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来十年健康养老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养老产业步入黄金时代
2015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经有2.1个亿,按照老龄化办公室的数字,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可能要达到2.48亿,也就是老龄化的水平会达到7%。对于老龄化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均医药支出会比较高,现在会达到人均三千元左右。从整个市场养老产业的规模来看,估算在2025年要增加到五万亿规模。在这个市场中,按照金额的大小,主要是分布在三个产业,一个是在护理产业,第二个是在医疗产业,第三个是在养老服务领域。
在整个养老模式的分布上,目前是分了三种。一种就是居家养老,第二种是社区养老,第三种是机构养老。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三种模式的占比是居家养老占到了96%,社区大概占了1%,机构养老占了3%。在中国可能未来有一段时间从绝对规模上来看,居家养老还是在中国的主要的模式。在居家养老要解决老龄化的一些问题,就必不可少要借助一些智慧的手段。所以也就是智慧养老,借助于互联网和一些科技的服务,再加上社会服务,这三方面结合形成整个家庭的养老体系。
从发展总趋势来说,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并正在成为全球最有希望和前途的朝阳行业。当然,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肯定是一种多元化的养老方式,也必然会产生多种多样形式,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可以有旅游养老、养生养老、居家养老等等形式。
⑵ 养老护理员就业前景如何
一直以来,老年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问题总是备受争议。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认为一些护理人员对老人的态度和服务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的,心情好就对老人好些,心情不好就对老人不好,甚至虐待老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因工作忙而无法照顾老人,只能从家政公司请护工来帮忙照顾,但如遇上素质不好且不专业的护工,市民就很苦恼了。辛女士说,她母亲中风后,她曾照顾过一段时间,但实在吃不消,就从家政公司请来了护工照顾,没想到却出现种种问题。“如果有持证上岗的专业养老护理员就好了,只要能把老人照顾好,费用高点都可以接受。”辛女士表示,养老护理员这个服务行业的出现,可以为不少人缓解养老压力。
部门:将是就业前景好 发展空间大的新兴职业
该工作人员分析,随着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养老服务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越来越多家庭需要专业的养老服务护理人员。随着需求的增多,养老护理员队伍的缺口就越来越大,出现供不应求等问题。通过进行养老护理培训,不仅有利于解决养老和护理人才缺口,还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上岗就业。由此可见,在如今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养老护理员将是一个就业前景好、职业发展空间较大的新兴职业。
湖北养老护理员培训学校非常多,一般机构没有申报资质,都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所报名的,所以个人培训和报名直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所报考要更好,不仅价格相对较低,而且通过率也会高一点。培训除了学习相关内容之外,还要保证顺利通过考试,目前湖北工业大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应社会需求,一直致力于养老护理员培训加考试,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湖北工业大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隶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是经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可以面向社会进行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并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湖北属于前列,通过率高、服务体系健全、价格合理,是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推荐单位!同时接受个人报考,从报名考试再到证书发放,全程跟进服务,确保学员能顺利拿证!
⑶ 护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医疗护理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针对一些慢性病、阿尔茨海默症、重症护理等细分领域。这些专业领域医疗护理的投资回报率确实不如儿童教育、房地产等火爆行业,但是这也阻挡不了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医疗护理市场。毕竟,人口基数在那里,而且老龄人口、患病人口的增加,让我国有巨大的医疗护理需求,而这其中蕴含的商机也不可小觑。
多年来,虽然我国养老机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相比较,仍存在很大的缺口。参考《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为老年人口总数的5%左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也在2%-3%间,而我国目前的这一比例仅为0.84%。可见,我国养老机构从总体上与老年人的需求还相距甚远。
⑷ 未来护理行业动态分析
相关的专业调研报告你可以查看一下,或许有你需要的内容。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医疗护理行业发展背景
1.1 医疗护理相关概念
1.1.1 医疗护理的定义
1.1.2 医疗护理的内容
1.1.3 医疗护理的核心
1.2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1.2.1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1)功能制护理模式
(2)责任制护理模式
(3)整体护理模式
(4)过渡期护理模式
(5)远程护理模式
1.2.2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演变
(1)从功能制护理到责任制护理的转变
(2)从责任制护理到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
1.3 医疗护理行业风险管理
1.3.1 医疗护理风险
(1)诊疗风险
(2)技术风险
(3)诚信风险
(4)经营风险
(5)人才风险
1.3.2 护理工作面临的风险
1.4 报告研究单位及研究方法
1.4.1 报告研究单位介绍
1.4.2 报告研究方法概述
(1)文献综述法
(2)定量分析法
(3)定性分析法
(4)案例分析
(5)多角度分析
(6)政策法规资料
(7)政府部门统计及数据资料
第2章:中国医疗护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调查
2.1 医疗护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1.1 医疗护理行业政策环境
(1)医疗护理行业相关标准
1)《护士条例》
2)《母婴健康素养》
