开始。难怪虽然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国,但田溯宁和丁健始终认为亚信是一家中国公司。
1996年1月,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骨干网络chinanet建成。包括后来出现的新浪、网易公司在内的今天中国大约70%的因特网信息,都是在亚信构建的网络上传输。“我虽然那时候就感受到这个东西的潜力应该是在的,但是再怎么预测,坦率地讲,没有预测到它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至今说起这个,丁健都觉得有点出乎意料和不可思议。在这之后,令丁健没有想到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如今,亚信控股下面已经有三大块业务:亚信科技、联想亚信、新业务领域,是集团化经营的方式了。软件方案和服务涉及IP、VoIP、宽带、无线、3G等等技术领域,包括:电信级网络解决方案;业务支撑系统(计费、经营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分析等);电信增值应用系统等。根据财报预告,亚信公司预计2005年全年净收入增长30%以上,将达到9000万至9300万美元。
很累的CEO
有着中国Internet建筑师之称的丁健是美国加州Hass商学院的EMBA,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在去美国之前,他还曾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而1999年对于丁健来说,可谓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与转折。就在这一年,身为首席技术官的他接任田溯宁,出任公司CEO。“我差不多可以说是从学校直接创业的,而在这之前一直搞技术,管理经营对于我来说是什么也不懂。”不过,亚信在什么也不懂的丁健领导下,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
2000年3月3日,在丁健的操持下,亚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当日股价上涨314%,收盘于99.56美元,融资1.2亿美元,成为纳市当天最成功新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亚信成功投资英斯克公司,全资收购广州邦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太平洋软件公司核心HRM&BI业务,以及后来置换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实现了自己的战略转移。“本来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不幸的是赶上了整个IT行业的低潮,这是我们比较遗憾的事情。否则的话,我相信亚信这支团队所取得的业绩应该远比现在无论从数字还是股价上所表现出来好得多。”在分析亚信问题时,丁健不无感叹。
尽管转型后的亚信,发展已经不错,但丁健认为,如果不是由于外在原因,亚信的步子也许可以迈得更大些。“有市场的原因,还有我既要干活,又要把不懂的东西学明白,付出等于比一般人多一倍,所以在CEO的日子里,我真的很累。”
不再为主
“与其自己不停地学,不停地付学费,还不如请一个已经学好的毕业生来做。”于是,2003年4月1日,丁健不再是亚信的主人。爱立信原执行副总裁张醒生接替了他的职务,而丁健则成为亚信的董事长。“现在,亚信已经成了他们的孩子,我自己,要跟亚信保持好一定的距离,我要把握好这个分寸。董事长(chairman)就是chair上的man,坐凳子的人,他没别的事情,就是召集会议,没有多大的权力,真正的权力在CEO手里。我是代表董事会召集会议,但我也只有一票权,不比其他的董事权力大。”
可以看出,丁健卸任CEO后的一番演讲,表现得非常懂事与大度。在《时代人物周报》表示出要采访丁健意图之后,亚信市场推广部经理张小芊说:“我们董事长对私人问题一般很少谈,而涉及一些公司现状的问题,他作为董事长是不会回答的。他认为那是CEO该回答的问题。”“我做CEO最大的缺点,就是我太不强硬了。可能有些方面,特别是对待错误,对待管理上的失误方面容忍幅度比较大。应该说,我在工作中不应该算是很强硬的管理者。我如果再做一个公司,我相信会比我以前要强硬一些。”
丁健说,退下来后,从压力来讲,稍微小一点,可以有更多一点的时间看一下更远的、更大的环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为上市公司的老总,压力比较大,每天要想怎么样能够跟股民有所交代,每个季度的数字有很大的压力。“一半时间稍微休息休息,创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空,这一段时间照顾照顾家里的事情。另外的时间和业界朋友们多一些交流,包括跟国外同行、国内同行多一些交流,多和以前的客户进行交流,多了解整个产业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走,到底能够做些什么。”丁健回答退位后做什么的话依然在很多人耳边回响。
不会再做管理者
丁健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企业管理者,只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而已,在过去那4年的CEO生涯中,也完全是靠学习完成从技术向管理转型的艰难过程的。“我不大会回到运营一个公司的角色上,应该说做投资一直是我的想法,我也会以投资人的方式关注行业内比较好的公司,和一些朋友、同行一起从事一些投资活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东西。”直到今天,当问起不做CEO,会做些什么时,丁健的回答仍然没有变。
