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论文期号和卷号的意思
卷号是以年为单位的,从期刊创刊年起始为第1卷,比如某期刊2014年创刊,那2014年发行的期刊都是第一卷,2015年发行的期刊都是第二卷。
期号是以发行周期为单位的,比如说该期刊是月刊,那每年都会发行12期,比如2015年3月发行的期刊即可排序为第二卷第三期,2015年4月发行的称作第二卷第四期。
期号是卷号的下一级单位,卷号包含期号。
(1)分析仪器卷号扩展阅读:
国内期刊为了给期刊排序方便查询,都按照时间分卷和期。卷是期之上的时间分类,卷是从创刊开始按照年度排序的编号,期是这一年中按时间排序的编号。
比如2017年3月发表的论文,按照卷号期号排可能就是,第23卷第3期。国内对期刊卷号期号规定的比较统一,也非常好辨认。
英文期刊的卷号期号就没有那么统一的标准了。一般来说,国外英文期刊不是单纯以年度作为卷号的,可以一年出一卷,也可以一年出好几卷,也可以是几年出一卷。
因而英文期刊经常出现只设置卷号没有期号的情况,比如某英文期刊每半个月出一卷,类似中国的半月刊,就没有期号了,只用卷号来编号区别。
❷ 毕业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是期刊上的文章,没有卷号,不写可不以
毕业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是期刊上的文章, 只要指明所引用参考文献的详细出处,没有卷号也可以的。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2)分析仪器卷号扩展阅读: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❸ 特点是什么
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
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在科学著作的精美片段中散发出智慧光彩,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都有诗的踪影。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3)分析仪器卷号扩展阅读
诗来源于生活。诗是生活大海的闪光。把诗与生活隔开,就无法认识诗的内容本质。
“诗的范围是全部的生活和自然;诗人观照森罗万象,他的观照是如同思想家对这些森罗万象的概念一样多方面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诗的歌唱。诗的领域象生活一样广阔无垠。
由于诗不是叙述生活而是歌唱生活,感情就是诗的主要内容,抒情美是诗的内容本质。感情要有所依。形象,使感情具象化、可感化。所以形象也是诗的内容的组成部分。
诗是最富于哲理意味的文学样式,它是文学领域中最“讲理”的品种。感情来源于思想。思想同样也是诗的内容的组成部分。情、形、理的统一,构成诗的内容。
❹ 急急急。。。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的开题报告!速求
标准论文格式
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 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1.0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cm
2.页眉
(1)设置:1.4cm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日语:小2号黑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8号;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语:小4号宋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
(3)内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日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释
注释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日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注释部分间空两行;②应列明期末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 采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日语、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0.5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目、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其格式为:
期刊类:著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期号)。
书籍类:著者.书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页数。
网络类:著者.题名[EB/OL].www.***.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英文句号。
科学技术报告
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
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
学术论文
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
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
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有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它应提供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绝对不允许重复、模仿、抄袭别人的工作。
论文题名
是以最恰当、最简明但能够反映学术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符合语法的词语组合。
题名中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所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中不能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
建议不使用副题名。
论文摘要(以下简称"摘要")
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可以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为其他文献独立引用。
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写作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要素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性能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和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摘要类型
报道型摘要表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
指示型摘要表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的简明摘要。
报道/指示型摘要 是以报道型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示其余的部分的文摘形式。
摘要特点
报道型摘要方法、结果、结论等3部分必须写得详细,目的和其他等2部分写得简单。
指示型摘要目的部分必须写得详细,而方法、结果、结论、其他等4部分可以写得简单。
报道/指示型摘要上述5个部分都必须写得详细。字数一般以400字左右为宜。
摘要写作要求
中文摘要
英文墒要
对于使用汉语言作为学术论文的文字载体的作者,使用报道/指示型文摘是使其从事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获得国际承认的最基础前提!