3)《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4)《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
5)《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6)《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7)《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
(2)医疗护理行业相关政策
1)《卫生部关于专科医院设置审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2)《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
(3)医疗护理行业相关规划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以来)》
3)《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2.1.2 医疗护理行业社会环境
(1)医疗护理缺陷概念
(2)医疗护理缺陷因素
1)医生因素
2)护士因素
3)医院因素
(3)医疗护理缺陷对策
1)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护患关系
2)树立法治观念,强化法律意识
3)加强相关教育,消除纠纷隐患
4)尊重病人权利,维护病人权益
5)加强护理管理,深化护理改革
2.1.3 医疗护理行业人力环境
(1)我国注册护士数量
(2)我国注册护士分布
1)医疗机构注册护士
2)综合医院注册护士
3)专科医院注册护士
4)中医医院注册护士
(3)我国注册护士结构
1)国有机构注册护士
2)集体机构注册护士
3)联营机构注册护士
4)私营机构注册护士
5)其他机构注册护士
(4)我国注册护士比例
1)医护比
2)床护比
2.2 医疗护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医疗护理行业发展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2)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2.2.2 医疗护理行业管理现状
(1)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热点
1)护理安全管理
2)护理人性化管理
3)实施护理绩效考核
(2)现代医院护理管理成就
1)质量管理规范化
2)管理人才专业化
3)管理重点技术化
2.2.3 医疗护理行业存在问题
(1)护士整体素质偏低
(2)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
(3)传统医护关系仍然存在
(4)护士缺乏对新工作的深入了解
2.2.4 医疗护理行业相应对策
(1)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
(2)转变护理人员护理观念
(3)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
(4)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
(5)建立一套合理护理标准
2.3 现代医院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2.3.1 公立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公立医院护理服务内容
(2)公立医院护理服务价格
1)护理服务价格内涵
2)护理服务定价原则
(3)公立医院护理服务供给现状调查
1)护理服务供应主体
2)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4)公立医院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1)护理服务需求总量
2)护理服务要求提高
2.3.2 民营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民营医院护理特点调查
1)医院市场竞争激烈
2)护理专业发展缓慢
3)护理人员流动频繁
4)护理质量标准不统一
5)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2)民营医院护理发展对策
1)增强服务营销意识
2)做好全方位护理服务
3)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4)采取形式多样的“三基”培训
5)重视对骨干力量的引进与培养
2.3.3 基层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基层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护理组织结构
2)临床护理模式
3)护理管理职能
4)护理服务质量
(2)基层医院护理发展对策
1)建立护理资讯系统
2)合理地配备人力资源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公示等级护理服务标准
2.4 慢性病医疗护理模式研究
2.4.1 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
(1)居民两周患病情况
(2)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1)按性别分慢性病患病率
2)按年龄分慢性病患病率
3)按疾病分慢性病患病率
2.4.2 慢性病护理研究情况
(1)慢性病研究的结构
(2)慢性病研究的演变
(3)家庭护理干预的研究
2.4.3 慢性病护理服务形式
(1)家庭护理
(2)康复护理
(3)网络化护理
2.4.4 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
(1)自我护理概念
(2)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
1)事先影响因素
2)可行影响因素
3)自我护理模式特点
第3章: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深度研究
3.1 责任制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1.1 责任制护理发展概述
(1)责任制护理发展定位
(2)责任制护理基本理论
(3)责任制护理基本特点
3.1.2 国际责任制护理发展历程
3.1.3 我国责任制护理发展历程
3.1.4 我国责任制护理发展误区
(1)生活护理定位偏低
(2)扁平化排班方式出现盲区
(3)责任制整体护理形式化
(4)脱离病人需求的护理服务错位
(5)文书记录缺位或缺乏逻辑连续性
3.2 功能制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2.1 功能制护理概念
3.2.2 功能制护理优点
3.2.3 功能制护理缺点
3.2.4 功能制护理应用区域
3.2.5 功能制护理发展历程
3.2.6 功能制护理特点分析
3.3 整体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3.1 整体护理发展必要性
(1)客观条件成熟
(2)主观意愿驱使
(3)现实矛盾突显
(4)社会发展需要
3.3.2 整体护理的含义
(1)整体护理概念
(2)整体护理优点
(3)整体护理缺点
3.3.3 整体护理遵循原则
(1)人本观原则
(2)整体观原则
(3)优质服务原则
(4)连续护理原则
(5)经济价值原则
3.3.4 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1)临床护理路径概念
(2)临床护理路径优点
3.3.5 整体护理在临床实践的深化
(1)人性化护理模式
(2)个体化护理模式
(3)多元文化护理模式
(4)“按职称上岗,三位一体”护理模式
3.3.6 整体护理发展前景展望
3.4 全程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4.1 全程护理模式的建立背景
3.4.2 全程护理模式的运行分析
(1)全程护理模式的基本模块
1)门诊诊疗期间导医护士的服务
2)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的护理服务
3)出院时的指导及康复期的随访
(2)全程护理发展的阻力因素
1)管理难题
2)成本控制问题
3)人员素质问题
3.4.3 全程护理服务的流程再造