见过丁健的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他不是那种活力四射的人。而很多人认为,丁健领导下的亚信对待股市过于保守。因为他们总是习惯将坏消息说得更坏一点,好消息却相对比较保守。与丁健一块创业的田溯宁,却有着与他大不相同的性格。“我们俩共同点都属于六十年代,有比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觉,只是采取的方式并不完全一样。相对来讲,田总富有激情、而且有很强的感召力,很擅长和周边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他做的事情我是做不了的。我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我喜欢想好了让别人去实现沟通。”
丁健不怕寂寞。他说,即便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他也能生活得好好的,因为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在坊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比喻:“车子在大路上前进,突然遇到一个大坑,丁健的第一判断是停车、调头,想办法绕过去。而按田溯宁性格就会鼓动整个车队的斗志,大声喊,没有退路,冲!”
熟悉他们俩的人把他们的性格做了一个比较,说田溯宁的激情就像一支搅拌棒,能把一潭死水搅得浪潮澎湃;而丁健的理性就像一包凝固剂,不温不火地就把激情固化成了行动和效益。他们在一起,是真正的黄金搭挡。
在制造中国百富榜的英国小伙胡润看来,丁健与田溯宁一起,领导了一个行业,使这个行业从无到有,对无论是后进入此行业者还是后来与他们一样创业者,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他们都很年轻,可以说很了不起。“我的优点和缺点都差不多,优点是逻辑性分析性比较强,缺点也恰恰在于做事情过于理性,有的时候太冷静。”看来,任何时候,最了解自己的人,永远都只能是自己。
扎扎实实。在刚刚卸任亚信CEO职务专担当亚信科技CEO的张醒生看来,董事长丁健用这4个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而与丁健有过接触的媒体记者对他的看法却是,这人很好交流,没有一丁点架子,有问必答,从不遮遮掩掩。丁健在美国时的同学,一位自称为安普若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态度显然有点嘻嘻哈哈:“15年过去了,他长得比那会胖了许多,留美男生之中,长得比他还要寒碜的多得是。丁健其实长得还是可以的,就是那头发得修理修理,装扮也得与时俱进嘛。希望许戈辉在这方面能帮他做得更好。”
财富都在公司里
作为创业元老,丁健个人持有亚信15%的股份,《福布斯》据此计算,他的身价大概为0.8亿美元。在2000年,他出售了2万股股票,“那是迄今为止我唯一一次卖自己的股票。”“做这样的决定也是听从了个人理财顾问的建议,当时,个人理财顾问对我说,从市场的风险而言,个人财富集中于一点,风险会很大,没有必要集中于一种股票,一定要分散风险,应该每季度卖一部分。”事实上,丁健的持股数为9.85%。
说到个人财富,丁健显然也是一副大众论调:“个人的所谓财富意义不大,我的财富与亚信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不关心自己的身价几何,把亚信做成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财富都在亚信公司里,个人财富少得可怜,你要看我家里资产的话绝对是负值。”丁健说,财富唯一正面的是它也许能给你一种自由,人需要自由,而不能让钱成为束缚你的东西。他相信财富不会影响他做事情的方式,因为他追求的并不是财富上的成功。
他进一步解释,财富的影响应该有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当然是生存,财富保证你基本的生活条件;第二个层次就是财富能够给你带来一种自由,使你能够做你想做的事情、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别人来指挥。除此以外,财富带来的都是负面作用。
从财富的角度说,他也许真的不算什么富有,不管是美国的还是在中国的帐户上,没卖过多少股票,公司给他开的工资也不是很高,他本身也没什么现金。“我个人认为,财富这个东西看你自己怎么去衡量,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希望拥有的每一分钱都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谈到生活状态,丁健表现出一种极其满足的样子:“我过得很幸福,而且我觉得一直都是很幸福的。人的幸福,不说是阿Q精神,说知足常乐吧,我是比较看中过程而不是结果的。我觉得人活着每一天都需要充实度过,而不是白白浪费掉。不要像行尸走肉一样,不知道自己每天到底想干什么。有时候,你所追求的东西,其实不要总是把它想像得那么伟大,总想着做一件巨大的事情,高估自己做的事对社会的影响。其实只要你做的事对得起自己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样踏实的状态很好。”
“在生活上和消费上,我也是一个简单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爱好,最多就是打打台球,除此之外还有睡觉,但那并不花费什么。”然而,关于丁健的财富,坊间和网上却流传着两个不同版本。在坊间传言里,说法是丁健的前妻在与他的离婚纠葛中,得到了一个亿。而在网上,一篇有些人认为是丁健前妻写的一个贴子中提到:“我和丁健的离婚案终于以庭外和解落幕,我分得现金200万元。律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有些忿忿然,提出公司资产至少在6百万,此外还有车子和房产等等。我只好反过来安慰他,我得的是现金,总比那些电脑办公桌实在。”
不过,在文章中,她没有说这200万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而在那篇贴子的后面,大家普遍同意一位网友的观点:“且不管传言的真假和哪种说法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丁健说自己没有钱,开玩笑吧,谁会相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以前是亚信的员工,丁健很年轻的,40刚出头而已,是中国20大富豪之一吧。以前亚信搞活动时,我见过他原来的太太和女儿。说实话,当时我很羡慕他的太太和女儿。”

