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地铁的速度是多少
35—40KM/H左右。
列车旅行速度是指列车在正常的载客条件下,在运营区段内运行的平均速度(包括了列车在沿途中间站的停站时间),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各线路的旅行速度达到35—40KM/H左右。
截至2019年6月,上海地铁最高日客运量为2019年3月8日的1329.4万人次。[8]2019年,上海地铁日均客运量1065.03万人次,总客运量达到38.8亿人次。
(1)南车上海地铁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3月,上海地铁使用的车辆主要由长春轨道客车、南京浦镇车辆、株洲电力机车、上海电气集团、西门子、安达、庞巴迪、阿尔斯通等中资和外资企业制造。
其中,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的车辆为8节编组(自2019年4月19日起,工作日早高峰,广兰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区间为4节编组 );上海地铁3号线、4号线、7号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17号线的车辆为6节编组。
Ⅱ 上海的轨道交通为什么每条线的车都不一样
这是根据线路的设计客流量、经过区域的人口往中心城区流动的密集程度、站点人流密集度来设计的。有的线路是主线,比如纵向的1、3、7、11;横向的2、9;环形的4;纵横交接的10。这线线路穿越中心城区,客流量较大,特别是近市中心的站点,人流密集度非常高。所以采用大车,即A型车,车厢体积较大,可容纳更多的乘客。一般采用6节编组,当然这要根据站台的长短。有的甚至采用8节编组,如上海地铁的纵横两条大动脉:1号线和2号线。剩余的就是辅线了,一半在近郊,或者不近中心城区的辖区内运行的线路,实际客流量适中或较小,如5、6号线,采用C型小车,采用4节编组。当然也有间于主线和辅线中间的,如8号线,采用C车,但是却采取6节编组,部分车采用7节编组。
每条线车辆厂家:
1、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子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公司、阿尔斯通南京浦镇电力机车公司+上海电气
2、德国ADtranz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阿南+上海电气、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
3、阿南
4、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
5、法国阿尔斯通、上海阿尔斯通公司
6、同5
7、长春庞巴迪
8、法阿、上阿、北车长春客车公司
9、长庞、上海电气
10、南车浦镇城轨车辆公司、上阿
11、同4
Ⅲ 上海地铁各条线路采用什么车型
地铁列车没有统一型号,可以视为为线路定制车型。我知道的上海明珠二期和明珠3号线的车辆均为我国南车集团生产。
Ⅳ 上海地铁出了事故,为什么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两只股票没有大幅度的大跌
北车和南车的主要业务是铁路货车制造和维修。地铁只是分公司,影响不了大局
Ⅳ 上海11号线属于哪家地铁公司
2、11、13属于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
Ⅵ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硬体设施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轨距1435mm,采用1500V直流(架空电线方式)动力电源,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运营时速为75公里/小时。该线采用A型车,曾有6卡、8卡两种车辆编组;截至2010年,该线已全线实行8卡编组运营。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具体的引车组构造如下所示: DC01型列车(已改造为DC01a)
制造商:德国ADTranz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6卡编组(A+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电机传动方式:直流传动
车辆总数:16抽(编号101-116)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1:2004年,102号列车中编号为9的C车(不带受电弓的动车)受损报废。2007年,株洲电力机车为该车重新建造一卡C车(编号仍为9,但与原车不完全一样),并对全车进行改造,包括把列车的直流牵引电机更换为JD118A型交流牵引电机,及安装牵引逆变器。当年9月,102号列车重新投入运营,车型代号为DC01a。
备注2:2008年,在成功修复102号列车并将其“直改交”以后,上海地铁又向株洲电力机车订购了34卡新车卡,计划将剩余15抽DC01型列车全部实施“直改交”,同时扩编为8卡编组。新订购的车卡中30卡用于101,103-116的“直改交”并扩编为8卡编组,2卡用于102扩编为8卡编组,另2卡将用于扩编117号。 AC01型列车(已改造为AC01a、AC01c)
制造商:德国ADTranz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6卡编组(A+B+C+B+C+A) 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3抽(编号117-129)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2006年开始,AC01型列车开始扩编为8卡编组。118-125号列车将扩编为AC01a型,126-129号列车增扩编为AC01b型。另调2号线8列AC02型216-224号列车的头尾两卡拖车,增扩编为AC01a、AC01c型列车投入1号线运营。 AC04型列车(调配至9号线,本线无现役)
制造商:庞巴迪长春客车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6卡编组(Tc+Mp+M+Mp+M+Tc)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2004年-2005年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0抽(编号01-30至01-39)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2007年,所有AC04型列车陆续结束在1号线的运营,调往9号线,改编号为09-01至09-10。 AC06型列车
制造商:阿尔斯通南京浦镇车辆厂、上海电气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Tc+Mp+M+Mp+M+M+Mp+Tc)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2006年-2007年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6抽(编号0140-0155)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南京浦镇车辆厂和上海电气各生产其中的8抽。 DC01a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扩编:2007年改造并新造一节C车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抽(编号102)