(1)服务流程再造及运行
(2)再造流程的关键衔接点
3.4.4 全程护理服务的流程管理
(1)流程管理概念
(2)流程管理做法
3.4.5 全程护理服务的流程再造效果
3.5 过渡期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5.1 过渡期护理模式概述
(1)过渡期护理模式定义
(2)过渡期护理模式地点
(3)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象
3.5.2 过渡期护理模式要素分析
(1)过渡期护理模式基本要素
(2)过渡期护理模式工作内容
(3)过渡期护理模式发展历程
3.5.3 过渡期护理模式特征分析
(1)实施有效的过渡期护理具有挑战性
(2)过渡期护士是实施过渡期护理的主体
(3)过渡期护理模式突出综合性和个体化
3.5.4 过渡期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3.5.5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我国护理工作的启示
3.6 居家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6.1 居家护理基本概述
(1)居家护理概念
(2)居家护理内容
3.6.2 居家护理模式发展现状
3.6.3 居家护理模式发展建议
(1)采取多形式的居家护理
(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3)完善居家护理操作常规
(4)加强居家护理护士培训
(5)协同社会各职能部门
3.7 FCC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7.1 FCC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1)FCC模式的概念
(2)FCC模式的内涵
3.7.2 FCC模式的特征与原则
(1)FCC模式的特征
(2)FCC模式的服务原则
3.7.3 FCC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1)FCC模式在产科的应用
(2)FCC模式在儿科的应用
1)FCC模式在疼痛控制方面的应用
2)FCC模式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3)FCC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4)FCC模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3.7.4 FCC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FCC模式存在的问题
(2)FCC模式发展前景展望
3.8 长期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8.1 长期护理模式的定义
3.8.2 国际长期护理发展状况
(1)国际长期护理的发展
(2)国际长期护理的特点
1)长期护理法规制度健全
2)长期护理服务内容全面
3)长期护理服务对象特色
4)长期护理服务形式类别
5)长期护理从业人员资格
6)长期护理服务监督制度
7)长期护理服务财政支持
3.8.3 我国长期护理发展现状
3.8.4 我国长期护理发展模式
(1)家庭式长期护理
1)服务特点
2)服务形式
3)服务局限性
(2)机构式长期护理
1)服务特点
2)服务形式
3)服务局限性
(3)社区-居家式长期护理
1)服务特点
2)服务形式
3)服务局限性
3.8.5 我国长期护理模式比较
3.9 无陪护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9.1 无陪护护理模式概念
3.9.2 无陪护护理模式实施现状
3.9.3 无陪护护理模式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3)机遇分析
(4)威胁分析
3.9.4 无陪护护理模式存在问题
(1)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2)患者过度依赖家人陪护
(3)家属心理愿望及思想顾虑
(4)对家属相关疾病护理知识的教育开展困难
3.9.5 无陪护护理模式发展建议
(1)完善医院护理支持系统建设
(2)加强护工和家属的陪护管理
(3)利用激励措施,发挥护士潜力
(4)探索合理的无陪护护理收费机制
(5)发展社区护理,减轻医院护理负担
(6)补充总量,分层级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3.10 远程医疗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10.1 远程医疗护理发展分析
(1)远程医疗护理概念
(2)远程医疗护理发展途径
(3)远程医疗护理发展状况
3.10.2 远程医疗系统的构建探讨
(1)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构思
(2)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设计
1)远程急救系统
2)医学数据库和投稿系统
3)患者信息远程管理系统
4)远程医疗护理会诊指导系统
(3)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4)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管理制度
(5)远程医疗护理环境下社区护士劫色
1)照护与指导者
2)组织与管理者
(6)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建立的困难
1)建立远程医疗护理系统费用昂贵
2)远程医疗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偏低
3)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安全性偏低
4)远程医疗护理的立法有待完善
第4章:中国母婴护理模式与风险管理分析
4.1 母婴护理市场需求分析
4.1.1 妇女医疗护理需求分析
(1)妇女疾病状况分析
1)妇女疾病患病情况
2)孕产妇死亡率
3)孕产妇死亡疾病
(2)妇女医疗需求特征
(3)妇女医疗需求前景
1)妇科疾病医疗需求前景
2)孕产妇医疗需求前景
4.1.2 儿童医疗护理需求分析
(1)儿童人口数量统计
(2)儿童患病及死亡率
1)儿童疾病患病率
2)儿童死亡率
(3)儿童医疗需求特征
(4)儿童医疗需求前景
4.2 母婴护理模式及应用分析
4.2.1 产时护理模式演变
(1)丈夫陪伴分娩
(2)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
(3)三位一体家庭式分娩
4.2.2 FCMC护理模式及应用
(1)FCMC护理基本认识
1)FCMC服务原则
2)FCMC核心内容
3)FCMC效果评价
(2)FCMC模式VS传统模式
1)基本理念
2)服务态度
3)服务方法
4)治疗决定
5)分娩教育
6)房间设备
7)服务环境
8)医疗效果
9)护理工作
10)保护隐私
11)分娩支持
12)婴儿陪护
13)探视陪伴
14)顾客满意度
(3)FCMC模式优劣势分析
1)FCMC模式优势分析
2)FCMC模式劣势分析
(4)FCMC模式临床应用分析
1)产科健康教育
2)病房环境管理
3)产时分娩支持
4)产后护理工作
5)出院指导及产后访视
4.2.3 早产儿护理模式及应用
(1)早产儿生理特点
1)外观结构
2)体温调节
3)呼吸系统
4)神经系统
5)消化系统
6)肝脏及造血功能
(2)FCC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1)FCC对早产儿父母的影响
2)FCC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模式
(3)FCC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
4.3 母婴护理风险与应对措施
4.3.1 母婴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1)孕产妇及家属护理风险
1)孕产妇及家属认知的冲突
2)孕产妇本身疾病导致的风险
3)孕产妇特殊需求导致的风险
(2)新生儿住院期间护理风险
1)护理缺陷
2)新生儿窒息
3)新生儿烫伤、摔伤
4)新生儿被掉包、被盗
(3)医疗设施设备导致的风险
1)医疗设施不安全因素
2)医疗仪器不安全因素
(4)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