⑹ 亚信联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

亚信联创2013年5月13日宣布与中信资本达成最终协议,亚信联创股东所持股份以每股12美元转专让,亚信联创市属值达到8.9亿美元。私有化后,亚信联创总市值为8.9亿美元,比2012年1月11日收盘价溢价52%,较发布提示性公告之前的30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收盘价溢价53%。
亚信联创于2011年底向SEC提交私有化申请,并于2012年1月20日收到中信资本旗下中国基金二号所属子公司的私有化要约。最终,亚信联创私有化此次由中信资本领衔的财团收购。联合收购财团由中信资本及亚信联创联合创始人及股东田溯宁领衔,中信产业基金和宽带资本共同为收购提供资金。
亚信联创CFO武军表示,除了中信资本本身的专业能力是亚信联创的考虑之一,中信资本曾经还之前投资过亚信联创,对亚信联创的市场战略、定位等有很深了解,最终亚信联创选择中信资本。
亚信联创董事会已经批准该并购协议和相关交易,并以决议形式建议公司股东表决以授权和批准这些并购协议和相关交易。亚信联创表示,公司将尽快针对并购协议发起股东投票,如投票通过,交易将遵循美国特拉华州的法律进行。交易成功后,亚信将成为一家私营企业,美国流通股股票将不再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

⑺ 田溯宁的职业生涯

田溯宁曾在ICF,TSTC等公司任职。1994年田溯宁博士在美国创办以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亚信公司。为实现把握信息革命机遇,实现科技报国理想的愿望,1995年田溯宁博士将亚信公司移师国内,最先将Internet核心技术带回中国,组织一批学有所成的留学生,专业从事Internet网络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
在田博士的领导下,亚信公司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先后承建了CHINANET、上海热线、中国金融数据网和各省电信系统的互联网络等近百个网络工程,被称为中国Internet主建筑师。公司到1998年已经成为有员工450人,年销售额6亿人民币的国际性的民族高科技企业。
田溯宁博士管理亚信的成绩及对中国IT业的贡献,1999年3月,被聘为有“中国第三电信”之称的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裁。这是国家级电信企业首次从非国有单位聘请老总。
中国电信重组后任中国网通集团副总裁。2004年1月中国网通集团南方公司成立,田溯宁任总经理。

