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航空运输主要带来哪些经济效用
民航统计数据表明,通用航空服务业的业务收入从1955年的228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5461万元,每运输吨公里收入也从2.01元上升到5.86元,但每生产飞行小时的油耗却仅从2.39吨增加到2.94吨,相对其创造的价值而言,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表现了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效应。注重科学和谐发展,坚持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之路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因此,通用航空业的这一特征符合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效应较强
② 航空运输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参考下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第1章:中国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综述 11
1.1 航空运输的相关概述 11
1.1.1 航空运输的定义 11
1.1.2 航空运输的特点 11
1.1.3 航空运输的种类 12
1.2 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综述 13
1.2.1 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历程 13
1.2.2 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规模 16
1.2.3 航空运输行业的业务类型 16
1.2.4 航空运输业的垄断性特征 17
1.3 航空运输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18
1.3.1 在综合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18
1.3.2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9
1.4 中国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环境 19
1.4.1 航空运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1)航空运输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19
(2)航空运输行业主要政策解读 20
(3)航空运输行业发展规划解读 22
1.4.2 航空运输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5
(1)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5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7
1.4.3 航空运输行业产业环境分析 29
(1)航空煤油出厂价格调整情况 29
(2)燃油附加费调整情况分析 30
(3)黄金周航空客运需求分析 30
第2章:全球航空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3
2.1 全球航空运输业运行情况 33
2.1.1 全球航空盈利水平分析 33
2.1.2 航空公司机队扩建情况 33
2.1.3 全球航空旅客运量分析 33
(1)航空客运量迅速增加 33
(2)全球最繁忙的10条航线 34
(3)全球各地区航空市场分布 35
2.1.4 全球航空货物运量分析 35
(1)全球航空货运总体情况 35
(2)区域航空货运运行情况 36
2.2 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竞争分析 37
2.2.1 全球航空运输市场格局变化 37
(1)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变化 37
(2)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变化 37
(3)国际航空市场格局分析 38
2.2.2 全球航空市场并购重组分析 39
(1)国际航空运输著名重组案例 39
(2)全球航空运输重组动向分析 39
2.3 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发展前景 40
2.3.1 国际航空运输运力预测 40
2.3.2 国际航空运输前景预测 41
2.3.3 国际航空营运市场趋势 42
(1)航空客运市场前景看好 42
(2)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变化 42
第3章:中国航空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4
3.1 中国航空运输的发展概况 44
3.1.1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驱动因素 44
(1)居民消费不断升级 44
(2)旅游行业快速发展 44
(3)机场建设速度加快 45
(4)航空运输政策法规 46
3.1.2 中国航空公司发展分析 46
(1)国内航空公司发展概况 46
(2)国内航空公司竞争分析 47
3.1.3 中国航空公司并购动因分析 48
3.2 中国航空运输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50
3.2.1 交通运输业运营情况分析 50
(1)全社会客运量及增长分析 51
(2)全社会货运量及增长分析 52
(3)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分析 53
3.2.2 航空运输业运营情况分析 54
(1)航空旅客运输状况分析 54
(2)航空货物运输状况分析 55
(3)中国航空运营效率分析 56
(4)中国航空票价水平分析 57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析 58
3.2.3 航空运输业竞争状况分析 58
(1)航空旅客运输区域竞争分析 58
(2)航空货邮运输区域竞争分析 59
(3)航空运输机场运营竞争分析 59
3.2.4 航空运输服务投诉及对策分析 60
(1)中国航空运输服务投诉情况 60
(2)中国航空运输服务投诉的原因 61
(3)应对航空运输服务投诉的对策思考 62
3.3 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64
3.3.1 全球低成本航空的市场份额分析 64
(1)全球各地区市场份额分析 64
(2)欧洲地区各国市场份额分析 64
(3)亚洲地区各国市场份额分析 65
3.3.2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市场需求分析 65
3.3.3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制约因素分析 66
3.3.4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策略探索 68
第4章:中国航空运输细分市场及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70
4.1 航空客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70
4.1.1 中国航空客运市场发展分析 70
(1)航空客运运输运力分析 70
(2)中国航空客运航线网络分析 70
(3)航空运输旅客周转量分析 71
4.1.2 中国航空客运运行效率分析 72
4.1.3 航空客运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72
4.1.4 中国航空客运运营效率分析 73
4.1.5 航空客运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73
4.2 航空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74
4.2.1 航空物流行业服务链分析 74
(1)航空物流的作业流程 74
(2)航空物流服务链构成 75
4.2.2 航空物流市场发展分析 76
4.2.3 航空物流市场运营效率 76
4.2.4 航空物流行业竞争分析 77
(1)国内航空公司全货机排名 77
(2)国际航空公司全货机排名 78
4.2.5 航空物流发展前景分析 78
4.3 中国航空机场业发展状况分析 79
4.3.1 航空机场业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79
(1)机场业发展特点分析 79
(2)机场业运营指标分析 80
4.3.2 机场业成本及收入结构分析 82
(1)机场业成本构成分析 82
(2)机场业收入构成分析 83
(3)机场非航业务发展分析 84
4.3.3 航空机场业竞争状况分析 85
(1)美国航空公司对机场的控制力度 85
(2)中国航空公司对机场的控制力度 86
4.3.4 航空机场业市场前景展望 89
4.4 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发展状况 91
4.4.1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的发展概况 91
(1)民用飞机制造行业需求现状 91
(2)民用飞机制造行业供给现状 92
(3)民用飞机制造行业瓶颈分析 92
4.4.2 民用飞机核心部件市场运营分析 93
(1)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分析 93
(2)大飞机核心部件市场分析 96
4.4.3 中国民用飞机市场前景展望 97
(1)全球民用飞机市场前景预测 97
(2)中国民用客机市场前景预测 98
(3)中国民用货机市场前景预测 99
4.5 中国航空维修业发展状况分析 99
4.5.1 航空维修业市场运营分析 99
(1)航空维修业发展规模分析 99
(2)航空维修业发展特点分析 101
(3)航空维修业集群效应分析 101
(4)航空维修业服务项目分析 102
4.5.2 中国航空维修市场前景预测 102
(1)航空维修业发展战略分析 102
(2)航空维修业未来发展展望 104
(3)航空维修业市场规模预测 104
第5章:高铁对航空客运行业的影响分析 107
5.1 各种客运方式比较分析 107