(5)产科护士与患者沟通存在的问题
4.3.2 母婴护理中的应对措施
(1)加强产科护理人员自身建设
(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3)加强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4)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5)推行同理心沟通
4.4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分析
4.4.1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意义
4.4.2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研究现状
4.4.3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的构想
(1)实训中心装备建设
(2)实训中心环境建设
(3)实训中心功能建设
(4)实训中心师资建设
4.4.4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框架
(1)产前检查室
(2)待产、分娩室
(3)婴儿沐浴间
(4)母婴同室
(5)配奶间
第5章:中国老年护理市场现状与前景展望
5.1 老年护理供需市场分析
5.1.1 老年护理需求分析
(1)人口构成情况
(2)人口老龄化现状
(3)失能老人现状分析
1)城乡失能老人总量
2)城乡失能老人特征
(4)老年护理市场需求状况
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老年护理人员缺乏
3)老年护理学科发展滞后
4)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5.1.2 老年护理供给分析
(1)老年护理机构分析
1)养老机构数量
2)养老机构类型
3)养老机构设施
4)养老机构人员状况
5)养老机构收住对象
6)养老机构护理服务
7)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8)养老机构入驻状况
(2)失能老人支持机构
1)家庭的支持
2)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5.2 老年护理模式与探讨
5.2.1 老年护理模式分析
(1)老年护理院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2)养老院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3)家庭病床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4)居家养老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5)社区照顾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5.2.2 长期老年护理模式探讨
(1)社区-居家长期护理模式应成为首选
(2)老年长期护理以全人护理模式为目标
(3)建立独立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4)老年长期护理相关配套措施及时跟进
(5)社会养老不能取代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
5.3 社区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
5.3.1 社区老年护理需求状况
5.3.2 社区老年护理现状分析
(1)国外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现状
(2)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现状
(3)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存在问题
5.3.3 社区老年护理形式分析
(1)老人院及老年公寓护理中心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
(3)日渐老年护理服务中心
(4)家庭探视社区护理中心
(5)老年临终服务中心
(6)社区福利及资源介绍中心
5.3.4 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形式
(1)家庭病床
(2)护理专家门诊
(3)社区卫生服务
5.3.5 社区老年护理主要内容
(1)家庭访视
(2)健康体检
(3)康复护理
(4)健康教育及咨询
(5)临终关怀
5.3.6 社区老年护理发展展望
(1)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2)提高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3)发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5.4 老年护理存在问题与建议
5.4.1 我国老年护理存在问题
(1)老年护理机构运营不佳
(2)老年护理供需矛盾突出
(3)老年护理院功能定位不清
(4)缺乏明确的保健评估标准
(5)社区老年护理筹资渠道单一
(6)老年护理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5.4.2 我国老年护理对策与建议
(1)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法规支持
(2)充分调整老年护理机构布局
(3)改善老年医疗护理保障体系
(4)加大老年护理政府投入力度
(5)建立合理的老年护理评估制度
(6)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网络
5.5 国际老年护理经验借鉴
5.5.1 日本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日本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日本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5.5.2 瑞典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瑞典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瑞典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5.5.3 美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美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5.5.4 德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德国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德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第6章:中国老年护理供需现状市场调研分析
6.1 老年护理需求状况调查
6.1.1 调查区域老人基本情况
(1)一般情况
1)性别
2)年龄
3)文化程度
4)职业情况
5)婚姻状况
6)住房情况
7)照料情况
(2)经济收入
1)经济来源
2)收入金额
(3)经济支出
1)经济支出状况
2)医疗费用支出
3)雇佣护理支出
4)最高意愿支出
(4)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6.1.2 调查区域老人疾病和健康状况
(1)疾病状况
(2)健康状况
1)行动
2)自己照顾
3)日常活动
4)焦虑/忧郁
5)疼痛/不舒服
6)自我健康评分
(3)护理需求
6.1.3 调查区域老人养老方式意愿情况
(1)养老方式意愿
1)养老方式意愿
2)居家养老理由
3)住养老院理由
4)选择护理院/医院理由
(2)对政府护理补贴的看法
1)是否愿意接受
2)补贴金额
3)补贴方式
4)筹资来源
6.1.4 调查区域服务提供第三方调查
(1)持续接受如服务时间
(2)主要服务需求
(3)最适宜的服务方式
(4)医院住院老人出院意向
6.2 老年护理供给状况调查
6.2.1 调查区域护理型医院服务情况
(1)调查区域总体情况
