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芬兰的发展史
芬兰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引领创新创意经济
芬兰工业设计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品牌;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工业设计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工业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体,融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多种学科于一体,通过创新开发,使产品外观、性能、结构相协调,在确保产品技术功能的基础上给人以舒适和美的享受。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发展史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设计在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就开始被关注。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时,设计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当社会进入以创新领导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工业设计就会成为先导产业,成为创新资源、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欧洲国家就曾经出现过第一次工业设计资源的整合,如在德国率先成立了“工业设计联盟”,结合技术、商业与艺术家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工业产品的质量与设计问题,为现代工业的品牌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中期,英国等欧洲国家再次将工业设计视为国策,实施工业设计资源的第二次整合,有力地推进了欧洲工业的品牌战略和全球贸易战略。近年来,一些国家再次提出跨领域、跨行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次设计资源整合,它表明工业设计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北欧国家芬兰,就是一个以创意经济闻名的工业设计大国。
在芬兰,从森林机械到高科技产品,工业设计都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域。芬兰工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国际市场的迅速变化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竞相推出,促使芬兰的企业越来越重视设计师的作用。诺基亚的成功就在于公司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即设计是成功的关键。
芬兰工业设计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品牌;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工业设计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芬兰设计界有这样一个共识:从全球的经济竞争来看,价格和质量已经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只有品牌才是企业获利之道,而设计是企业品牌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芬兰十分重视将人机工程学原理运用到产品设计之中,设计不仅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使人在操作时省力、简便又准确,同时也注重使人的工作环境安全舒适,以提高工作效率。
芬兰企业使用工业设计的程度平均达到41%,在传统产业达到80%,而在出口企业则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没有自己的设计产品和品牌战略。因此,芬兰不仅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国,发明创造也居世界前列。应该说,注重品牌和设计质量是芬兰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始终贯穿于芬兰主要支柱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在电信业出现之前,芬兰的森林工业推动芬兰经济的繁荣。维美德公司不断制造出速度越来越快的造纸机,奠定了芬兰造纸设备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芬兰设计的林业机械除操作灵活外,还十分注重保护环境。芬兰伐木机械公司制造的有利于环保的行走采伐机在1996年获得欧洲设计奖。长期以来,船舶制造技术一直是芬兰的强项,世界约一半的破冰船产自芬兰。除特种船舶外,芬兰还设计制造了多艘豪华游轮。
自1990年以来,芬兰每两年在全国举行一次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的设计竞赛,并为代表芬兰最佳工业产品和日用品设计的作品颁奖。此外拥有200多名专业会员的芬兰工业设计师协会每年向取得突出成就的会员颁发年度工业设计师奖,由此促进了芬兰工业产品的不断创新。
② 1995年欧盟成员国达几个
15个。
1994年12月9日至10日,欧洲联盟12国和即将加入欧盟的奥地利、瑞典和芬兰的领导人在德国埃森就改进欧盟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和欧盟向东欧扩大问题达成一致。
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奥地利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2)芬兰1995股市扩展阅读
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该联盟现拥有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③ 芬兰在1995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芬兰1995年的人均GDP是两万六千美元左右,排在世界十九位。
④ 中国股市40多万亿的流通市值,泡沫有多大
以丰田三星为衡量标准至少需要再减去4/5以上市值
考虑到丰田三星的泡沫,问题更加严重
别整天拿苹果微软对比,完全没有可比性(谜之自信)
反而不如软银高通三星丰田等企业来的现实
苹果那是特例中的特例,一个财季净利润就高达200多亿美元,现金储备2018年2850亿美元(相当于九个多三星,七个多丰田),把我国BAT三大电信运营商加一起年净利润都不到苹果的零头(苹果2018年净利润是净利润达595.31亿美元,对比时注意单位,人民币,和美元的差距可是非常巨大的)
但我国企业市值仅次于美国企业(谜之自信,整天和真正的世界NO.1对比有意义吗?美国一国在科技创新尖端领域就可以横扫世界,美国这些年在诸多领域一直是世界领头羊,在和美国对比前,是不是应该先和韩国以色列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北欧五国瑞士芬兰霓虹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英国等进行对比?)
