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氯化钾镀锌技术的配方
你说的这种东西在市面上有不错的样品吗?如果有样品的话可以通过微观谱图分析准确定位各成分比例,这一点上我们是可以帮助你的,你怎么lian·系啊
⑵ 求氯化钾镀锌 镀液分析
取2ml镀液,加入0.05mol/L的EDTA溶液(用量大于氯化锌所消耗的EDTA1—2ml),加水到50ml,滴加几滴甲基红试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标定。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溶液变为亮黄色后,加入10ml中性甘油,几滴酚酞试剂,并开始计数。到溶液出现粉红色时停止滴加,再加入5ml中性甘油,再滴加到粉红色!
⑶ 氯化钾镀锌怎样化验溶液各成分的含量
想学习怎样化验氯化钾镀锌溶液的各种成分:
1.实验室都是老板的,谁敢随随便便将你带入实验室来教你?
2.你有没有搞化验的基础,如果没有,那基础知识的学习要一定时间的呀
3.你学了化验氯化钾镀锌溶液的各种成分的理论方法后,一定要进行实验练习的,那可得有人现场指导呀,这可不是网上能完成的
4.你学习了怎样化验氯化钾镀锌溶液的各种成分之后,对这其中的一些原材料的进厂化验如果没掌握,那老板还不一定录用你呀 .
⑷ 我想学习怎样化验氯化钾镀锌溶液的各种成分。哪里有教的
想学习怎样化验氯化钾镀锌溶液的各种成分,这件事很难做的,朋友
1.实验室都是老板的,谁敢随随便便将你带入实验室来教你?
2.你有没有搞化验的基础,如果没有,那基础知识的学习要一定时间的呀
3.你学了化验氯化钾镀锌溶液的各种成分的理论方法后,一定要进行实验练习的,那可得有人现场指导呀,这可不是网上能完成的
4.你学习了怎样化验氯化钾镀锌溶液的各种成分之后,对这其中的一些原材料的进厂化验如果没掌握,那老板还不一定录用你呀 .
⑸ 氯化钾镀锌是怎么测含量的
钾
盐
镀
锌
分
析
程
序
一、锌含量的测定
试剂
1.
PH5.5醋酸缓冲液
溶解:a)300g
醋酸钠
b)60ml
醋酸
c)加入去离子水至1L
2.
二甲苯酚橙指示剂
溶解:a)0.1
g
二甲苯酚橙
b)加入100ml
去离子水
3.
0.1
M
EDTA
溶液
溶解:37
g
EDTA溶解后用去离子水至1L
步骤
1.
用移液管吸取2ml
镀液,放入400ml
的锥形瓶中。
2.
加入100ml
去离子水。
3.
加入40ml
醋酸缓冲液。
4.
加入二甲苯酚橙指示剂。
5.
用0.1M
EDTA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从红色变为黄色。
计算:滴定用EDTA
的ml
数×3.27=
Zn(g/L)
二、全氯化物-游离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试剂
1.
10%的铬酸钾指示剂:将100g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L。
2.
0.1N
的硝酸银溶液
溶解:17
g硝酸银溶解后用去离子水至1L
步骤
1.
用移液管吸取0.5ml
镀液,放入250ml
的锥形瓶中。
2.
加入100ml
去离子水。
3.
加入数滴10%的铬酸钾指示剂。
4.
用0.1N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从黄色变为红褐色。
计算:
氯化钾(g/L)=〔滴定用硝酸银ml
数×7.1-金属锌(g/L)×1.1〕×2.1
氯化铵(g/L)=〔滴定用硝酸银ml
数×7.1-金属锌(g/L)×1.1〕×1.5
三、硼酸含量的测定
试剂
1.
溴甲酚紫指示剂(0.1%)
溶解:0.1
g溴甲酚紫溶解于100ml
20%的乙醇溶液中
2.
1N
硫酸
溶解:量取分析纯硫酸(比重1.84)28ml溶解冷却后用去离子水至1L
3.
1N
氢氧化钠
溶解:称取氢氧化钠40
g溶解冷却后用去离子水至1L
4.
甘露糖醇
步骤
1.
用移液管吸取5ml
镀液试样放入125ml
的锥形瓶中。
2.
加入20ml
去离子水。
3.
加入1ml
溴甲酚紫指示剂。
4.