设计寿命:30年 DC01b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扩编:2008年起直改交并自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0抽
设计寿命:30年 DC01c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扩编:2008年起改造、增扩编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5抽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DC01c型客车是将原DC01型6卡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卡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BC车组合而来。 AC01x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自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抽(编号117)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列车117号原两卡BC车报废,由南车株洲新造BC车4卡与剩余的2节A车和BC车各一卡编组而成。车型编号未知,故定为AC01x。 AC01a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自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8抽(编号118-125)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A型客车是将原AC01型6卡编组列车中间加入两卡AC01动车扩编而来。 AC01b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C+B+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增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4抽(编号126-129)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b型客车是将原AC01型6卡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卡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仿AC05组合而来。 AC01c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C+B+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增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8抽(编号130-137)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c型客车是将原二号线AC02型6卡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卡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动车组合而来。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控制中心,按控制1号线及预留2号线的规模建设。设总调度、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环控防灾调度等,在发生事故或灾难时,控制中心可转为救助中心。
1986年,可行性研究报告将1号线的控制中心选在人民广场站附近,但由于人民广场站邻近地域不能设置地铁地面用房,1988年3月,决定移至新闸路站设置。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拥有两个车辆基地,分别是梅陇车厂和富锦路停车场。
梅陇车厂位于上海锦江乐园附近,在上海南站站和锦江乐园站之间,是上海最早建设的车厂,主要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的停放和养护,并承担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的高级养护工作。与沪杭铁路设有联络线。
富锦路停车场位于上海富锦路蕴川路西侧,富锦路站西北,占地6300余平方米,于2007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的停放和养护。
Ⅶ 上海地铁那几条线路是国产的
全部进口的只有1 2号线的车 其他都是国内制造的,庞巴迪和阿尔斯通的都是前面几辆是进口的,其余的都是国内组装制造的,全部进口,这代价太大,国内完全有能力制造电动客运列车。 我是九号线的 AC04的全部十辆车和AC09的前十辆是进口的 其余40辆车都是国内制造的。 望采纳。
Ⅷ 申通南车(上海)轨道交通车辆维修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申通南车(上海)轨道交通车辆维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轨道交通车辆维修设备的维修、保养、改造,从事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轨道交通车辆及零部件的销售,自有工程车租赁(不得从事金融租赁)等。
法定代表人:王生华
成立时间:2014-11-07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4002813458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树屏路588弄41号1001室
Ⅸ 上海地铁一号线的车是哪个厂家产的
当然是用点的,难道还是用油的不成?用油的话那废气不要把每个人都呛死啊?现在一号线上有3种款式的车型
一号线列车车身除AC06型外均以白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饰带,AC06型车身以红、黑、白三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饰带。
DC01型电动客车
