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PI数据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对汇率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美元的影响不太明确。通常情况在一个健康的经济扩张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来自通货膨胀的上升,它将损害美元。
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损害了外国人持有的美元投资的价值,因此CPI的持续上升对美元有负面影响。货币交易者对其他细微差别也十分敏感。例如,外汇市场的交易者认为美联储已经迅速行动并灵活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可能将保持它的价值甚至升值。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1)美国cpi分析报告扩展阅读:
CPI的统计方法
各省(区、市)调查总队要在当地抽选调查市县和价格调查点。目前我国调查地区样本总数共有550多个市县,采价点样本近3万个,近4000名受过专业培训的价格采集员从事价格收集工作。
第一步,调查市县自主选定价格调查点。
这些市县要确定价格调查的商店、农贸市场和服务网点(统计术语称之为调查点),调查点的确定方法如下:首先,将所有调查网点分别以零售额和经营规模为标志,从高到低排队;然后,依据所需调查点数量进行等距抽样,并结合大小兼顾及分布合理的原则抽选。
第二步,价格采集。
各省(区、市)都有固定的价格调查人员和临时调查员按统一规定进行价格收集工作。调查点确定以后,各市、县价格调查人员就要按照规定时间对选定的商店、市场和服务网点的商品或服务价格,采用“三定”原则进行收集调查登记,“三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人直接采价。
定点,就是到已选定的调查点,即固定的调查商店和农贸市场,以保障价格资料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定时,即在固定的日子和时间来采价,这是保证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在时间上具有可比性,因为采集价格的时间不同,商品的价格也存在差异。
这一点鲜活商品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鲜菜,通常是上午刚上市时价格高一些,晚上收市时价格则低一些。因此,在进行价格调查时,不但每个月的调查次数和日期应保持一致,每次调查的时间也应相对固定。
定人,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由固定调查人员去调查,这是为了避免因调查人员的频繁变动而引起的人为价格调查误差,保持价格资料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比性。同时各地也常常利用价格采集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辅助性调查工具。
实际采价时还有以下一些原则:同一规格品的价格必须同质可比,即产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进行比较;如果商品的挂牌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应调查采集实际成交价格;
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如鲜菜、鲜果等鲜活食品),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一般性商品每月调查采集2-3次价格。
第三步,数据上报。调查市县每月将调查的价格资料通过网络上报给省(区、市)调查总队,经过审核后由调查总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数据上报到国家统计局。
② 美国核心CPI与CPI那个指标更能客观的反应经济状况
数据很多时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PPI 失业金 净资本流入 就业报告都能反应经济状况 多关注几个进行分析 就会有结果
③ CPI和PCE的区别是什么
CPI和PCE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是美联储常用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重要性不同
历史上CPI受到的关注度更高,也是国际上讨论通胀的通用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劳动统计局发布CPI的时间要早于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PCE的时间,一般来说CPI对于市场的影响也更大。
不过,随着美联储于2000年将PCE纳为其判断通胀的主要指标,市场也越来越重视PCE。如果PCE与CPI的指向不一致,将很有可能对资本市场的走势产生影响。
3、针对性不同
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测量了当消费者购买货物和劳务时,排除了食品和能源后的通货膨胀率。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它反映了物价在生活消费品和服务方面的变化。
PCE与CPI有一些不同,是它只是针对测量个体消费的货物和服务,食品和能源占了PCE的大概25%,但他们每月都会变化很大,而且会扭曲整体的概况。排除了这些不稳定因素的PCE被认为是描述潜在通货膨胀趋势的较好的指标。
④ CPI是什么CPI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旨在反应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通俗的讲,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内,当然还要看其他数据。CPI过高始终不是好事,高速经济增长率会拉高CPI,但物价指数增长速度快过人民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一定不是好事,而一般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很难超越3-4%。
中国
构成和各部分比重 2011年最新调整为 : 1 食品31 CPI上涨
.79% 2 烟酒及用品3.49% 3 居住17.22% 4 交通通讯9.95%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 6 衣着8.52%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 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 一、从2011年1月起,我国CPI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这是自2001年计算CPI定基价格指数以来,第二次进行基期例行更换,首轮基期为2000年,第二轮基期为2005年。调整基期,是为了更容易比较。因为对比基期越久,价格规格品质变化就越大,可比性就会下降。选择逢0逢5年度作为计算CPI的对比基期,目的是为了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保持相同周期,便于数据分析与使用。 二、根据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调查数据以及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按照制度规定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三、根据各选中调查市县2010年最新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服务消费单位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增加了1.3万个调查网点。