⑻ 亚信联创科技和联创科技什么关系

亚信联创股份有限公司(Asiainfo-Linkage, Inc.NASDA Q简称:ASIA)于2009年12月6日,由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联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宣布合并而成,是中国最大、全球收入和市值均第二大的电信BSS/OSS提供商。
亚信联创2013年5月13日宣布与中信资本达成最终协议,亚信联创股东所持股份以每股12美元转让,亚信联创市值达到8.9亿美元。私有化后,亚信联创总市值为8.9亿美元,比2012年1月11日收盘价溢价52%,较发布提示性公告之前的30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收盘价溢价53%。
亚信联创于2011年底向SEC提交私有化申请,并于2012年1月20日收到中信资本旗下中国基金二号所属子公司的私有化要约。最终,亚信联创私有化此次由中信资本领衔的财团收购。联合收购财团由中信资本及亚信联创联合创始人及股东田溯宁领衔,中信产业基金和宽带资本共同为收购提供资金。
亚信联创CFO武军表示,除了中信资本本身的专业能力是亚信联创的考虑之一,中信资本曾经还之前投资过亚信联创,对亚信联创的市场战略、定位等有很深了解,最终亚信联创选择中信资本。
亚信联创董事会已经批准该并购协议和相关交易,并以决议形式建议公司股东表决以授权和批准这些并购协议和相关交易。亚信联创表示,公司将尽快针对并购协议发起股东投票,如投票通过,交易将遵循美国特拉华州的法律进行。交易成功后,亚信将成为一家私营企业,美国流通股股票将不再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

⑼ 亚信科技的发展历程

亚信十多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书写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崛起的经典传奇。作为中国归国留学人员科技报国的重要成果,亚信曾率先将Internet引入中国,为中国信息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享有中国互联网建筑师的美誉。亚信首开中国企业吸纳风险投资之先河,率先引入国际化、规范的公司治理和管理制度。亚信成功实现向软件与服务的转型,立足于自主开发软件产品,形成大型软件研发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电信级IT项目实施管理体系,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重点企业。亚信一贯注重人才培养,凝聚着一批具有国际化背景和本地化经验的优秀人才,被称为中国IT业的黄埔军校。 1993年,田溯宁、丁健等留美学生在美国创建了Internet公司亚信。1995年,胸怀科技报国理想,田溯宁、丁健率公司主体回国,立志把Internet带回家、为中国做事,做中国最好的企业,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先后承建了包括中国电信ChinaNet、中国联通CUNet、中国移动CMNet、中国网通CNCNet等六大全国骨干网工程在内的近千项大型互联网项目。
1997年-1999年,亚信成为中国最早引入风险投资的高科技企业,先后获得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4300万美元。风险资金的引入同时带来了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治理结构。2000年,亚信公司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成功融资1.2亿美元,成为第一家在NASDAQ上市的中国高科技公司。 2005年以来,亚信公司提出集中资源,专注核心业务,提升盈利能力的战略,在收缩非核心业务的同时,战略性地收购了上海长江科技、浙大兰德、上海亿软、北京国创科技等公司相关电信支撑业务,建立了在中国互联网软件、电信软件方案、安全软件与服务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地位。立足中国良好的发展态势,努力实现业务创新,亚信正在迎来一个品牌、团队、业务与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与创新的新时代。

阅读全文

与亚信科技田溯宁持股市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避险情绪 浏览:309
贵金属k线图基础知识及k线图图解 浏览:313
保险理财论文 浏览:445
外汇还行吗 浏览:165
贵金属交易普通委托 浏览:528
股票潜龙出水 浏览:209
定向信托产品 浏览:126
格力公司放贷款及垫款 浏览:850
优选金融信托 浏览:831
安信信托未兑付产品 浏览:924
信托牌照数量 浏览:693
精硕融资 浏览:68
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浏览:419
中孚国际外汇招商 浏览:667
短期融资承销 浏览:886
贷款抵押钥匙可以吗 浏览:679
海诚信托 浏览:535
华鹏信托 浏览:104
信托在农村土地流转 浏览:238
股票桂林油 浏览: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