论文引言
用于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已有工作、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等。
应言简意赅,不能与摘要雷同,不可成为摘要的注释。
普通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不必在引言中出现。
论文正文
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表达对象是,调查对象、实验方法、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结果、观测结果、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
由于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的差异,本次交流活动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
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论文结论
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
不能与正文各段中的小结相重复。
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未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需解决的问题。
论文致谢
作为一名研究者,应该尊重为形成学术论文所进行的研究所提供帮助的单位、个人表达,肯定他们在形成学术论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由于纵向课题的学术论文在论文题名处已给予标注,因而本致谢中可以不提出。
应该对以下方面致谢:
横向课题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研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或提供帮助的人员;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❺ 请问,刊物卷号,刊物年号,刊物期号是什么东西
1、刊物卷号
期刊卷号又称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其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
2、刊物年号
刊物年号是刊物从创刊年度开始以时间分类,按年度顺序逐年累加的编写刊物卷号的本年的年号。如:(2000年号、2001年号、2002年号);“《汉语学习》1994年第06期电子杂志”中的1994年就是该刊的刊物年号。
3、刊物期号
刊物一般是指具有统一题名、印有编号或年月顺序号、定期或不定期在无限期内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比如各类学术期刊、文摘、故事类刊物。它们在每次出版时名称都是一样的(除非更名),为了区分不同版本,一般都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编号。刊物有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或其他。
(5)分析仪器卷号扩展阅读
期刊卷号具体内容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❻ 有没有仪器分析的试卷呀
气相色谱分析法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3.当下列参数改变时:
(1)柱长缩短,(2)固定相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加,(4)相比减少
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为什么?
4.当下列参数改变时:
(1)柱长增加,(2)固定相量增加,(3)流动相流速减小,(4)相比增大 是否会引起分配比的变化?为什么?
5.试以塔板高度H做指标,讨论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6.试述速率方程中A, B, C三项的物理意义. H-u曲线有何用途?曲线的形状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7.当下述参数改变时:(1)增大分配比,(2) 流动相速度增加,(3)减小相比,(4) 提高柱温,是否会使色谱峰变窄?为什么?
8.为什么可用分离度R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9.能否根据理论塔板数来判断分离的可能性?为什么?
10.试述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的含义,它对色谱分离有什么指导意义?
11.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12.试述“相似相溶”原理应用于固定液选择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13.试述热导池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有哪些因素影响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
14.试述氢焰电离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如何考虑其操作条件?
15.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那些定性方法?
16.何谓保留指数?应用保留指数作定性指标有什么优点?
17.有哪些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二、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
A 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 化学性质稳定
C 溶解度大, 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 A、B和C
4.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5. 试指出下列说法中, 哪一个不正确?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 )
A 氢气 B 氮气 C 氧气 D 氦气
6. 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
A 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
B 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
C 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D 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7.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良好的载体为 ( )
A 粒度适宜、均匀, 表面积大
B 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
C 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D A、B和C
8.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9.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
A H2 B He C Ar D N2
10. 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 )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 C 柱压 D 固定液膜厚度
11.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A.组分和载气; B.载气和固定液;
C.组分和固定液; D.组分和载体、固定液
12.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
A.n越大,h越小; B.n越小,h越大;
C.n越大,h越大; D.n越小,h越小
13.根据范姆特方程,色谱峰扩张、板高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当u较小时,分子扩散项;
B. 当u较小时,涡流扩散项;
C. 当u比较小时,传质阻力项;
D. 当u较大时,分子扩散项
14.如果试样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
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B.采用最佳载气线速;
C.程序升温; D.降低柱温
15.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最佳线速; B.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
C.采用细颗粒载体; D.减少柱外效应
三、填空题
1.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人们采用了_________理论。
3.在线速度较低时,_____________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相对分子量_______的气体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4.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往气化室进样,气化的试样经_____________分离,然后各组分依次流经_______________,它将各组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输给记录仪,描绘成色谱图。
