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自贸区的作用和意义
2013年上海自贸区将推进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功能版、扩大保税权船舶登记试点规模、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等十项功能先行先试,即: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运作、融资租赁功能全面发展、以期货保税交割功能促进大宗商品产业集聚、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试点规模、推动机场区港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大洋山保税港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全面推进亚太营运商计划、探索“前店后库”联动模式、试点全球维修检测业务、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
『贰』 如何评价上海自贸区自贸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海建设自贸区,就是“造香港”,中国再回造几个香港,表明答中国不仅不怕自由贸易的新趋势,而且将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动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也值得关注,虽然中日之间、日韩之间的政治关系都不正常,但日本经济界与政界的有识之士都很清楚,中日韩自贸区对日本经济带来的好处。但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毕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而上海自贸区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中国内地,再加上台湾、香港、澳门这三个关税区都与内地有非常紧密的经贸联系,这一巨大的市场,向自贸区的方向发展,其对中国企业、外国企业的吸引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预期。
『叁』 上海自贸区是个什么概念
推进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功能、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试点规模、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等十项功能先行先试,即: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运作、融资租赁功能全面发展、以期货保税交割功能促进大宗商品产业集聚、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试点规模、推动机场区港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大洋山保税港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全面推进亚太营运商计划、探索“前店后库”联动模式、试点全球维修检测业务、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与经验强调复制性和推广性
『肆』 上海自贸区是什么理念
想的太多梦的太多我糊涂
想的太少梦的太少我盲目
想低声说声不在乎
可会飞的心总是在高处
想低声说句不在乎
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沉默
看看留在背影里的路
才明白模糊的也会清楚
就算不小心失约了早晨
总会还有下一班车带我去忙碌
想的太多我糊涂
想的太少我盲目
可会飞的心从此在高处
『伍』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原因:
(1)对内,推动政府从审批型向监管服务型的转变,要素价格市场化(包括利率、汇率等),推动央企和国企改革。
(2)对外,尽快完成从2008年开始的中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BIT谈判),促使发达国家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尽快加入到新一波区域资本、贸易和服务的协定谈判中去,包括提问者所说的TPP协议,以及另一个重要的PSA协议。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
对内:
(1)外资和民资进入原来垄断或者审批门槛很高的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商机。
(2)降低政府审批权,减小权力寻租的空间,改变政府职能。
(3)摸索出一套可以推向全国的改革模式,从而使得国企和央企面临剧烈的竞争,逼迫既得利益集团放弃垄断权,倒逼国企和央企改革创新。
对外:
(1)加快中美双边贸易谈判,获得美国承认的市场经济地位。
(2)获得进入Tpp和Psa谈判的机会,从而获得进入下一轮以服务和资本为主的全球游戏的入场券。
『陆』 上海设立自贸区有什么意义
成立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就是和国际接轨,未来和境外做生意更方便,目前政策利民的:免关税,自由货币兑换,注册资本改为认缴制,所得税减半等等
『柒』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原因和意义
首先,上海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中国主动选择的一个新的开放试点,其核心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同时,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大幅回落,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建立自贸区有助于提振外贸,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国际角度看,建立自贸区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欧盟、韩国、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分别为20个、53个、46个、43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同其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进出口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27%、35%、73%。与之相比,我国同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为24%,如剔除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则只有11%。因此,加快自贸区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第三,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也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自贸区经济有着巨大的长期发展潜力,辖区内的上市公司(与这些公司有业务关系的辖区外公司)将获得经营方面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对于其业绩提升将有明显的裨益。同时,这些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场内外资金的重点关注。由此,自贸区概念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条投资主线。
最后,上海自贸区建设获批仅是开始,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自贸区获批。据了解,国内部分省市也正在努力争取建立自贸区。比如浙江舟山、广州南沙等国家级新区就提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想。
『捌』 上海自贸区有什么特点
特点一,自贸试验区不限于保税区的一般做法。1990年以来,我国的保税区主专要以特殊政策属为特点,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减免以及外汇、监管、投资政策的便利等;2009年以来,上海综合保税区以功能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功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运作需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而此次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带动投资、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
『玖』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上海自贸区是继城镇化之后的,一个新的炒作热点。不过我觉得市场的期望过高了。现在,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法律政策逐渐出台,情况逐渐明朗,市场对自贸区的预期很可能会降温。
要政策还是要改革,上海选择改革。政策是各种好处,改革是硬骨头。改革成功了,硬骨头啃下来,会有新的红利。到时,上海将向自贸区靠拢,全国都将向自贸区靠拢。但如果失败了,自贸区和上海其他地方不一致的法律体系,经济环境,就是摆在眼前很麻烦的问题。两套班子,以及中间的衔接,都需要更多资源维护。很可能从经济效益考虑,非常不划算。最后如何融合,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失败了,成本会很高,即使成功,红利可能也有限。上海市政府的压力很大,大家对硬骨头期望不能太高。
我对这个自贸区还存在很多疑问。新闻说:
新华视点:【4部法律有关规定拟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获批设立,为解决有关法律规定在试验区内的实施问题,据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相关决定草案,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文物保护法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拟在此区域暂停实施,时间为3年。陈菲
我很疑惑,这些与外资有关的企业法停止实施了,那用什么企业法呢?要给外资国民待遇,还得试点吗?文物保护法又和自贸区有什么矛盾呢?想允许外资经营文物拍卖,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吧?为什么不能直接在全国实行呢?
从之前各部委的反对声音看,我本来以为,在自贸区,主要是一些关于金融的法律会停止实施。就我看欧债危机时的感觉,金融体系中的法律是很复杂的,监督管理执法权限等,金融犯罪,还要涉及刑事,得有自己独立的司法系统。自贸区不会使用独立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很复杂,想和其他地方衔接,更是大问题。软制度的建设,不是三、五年能搞成功的。
如果只是汇率自由,利率自由,资金自由流动,其实国内现在已经很接近这个目标了。即使自贸区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可获得的红利也有限。如果是制度方面的彻底改变,其实已经有香港了。是不是可以照搬香港那套呢?或者直接推广香港经验,会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