采集全国CPI价格的调查网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达到6.3万个。 四、各选中调查市县根据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对部分代表规格品及时进行了更新。 指数上涨 中国社科院于2011年12月7日发布2012年《经济蓝皮书》预测。 蓝皮书指出,2011年,我国CPI上涨率持续高位运行,2011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5.6%,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CPI涨幅在第四季度有所回落。10月份,CPI从9月的6.1%下降到5.5%。根据全年的情况,蓝皮书预测,2011年的CPI涨幅全年可能达到5.5%左右。2012年物价总水平增长呈回落态势,预计2012年CPI上涨4.6%。 修正 没有月度的修正。年度的变化会在2月份,随1月GDP数据公布时做下介绍。修正能上溯到5年前。 重要性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与就业形势报告(非农)结合在一起,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成了金融市场上被仔细研究的另一个热门的经济指标。它获得关注的原因显而易见:通货膨胀影响着每一个人,它决定着消费者花费多少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左右着商业经营的成本,极大地破坏着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影响着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展望有助于设立劳动合同和制定政府的财政政策。 消费者物价指数到底是什么?它测量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这200多种商品和服务被分为8个主要的类别。在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这些权数是通过向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确定的。权数每两年修正一次,以使它们与人们改变了的偏好相符。 2012年CPI新统计方法 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切实保障CPI计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对CPI调查方案进行了例行调整,涉及对比基期、权数构成、调查网点和代表规格品的调整。 一、从2011年1月起,我国CPI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这是自2001年计算CPI定基价格指数以来,第二次进行基期例行更换,首轮基期为2000年,第二轮基期为2005年。调整基期,是为了更容易比较。因为对比基期越久,价格规格品变化就越大,可比性就会下降。选择逢0逢5年度作为计算CPI的对比基期,目的是为了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保持相同周期,便于数据分析与使用。 二、根据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调查数据以及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按照制度规定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三、根据各选中调查市县2010年最新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服务消费单位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增加了1.3万个调查网点。采集全国CPI价格的调查网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达到6.3万个。 四、各选中调查市县根据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对部分代表规格品及时进行了更新。
美国
构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市场敏感度非常高。在美国,居民消费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发布时间: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0分;在报告当月的第二周或第三周发布。有两种不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U。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对汇率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美元的影响不太明确。通常情况在一个健康的经济扩张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来自通货膨胀的上升,它将损害美元。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损害了外国人持有的美元投资的价值,因此CPI的持续上升对美元有负面影响。 货币交易者对其他细微差别也十分敏感。例如,外汇市场的交易者认为美联储已经迅速行动并灵活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可能将保持它的价值甚至升值。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采用的是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即K拔=ΣKW/ΣW,固定权数为W,其中公式中分子的K为各种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CPI表示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 (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125-100)=25。 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 T=(Pt—P(t-1))/ P(t-1), 式子中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表示t时期(代表报告期)和t-1时期(代表基期)的价格水平。 如果用上面介绍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假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为T=(112—100)/100×100%=12%,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价上涨12%。
编辑本段核心CPI
所谓核心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目前,我国对核心CPI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食品价格剔除后的居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核心CPI。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戈登(Robert J.Gordon)于197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国在1974年-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而当时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当时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发生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供给因素的影响,受需求拉动的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的方法。从1978年起,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公布从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上涨率。但是,就是在美国经济学界,关于是否应该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来判断价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反对者大有人在。