1)老年护理院
2)社区医疗机构
3)家庭病床
(2)调查区域服务情况
1)住院床位配置情况
2)医护人员配置情况
3)医疗护工配备情况
6.2.2 养老机构服务情况
(1)总体情况
(2)抽样调查情况
6.2.3 居家养老服务状况
(1)总体情况
(2)抽样调查情况
6.3 老年护理供需关系比较
6.3.1 老年护理供需估算依据
6.3.2 老年护理供需估算方法
6.3.3 老年护理供需估算结果
第7章:中国临终关怀护理模式与有效路径探析
7.1 临终关怀护理相关概述
7.1.1 临终关怀护理涵义
(1)临终关怀基本概念
(2)临终关怀护理内容
1)基础护理
2)饮食护理
3)疼痛护理
4)心理护理
5)死亡教育
7.1.2 临终患者护理分析
(1)临终关怀服务对象
1)临终患者
2)临终患者家属
(2)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
1)否认期
2)愤怒期
3)祈求期
4)抑郁期
5)接受期
7.1.3 临终关怀服务团队
(1)团队组成
(2)医护人员
(3)社会工作者
(4)宗教人士
(5)志愿者
7.2 我国临终关怀服务机构运营
7.2.1 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分析
(1)临终关怀机构数量
(2)临终关怀机构类型
1)临终关怀医院
2)临终关怀病房
3)家庭/社区临终关怀
(3)临终关怀经费投入
(4)临终关怀需求情况
(5)临终关怀服务人员
7.2.2 临终关怀机构运营探讨
(1)临终关怀机构运营困境
1)缺乏支持,独立难支
2)收费名目少,投入大盈利小
3)观念意识落后,民众公信力不够
(2)临终关怀运营有效路径探析
1)发挥政府职能,营造市场氛围
2)临终关怀的市场化前景展望
3)临终关怀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构建
4)临终关怀机构的市场试点设计
7.3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与建议
7.3.1 世界临终关怀发展历程
7.3.2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
(1)我国临终关怀发展历程
(2)我国临终关怀社会需求
(3)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特点
1)局限性
2)资源相对不足
3)政策支持和社会资助急需
7.3.3 临终关怀发展对策建议
(1)临终关怀服务形式的建议
(2)临终关怀服务内容的建议
1)音乐疗法,帮助缓解患者疼痛
2)注重姑息治疗,开发新型止痛药物
3)关注心理治疗,重视临终患者个体需求
7.4 我国临终关怀护理模式与探讨
7.4.1 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演变
7.4.2 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分析
(1)跨专业合作运作模式
…………
⑸ 养老服务行业前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近年来出台政策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数量逐年增长。2015年2月,我国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房地产开发商和保险机构纷纷跨界布局养老产业,打造高端养老机构。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根据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从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我国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2019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2.6%,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8.1%。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⑹ 护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范文
《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目录,你可以看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用,请采纳。
第1章:中国医疗护理行业发展背景
1.1 医疗护理相关概念
1.1.1 医疗护理的定义
1.1.2 医疗护理的内容
1.1.3 医疗护理的核心
1.2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1.2.1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1)功能制护理模式
(2)责任制护理模式
(3)整体护理模式
(4)过渡期护理模式
(5)远程护理模式
1.2.2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演变
(1)从功能制护理到责任制护理的转变
(2)从责任制护理到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
1.3 医疗护理行业风险管理
1.3.1 医疗护理风险
(1)诊疗风险
(2)技术风险
(3)诚信风险
(4)经营风险
(5)人才风险
1.3.2 护理工作面临的风险
1.4 报告研究单位及研究方法
1.4.1 报告研究单位介绍
1.4.2 报告研究方法概述
(1)文献综述法
(2)定量分析法
(3)定性分析法
(4)案例分析
(5)多角度分析
(6)政策法规资料
(7)政府部门统计及数据资料
第2章:中国医疗护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调查
2.1 医疗护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1.1 医疗护理行业政策环境
(1)医疗护理行业相关标准
1)《护士条例》
2)《母婴健康素养》
3)《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4)《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
5)《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6)《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7)《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
(2)医疗护理行业相关政策
1)《卫生部关于专科医院设置审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2)《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
(3)医疗护理行业相关规划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以来)》
3)《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2.1.2 医疗护理行业社会环境
(1)医疗护理缺陷概念
(2)医疗护理缺陷因素
1)医生因素
2)护士因素
3)医院因素
(3)医疗护理缺陷对策
1)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护患关系
2)树立法治观念,强化法律意识
3)加强相关教育,消除纠纷隐患
4)尊重病人权利,维护病人权益
5)加强护理管理,深化护理改革
2.1.3 医疗护理行业人力环境
(1)我国注册护士数量
(2)我国注册护士分布
1)医疗机构注册护士
2)综合医院注册护士
3)专科医院注册护士
4)中医医院注册护士
(3)我国注册护士结构
1)国有机构注册护士
2)集体机构注册护士
3)联营机构注册护士
4)私营机构注册护士
5)其他机构注册护士
(4)我国注册护士比例
1)医护比
2)床护比
2.2 医疗护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医疗护理行业发展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2)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2.2.2 医疗护理行业管理现状