6.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的平衡,随柱温柱压变化,而与固定相及流动相体积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既随柱温、柱压变化、又随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而变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__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________。
8.气相色谱的仪器一般由 、 、 、 、 和 组成
9.分配比又叫 或 ,是指 。
10.气相色谱的浓度型检测器有 , ;质量型检测器有 , ;其中TCD使用 气体时灵敏度较高;FID对 的测定灵敏度较高;ECD只对 有响应;之所以有浓度型和质量型检测器的区别,主要是由于 。
四、正误判断
1.试样中各组分能够被相互分离的基础是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 )
2.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表示其保留时间越长。 ( )
3.热导检测器属于质量型检测器,检测灵敏度与桥电流的三次方成正比。 ( )
4.速率理论给出了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径。 ( )
5.在载气流速比较高时,分子扩散成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 ( )
6.分离温度提高,保留时间缩短,峰面积不变。 ( )
7.某试样的色谱图上出现三个色谱峰,该试样中最多有三个组分。 ( )
8.分析混合烷烃试样时,可选择极性固定相,按沸点大小顺序出峰。 ( )
9.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及两相的相对运动构成了色谱分离的基础。 ( )
10.气液色谱分离机理是基于组分在两相间反复多次的吸附与脱附,气固色谱分离是基于组分在两相间反复多次的分配。 ( )
11.色谱柱理论塔板数n与保留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色谱柱理论塔板数越大,tR值越大,分离效率越高。 ( )
12.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单位柱长内,组分在两相向的分配次数越多,分离效果越好。
( )
13.可作为气固色谱固定相的担体必须是能耐压的球形实心物质。 ( )
14.检测器性能好坏将对组分分离度产生直接影响。 ( )
15.气液色谱固定液通常是在使用温度下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
16.采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气体作为载气,有利于降低分子扩散,提高柱效,但热导检测器灵敏度较低。 ( )
17.根据速率理论,提高柱效的途径有降低固定相粒度、增加固定液液膜厚度。( )
18.柱效随载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 )
19.速率理论方程式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时的流速为最佳流速。 ( )
20.氢气具有较大的热导系数,作为气相色谱的载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其分子质量较小也使速率理论中的分子扩散项增大,使柱效降低。 ( )
21.根据速率理论,毛细管色谱高柱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涡流扩散项A = 0。 ( )
22.色谱的塔板理论提出了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速率理论则指出了影响柱效的因素。
( )
23.将玻璃毛细管色谱柱制作成异形柱(如梅花形)要比通常的圆形柱具有更高的柱效。
( )
24.色谱分离时,增加柱温,组分的保留时间缩短,色谱峰的峰高变低,峰宽变大,但峰面积保持不变。 ( )
25.控制载气流速是调节分离度的重要手段,降低载气流速,柱效增加,当载气流速降到最小时,柱效最高,但分析时间较长。 ( )
26.有人测试色谱柱效时,发现增加载气流速,柱效下降,减小载气流速,柱效增加,故得出结论:柱效与载气流速成反比。 ( )
27.当用苯测定某分离柱的柱效能时,结果表明该柱有很高的柱效,用其分离混合醇试样时,一定能分离完全。 ( )
28.当用一支极性色谱柱分离某烃类混合物时,经多次重复分析,所得色谱图上均显示只有3个色谱峰,结论是该试样只含有3个组分。 ( )
29.采用色谱归一化法定量的前提条件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全部出峰。 ( )
30.色谱内标法对进样量和进样重复性没有要求,但要求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和准确配制试样。 ( )
31.色谱外标法的准确性较高,但前提是仪器稳定性高和操作重复性好。 ( )
32. FID检测器对所有的化合物均有响应,故属于广谱型检测器。 ( )
33.电子俘获检测器对含有S,P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 )
34.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复杂试样时,通常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来改善分离效果。( )
35.毛细管色谱的色谱柱前需要采取分流装置是由于毛细管色谱柱对试样负载量很小;柱后采用“尾吹”装置是由于柱后流出物的流速太慢。 ( )
❼ 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题目
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❽ 论文参考文献的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这个要怎么查看呀求助求助。
这是论文里面的参考文献,只说明论文当中的某些内容是参考这些文献而已。
到图书馆里面查看有没有这些书籍吧。
❾ 综合布线参考文献 关于1]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综合布线》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杜思深/刘晓琪/柳渊
出版日期:2006年1月
《综合布线与组网工程》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晓辉/杨卫东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黎连业/及延辉
出版日期:2005年4月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程控/金文光
出版日期:2005年4月
《网络系统集成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彭祖林/谢晓竹/张晗
出版日期:2004年6月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语音与数据布线基础》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美国思科公司/思科网络技术学院 李志/左大全
出版日期:2005年3月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案例》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郝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2月
《网络综合布线实用教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郝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网络系统集成工程项目投标与施工》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彭祖林/梅林/叶超
出版日期:
《网络布线从入门到精通(第三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David Barnett/David Groth/Jim McBee 王军 等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网络综合布线实用技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褚建立/刘彦舫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网络综合布线》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李京宁/张莘/李法春
出版日期:2004年7月
《综合布线系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刘化君/黄晓宇
出版日期:2004年7月
《综合布线》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刘国林等编著
出版日期:2004年3月
《综合布线系统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第2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黎连业/单银根/向东明
出版日期:2004年3月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雷锐生/潘汉民/程国卿
出版日期: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