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1与m2增速剪刀差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两个原因造成了去年下半年以来M1和M2剪刀差迅速扩大:
(1)房地产销售上升造成居民定期存款减少。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历史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指标中,M1和M2剪刀差与房地产销售增速相关性是最高的。
(2)地方债置换的影响。地方债发行后如果没有立刻偿还债务,就会形成企业活期存款。
M1和M2剪刀差在2010年以前与股市走势高度相关,而之后则几乎完全失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逻辑的关键点在于2010年以前房地产股票走势与房地产销售高度相关,而2010年以后房地产股票走势不再跟着地产销售走了,由于M1和M2剪刀差与地产销售的相关性仍在,从而就产生了上述情况。
② 金融数据M2低于预期 是利空吗
当下M2低于预期,说明M2的水平没有达到中央银行认为正常的标准,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M2的水平,但是具体会不会采取措施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还需要就整体的情况进行判断。
所以说,M2低于预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看中央银行的后续行动。如果中央银行调整M2水平,会造成货币突然的增发,使得通货膨胀上升,对于股市来说应该是利多。
③ 请根据下图分析货币供应量M1、M2同比增长率与股市(以上证指数(SSCI)为例)的关系。
一、M2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M2不仅代表了现时的购买力,还代表了潜在的购买力。
从形态上看,2009年之前,M2同比增长与上证指数同比增长的关系并不明显,尤其是在2006、2007年股市大涨之时,M2增速则是在一个窄小的区间波动。但2009年以来,二者却显示出较强的同向变动关系。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Grange Causality)检验,结果显示M2与上证指数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不明显,即一者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引起另一者的变化。一般认为,这与M2相对较强的外生性有关,实际信贷数额往往在货币当局设定的信贷日标附近。
二、M1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等,也就是说“M1+居民储蓄存款”约等于M2。M1代表了现时的购买力,流动性较M2为高。笔者认为,M1与股价的关系较M2与股价的关系更密切。股市向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通过证券经纪商进入股市,也即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活期存款会增多,Ml增速加快。
图形显示,M1与上证指数同比增幅的有较明显的同向变动关系,尤其是在2004年后,二者的相关系数接近0.5,若以适当方法剔除股市2007年超出常规的大涨和2009年以来Ml的超高速增长中的趋势性和外部政策性因素,相关系数还会提高。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同比增速变化显著引起了M1同比增速的变化(p值为2.2%),而相反的关系并不成立。从以上结果看,笔者认为,在M1与上证指数的相互影响关系中,上证指数的变动作为原因引起M1的变动是占主导地位的,而M1的变动引起上证指数的变动则是次要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关系呢?
三、准货币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M2与M1的差额即为准货币,主要由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图形显示,准货币与上证指数大体上呈现反向变动的趋势:准货币同比增速在相对低位时,上证指数同比增速则处在上升通道中;而准货币增速在相对高位时,上证指数增速则在低位徘徊。笔者认为,这说明股价的变动带动了准货币的变动,且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同比增幅变动显著引起准货币同比增幅的变动(p值为0.714%),而反向关系并不成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与上证指数同比增幅的相互影响关系中,上证指数对准货币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笔者认为,图示的形态及其对应因果分析的结果显示了在准货币和上证指数的变动关系中,上证指数的变动为原因,准货币的变动为结果,上证指数的变动向准货币传导。准货币的变动反映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准货币同比增幅扩大,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增多;而准货币同比增幅缩小,则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也即所谓的“存款搬家”。而股市的涨跌会引起准货币的变动,进而引起M1与M2的相对变动,如当股价下跌时,资金会从股市转移出去形成储蓄存款,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增速减慢而准货币增速加快,高流动性货币(M1)增速相对于若流动性货币(M2)会减慢。笔者认为,对此传导关系可做出如下结构式模型分析:股价上涨(下跌)-->准货币或储蓄存款增速减慢(加快)-->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增速提高(减慢)-->银行信用货币派生能力增强(减弱)-->企业活期存款增速提高(减慢)-->M1同比增幅扩大(减小)。
股票价格变动是由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决定的,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则对投资者的预期有着巨大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以上所分析的传导关系可视为经济政策的传导环节的一部分,例如,政府需将货币政策收紧,则投资者预期股价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再通过以上所分析的传导过程最终导致货币供应的收紧。
投资者预期股价下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紧,导致企业资金链的紧张,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利润。资产的价格是资产未来收益的折现值,投资者的预期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最终使预期成为现实,这或可称为预期的自我实现过程。
④ M0,M1,M2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的 M0 M1 M2 本身都不准 不要相信,熊市来了 2575是铁底
⑤ 什么是m1,m2以及与股市的关系
经济学家把直接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称为M1,或狭义的货币,把包括了其他版货币的货权币成为M2,或广义的货币。M1中包括现金(纸币或辅币)、旅行支票、活期存款或其他支票存款。这些货币可以直接作为交换媒介进行各种交易和支付。M2则是在M1之上再加上其他储蓄存款(如银行的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余额、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流动中的货币量又称货币存量。
M1、M2的数据变化有很多玄机
① 从多年的历史看,每当M1比M2低时,尤其是二者差距(M1<M2)超过5个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
② ②而M1高M2(M1<M2),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会结束,熊市会到来
⑥ 货币M1大于M2说明什么小于又说明什么与股市有什么关系
关系不大,慎来重使用。自
M1,M2各国定义不同,中国定义及数据可以到中国人民银行查。M1,M2差异在于M2多了一个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在中国货币M2恒定大于等于M1。
从货币存量M1,M2增速来看。
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
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股市可以认为是一个反映综合信息的市场。如果看中国股市,我认为这两个指标作用不大。原因如下:股市是预期市场,货币存量统计是滞后指标。中国股市对信息反映能力弱,而M1,M2属于间接影响变量,影响更弱。
⑦ MI,M2与股市,经济的关系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些经济数据都只是作为宏观经济形势的回参考指标,跟股市答涨跌没有直接关系,一般M1、M2数据量大意味着宏观面流动性较好,合理范围内的流动性有望造成人造牛市,但是股市好坏最主要的不是看绝对数据是多少而是看这个数据市场是怎么解读的,从国家经济形势来看,去杠杆肯定是未来大的趋势,所谓去杠杠外在表象也就是收缩这个数据
⑧ 回复我问题的人能再详细的阐述m1m2数据对股市现在的影响吗谢谢!
来这看应该有你要的资料
⑨ 什么是M0,M1,M2及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何影响经济和股市的走势
M0:现钞
M1:狭义货币=M0+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
对股市的影响比较复杂,通常越多股市涨幅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