(1)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热点
1)护理安全管理
2)护理人性化管理
3)实施护理绩效考核
(2)现代医院护理管理成就
1)质量管理规范化
2)管理人才专业化
3)管理重点技术化
2.2.3 医疗护理行业存在问题
(1)护士整体素质偏低
(2)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
(3)传统医护关系仍然存在
(4)护士缺乏对新工作的深入了解
2.2.4 医疗护理行业相应对策
(1)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
(2)转变护理人员护理观念
(3)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
(4)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
(5)建立一套合理护理标准
2.3 现代医院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2.3.1 公立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公立医院护理服务内容
(2)公立医院护理服务价格
1)护理服务价格内涵
2)护理服务定价原则
(3)公立医院护理服务供给现状调查
1)护理服务供应主体
2)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4)公立医院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1)护理服务需求总量
2)护理服务要求提高
2.3.2 民营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民营医院护理特点调查
1)医院市场竞争激烈
2)护理专业发展缓慢
3)护理人员流动频繁
4)护理质量标准不统一
5)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2)民营医院护理发展对策
1)增强服务营销意识
2)做好全方位护理服务
3)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4)采取形式多样的“三基”培训
5)重视对骨干力量的引进与培养
2.3.3 基层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基层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1)护理组织结构
2)临床护理模式
3)护理管理职能
4)护理服务质量
(2)基层医院护理发展对策
1)建立护理资讯系统
2)合理地配备人力资源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公示等级护理服务标准
2.4 慢性病医疗护理模式研究
2.4.1 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
(1)居民两周患病情况
(2)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1)按性别分慢性病患病率
2)按年龄分慢性病患病率
3)按疾病分慢性病患病率
2.4.2 慢性病护理研究情况
(1)慢性病研究的结构
(2)慢性病研究的演变
(3)家庭护理干预的研究
2.4.3 慢性病护理服务形式
(1)家庭护理
(2)康复护理
(3)网络化护理
2.4.4 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
(1)自我护理概念
(2)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
1)事先影响因素
2)可行影响因素
3)自我护理模式特点
第3章: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深度研究
3.1 责任制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1.1 责任制护理发展概述
(1)责任制护理发展定位
(2)责任制护理基本理论
(3)责任制护理基本特点
3.1.2 国际责任制护理发展历程
3.1.3 我国责任制护理发展历程
3.1.4 我国责任制护理发展误区
(1)生活护理定位偏低
(2)扁平化排班方式出现盲区
(3)责任制整体护理形式化
(4)脱离病人需求的护理服务错位
(5)文书记录缺位或缺乏逻辑连续性
3.2 功能制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2.1 功能制护理概念
3.2.2 功能制护理优点
3.2.3 功能制护理缺点
3.2.4 功能制护理应用区域
3.2.5 功能制护理发展历程
3.2.6 功能制护理特点分析
3.3 整体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3.1 整体护理发展必要性
(1)客观条件成熟
(2)主观意愿驱使
(3)现实矛盾突显
(4)社会发展需要
3.3.2 整体护理的含义
(1)整体护理概念
(2)整体护理优点
(3)整体护理缺点
3.3.3 整体护理遵循原则
(1)人本观原则
(2)整体观原则
(3)优质服务原则
(4)连续护理原则
(5)经济价值原则
3.3.4 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1)临床护理路径概念
(2)临床护理路径优点
3.3.5 整体护理在临床实践的深化
(1)人性化护理模式
(2)个体化护理模式
(3)多元文化护理模式
(4)“按职称上岗,三位一体”护理模式
3.3.6 整体护理发展前景展望
3.4 全程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4.1 全程护理模式的建立背景
3.4.2 全程护理模式的运行分析
(1)全程护理模式的基本模块
1)门诊诊疗期间导医护士的服务
2)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的护理服务
3)出院时的指导及康复期的随访
(2)全程护理发展的阻力因素
1)管理难题
2)成本控制问题
3)人员素质问题
3.4.3 全程护理服务的流程再造
(1)服务流程再造及运行
(2)再造流程的关键衔接点
3.4.4 全程护理服务的流程管理
(1)流程管理概念
(2)流程管理做法
3.4.5 全程护理服务的流程再造效果
3.5 过渡期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5.1 过渡期护理模式概述
(1)过渡期护理模式定义
(2)过渡期护理模式地点
(3)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象
3.5.2 过渡期护理模式要素分析
(1)过渡期护理模式基本要素
(2)过渡期护理模式工作内容
(3)过渡期护理模式发展历程
3.5.3 过渡期护理模式特征分析
(1)实施有效的过渡期护理具有挑战性
(2)过渡期护士是实施过渡期护理的主体
(3)过渡期护理模式突出综合性和个体化
3.5.4 过渡期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3.5.5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我国护理工作的启示
3.6 居家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6.1 居家护理基本概述
(1)居家护理概念
(2)居家护理内容
3.6.2 居家护理模式发展现状
3.6.3 居家护理模式发展建议
(1)采取多形式的居家护理
(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3)完善居家护理操作常规
(4)加强居家护理护士培训
(5)协同社会各职能部门
3.7 FCC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7.1 FCC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1)FCC模式的概念
(2)FCC模式的内涵
3.7.2 FCC模式的特征与原则
(1)FCC模式的特征
(2)FCC模式的服务原则
3.7.3 FCC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1)FCC模式在产科的应用
