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香港股市造假不

香港股市造假不

发布时间:2021-07-05 06:31:22

① 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在香港股市一蹶不振

香港股市比起内地股市更为国际化,股票沽值较为合理,不会像A股这样大起大落,除非金融危机。
近年来,内地的上市公司股票经常受到国际资金的炒作,香港也不例外。
欧美股市一但下跌,国际买家就纷纷抛售中国公司的股票,使香港股市大幅下跌,从而也带动A股下跌。而欧美股市上涨,国外资金不看好中国公司的股票,不会大量买入,所以他们涨我们就不会跟着涨的原因!
在者,A股市场面临者国内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调控、银行惜贷、欧债危机等等诸多因素,今年来一直下跌,却不见政策利好、资金介入等迹象,所以A股下跌,H股自然也好不了。

② 香港股票的市价为什么那么低

因为香港股市,可以无限制的增发,差分和合并,股本可以从几千万不停增发内,发到几百亿,股价跌倒1分,容也照样可以跌(上市公司会把20股1股,从2毛钱继续往下跌),这些不负责任的公司股票流动性差,几乎没有成交量,即使在1分钱买入,也可能找不到下家可以接盘。

③ 香港是怎样监管股市的

严查操纵价格和市场等行为
记者:近来香港证监会查处了不少引人瞩目的个案。
方正:去年,香港证监会就市场失当行为发出总共76张传票。过去5年,已有超过170项市场失当行为控罪被裁定罪名成立。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涵盖了自证监会成立以来,在过去超过21年间所处理的大部分个案。这些个案主要和操纵价格或操纵市场有关。
我们对这些案件进行分类总结,发现最常见的操纵行为包括:发出虚构的买卖盘,以制造供应量或需求量增加的假象;抬高价格,包括设定收市价格;以及进行虚假的交易活动,包括虚售交易。这是指一些有关联的人士作出特别的交易安排,以制造交投活跃的假象,但事实上他们只是来回买卖相同的股票。由名义持有人代表同一人进行交易,而有关股份的实际拥有权并未改变,也是虚假的交易活动。
实行“双重存档”制度
记者:上市公司被揭发IPO申报资料造假时有发生。香港对公司上市材料的审核有哪些程序和经验?
方正:香港在审查公司上市材料方面采用一套名为“双重存档”的制度,即由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与证监会同时审查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材料,并对上市申请材料提出反馈意见。按照“双重存盘”的安排,上市申请人须在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后的一个营业日内,通过联交所将申请材料送交证监会。
记者:联交所和证监会有何分工?
方正:联交所审查的重点在于上市申请材料是否符合《上市规则》和《公司条例》中关于招股书的规定;证监会审查的重点则在于上市申请材料是否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相关附属条例的规定,即证监会着重审查招股书的整体披露质量及该证券的上市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只有当上市申请取得了联交所上市委员会的批准以及证监会发出的“不反对有关上市申请”的通知之后,联交所才可以让该证券上市。
保荐人和上市申请公司有责任确保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材料是真实的。联交所和证监会仅根据上市申请材料的内容去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并作出是否允许该证券上市的决定。
市场有三层监管架构
记者:与内地的证监机构相比,香港证监会的功能有何不同?
方正:在香港,现行证券及期货市场的监管架构是一个所谓的三层监管架构,包括政府、证监会及联交所。
单就证券上市而言,联交所作为前线监管者,负责审阅及审批公司的上市申请及对上市公司上市以后的行为进行持续监管。发行上市的审批机关是联交所下面的上市委员会。上市委员会有绝对权力及授权处理一切有关上市的事宜。
作为法定监管机构,证监会负责监管及监察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属公司的运作。主要工作包括:监察联交所作为上市相关事宜的前线监管者之表现及处理异常和具争议性的事项;审批新市场的成立及新产品的推出,以及审批规则与条例的修订;监察在香港交易所进行的股票、期权及期货交易,调查市场的不当行为及采取行动。
记者:证监会与政府是什么关系?
方正:香港证监会是专为执行《证券与期货条例》而设立的法定组织,它独立于政府公务员架构之外。但政府可以通过其下设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推动并协调各项旨在提高整体市场素质的措施,以确保香港的规管制度符合现代商业运作的需要。
雷曼迷你债之后,证监会强化对投资产品性质和风险披露的监管
记者:雷曼迷你债事件是否已经处理完结?向公众发售的投资产品是各地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在这方面,证监会有何措施?
方正:证监会就处理有关中介人销售雷曼产品的个案在2008年10月拟订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继花旗银行在7月达成和解协议后,目前总共有约35000名投资者因证监会作出调查而获有关的分销机构支付赔偿,总赔偿金额超过95亿港元。
向公众发售的投资产品的监管,有赖于证监会规管职能中相辅相成的六大支柱,分别是披露、发牌、监察中介人操守、调查、执法及投资者教育。
记者: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证监会有没有推出新的措施?
方正:就向公众发售的投资产品披露方面,近年来,我们推出了多项监管措施,以促进投资者保障。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推出了综合产品手册。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发行商需要为客户提供篇幅简短、文字浅显的产品数据概要,说明产品的主要特点、风险及各项投资费用,方便投资者参考。
其次,我们还为年期超过一年的非上市结构性投资产品引入“售后冷静期”。投资者可在指定的“售后冷静期”内选择退出销售协议,此时投资者可获退回投资本金,包括退回销售收费或销售佣金,但须扣除市值调整及任何手续费。
最后,我们对相关法律也做了修订,我们把股份或债权证形式的结构性产品纳入《证券及期货条例》规管,《证券及期货和公司法例(结构性产品修订)条例》于今年5月13日生效。条例生效后,所有属股份或债权证形式的非上市结构性产品,其公开要约转由《证券及期货条例》的投资要约制度所规管,而不再受《公司条例》的招股章程制度所规管。
任何人对运作程序投诉,证监会须接受审查
记者:证监会如何监管自己?
方正:我们受到若干制衡措施的约束。首先,证监会的非执行董事是我们的前线监督者。此外,如有任何人就我们的运作程序向申诉专员公署投诉,我们须接受审查。同时,独立及非法定的程序覆检委员会也有权复核我们的运作程序及审核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另外,我们须定期通过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向财政司司长作出汇报,我们的账目也要呈交立法会审议。
香港还有“证券及期货事务上诉审裁处”,一个由全职人员出任的独立上诉审裁处,并由一名法官出任主席。该审裁处受理就证监会涉及不同范畴的决定而提出的上诉。
(尹世昌)

