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年2月28号外资买了哪些股票
外资近几日在持续流出。目前还没有净流入现显示,大盘回暖的话,买入品大多是优质大盘蓝筹为主。
❷ 阿里巴巴、同仁堂2012年2月28日的股票的开盘、收盘、以及最高最低价、
2012-02-08(星期二)
阿里巴巴(01688)
开盘价:13.22
最高价:13.26
最低价:13.22
收盘价:13.24
成交量:24156901
成交额:3.2亿
涨跌: 0.020(0.15%)
换手率:0.48%
同仁堂科技(01666)
开盘价:9.09(0.11%)
最高价:9.27
最低价:9.0
收盘价:9.26
成交量:459900
成交额:420万
涨跌: 0.18(1.98%)
换手率:0.18%
❸ 2011年2月28日,所有的股票都在涨,唯独天威保变在跌,为什么呀,急!
洗盘而已,耐心持有。
股票是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很多股票不会跟随大盘的涨跌。毕竟每天都有股票涨,都有股票跌。很正常,不要在乎一天的涨跌,不要看见跌就害怕,不要频繁换股。
只要大盘的趋势是涨的,所有的股票都要涨一遍的。只要大盘的趋势是跌的,所有的股票都要跌一遍。
主力操作一个股票,都会根据自己的运行规律去操作,不太关注大盘的涨跌。
❹ 2月28号降息对创业板股票有什么影响对创业板是利好,还是不利。
利好啊 更多小公司能借得起钱了 国家这轮新政客主要扶持的就是小微企业 所以创业板可能还会火一阵
❺ 明天的股市会像07年2月28日走势
可能性还是有的,风险很大,望采纳,谢谢!
❻ 2020年2月28日深圳股市的市净率是多少
深圳股市的市净率是150%。
❼ 中国股市重要的交易日
中国股市重要的交易日( 最近的一次)
2007年2月27日,在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之际,中国股市因市场传闻引发的巨幅下跌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沪深两市几乎全线跌停之后,香港股市迅速做出反应:恒生指数单日最大跌幅超过465点,收盘跌360点,跌幅达1.76%。紧接着,欧洲股市出现全线下跌,跌幅达1.30——2.64%。当晚,在美国股市开盘后,即开始了触目惊心的暴跌过程,道.琼斯指数最低跌了546点,收盘跌416.20点,跌幅为3.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96.65点,跌幅达3.9%;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0.33点,跌幅达3.9%。
美国三大股指的下跌幅度均为“9.11”以来的最大跌幅。美国股市的大幅下跌又导致了亚太股市的连锁反应,2月28日,日本、韩国股市低开幅度均达到4%,澳大利亚股市低开幅度达3%,香港股市更低开720.92点,最低跌765.99点,跌幅为3.8%,国企指数最低跌608.16点,跌幅达6.344%。全世界股市数十万亿美元的市值随着股指的暴跌而灰飞烟灭。
全世界股市的循环暴跌,皆因中国股市惹的祸。这次全世界的股市暴跌,没能也不会进一步演化为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世界经济特别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2.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对中国股市的继续向好形成强大支持,导致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的重大经济因素在目前都并不存在;3.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应急反应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对市场传闻的及时澄清对稳定市场和稳定人心起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关键作用。
中国股市的变化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巨大的波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整体联系也密切增强,各个国家特立独行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式已不可行也不可能。其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也在日益增强,“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法回避也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三,中国股市已经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边缘化状态,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衡量和观察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点,是我们在评价中国股市现状和发展趋势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变量。
两天来的市场变化,使得中国股市乃至全世界股市的投资者都经历了由天堂到地狱的大起大落,全球股市循环暴跌的教训极为惨痛也极为深刻。
教训之一是,政府对股价指数的过度关注会诱使市场行为发生走偏甚至严重走偏。
中国股市在发展中与国际股市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政府既是股市发展的促进者,又同时是股市运行的监管者。这种双重角色集于一身的特点,就使得中国股市在成长之初就打上了“政策市”的深深烙印。“政策市”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使中国股市的每一次涨跌都和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狂涨有井喷之观,暴跌如瀑布飞泻。在2001年以来长达四年半之久的大熊市中,政府为了救市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在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的叠加效应催生下市场出现了转折以后,政府对股市的规范化发展措施并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市场的管理理念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在市场的牛市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理念与监管观念就又开始了不断的甚至是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通过种种或明或暗的方式反映出来,就会在市场上引起不断的甚至是巨大的波动。