(2)FCC模式在儿科的应用
1)FCC模式在疼痛控制方面的应用
2)FCC模式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3)FCC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4)FCC模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3.7.4 FCC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FCC模式存在的问题
(2)FCC模式发展前景展望
3.8 长期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8.1 长期护理模式的定义
3.8.2 国际长期护理发展状况
(1)国际长期护理的发展
(2)国际长期护理的特点
1)长期护理法规制度健全
2)长期护理服务内容全面
3)长期护理服务对象特色
4)长期护理服务形式类别
5)长期护理从业人员资格
6)长期护理服务监督制度
7)长期护理服务财政支持
3.8.3 我国长期护理发展现状
3.8.4 我国长期护理发展模式
(1)家庭式长期护理
1)服务特点
2)服务形式
3)服务局限性
(2)机构式长期护理
1)服务特点
2)服务形式
3)服务局限性
(3)社区-居家式长期护理
1)服务特点
2)服务形式
3)服务局限性
3.8.5 我国长期护理模式比较
3.9 无陪护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9.1 无陪护护理模式概念
3.9.2 无陪护护理模式实施现状
3.9.3 无陪护护理模式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3)机遇分析
(4)威胁分析
3.9.4 无陪护护理模式存在问题
(1)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2)患者过度依赖家人陪护
(3)家属心理愿望及思想顾虑
(4)对家属相关疾病护理知识的教育开展困难
3.9.5 无陪护护理模式发展建议
(1)完善医院护理支持系统建设
(2)加强护工和家属的陪护管理
(3)利用激励措施,发挥护士潜力
(4)探索合理的无陪护护理收费机制
(5)发展社区护理,减轻医院护理负担
(6)补充总量,分层级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3.10 远程医疗护理模式发展运行分析
3.10.1 远程医疗护理发展分析
(1)远程医疗护理概念
(2)远程医疗护理发展途径
(3)远程医疗护理发展状况
3.10.2 远程医疗系统的构建探讨
(1)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构思
(2)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设计
1)远程急救系统
2)医学数据库和投稿系统
3)患者信息远程管理系统
4)远程医疗护理会诊指导系统
(3)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4)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管理制度
(5)远程医疗护理环境下社区护士劫色
1)照护与指导者
2)组织与管理者
(6)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建立的困难
1)建立远程医疗护理系统费用昂贵
2)远程医疗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偏低
3)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安全性偏低
4)远程医疗护理的立法有待完善
第4章:中国母婴护理模式与风险管理分析
4.1 母婴护理市场需求分析
4.1.1 妇女医疗护理需求分析
(1)妇女疾病状况分析
1)妇女疾病患病情况
2)孕产妇死亡率
3)孕产妇死亡疾病
(2)妇女医疗需求特征
(3)妇女医疗需求前景
1)妇科疾病医疗需求前景
2)孕产妇医疗需求前景
4.1.2 儿童医疗护理需求分析
(1)儿童人口数量统计
(2)儿童患病及死亡率
1)儿童疾病患病率
2)儿童死亡率
(3)儿童医疗需求特征
(4)儿童医疗需求前景
4.2 母婴护理模式及应用分析
4.2.1 产时护理模式演变
(1)丈夫陪伴分娩
(2)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
(3)三位一体家庭式分娩
4.2.2 FCMC护理模式及应用
(1)FCMC护理基本认识
1)FCMC服务原则
2)FCMC核心内容
3)FCMC效果评价
(2)FCMC模式VS传统模式
1)基本理念
2)服务态度
3)服务方法
4)治疗决定
5)分娩教育
6)房间设备
7)服务环境
8)医疗效果
9)护理工作
10)保护隐私
11)分娩支持
12)婴儿陪护
13)探视陪伴
14)顾客满意度
(3)FCMC模式优劣势分析
1)FCMC模式优势分析
2)FCMC模式劣势分析
(4)FCMC模式临床应用分析
1)产科健康教育
2)病房环境管理
3)产时分娩支持
4)产后护理工作
5)出院指导及产后访视
4.2.3 早产儿护理模式及应用
(1)早产儿生理特点
1)外观结构
2)体温调节
3)呼吸系统
4)神经系统
5)消化系统
6)肝脏及造血功能
(2)FCC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1)FCC对早产儿父母的影响
2)FCC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模式
(3)FCC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
4.3 母婴护理风险与应对措施
4.3.1 母婴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1)孕产妇及家属护理风险
1)孕产妇及家属认知的冲突
2)孕产妇本身疾病导致的风险
3)孕产妇特殊需求导致的风险
(2)新生儿住院期间护理风险
1)护理缺陷
2)新生儿窒息
3)新生儿烫伤、摔伤
4)新生儿被掉包、被盗
(3)医疗设施设备导致的风险
1)医疗设施不安全因素
2)医疗仪器不安全因素
(4)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
(5)产科护士与患者沟通存在的问题
4.3.2 母婴护理中的应对措施
(1)加强产科护理人员自身建设
(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3)加强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4)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5)推行同理心沟通
4.4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分析
4.4.1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意义
4.4.2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研究现状
4.4.3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的构想
(1)实训中心装备建设
(2)实训中心环境建设
(3)实训中心功能建设
(4)实训中心师资建设
4.4.4 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建设框架
(1)产前检查室
(2)待产、分娩室
(3)婴儿沐浴间
(4)母婴同室
(5)配奶间
第5章:中国老年护理市场现状与前景展望
5.1 老年护理供需市场分析
5.1.1 老年护理需求分析
(1)人口构成情况
(2)人口老龄化现状
(3)失能老人现状分析
1)城乡失能老人总量
2)城乡失能老人特征
(4)老年护理市场需求状况
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老年护理人员缺乏
3)老年护理学科发展滞后
4)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5.1.2 老年护理供给分析
(1)老年护理机构分析
1)养老机构数量
2)养老机构类型
3)养老机构设施
4)养老机构人员状况
5)养老机构收住对象
6)养老机构护理服务
7)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8)养老机构入驻状况
