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格力收购哪个公司的股票
600525长园集团
❷ 格力多少亿收购长园
十多天后,董明珠将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换届选举的大考。
近个月,围绕在格力身上的关注就没有停歇。
先是宣布不分红,让格力电器(000651.SZ)市值一天蒸发270亿;后董明珠又提出要用500个亿“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
发现,长园集团是1986年由中科院创立,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科技公司,而董明珠此前入股的珠海银隆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公交等新能源汽车,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确有所重合。
格力“母子之争”
此次拟收购长园集团股份的主体为格力集团,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母公司。
由于收购范围与董明珠投资领域有所重合,因此市场将其看作新一轮的格力公司的“母子之争”。
其实,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纷争,早已有之。
2003年10月底,一篇《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市场上弥漫着“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声音。
但随后,风云突变,格力电器发表公开声明称,部分公司在媒体刊登的专题报道中,借用“格力电器”和“格力空调”的品牌和良好形象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对格力电器品牌的侵权行为。
这里的部分公司,不是别人,正是格力集团下属企业珠海格力小家电。直到2005年12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才签署了无偿转让商标的合同。
而在这个过程中,格力集团多位高官落马。格力电器趁势用1.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格力集团持有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
纷争并未结束,此前格力集团曾提出要将格力电器卖给外资空调企业开利集团,引起了格力内部的强烈反抗。甚至董明珠也公开提及“没有我就没有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我。”
更明显的是,在2012年5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推举了4位董事候选人,但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最终落选董事会。这也意味着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进一步减弱。
2016年11月,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仅在格力电器任职。
而此次格力集团拟收购长园集团,进军格力电器曾看上的新能源车领域,无疑把“母子之争”的猜想进一步放大。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曾对媒体表示,出现这种集团收购对象和子公司业务方向出现重合,说明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格力集团在计划进行这次收购时,根本没考虑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就本次收购是否涉嫌新一轮的“母子之争”联系了格力电器董秘,对方表示求证问题请联系市场部,但转接后无人接听。
长园或成银隆“替补”?
除了备受关注的母子之争,此次格力收购长园集团的时间节点也是颇令人玩味。
就在5月15日,长园集团宣称收到格力集团的要约收购后不久,董明珠的另一位新能源“宠儿”——珠海银隆却被媒体频频曝出“大面积减产”、“多地停工”、“员工出走”等负面消息,引得外界纷纷猜测,董小姐的造车梦是不是要“黄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自己可是下了血本。回想2016年,董明珠极力看好珠海银隆,想要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其股权,却并未得到股东们的支持。
最终,豪气云天的董明珠一怒之下自掏腰包,并找来万达的王健林助阵,才一举拿下珠海银隆,带领着疑似格力高管开始了新能源造车之路。
时隔一年多,这笔曾一度被董明珠看好的生意,从2018年起却开始“出乱子”。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初银隆新能源实现纯电动客车产销量3189辆,累计增长2228%,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截止2017年,公司还在全国建造了8大产业园基地,全球建立了5个研究院。
但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也不小。先是2018年1月10日,有网友和媒体曝出供应商在珠海银隆门口拉“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请银隆还钱!”讨债横幅的照片。
接着同月又被《财经》报道、以及当地一家自媒体曝出其通过拆卸、更换车辆电机,更改车辆大架号一系列运作,将1辆车变成2辆车,以此骗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补贴。
就连珠海银隆内部人士也曝出公司被收购以后,部分业绩来自于格力方面提供的供应商资源,以及格力品牌的背书。
可见即便如今的珠海银隆不似外界揣测的那般“不行了”、“要黄了”,但至少从这些已有信息看出,珠海银隆的运营确实出了状况,而且根据此前珠海银隆方面的公开回复,公司目前确实在调整阶段。
而反观长园集团这几年的业绩,则比较亮眼。
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1.6亿元、58.5亿元和和74.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8亿元、6.4亿元和1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均为正值。从2016年起公司总资产更是连续达到百亿规模以上。
抛开“母子之争”不谈,在一片珠海银隆的负面消息声中,格力集团的收购是否在为董小姐的造车事业找“新替补”,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不过,长园集团董事长许晓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长园集团与珠海银隆之间没有合作,董明珠也没有参与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的谈判。而长园集团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则对表示,公司与格力之前有过业务上的合作。
❸ 若格力收购银龙成功,那么对格力股价影响有多大
根据最新公告,格力收购银隆已经以失败告终了。
如果收购银隆成功版只能作为一个话题权探讨,如果发行股份购买银隆,股权被稀释,而实际上银隆的体量对于格力而言不足10%,对其业绩产生根本性影响显然不可能。
结合目前风风火火的概念炒作,所以短期看如果收购成功,对股价有上涨刺激作用,但应该在20%以内,中长期看影响不大,消息利好兑现之后难免再回到起点。
❹ 被国外大公司收购的中国企业公司后,股票是否会涨的呢
应该会上涨居多,因为被收购,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司的质地被认同,值得收购才会被收购,
所以,这也是对于公司价值的认可。所以应该会被理解为利好。