全世界的政府都把股市的上涨视为成就,只有中国的一些人把股市的上涨当成包袱;全世界的股民都只是关注投资风险,只有中国的股民还必须关注甚至是特别关注政策风险;全世界的股市实行的都是“买者自负”原则,只有中国的股市无法贯彻这一市场原则。政府政策的不透明甚至是通过政策来调节股价指数的起落,政府的正常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市场就会不断地揣模政府的心态和政策,市场上的“小道消息”就会成为“大道消息”而大行其道,这就特别容易引发市场上“杯弓蛇影”的恐慌心态,导致一只蝴蝶在飞行时所形成的震颤就可能被逐步放大到足以引发海啸的这种现代金融学中所描述的“蝴蝶效应”。2007年2月27日至28日所出现的全球股市的循环暴跌就是一种典型的“蝴蝶效应”,这种“蝴蝶效应”的出现所带来的教训惨痛而又深刻,它提醒我们的政府与管理者必须尽快建立规范的、透明的、迅速而有效的政策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把政府监管的重心从关注市场指数转移到关注市场的制度建设上来,特别要防止股市政策决策和实施的随意化、简单化和行政化,更不能去做那种政府不可为、不能为也不必为的事情。股市政策的出台必须经过瞻前顾后的缜密论证,避免在中国股市中屡屡发生的那种由少数人的个人意志决定股市大多数人命运的现象发生。
教训之二是,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市场是最危险的市场。
2007年2月27日至28日的全球股市循环暴跌,很可能是中国及世界未来金融危机的一次预演,它将作为21世纪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而载入史册,它所留给这个世界的经验和教训,必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对待这个重大的突发事件,中国政府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必须认真研究和总结这次重大事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其教训。从这一轮的市场暴跌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股市发展的基础还相当脆弱,中国政府的应急反应还相当迟缓,中国经济的制度转型还相当遥远。危机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并蔓延,中国股市必须防患于未然。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市场才是最危险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就很难得到正常的和有效的保护。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不但要尽快建立市场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而且还必须尽快健全风险管理工具,没有避险工具和套期保值功能,市场就只能是追涨杀跌,而不可能形成完善的和健全的价值发现功能和价值投资体系。
教训之三是,开放式基金既可能是牛市形成的助动力量,也可能是市场崩盘的助推力量。
在中国股市的牛市运行到一定高度之后,市场震荡所引发的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效应”会给市场的运行带来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威胁,在开放式基金的市值已经达到一万亿以上并且已经占到市价总值的三分之一以后,开放式基金的这种助涨助跌作用就更不能忽视。因此,中国股市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建设,必须把发展长期和稳定的市场投资者队伍提上日程。创新型的封闭式基金亟需大力发展,其公司治理结构也必须大大优化;开放式基金的评价和管理体制必须调整,要把长期业绩作为评价开放式基金的客观标准,改变现行的急功近利的短期排名制度和依据这种排名确定新基金发行的对象和额度的做法,引导开放式基金向长期化运行机制转变;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入市的规模要进一步提高,其路子要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比例从5%提高到10%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尽快地予以调整和实施。
稳定的市场发展需要有稳定的股市制度与稳定的股市政策,和谐的社会要求有和谐的经济与和谐的股市。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没有强大的股市就很难有强大的经济,没有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就很难有整个经济的持续进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走到这一步,已经到了强大的中国股市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与机制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和中国资本市场,才能够登高望远并从善如流,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股市的“凤凰涅盘”。
全球股市循环暴跌的惨痛教训不能随风飘逝,市场无缘地流血、股民无故地流泪、财富无谓地流失的历史也不能重演!
❽ 2月股市开市时间
二月份股市开市的时间,你是想问过年以后的开市时间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是过年以后农历的初七开盘。也就是2月18号开盘。
❾ 1月31号2月28号股市为什么跌
没有什么必须,在短期内的上涨和下跌都是随机的。
❿ 2月28日股票大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用排除法来分析看看:
从政策面来看,真的没有实质性的利空被证实。----所以排除政策性利空,只能从技术面分析下跌原因。
股指年前大涨,一直延续到年后一天,这时候指标调整是必然的,无非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意外的是调整会那么深,那么急。能推动大跌的,说实话,靠散户的力量,不足以完成。------排除散户大量跑路
那么通过排除,可以肯定推动股票大跌的应该是机构。如果注意盘面观察的话,实际上调整在年后第一天就开始了,那一天因为有色/钢铁等大盘指标股的大涨,金融股的微涨,掩护了主力的出货。在那一天,跌幅榜前例的,基本上是机构重仓股。第二天,更多的机构加入到出货行列中,从早盘的人气股中集集团被打到跌停开始,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大肆出货,恐慌性的气氛感染到其他个股,最终在午盘暴发,出现800多只个股集体跌停的状观场面。
为什么机构会选择这个时候出货?一是确实前期获利太多,洗仓套现势在必行;二是大跌难免,就必须应对第二天的基金赎回压力,越抛越跌,有如滚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