我国银行横扫世界,独霸世界前四位,有很多朋友为此自豪,但个人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情,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是出了名的难,银行情愿贷给国民买房买车购物也不愿贷给中小企业,这与德国霓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极强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那么我国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来自哪里?银行盈利肯定来自投资和贷款……那么做为银行获利手段我国银行以什么贷款为主,相信大家都知道,首先便是“房贷车贷”……
……
现在一堆人吹华为5G专利,说华为中兴在5G领域专利数量皆比高通多,甚至叫嚣着华为中兴超越了高通,那你知道华为为什么在交叉授权后仍然要付给高通高额专利费吗?先不说2G3G4G,就只说5G,因为高通拥有“核心专利”,华为中兴只拥有“基础专利”,没人跟你比数量,关键是质量,是科技创新实力,当然华为的5G创新还是巨有重大意义的,最起码高通吃肉华为有汤喝,但鼓吹华为在5G领域超越高通就离谱了,高通才是5G的主导,实际上华为的基础专利很容易被取代(选择华为更多考虑的是科研成本问题),而高通的核心专利却是无法动摇无法取代的……………………否则华为为什么主动付给高通专利费,主动和高通讲和?……如果苹果的官司胜利了,高通税打破了,华为一样可以获得巨大利益,但,华为赌不起,如果高通不授权给华为5G高利,那么华为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而高通掌握着核心专利,失去华为再找一家企业替代华为就可以了(不在乎价格可以直接使用高通5G专利)……
为什么华为会被无限的鼓吹,我想是大家都期望国内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但由于民粹主义(爱国贼,代表人物希特勒)作祟,很多人盲目的鼓吹而忽略了现实
个人反对鼓吹华为,首先华为这家企业经常性欺凌消费者,经常说谎,口碑极烂,再者将一个近14亿人口的希望赌在某家企业身上这也太疯狂了
工业基础,中小企业或个人(也或两人或数人),这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大企业承担不起风险,更倾向于子公司创新或收购有前途的小公司,大企业的每个决定都决定着整个公司的命运,所以大企业关注的是核心业务,世界上大部分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都是由几个人或小公司创造出来的,比如WINDOWS系统,GOOGLE搜索引擎,CANON TOKKI的柔性OLED沉积系统设备,ANDROID操作系统等
基本上就是这些。
⑥ 芬兰在二战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战爆发后,芬兰先后卷入了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与德国、苏联两大强国先后交手,而且让对手吃了不少的苦头,堪称“欧洲的平头哥”。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秘密会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划分了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芬兰被划给了苏联。得到德国的默许后,苏联便急不可耐的向邻国发动入侵。在和德国瓜分波兰后,苏联很快就对芬兰下手。苏联向芬兰提出了交换领土的要求,结果遭到了芬兰人的拒绝。
苏联人恼羞成怒,很快向芬兰发动了进攻。面对苏联的入侵,芬兰人并没有坐以待毙,芬兰人拿起了武器奋起反抗,利用复杂的地形以及恶劣的气候和苏军打起了游击战,把苏联拖进了战争的泥潭。
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占有绝对优势的苏联军队伤亡高达数十万,装备物资损失不计其数,苏联军队被芬兰人打的胆战心惊。反观苏联的对手芬兰,伤亡仅仅7万余人。
二战后的芬兰选择
芬兰是战后所有苏联的欧洲邻国中,唯一能保持独立的;冷战中选择中立,但总体上来看偏西一点;至今保持不入北约,但建立了与北约相契合的军事系统;二战时与德国关系微妙的还有西班牙,西班牙是干脆不在马歇尔计划之列,而芬兰是自己拒绝马歇尔计划。
诺基亚是在芬兰还当大公国的时候就成立的,一开始是伐木、造纸,后来是橡胶、轮胎,到1960年才开始造手机;到今年2021年,芬兰还在蝉联全球最幸福国家。
⑦ 为什么很多文章还有一些名人都劝说散户不要涉足中国股市
他们说的是对的,大多数的散户最好不要参与中国股市。除此之外,也最好不要参与美国股市英国股市日本股市香港股市新加坡股市台湾股市,当然,还有芬兰股市。其实问题不在于散户是散户。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散户的投资业绩一定比机构投资者差。主要的问题在于智商的区别。
⑧ 1995年发生了什么事件
1995年12月11日
柏林发生一起信件爆炸事件
1995年12月11日夜间,一枚信件炸弹在德国柏林附近的一个分信站爆炸,上面写着的收信人是德国联邦总理科尔。据德国联邦检察院12日透露,11日晚上八点十五分左右,当一位邮局工作人员把这一邮件放到一个框里时,邮件发生了爆炸。夜里一点十五分,专家在触动这一邮件的残片时,再次发生了爆炸。这起爆炸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炸弹信件没有落款,至于肇事者是谁,究竟出于何种动机,均不得而知。
⑨ 二战后对芬兰的清算有哪些
一、苏联在1920年和1940年两次和约中自愿割让给芬兰的贝柴摩(今贝辰加)地区归还苏联。
二、芬兰的奥兰群岛实行非军事化;苏联放弃租借汉科半岛的一切权利,作为交换,芬兰将波卡拉半岛之领土、领水租与苏联建立海军基地,租期50年。
三、规定芬兰军队和军事装备只能是对内和纯防御性的;限期拆除边境和其他地区的一些永备工事和军事设施;禁止试验、生产或拥有任何类型的原子弹、导弹和远程火炮等武器;不得建造、获取、使用或试验航空母舰、潜水艇或特种攻击艇;不得装备任何类型的轰炸机。
四、赔偿苏联损失3亿美元。
战争背景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继而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1922年10月,意大利王国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王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王国开始建立。
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一大党。
⑩ 芬兰历史中的省份划分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11世纪,芬兰就出现了自己的国家,从芬兰的建国到如今,一共经历了九个王朝的更替,才迎来了芬兰共和国的建立。
塞尔维克和埃里克王朝(1130-1250)
富尔昆王朝(1250—1363)
梅克伦堡王朝(1363-1389)
卡尔玛联合(1389—1521)
瓦萨王朝(1523-1654)
巴拉丁纳特王朝(1654-1720)
黑森王朝(1720-1751)
荷尔斯泰因- 戈托普王朝(1751-1818)
罗曼诺夫- 荷尔斯泰因 - 戈托普王朝(1809-1917)
芬兰共和国(1919-)
芬兰又称“千湖之国”,在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发表后才受到重视。1808年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此后芬兰就一直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中间党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联合党获得50席,社民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瑞典人民党和基督教联盟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4月19日,以马蒂·万哈宁为总理的政府宣誓就职,政府由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瑞典人民党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