5.1.1 各种客运方式特点比较 107
5.1.2 各种客运方式运距比较 107
5.1.3 各种客运方式运量比较 108
5.2 航空与高铁竞争力分析 109
5.2.1 年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 109
5.2.2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规划 109
5.2.3 民航与高铁的经济特性对比 111
5.2.4 高铁相对于航空的市场变化 113
5.2.5 高铁对航空业的替代性分析 114
5.2.6 高铁和航空客运功能整合分析 115
5.2.7 日本高铁影响航空的经验借鉴 117
5.3 高铁对航空客运业影响的分析 120
5.3.1 国外高铁对民航的影响分析 120
5.3.2 中国高铁对民航的影响分析 121
(1)高铁发展对民航运输业的现实冲击 121
(2)高铁对航空货运的影响分析 122
(3)高铁发展对航空公司的全面冲击 122
(4)航班客座率及赢利水平下滑 122
(5)高铁发展对航空消费群体的深刻影响 123
5.3.3 中国高铁对民航的量化分析 123
5.3.4 民航应对高铁调整策略分析 127
第6章:中国航空运输行业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131
6.1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31
6.1.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31
6.1.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32
6.1.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32
6.1.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32
6.1.5 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133
6.1.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34
6.1.7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35
6.1.8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35
6.1.9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36
6.1.10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37
6.1.11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37
6.1.12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38
6.2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39
6.2.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40
6.2.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41
6.2.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42
6.2.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43
6.2.5 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143
6.2.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44
6.2.7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45
6.2.8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45
6.2.9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46
6.2.10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47
6.2.11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47
6.2.12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48
6.3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49
6.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49
6.3.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51
6.3.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51
6.3.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52
6.3.5 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152
6.3.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3
6.3.7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4
6.3.8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4
6.3.9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55
6.3.10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56
6.3.11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56
6.3.12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57
6.4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57
6.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58
6.4.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59
6.4.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59
6.4.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60
6.4.5 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160
6.4.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60
6.4.7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61
6.4.8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62
6.4.9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62
6.4.10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63
6.4.11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64
6.4.12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64
6.5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165
6.5.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65
6.5.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66
6.5.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66
6.5.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67
6.5.5 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168
6.5.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68
6.5.7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68
6.5.8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68
6.6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168
6.6.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69
6.6.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70
6.6.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70
6.6.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71
6.6.5 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172
6.6.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74
6.6.7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74
6.6.8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74
6.7 奥凯航空有限公司 174
6.7.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74
6.7.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75
6.7.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75