(2)失能老人支持机构
1)家庭的支持
2)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5.2 老年护理模式与探讨
5.2.1 老年护理模式分析
(1)老年护理院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2)养老院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3)家庭病床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4)居家养老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5)社区照顾
1)概念
2)适应对象
3)优劣势分析
5.2.2 长期老年护理模式探讨
(1)社区-居家长期护理模式应成为首选
(2)老年长期护理以全人护理模式为目标
(3)建立独立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4)老年长期护理相关配套措施及时跟进
(5)社会养老不能取代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
5.3 社区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
5.3.1 社区老年护理需求状况
5.3.2 社区老年护理现状分析
(1)国外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现状
(2)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现状
(3)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存在问题
5.3.3 社区老年护理形式分析
(1)老人院及老年公寓护理中心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
(3)日渐老年护理服务中心
(4)家庭探视社区护理中心
(5)老年临终服务中心
(6)社区福利及资源介绍中心
5.3.4 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形式
(1)家庭病床
(2)护理专家门诊
(3)社区卫生服务
5.3.5 社区老年护理主要内容
(1)家庭访视
(2)健康体检
(3)康复护理
(4)健康教育及咨询
(5)临终关怀
5.3.6 社区老年护理发展展望
(1)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2)提高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3)发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5.4 老年护理存在问题与建议
5.4.1 我国老年护理存在问题
(1)老年护理机构运营不佳
(2)老年护理供需矛盾突出
(3)老年护理院功能定位不清
(4)缺乏明确的保健评估标准
(5)社区老年护理筹资渠道单一
(6)老年护理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5.4.2 我国老年护理对策与建议
(1)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法规支持
(2)充分调整老年护理机构布局
(3)改善老年医疗护理保障体系
(4)加大老年护理政府投入力度
(5)建立合理的老年护理评估制度
(6)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网络
5.5 国际老年护理经验借鉴
5.5.1 日本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日本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日本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5.5.2 瑞典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瑞典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瑞典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5.5.3 美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美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5.5.4 德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1)德国老年护理特点分析
(2)德国老年护理对我国的启示
第6章:中国老年护理供需现状市场调研分析
6.1 老年护理需求状况调查
6.1.1 调查区域老人基本情况
(1)一般情况
1)性别
2)年龄
3)文化程度
4)职业情况
5)婚姻状况
6)住房情况
7)照料情况
(2)经济收入
1)经济来源
2)收入金额
(3)经济支出
1)经济支出状况
2)医疗费用支出
3)雇佣护理支出
4)最高意愿支出
(4)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6.1.2 调查区域老人疾病和健康状况
(1)疾病状况
(2)健康状况
1)行动
2)自己照顾
3)日常活动
4)焦虑/忧郁
5)疼痛/不舒服
6)自我健康评分
(3)护理需求
6.1.3 调查区域老人养老方式意愿情况
(1)养老方式意愿
1)养老方式意愿
2)居家养老理由
3)住养老院理由
4)选择护理院/医院理由
(2)对政府护理补贴的看法
1)是否愿意接受
2)补贴金额
3)补贴方式
4)筹资来源
6.1.4 调查区域服务提供第三方调查
(1)持续接受如服务时间
(2)主要服务需求
(3)最适宜的服务方式
(4)医院住院老人出院意向
6.2 老年护理供给状况调查
6.2.1 调查区域护理型医院服务情况
(1)调查区域总体情况
1)老年护理院
2)社区医疗机构
3)家庭病床
(2)调查区域服务情况
1)住院床位配置情况
2)医护人员配置情况
3)医疗护工配备情况
6.2.2 养老机构服务情况
(1)总体情况
(2)抽样调查情况
6.2.3 居家养老服务状况
(1)总体情况
(2)抽样调查情况
6.3 老年护理供需关系比较
6.3.1 老年护理供需估算依据
6.3.2 老年护理供需估算方法
6.3.3 老年护理供需估算结果
…………
略
⑺ 浅谈目前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养老产业资源紧缺形势严峻。随着中央与地方政策密集出台,我国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全国人口的比例超过15%,达2.12亿人,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少年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并长期保持4亿人的规模。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速度较快,而养老服务水平未能同步跟上。目前我国可以负担起高端养老的富裕阶层老龄人口接近400万,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养老床位缺口依然高达350万张。随着社会养老需求不断增长,养老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其中,养老服务领域。在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慢性病发病率提升和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下,老年护理、远程照护和康复医疗三类细分领域有望长期发展。
⑻ 养老行业前景如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
老人也难受
其实我觉得老人也难受,对老人暴力行为其实在规模大的养老院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冷暴力,忽视避免不了,因为护理员真的都很累了顾及不了老人那些小情绪,只能提供生活起居的基本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