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0kv的户外氧化锌避雷器能否水平安装
不能
氧化锌避雷器是具有良好保护性能的避雷器。利用氧化锌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使在正常工作电压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极小(微安或毫安级);当过电压作用时,电阻急剧下降,泄放过电压的能量,达到保护的效果。这种避雷器和传统的避雷器的差异是它没有放电间隙,利用氧化锌的非线性特性起到泄流和开断的作用。
『贰』 作业指导书差异化分析是开工前做还是开工后做
应该是开工前做的。
『叁』 作业指导书怎么做
如何编写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作为文件化质量体系的第三级文件,在质量体系的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用于指导具体的作业,如:设备的操作、产品或原材料的试验、计量器具的检定、产品的包装等。
■文/郑天余 董胜智 王凤清
多年来通过作业指导书的实施,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作业指导书在质量体系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是满足客户要求和达到客户满意的手段,更主要的是保证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控制环节。下面谈一下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与管理。
1.作业指导书编写的目的:首先明确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属于程序文件的范畴,只是内容更具体,对象只需明确回答如何做的问题,没有普遍性和统一性。所以其目的是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2.编写的原则:按照实验室评审准则的要求,作业指导书应具有法规性、唯一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所以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保证最科学、最有效、最实际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3.编写内容:作业指导书是检测活动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其主体是作业内容和要求,因此,内容应当准确。同时,内容的表达顺序同作业活动的顺序要保持一致。
4.编写注意事项:一是作业指导书应专注于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而不是详细的操作。二是ISO9001规定质量体系程序的“范围和详略程度应取决于工作的复杂程度、所用的方法,以及开展这项活动所需的技能和培训”,同样作业指导书的详略程度也与此有关,并应尽可能简单、实用,写你该写,即只写与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及结果的评定方法有关的内容,而有关操作的步骤等内容已在设备操作手册、标准、岗位培训的原始资料中已有描述,人们只需引用或参考这些已经存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必要把它重复一遍。如果是英文的操作规程,应把翻译成中文的操作规程列入作业指导书。三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易于指导试验和管理工作。ISO9000并没有要求用复杂的、冗长的、夸张的语言来编写,无论员工的文化程度有多高,人们都会喜欢看容易阅读的东西,故应选择通俗易懂的句子来表达,避免使用难懂的、生僻的词语。四是作业指导书应易于修改,方便实用,不需要修订页,如需修改按程序替换修改页即可。使用者的需要是很重要的,作业文件应避免全部用文字来表达,可以采用流程图、图表、照片,同时采用较大的字号,避免使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及大量地引用其他的文件或表格。
5.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作业指导书属于质量体系的受控文件,经过批准的作业指导书只能在内部使用,并且按受控文件发放和执行,严禁使用无效版本和作废的作业指导书。
综上所述,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使用是确保内部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检测体系出具的检测结果科学、公证、准确、有效,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笔者认为必须高度重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管理和实施。
--------------------
怎样编写标准作业指导书
在了解“标准作业”之前,先要认识一下“标准作业”的前身“作业标准”。“作业标准”是对工作成果的具体要求,包括一下三点:
1、完成工作(或工作节拍)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2、工作成果中包含几个客观的指标。
3、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或方法,用扳手还是改锥拧紧螺栓)等服务于具体操作的方法说明。
《标准作业指导书》于《岗位说明书》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包含作业成果标准的内容”。
所以,《标准作业指导书》是指包含针对作业成果的标准描述,和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操作指令的集合。(编写标准作业,与其说是管理者向操作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操作要求,不如说是管理者为操作者提供了更直接的服务)
怎样编写标准作业指导书呢?
首先看看日本能效协会给出的标准作业三要素:
1、操作的循环时间。
2、作业顺序(作业手顺)。
3、标准手持量(操作者到底需要哪些工具和设备,到底可以同时处理多少个被加工物)。
其次是标准作业的精髓:
标准作业的精髓就是为处在不同工作上的所以员工提供这样一种机会和一种比较的标准:
1、让他们对工作的成果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对于工作品质本身的要求。
2、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和他人在工作中的类似问题,从而获得一种更有效 积累自身工作经验的方法,获得一种提高工作经验本身价值的方法。
『肆』 作业指导书怎么写
说这么多,不如给你一份样表吧,这样直观点: ******公司文件名称**车间**t生产作业指导书页次1/1制 订 制订日期20**.*.*文件编号HQ-SC-04版本A0核 准 目的:**********1操作流程:收到指令单――对照样品(了解产前资料)――新款产前试做――生产工艺宣导说明――排产――品质进度跟踪――对工人进行生产总结2操作要求为:2.1帮面制作前,查对各部件号码、数量、颜色是否正确、材料、高频、绣花、滴塑、织带等有无损伤,并及时剔除与换补,同时配对各部件线色。2.2按此帮面的质量要求与正确的生产工艺制作,各部件组合时需对点、对位、对缺、对号、分清左右脚,并按正确记号针车。2.3帮面制作时,注意针距、边距、间距要均匀。针距单、双针9针/inch边距1.2-1.5mm、间距1.8mm(特定材料除外)。鞋舌、后里部件边距2-3mm。2.4帮面制作中不准变形,弧线要自然、双线要平行、不能跑针、跳针、跌针、外头更不能补针、起针和收针需回针、进退针:3针,接合针:3针,并针孔相对。2.5帮面制作中,面线、底线松紧要调合,不能也现浮线、串线、跌线及游离线,每根线头需修剪干净,长度不得超过2mm。2.6帮面制作过程至完成时,必须保持帮面整洁。并每只帮面车上跟踪卡,先自检后交品检处,返修鞋每10双不能超过3只。2.7特别强调:2.7.1前后帮接合,严格按定点,不得过大或过小,否则将造成鞋子变形或成型破帮。边距可适当放大到2mm。2.7.2接鞋舌:严格按要求,不得歪斜及车合不牢,脱落、不能错码。2.7.3商标处理:所有商标部分的品质及附近的车线要特别美观。2.7.4鞋面歪斜、起皱、相关强度等问题要重点把关。3相关表单:3.1生产日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