被收购未必一定会退市,利好之后还要看被收购后股东会采取什么经营策略才好继续判断。
至于影响股票上涨的因素,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跟着大盘涨。详见 大盘与个股的关系 。
2,利好兑现。公司发布利好消息,在早盘股价一般会高开。
后面又分两种情况,后市继续上涨,或者因为前期涨幅透支过度,导致消息见光死,高开收跌。
3,部分人提前得到内幕消息,后面公司将有利好发布,也会引起股价异动上涨。
4,触底反弹,价值修复。前期跌多了,不管是跟着大盘跌的(反应超过大盘),还是遭遇了破坏性事件,跌过头之后反弹上涨。
5,公司成长,其价值逐渐被市场发现。公司技术进步,或者管理层经营有方等等,公司一点点成长,
公司规模一步步增大,其股价也会跟进上涨,像苏宁电器、格力空调、万科地产、招商银行等股票都经历过一段价值成长期,
其中有的还在成长之中。投资其成长期的人往往都获益不浅。这也是投资股票的比较确定的获益方式,缺点是比较慢要耐心。
6,主力炒作。所谓“炒”股。这个往往会有一定的套路和共性在里面。
❺ 散户的长园股票可以直接卖给格力集团吗
不可以,收购兼并或重组都是整体操作,集团公司一般都是打包收购,不会零售、收购某一只股票。但上市公司有可能会在二级市场上回购本公司股票。
❻ 李嘉诚的公司在A股中上市的有哪些
李嘉诚家族在A股唯复一的上市公司长制园集团(600525)。
拓展资料:
一、A股
1、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也称为人民币普通股票、流通股、社会公众股、普通股。
2、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帐,实行“T+1”交割制度。
二、公司在主板市场上市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2、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过人民币三千万元。
3、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五千万元。
三、A股的上市条件有这几点:
1、发行人应当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2、发行人的资产完整。
A股——网络
❼ 格力大股东欲涉足汽车业会引发什么
一则公告,再次让格力的父子之争浮出水面。
近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业内人士认为:“格力集团如若将长园集团股份收入囊中,其或有意涉足新能源和智能装备业务。而格力集团要进入的新领域与其子公司新布局的领域完全重合。”
格力集团如若要涉足新能源汽车,为何不将其放在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布局的格力电器?为何明明知道格力电器已开展了这些业务,还要进入这一领域?格力集团对长园集团的介入,是有意控股还只是参股,是否会引发长园集团控股权的变动?对于格力集团的动作,外界揣测纷纷。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❽ 长园集团的投资亮点
1. 公司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分子材料辐射加工研发与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具自主知识产权,也是同行业中唯一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辐照功能材料行业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其中热缩材料产品按用途可分为电子,电力,通信,管理防腐等四大类,在世界范围内的热缩材料行业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Tyco。
2. 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认定有效期为3年。根据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认定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3年内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5154(元),每股净资产6.8446(元),净资产收益率6.7300%,营业收入640772774.5300(元),同比增减-4.12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384407.18(元),同比增减12.9198%。
4. 公司以1400万元的价格收购深圳市创盈投资企业持有的珠海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的股份的。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珠海共创87.45%的股份。
5. 深圳市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增持浙江恒坤电力技术有限公司20%的股权,增持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恒坤电力100%的股权。
6. 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1元(含税)。股权登记日:2009年5月20日 ;除息日:2009年5月21日;现金红利发放日:2009年5月27日。
❾ 格力大股东为何偏偏选新能源汽车
近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此次格力集团看上的长园集团,旗下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及智能电网设备三大业务板块。2017年,长园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亿元,其中,这三大业务板块分别占比27.67%、33.02%和39.31%。
有数据显示,格力集团去年营收约为1500亿元,格力电器的营收为1482亿元。也就是说,格力电器为格力集团贡献了大部分营收。
“除去格力电器之外,目前格力集团基本就是一个控股公司,没有实质性业务,而其也需要迅速开展新业务,降低对格力电器的依赖。”一位接近格力集团人士透露。
同时,长园集团方面给出的信息,也透露出格力集团对新能源业务的兴趣。长园集团董秘倪昭华对外表示,格力集团要约收购长园集团,是因为看好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对于双方是否会共同联手涉足汽车产业链,其并未正面回应。
来源:中国经济网
❿ 格力收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6月13日报道,长园集团(600525.SH)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以要约方式收购其不超过回20%股份事项未答获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格力集团决定终止本次要约收购。
此前,5月16日,长园集团收到上交所《关于对格力集团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的信息披露问询函》。其中要求格力集团就收购资金来源、其自身与其一致行动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是否与长园集团的业务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或者潜在的同业竞争作出说明。5月18日,格力集团回复称,要约收购所需52.46亿元资金将通过其自有及自筹的方式进行。此外,包括格力电器在内,其业务与长园集团目前所从事的主营业务不存在实质的同业竞争。但时有分析称,因格力电器与主营电动汽车业务的银隆股份存在关联交易行为,若收购成功,长园集团未来避免不了与银隆股份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