编辑本段2012中国数据
2012年中国CPI指数 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 2012年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2012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4.6%;食品价格上涨10.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5.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1] 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 2012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9%。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3%,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 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 2012年4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3.6%;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8%。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3%,服务项目价格持平。 [2]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3.4% 2012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其中,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7.0%,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1-4月份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7%。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持平(涨跌幅度为0),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9%,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
⑤ 发展中地区cpi指数应为多少
1.经济增长率(i)。 2020年前的经济增长率应如何确定?首先,纵向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成长,1978-2000年平均增长率达9.52%(《就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几点思考》,刘国光,2002)。其次,横向看,根据各国的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国民经济将迎来一个持续的快速增长期。日本1966年人均GDP冲破1,000美元大关,到1984年就超过了1万美元,中间只用了18年。与之相仿,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越过这两大台阶中间都只用了16年(1971年和1987年)、18年(1971年和1989年)、16年(1976年和1992年)和17年(1978年和1995年)。在此期间,“四小龙”的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再次,根据党的十六大部署,2020年我国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即年均增长7.2%。 基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比照其他东亚国家的经验,笔者认为,将未来17年的经济增长率设定为7-8%是比较合理的。 2.通货膨胀率(f)。 衡量货币的通货膨胀率,一般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1982-1997年间,我国年均CPI是8.65%(《中国地区通货膨胀研究》,王明舰,1999)。此后逐渐降低,2001-2002年甚至降到了-0.6%。经济学界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不宜为负值,也不宜过高;当其位于1- 5%的区间时,属于“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有利。按照货币经济学原理,货币汇率受通货膨胀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若人民币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元,则人民币将相对贬值;反之亦然。1990-2002年,美国的平均CPI为2.6%(《世界发展报告2004》,世界银行)。为了确保人民币兑美元不再贬值并保持上涨空间,应将其通胀率控制在与美元相仿的区间,即2-3%。 3.人民币汇率升值率(d)。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以贬值为总体趋势,兑美元汇率由1981年的1.53:1一路降到1995年的8.28:1,总共贬值5.41倍。目前,人民币汇率大大低于其实际购买力。《世界发展报告2004》指出,按PPP法(即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02年我国GDP应为56,250亿美元,人均4,390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为1.773RMB:1$,与现行汇率有4.67倍的偏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公布的《人类发展报告2004》也表明:2002年中国GDP(PPP法)为58,609亿美元,人均4,580美元。也就是说,联合国认为,人民币与美元的合理汇率应该为1.788RMB:1$,比现行汇率高4.63倍,与世界银行看法雷同。 其实,发展中国家货币汇率低于其实际购买力是一个普遍规律。《世界发展报告2004》的数据还显示:印度卢比的现行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汇率低5.35倍,越南盾、菲律宾比索、印尼盾、俄罗斯卢布分别低5.21倍、4.2倍、4.21倍和3.65倍。 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汇率与购买力之间的偏差将逐渐缩小并趋于消失。例如,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为360:1,这大大低于日元当时的实际购买力。随着该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日元自1971年起持续升值,到1995年升到80日元兑1美元,升值幅度达4.5倍。 此外,众所周知,由于人民币汇率偏低,致使我国外汇储备超高速增长,人民币正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与美国之间肯定还有差距,届时汇率偏差也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无疑会大大缩小。