④ 香港上市股票延迟年报停牌,正常吗一般多久复牌

  1. 如果审计师对年报不满意的话不出具无保留意见公司可以选择一直停牌下去;

  2. 对,如果证实造假您的股票确实基本上一文不值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⑤ 在大多数公司都是做假账的年代,香港股市所谓的投资本身就是个笑话,只有投机才能赚点小钱亏血本不投资

你是根本没有入门,只知道怨天尤人,自己一点不知道反思和总结。股市有自己的逻辑和运行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希望采纳。

⑥ 同样是财务造假,香港与内地的处罚有何差异

举个案例:香港的处罚
其一,媒体曝光充分及时。去年11月31日,香港廉政公署突然拘捕了创维数十名高层,随后香港廉政公署提起诉讼,控告黄宏生涉嫌在上市前的审计中造假账和挪用公司资金逾4800万元。而在此前,香港便有媒体披露说,黄宏生一再声称创维是一家专注于彩电业务的公司,与事实不符,黄在三亚地产项目中有大笔投资。
同样,在香港警方搜查东大照明公司的前几个月(2004年6月21日至29日间),也有媒介指出,东大照明延迟公布业绩,主要原因是与现任审计师德勤意见不合。德勤对东大照明在个别账目处理上存在不同意见,并就其结算方法提出质疑,具体是一笔东大照明为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的6710.5万元定金,一笔1786.6万元的资本承担,以及一笔高达2.89亿元的海外客户销售额。
其二,警方办案雷厉风行。香港廉政公署2004年11月30日拘捕黄宏生,并在12月1日晚发出新闻稿,指控黄宏生及其胞弟黄培升涉嫌盗取公司资金逾4800万元。其时,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刚刚获得深圳市50强民营企业的表彰,创维公司还对外宣称:上半年经营业绩比去年大幅增长。换言之,警方在接到知情人举报后及时介入,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半年报发布后,创维股价持续上扬,给股民造成损失。
与深沪证交所一样,港交所对上市公司最严厉的处罚也不过是公开谴责,关键在于法律处罚的及时跟进。有人统计过,自2001年4月以来,共有61家上海证交所的上市公司受到77次公开谴责,但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和司法程序未跟上,公开谴责的效果越来越差。反之,香港警方对创维的调查,正如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所说,它显示香港是法治社会,对任何涉嫌违法行为,执法机关均会打击。

