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战术性资产配置与战略性资产配置之比较有哪些
战术性资产配置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区别和联系为:
『贰』 基金资产配置的主要策略类型及比较
根据招募说明书中基金所确定的资产配置比例,可以对基金进行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
首先,一级分类标准为:
1.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 股票的,为股票基金;
2.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
3.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为货币市场基金;
4.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并且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例不符合第1项、第2项规定的,为混合基金;
5.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基金类别。
其次,二级分类标准为:
1.股票型基金:以股票投资为主,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基金。
2.指数型基金:以某种指数的成份股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
3.偏股型基金:以股票投资为主,股票投资配置比例的中值大于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的中值,二者之间的差距一般在10%以上。差异在5%~10%之间者辅之以业绩比较基准等情况决定归属。
4.股债平衡型基金:股票资产与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可视市场情况灵活配置,股票投资配置比例的中值与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的中值之间的差异一般不超过5%。
5.偏债型基金:以债券投资为主,债券投资配置比例的中值大于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的中值,二者之间的差距一般在10%以上。差异在5%~10%之间者辅之以业绩比较基准等情况决定归属。
6.债券型基金:包括两类基金。一种是不进行股票投资的纯债券基金,另一种是只进行新股认购,但不进行积极股票投资的基金。
7.保本型基金: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到期时至少能够获得全部或部分投资本金,或承诺一定比例回报的基金。
8.货币型基金:主要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的基金。
『叁』 从配置策略上,可以将资产配置分为哪四种类型
买人并持有策略 恒定混合策略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动态资产配置策略
『肆』 进行资产配置有哪些策略
资产配置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从范围上看,可分为全球资产配置、股票债券资产配置和行业风格资产配置;从时间跨度和风格类别上看,可分为战略性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和资产混合配置;从资产管理人的特征与投资者的性质上,可分为买入并持有策略(Buy-and-hold Strategy)、恒定混合策略(Constant-mix Strategy)、投资组合保险策略(Portfolio-insurance Strategy)和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Strategy)。
买入并持有策略
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指在确定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了某个投资组合后,在诸如3—5年的适当持有期间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保持这种组合。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消极型长期再平衡方式,适用于有长期计划水平并满足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买入并持有策略适用于资本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偏好变化不大,或者改变资产配置状态的成本大于收益时的状态。
恒定混合策略
恒定混合策略是指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固定比例。恒定混合策略是假定资产的收益情况和投资者偏好没有大的改变,因而最优投资组合的配置比例不变。恒定混合策略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稳定的投资者。
如果股票市场价格处于震荡、波动状态之中,恒定混合策略就可能优于买入并持有策略。
投资组合保险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是在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从而保证资产组合的最低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余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当投资组合价值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而上升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也随之提高;反之则下降。
因此,当风险资产收益率上升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随之上升,如果风险资产收益继续上升,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将取得优于买人并持有策略的结果;而如果收益转而下降,则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结果将因为风险资产比例的提高而受到更大的影响,从而劣于买入并持有策略的结果。
动态资产配置
动态资产配置是根据资本市场环境及经济条件对资产配置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增加投资组合价值的积极战略。大多数动态资产配置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一般建立在一些分析工具基础上的客观、量化过程。这些分析工具包括回归分析或优化决策等。
(2)资产配置主要受某种资产类别预期收益率的客观测度驱使,因此属于以价值为导向的过程。可能的驱动因素包括在现金收益、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基础上计算股票的预期收益,或按照股票市场股息贴现模型评估股票实用收益变化等。
(3)资产配置规则能够客观地测度出哪一种资产类别已经失去市场的注意力,并引导投资者进入不受人关注的资产类别。
(4)资产配置一般遵循“回归均衡”的原则,这是动态资产配置中的主要利润机制。
买入并持有策略、恒定混合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异同
上述三类资产配置策略是在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基础上进行的积极管理,具有不同特征,并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变化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它们对实施该策略提出了不同的市场流动性要求(见下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伍』 资产配置的三大理论
资产配置理论资产配置可以报据其策略的不同,大致分为战略IV资产、资产配置故术资产配置和两行的结合旦等三大类。战略旦资产配过程的目的是在投资组合中以某种方式将资产配里在一起,以满足投资者在一定风险水平上回报率最大的目标。我们可以将战略旦资产配世决策粗略地看成是一种长期资产配置决策。『陆』 中年段个人证券理财的资产配置策略建议是什么
中年段,可以选择风险适中,收益也还不错的债券型理财产品啊,比如君得惠一号,年化收益差不多10%,投资于高等级信用债,风险也不高,流动性也不错,
『柒』 资产配置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
1、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项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因素。
2、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监管等。
3、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4、投资期限。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5、税收考虑。税收结果对投资决策意义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投资策略的业绩都是由其税后收益的多少来进行评价的。
(7)资产配置策略分析扩展阅读:
资产配置的主要类型
1、恒定混合策略
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固定比例。假定资产的收益情况和投资者偏好没有大的改变,因而最优投资组合的配置比例不变。恒定混合策略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稳定的投资者。如果股票市场价格处于震荡、波动状态之中,恒定混合策略就可能优于买入并持有策略。
2、投资组合保险
在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从而保证资产组合的最低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余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当投资组合价值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而上升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也随之提高。
3、买入并持有策略
在确定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了某个投资组合后,在诸如3—5年的适当持有期间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保持这种组合。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消极型长期再平衡方式,适用于有长期计划水平并满足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捌』 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资产配置策略有所不同
国家的资产配置策略涉及到国家的经济战略和金融安全,它要考虑的本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中央储备和国际收支情况,以及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财政货币政策和金融安全需求等诸多因素。一句话,国情有别,所以配置各异。
『玖』 基金简单:从资产配置角度比较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与战略性资产配置过程相比,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在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状态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重新预测不同资产类别的预期收益情况,但未再次估计投资者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风险承受能力方面,战术性资产配置假设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随市场和自身资产负债状况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类投资者将在风险收益报酬较高时比战略性投资者更多地投资于风险资产,因而从长期来看,他将取得更丰厚的投资回报。战术性资产配置的风险收益特征与资产管理人对资产类别收益变化的把握能力密切相关。如果资产管理人能够准确地预测资产收益变化的趋势,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则使用战略性资产配置将带来更高的收益;但如果资产管理人不能准确预测资产收益变化的趋势,或者能够准确预测但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则投资收益将劣于准确地预测并把握市场变化时的情况,甚至很可能会劣于购买并持有最初的时常投资组合时的情况。
『拾』 动态资产配置策略有哪些
动态资产配置是根据资本市场环境及经济条件对资产配置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增加投资组合价值的积极战略。
一般是一种建立在一些分析工具基础之上的客观、量化的过程。这些分析工具包括回归分析或优化决策等。 资产配置主要受某种资产类别预期收益率客观测度的驱使,因此属于以价值为导向调整的过程。可能的驱动因素包括以现金收益、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基础计算的股票预期收益,或按照股票市场股息贴现模型评估的股票股息收益变化情况等。 资产配置规则能够客观地测度出哪一种资产类别已经失去市场的注意力,并引导投资者进入不受人关注的资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