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时速:80km/h车辆编成:6节编组(A+B+C+B+C+A)(现陆续改为8节编组)车厢: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电机传动方式:直流传动(现陆续改为交流传动)车辆总数:16列(编号101—116)设计寿命:30年备注:2004年,102号列车中编号为9的C车(不带受电弓的动车)受损报废。2007年,株洲电力机车为该车重新建造一节C车(编号仍为9,但与原车不完全一样),并对全车进行改造,包括把列车的直流牵引电机更换为JD118A型交流牵引电机,及安装牵引逆变器。2007年9月,102号列车重新投入运营,车型代号为DC01A。[2]2008年,在成功修复102号列车并将其“直改交”以后,上海地铁又向株洲电力机车订购了34节新车厢,计划将剩余15列DC01型列车全部实施“直改交”,同时扩编为8节编组。新订购的车厢中30节用于101,103-116的“直改交”并扩编为8节编组,其中111-113、115、116保留车头车尾,中间加入新车厢,车型代号DC01C,原动车每两节一组插入101、103-110、114进行直改交并自扩编,代号DC01B,2节用于102扩编为8节编组,另2节原计划用于扩编AC01六改八过程中剩余的一列AC01车——117号。按原计划,扩编后117的代号为AC01C。截止2010年2月,除102号,101-116号均已改造完成上线,部分列车报站语音和关门蜂鸣声也已改为新版本。
AC01A型电动客车
AC01A型客车是在原6节车的基础上加入2节同型号车厢组合而成,扩编车厢来自于原126-129号车。
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时速:80km/h车辆编成:8节编组(A+B+C+B+C+B+C+A)车厢: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制造年代:1998年-1999年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车辆总数:8列(编号118—125)设计寿命:30年
AC01B型电动客车
AC01B型客车是将原AC01型6节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节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仿AC05型列车动车组合而来。
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设计时速:80km/h车辆编成:8节编组(A+B+C+B+C+B+C+A)制造年代:1998年-2001年改造年代:2006年-2008年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车辆总数:12列(编号126—137)备注:126-129号车除两端的控制拖车外,其余车厢用于AC01型车6节编组扩8节。130-137号车的两端车头曾在2号线上运营过,相对应车号如下:130-原217、131-原218、132-原219、133-原220、134-原221、135-原222、136-原223、137-原224。
AC01C型电动客车
AC01C型客车原计划是AC01在2006年扩编时剩下的一列6节车的基础上插入一单元非同型号动车组合而来,仅一辆,为117号车。117号车尚未开始改造时,于2009年12月22日在上海火车站站折返时与150号列车相擦。目前该列车在株洲修复并继续原计划改造。
AC06型电动客车
制造商:阿尔斯通南京浦镇车辆厂上海电气设计时速:80km/h车辆编成:8节编组(Tc+Mp+M+Mp+M+M+Mp+Tc)车厢: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制造年代:2006年-2007年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车辆总数:16列(编号140—155)设计寿命:30年国产化率:>70%昵称:胖头鱼备注:南京浦镇车辆厂和上海电气各生产其中的8列。2009年12月22日,编号为150的列车在上海火车站进站时(往莘庄方向)与正在折返的117号列车相擦,该列车已修复。说明:列车编组符号意义:
B/Mp—带受电弓的动车C/M —不带受电弓的动车A/Tc—带驾驶室拖车
Ⅹ 上海地铁用的是交流还是直流电
直流电,以下是1号线机车资料: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01型电动客车
• 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公司
• 时速:80km/h
• 编组:6节编组A型列车(控制拖车+带受电弓动车+不带受电弓动车+带受电弓动车+不带受电弓动车+控制拖车)
• 车厢:铝合金贯通式厢体,其中驾驶室拖车长23.5米,车厢动车长22.1米,宽3米,整列车长135.4米。车厢两侧各有5扇1.3米宽的自动车门。每节车厢有62个座位,定员310人,最大载客量410人,整列车最大载客量2460人。
•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 传动方式:直流斩波电机调速,电磁控制
• 总数:16列(编号101-116)
• 改造计划:2008年6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达成了扩编改造协议,将对运营了近20年最早投入1号线运营的这16列列车进行整车扩编改造。这16列车是上海地铁中唯一的一批直流电机列车,列车直流电气系统已逐渐老化,此次改造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将原有的直流牵引传动系统升级改造为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牵引传动系统,也是首次由国内企业对进口直流地铁列车动力系统的整体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列车动力系统将由直流电机变为交流牵引电机,可延长列车使用寿命达30年。同时,列车编组将由6节扩编为8节,每列列车最大载客量扩大到3280人,比原有运能提高30%以上。由于直流列车早已停产,相关零部件也不再生产,对这批直流车的设备维护成本比较高,相关专家决定把原有直流电气系统直接升级成交流电气系统,另外由于运营了近20年,列车已经老化到了需要大修的年龄,而进行动力系统的改造之后,空调改造等内装饰工程也将同时进行,改造后的空调制冷系统动力将更加强劲,届时列车空调制冷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乘客的乘车环境也将更舒适。该项目将于2009年10月完成全部列车改造扩编并交付完毕。2008年10月4日,首列完成扩编改造项目的列车在湖南株洲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
• 备注:16列列车的扩编改造将于2009年10月全部完成并交付完毕,原6节编组列车将整体扩编至8节,每列列车最大载客量扩大到3280人,成为亚洲最大编组的的地铁车辆,能有效缓解世博会时的轨道交通客运压力,同时,1号线作为上海地铁日均客流最大的线路,日均最大客流已经超过120万人次,随着未来1号线的延伸和新线换乘的加入客流还将不断增加,扩编改造将有效缓解巨大的客流压力。完成此次改造后,1号线将结束6节编组列车和8节编组列车共同混合运营的模式,全部实现8节编组列车运营。上海和湖南株洲两地对该项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与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2008年6月达成了扩编改造协议。近年来,我国城轨车辆产业基本实现了整车国产化率70%的产业政策目标,然而,余下30%份额的牵引传动系统、牵引电机等核心部件,依然被西方跨国公司所垄断。此次国内首创为进口直流地铁列车换上了更先进被誉为“中国心”的国产交流牵引电机。编组由6节改编为8节,载客量将达到3280人。8节编组地铁列车已成为国内超大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运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