6.7.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76
6.7.5 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176
6.7.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76
6.7.7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76
6.7.8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77
6.8 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77
6.8.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77
6.8.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78
6.8.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78
6.8.4 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179
6.8.5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79
6.8.6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80
6.8.7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80
6.9 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80
6.9.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80
6.9.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82
6.9.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82
6.9.4 企业载运规模分析 183
6.9.5 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183
6.9.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84
6.9.7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84
6.9.8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85
6.9.9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86
6.9.10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86
6.9.11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87
6.10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87
6.10.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87
6.10.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88
6.10.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89
6.10.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90
6.10.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90
6.10.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91
6.11 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191
6.11.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91
6.11.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92
6.11.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92
6.11.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93
6.11.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94
6.11.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94
6.12 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94
6.12.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94
6.12.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95
6.12.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96
6.12.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96
6.12.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96
6.12.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97
6.13 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 197
6.1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97
6.13.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198
6.13.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198
6.13.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98
6.13.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99
6.13.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199
6.14 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199
6.1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99
6.14.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200
6.14.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201
6.14.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202
6.14.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02
6.14.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202
6.15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 202
6.15.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02
6.15.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203
6.15.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203
6.15.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204
6.15.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04
6.15.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204
6.16 西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205
6.16.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05
6.16.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205
6.16.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206
6.16.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206
6.16.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06
6.16.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206
6.17 昆明航空有限公司 207
6.17.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07
6.17.2 企业航线分布情况 207
6.17.3 企业运力规模分析 208
6.17.4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208
6.17.5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08
6.17.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209
…………
③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第38页4题b项波音公司向美利坚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为什么属于投资参考书给
我觉得它这前四个小题都是从购买者的角度来看的,从美利坚航空公司来看他们买飞机就是投资,因为它不可能马上就会取得全部收益。
④ 我国航空业发展的环境和特点