如果溶液为紫色,从步骤a
开始。
如果溶液为黄色,从步骤b
开始。
a.
逐滴加入1N
的硫酸,直至溶液变为黄色。
b.
逐滴加入1N
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溶液变为紫色。
c.
继续步骤5。
5.
加入5g
以上的甘露糖醇(甘露糖醇总要过量),如果溶液不变为黄色,则镀
液中没有硼酸。
6.
用1N
的氢氧化钠*的滴定管调整到零,开始以非常慢的速度用1N
氢氧
化钠溶液滴定到溶液的颜色从黄色变为紫色。
7.
计算:
硼酸(g/L)=滴定用氢氧化钠溶液的ml
数×12.483
⑹ 氯化钾镀液大处理后药水含量正常可为什么不上锌
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可一一进行排查
1、被镀工件是不是普通钢材还是其他一些不能被镀上锌的特殊材料;
2、被镀工件表面是不是有其他防腐层没处理干净,或者是有其他有机材料形成的保护膜在表面(包括油污、油脂);
3、查看阳极、阴极、挂具、铜排等导电点是不是良好;
4、检查整流机是不是能正常输出直流电,查看电压、电流是不是正常;
5、化验镀液浓度看是不是正常工艺范围内,或者由于加了某些东西使锌离子全部沉降了;
6、最后查看你使用的镀锌添加剂是不是使用在正常范围,或是加了不该加的添加剂抑制了锌离子的络合能力。 要求都达到了也不行
⑺ 电镀锌的镀液是硫酸盐的好还是氯化钾的好硫酸锌镀液的成分及其配比
各有各的好处和用途,硫酸锌的上镀速度快,成本低,所以多用于要求速度的管路电镀,氯化钾酸性镀锌的表面光泽度好,多用于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零件滚镀或是挂镀。
至于配方的话,最好是LZ询问添加剂供应商,让他们提供,因为每种添加剂不同的话,主盐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除非LZ考虑连添加剂也自己配,可以参考电镀手册,但是根据你镀的零件不同,配方也是不一样的,就拿管路来说,硫酸锌500 g/L,硫酸铝30 g/L,明矾50 g/L,硫酸钠50 g/L;铸铁件的话硫酸锌300 g/L,硫酸铝2 g/L,硫酸钠250 g/L,2.6萘二磺酸钠3 g/L,硼酸250 g/L,葡萄糖3 g/L。
希望回答对LZ有帮助
⑻ 氯化钾电镀锌糟液中各种成分都起什么作用
正极是锌,用于电镀到负极的金属表面(Zn-2e-=Zn2+)氯化钾用于增强导电性
⑼ 镀液中氯化钾、氯化锌、硼酸浓度测定方法
氯化锌用EDTA滴定
氯化钾用四苯硼酸钠滴定(也可沉淀后用重量法测定)
硼酸可在去除其它酸性物质时,加足量甘油,再用氢氧化钠滴定。
⑽ 我想问下氯化钾镀锌溶液的方法其成分含量是均多少
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1)脱脂 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 可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0%,六次甲基四胺1~3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 也称结合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NH4Cl 15%~25%,ZnCl2 2.5%~3.5%,55~65℃,5~10min。为减少NH4Cl挥发可适当加入甘油。 (4)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120~180℃。 (5)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移出的速度。 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锌耗大,甚至无法施镀。 在同一温度下,浸镀时间长,镀层厚。不同温度,要求同样的厚度时,高温浸镀所需时间长。 一般厂家为了防止工件高温变形及减少由于铁损造成锌渣,都采用450~470℃,0.5~1.5min。有些工厂对大工件及铸铁件采用较高温度,但要避开铁损高峰的温度范围。 为了提高在较低温度下热浸镀液的流动性,防止镀层过厚,并提高镀层外观,常常加入0.01%~0.02%的纯铝。铝要少量多次加入。 (6)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震动或手工方法均可。 (7)钝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都用铬酸盐钝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 (8)冷却 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防止工件,特别是铸件由于激冷回缩产生基体组织开裂。 (9)检验 镀层外观光亮、细致、无流挂、皱皮现象。厚度检验可采用涂层测厚仪,方法比较简便。也可通过锌附着量进行换算得到镀层厚度。结合强度可采用弯曲压力机,将样件作90~180°弯曲,应无裂纹及镀层脱落。也可用重锤敲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