其三,事后法律处罚严厉。据悉,上述东大照明董事局主席朱展东等3人涉嫌篡改账目,提供误导、虚假账目,从而导致他人遭受损失,如果罪名其成立的话,最高可判10年监禁。此外,创维上市时募集资金为10亿港元,若创维的"假账"罪名成立,法庭判决"等额赔偿",黄宏生的财富将"一夜赔光",其本人还面临犯罪行为指控,牢狱之灾自是难免。
综上所述,东大照明也好,创维公司也罢,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出现重大财务丑闻,一方面会引发公司股价大幅下挫,甚至可能直接沦为 "垃圾股票";另一方面是"造假"当事人要面临严厉的处罚。像黄宏生涉嫌盗用公司资金行为,根据香港法律将认定为盗窃,而内地法律往往定性为侵占,两地法律性质不同,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这也是同属损害公司和投资者利益行为,在香港需承担刑事责任,在内地可能只需承担行政责任的区别所在。

⑦ 香港股市的股票,怎么有好多不到一块钱的

一、复香港每股的面值不是固定的一制元,大部分股票面值是0.1元或0.01元.
二、香港是国际市场,同样的股票比国内便宜很多,一般只有国内价格的一半。现受次债影响,股价大跌,价格更低。
三、香港股票增发或发行是不需要证监会审批的,股价上涨过高时,大股东随时可以增发新股(一般是通过股东大会授权可是增发10%),无限量的供应使股票不可能高得太高谱。但这其实本质上并不会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因溢价发行总体上对原有股东是有利的。

⑧ 历史上香港股市真有这样的大奇迹日吗

大奇迹日是有关香港股市的坊间词汇,指股市在开市后大跌,但在收市前却从低位大幅反弹甚至倒升的日子;或指股市于前一日或一段时间大跌,但在该日大幅反弹的日子。

“大奇迹日”一词首先出现于1992年的无线电视剧集《大时代》,角色丁蟹与方展博最后对决中,经历1994年6月2日至6月5日的大跌市,恒生指数在1994年6月7日奇迹地由9050点升至13150点,这个日子被称为“大奇迹日”。

香港股市大奇迹日事件

以下是历年来被称为香港股市的“大奇迹日”的日子:

2007年8月17日,恒生指数于下午累积下跌超过1,200点,低见19,363点,但于收市前恒指却因港股直通车的传闻,突然大幅反弹,反弹幅度超过1,000点,收市报20,387点,跌285点,企稳二万点以上水平。

2008年9月18日,恒生指数于上午累积下跌超过1,300点,低见16,283点,但于下午恒指却因多国央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向市场注入资金,突然大幅反弹,更一度倒升逾200点,反弹幅度超过1,500点,收市报17,632点,微跌4点。

2008年9月30日,受到前日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遭国会否决而导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下777.68点史上最大跌幅的影响,恒生指数一开盘便由17880.68重挫至16898.33,将近1000点的跌幅。香港政府随后出面稳定市场信心,指数逐渐回升,收盘时反而有135.53的涨幅,上下振幅达1100余点。

⑨ 亚洲金融危机时听说大陆死顶才保住了香港股市,有这么一回事吗能不能具体说下

1。都这么传,说大陆帮的。
2。个人认为大陆的确做出过努力,不过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于香港政府的打击金融投机效率。
3。所有银行短期大额贷款全部暂停,这就让投机客索罗斯的杠杆效应到后期没有的子弹(钱),打仗没有子弹只能败下阵来。

⑩ 中国股市作假几乎受不到什么惩罚

是的,一般是罚款5万到30万,有的是一个警告而已,最严厉的禁止入市,其实这些相对与造假的收益来说,都不值一提的。

阅读全文

与香港股市造假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锐金融融资 浏览:728
中信利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浏览:329
君融资讯 浏览:488
旭升融资 浏览:178
非营融资 浏览:104
四川大决策推荐股票 浏览:186
盛宣怀信托 浏览:845
纯政信信托 浏览:17
信托自营部 浏览:323
浦发信托买 浏览:89
黄金产业增值税 浏览:163
孟非电话股票 浏览:503
中国玻纤这支股票怎么样 浏览:46
P2P投资账户不能注销的风险 浏览:308
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白皮书 浏览:594
国商融资 浏览:6
石油外汇储备 浏览:118
恒安集团股票代码 浏览:316
日用百货股票 浏览:751
河南神马pa66价格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