我们假定这期间人民币升值3倍,由于8.28元兑1美元上升为2.76元兑1美元,年平均升值6.7%,取其区间即为6-7%。 4.GDP统计口径的调整系数(g)。 我国的GDP核算方法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有许多方面尚不完善,比如第三产业遗漏较多(这也是我国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的原因之一)。今年,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普查”,即为了“保障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减少以往统计中的遗漏和偏差。 另外,近几年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GDP之和已经大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数值。2003年,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发布的GDP汇总数为134,853.1亿元,比国家统计局的数值高15.56%;2004年,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GDP总和达163,097亿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136,515亿元,两者相差近20%。这是个十分不正常的现象,未来两者必然要一致起来。在此过程中,预计国家统计局的数值将会向各省市自治区GDP之和靠近。保守估计,因统计口径变化,未来17年我国GDP将调增0-20%。 根据以上分析,对GDP增长率、人民币通货膨胀率、汇率升值率及统计口径调整系数确定了一组取值区间,即:GDP增长率为每年7-8%,通货膨胀率为每年2-3%,汇率升值率为每年6-7%,统计口径调整系数为0-20%。分别取低位、中位和高位值,即可预测2020年我国的GDP规模。 低位预测。四个变量分别取7%、2%、6%和0,则2020年GDP是16.79万亿美元,与当时的美国相仿;人均11,741美元,相当于目前台湾或韩国水平。 中位预测。四个变量分别取7.5%、2.5%、6.5%和10%,则2020年GDP为23.69万亿美元,人均16,566美元。 高位预测。四个变量分别取8%、3%、7%和20%,则2020年GDP将达32.81万亿美元,约当届时美国的两倍;人均22,944美元,与目前香港或新加坡相仿佛。 下面是未来17年我国的GDP预测值(单位:万亿美元): 年份低位预测中位预测高位预测20031.411.411.4120041.631.661.7020051.891.972.0420062.182.322.4620072.532.742.9620082.923.233.5620093.383.824.2820103.914.515.1520114.525.326.2020125.236.287.4620136.067.418.9820147.008.7510.820158.1010.3313.020169.3812.215.64201710.8514.418.83201812.5517.022.65201914.5220.0727.26202016.7923.6932.81多数人可能认为这一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其实,只要稍加了解就会发现,一个经济体在几十年内增长几十乃至上百倍的现象并不罕见:日本1950年GDP为278亿美元,1996年达到44,730亿美元,增长了160倍;台湾1960年GDP不足25亿美元,1999年达到2,686亿美元,增长了107倍;韩国1970年GDP只有80亿美元,1996年达到5,206亿美元,增长了65倍。德国、香港、新加坡等都存在类似发展历程。 2003年3月,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在首届中国竞争力论坛上指出,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中国GDP将占全世界的22%。华裔经济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2003年12月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时认为,在人的素质、市场经济制度和后发展优势等“三大动力”的推动下,只要能保持6%的年增长率,到2020年,中国的GDP就将超越美国。 当然,“任何诸如此类的预测都存在种种缺陷,最明显的缺陷是机械地依靠统计数字作预测”(《大棋局》,布热津斯基)。上述预测仅仅表明:在未来17年里,我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是有可能的。当然,这种美好的憧憬不会自动到来。只有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大业,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才能最终实现近两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⑥ 美国CPI数据什么时候公布
美国CPI:每月第三个星期公布,大致日期:每月20-25日,公布部门:劳工部。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变化。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就业形势报告(非农)结合在一起,就成了金融市场上被仔细研究的另一个热门的经济指标,因为通货膨胀影响着每一个人,它决定着消费者花费多少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左右着商业经营的成本,极大地破坏着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影响着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展望有助于设立劳动合同和制定政府的财政政策。
⑦ 现在美国大力推行美元贬值政策,可他们的CPI才0.5%, 而我国现在超过5% 。 为什么美元贬值,却无通货膨胀
这是因为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把美元当做自己的储备货币,会为了维持自己国内的经济稳定而买入美元。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国实行扩张型政策,超发货币,那么这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危险,如果要维护自己的汇率稳定,这国央行就会用外汇储备买入本国货币,从而货币供给下降,货币政策失效。如果该国央行任由货币贬值,那么该国出口会上升,通货膨胀率也会上升。
但是美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美国超发货币,而超发的货币被用来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多出来的美元就流入到其他国家,这时其他国家的央行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坐视不理,那么由于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多,本币会升值,这将使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净出口减少。另外一种选择,也就是现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选择,就是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买入美元,卖出本币以防止本币过快升值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于是这一国的货币超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
而美国呢,就只是发了点不要成本的货币,就得到了别国的商品,同时还输出了通货膨胀。不过如果这一国对美国的贸易额很大的话,当这国价格上涨时,美国也可能因为进口物品价格上涨而出现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