机场行业属于典型的弱周期行业:我国从1990 年以来的数据显示,航空周转量与GDP 间高度相关,弹性系数为1.6-1.8。因此认为机场行业属于非周期行业的观点有失偏颇,从历史数据上看,机场多年来一直保持增长,但其波动幅度略大于GPD,我们认为其属于典型的弱周期行业。
数据不容乐观,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08 年1~4 月,国内前5 大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1%和8.1%。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7.7%和4.3%。从单月情况来看,飞机起降架次自08 年以来一直保持较低的个位数增长,且增速均低于5%;旅客吞吐量增速则逐月放缓,从08 年1 月的15%迅速下滑至4 月的5%。
航空行业需求不振间接影响机场行业,人民币升值雪上加霜:宏观经济趋弱和股市、楼市的负财富效应已经传导至航空行业,商务活动开始降温。高企的CPI 对家庭消费构成压力,并首先体现在旅行等非必须开支的削减上。同时,人民币升值本质上属于对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出境游受美国签证政策并未增加,入境游成本上升,数量有所减少)。
短时间看,对比受大环境直接影响的航空行业,机场航业仍能维持较低的行业增速。但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体制和服务,提升竞争力,才是目前的发展之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不断增长的旅客运输量标志着我国航空
客运市场需求的总体趋势在不断地增长,与之相适应的是,我国航空公司机队规模也不断扩大,
提供的座位也越来越多,市场供给充足。然而,前些年我国民航运输市场连续几年客运量增长出
现徘徊,客座率持续下降,运输增长减缓,经济效益下滑。1980-1996 年民航客运量曾有过年
均16.1%的增长,但到1997 年仅增长2.4%,1998 年也仅增加1.5%;1999 年以后中国空运市场
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④。
进入 2000 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需求明显趋旺。但由于受国际原油市场波动
的影响,航油价格涨幅高,航油成本已超过了航材和飞机折旧,约占企业总成本的近40%,现
已成为航空运输企业成本的第一大因素。尽管民航主管部门对民航空运市场加大治理整顿,强化
市场管理力度,但经济效益还不理想,亏损现象仍十分普遍,特别是骨干企业,赢利仍不乐观。
如果我们仅就目前航空客运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市场供求方面仍然存
在着诸多不均衡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一 在市场需求与供给总量方面
由于在扩大运力时没有掌握好“有序”和“适度”的原则,运力的投放大大超过了航空客运
市场的总需求,从而造成了航空客运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均衡。
二 在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地域方面
1. 经济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市场需求大,市场供给相对不足;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
内陆地区市场需求小,市场供给相对饱和。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例,该公司2002 年旅客运输
排名前20 名的航线分别是广州至北京,上海,海口,香港,厦门,上海浦东,桂林,南宁,杭
州,武汉,成都,南京,福州,长沙,湛江和北京至深圳,武汉,厦门及香港至厦门,福州至北
京等航线,这些航线的始发地,到达的绝大部分为东部及沿海城市。
2. 干线航空客运市场基本上为供大于求,而支线航空客运市场基本上又供不应求,随着我
国民用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干线航空发展较快,但干线航空的客座率却并未随之增长,反而持
续偏低,有些航班的全年平均客座率还不到30%。这说明了干线航空市场供大于求。也正是由
于航空公司争夺客源的重点一般放在干线航空客运市场上,对支线航空客运市场投入的运力也不
是很多,因此,从总体来说,支线航空客运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
三 客票价格方面
航空运价是影响航空客运市场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1997 年民航推出“一种票价,
多种折扣”的多级票价体系,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优惠,收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然而好景不常,
一些航空公司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源相互压低票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售,这成为导致民航全行业
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国家计委,民航总局前几年不得不进行干预,对旅客实行“统一限
价”,企业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折扣销售。票价“一刀切”。虽然促使民航全行业有所盈余,但是
自费乘机者却有所减少,即使是商务人员,也因乘机使差旅费过高而使很多乘客转而选择乘火车,
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
四 服务方面
目前,在我国航空客运市场上开展业务的绝大部分航空公司,在其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所
包含的内容上仍然只能提供基本产品,即运用航空器将旅客从一个机场运送到另一个机场的航空
运输。航空公司的服务过于单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断丧失了航空运输本身的优势,海上运输,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对航空运输已经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威胁。
⑤ 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坚定自信,开启航空时代的原因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 业为主体,优化资源配置。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强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以政策 扶持。
③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建立多元化 航天投资体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释放活力。
④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 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航空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开放水平。
⑥ 西南航空宏观环境分析采用的什么方法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⑦ 影响航空公司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有哪些
答:影响航空公司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事实上有以下: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些主要社会力量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变量。
第一 人口环境:人口是市场的第一要素。人口数量直接决定市场规模和潜在容量,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分布等也对市场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从而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活动。企业应重视对人口环境的研究,密切关注人口特性及其发展动向,及时地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人口环境的变化。
第二 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它包括收入因素、消费支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银行利率、政府支出等因素,其中收入因素、消费结构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较大。
第三 法律政治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的重要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引导着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法律环境则为企业规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
第四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已经形成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企业营销活动必然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为此,企业应了解和分析社会文化环境,针对不同的文化环境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组织不同的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