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上海GDP已经超过3万亿,未来五年会有哪些城市有望超过3万亿
我感觉在未来广州南京深圳这三个城市可以超过30,000亿。
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城市化的水平非常高,而且呢速度也非常快,有一些城市正在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的吸引到一些高层次的人才,所以它周边的一些产业也在逐渐发展起来,整个城市的生产总值呢,也从一开始的低水平逐渐发展到高水平,高质量。
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努力。只有把握好了这些一个城市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而且我们要知道很多城市他们都在大量的吸引人才,就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些城市,他们都有非常丰厚的引进人才的政策,这些政策呢都非常适用于这些城市的发展。
所以我觉得嗯,除了上海以外的还有很多城市,其实也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而且如果有实际的话,他们可以迅速的发展起来,能够快速的提升生产总值。
所以我感觉以上这三个城市他们的发展的能力都非常强,在未来有可能在经济方面有所突破。
B. 中国有哪些城市gdp超万亿
“至2018年初,中国gbp超万亿城市有14个,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重回庆答,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无锡和长沙。”
目前,内地GDP过万亿的城市已有14个。除了2017年GDP总量过万亿的无锡和长沙外,上海、北京、广州GDP总量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0年突破万亿;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的GDP总量也分别进入万亿行列;2014年,武汉、成都GDP总量分别突破万亿;2015年杭州、2016年南京和青岛GDP总量也均突破万亿。
从行政级别上来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为直辖市;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为副省级城市;苏州、长沙和无锡为地级市,其中长沙是省会城市。
从城市规模来看,按照201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截至2016年的数据,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C. 全国万亿个税哪个城市贡献多
万亿个税北上广深贡献四成,京沪均超千亿。
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改革一直是近期较为关注与热门的话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7日在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建议,降低个税中工薪所得最高税率,由45%下调至25%。去年底刚给员工加薪千元的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在提交给全国人大的议案中建议,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5000元。建议一出,立即引发广泛讨论。
目前我国个税收入的总体情况如何?不同地区之间有何差异?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统计发现,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京沪以千亿元的个税收入领先全国,四大一线城市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四成左右。
北上广深占四成
2016年我国个税收入增长较快,且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财政部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个税收入10089亿元,同比增长17.1%。
近年来全国个税收入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个税收入为6531亿元,同比增长12.2%;2014年为7377亿元,同比增长12.9%;2015年为8618亿元,同比增长16.8%。
分城市来看,2016年,上海以1482.7亿元的个税收入位居榜首,北京以1428.15亿元紧随其后。京沪也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座个税收入超过千亿元大关的城市。
究其原因,京沪作为超一线城市,个税收入最多是在情理之中。同时,这两大直辖市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而这正是高收入群体所集中的行业。
D. 北京上海的经济差距是什么
2018年1月北京和上海同时发布了2017年经济成绩单。同为超一线城市,二者经济实力一直就难分伯仲,各有千秋。
从城市定位来看,北京更偏重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其经济实力也很强;上海更偏重经济中心,但在文化方面也不示弱。
第七:财政收入
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2.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30.8亿元,同比增长6.8%。
财政收入方面,上海还是挺厉害的,主要是上海的经济总量大。但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不仅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有中央税收返还和中央转移支付。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表》显示,北京2017年预算数为700.46亿元,上海为525.28亿。
看来,在转移支付方面,中央还是更偏爱北京一些,毕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需要花钱的地方多。
第八:接待游客
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对比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相比之下,上海确实比北京更开放,上海入境的外国(包含港澳台)游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392.6万人次,上海全年的数据没公布,但是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游客就达到801.6万人。
不过,两市有个共同点,从主要客源国来看,接待最多的外国游客都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
第九:人口
上海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
两个城市都是人口超大城市,但去年北京人口下降了2.2万人,有人分析可能和疏散低端产业有关。
看完详细对比,很多人会发现,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能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大,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齐头并进的。
如果要说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这主要是由两个城市的定位决定的,总体上孰优孰劣真的不好下结论。
声明:对比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两个城市的差异,拒绝无缘无故的地域黑。
E. 中国GDP超万亿城市有哪些
1、上海(位列四大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长三角龙头)
上海
上海以经济、金融的实力傲视全国乃至全球,当然,上海有骄傲的资本。
上海与江苏、安徽、浙江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全球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和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1992年10月11日,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年8月22日,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中国首个自贸区。
2、北京(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惜气候不好、冬天太冷为不少南方人所不喜欢,不过,由于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资源,就算有些雾霭也有不少人选择坚守。
北京
3、广州(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广州
广州与深圳、杭州之争,让一些不明内情的人以为广州真的不行了,其实广州实力还是惊人的,深圳在高等教育、医疗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广州。
4、深圳(鹏城、广东省省辖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深圳
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一大奇迹,现在,深圳与北京、上海、广州并称“北上广深”,高速的发展、开明开放的管理与创业环境,落户难度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是最低的。
深圳是北上广深中冬天最温暖的城市
5、天津(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
天津虽然位列四大直辖市,但存在感一直很低,在京津冀有北京的巨大身影,相比于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深圳、广州三座城的巨大号召力,天津虽然GDP很可观、工业和港口实力很强,但现代服务业和软件产业等吸纳就业多的行业却发展得不少很理想,天津是一座偏重的城市。
6、重庆(中国西南部、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商贸物流科技创新航运中心、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西部开放开发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
重庆
重庆总面积8.2402万平方千米,简直是巨无霸,如此,看来,重庆GDP总量虽高,但户籍人口3371.84万,所以人均GDP不高,之所以设立直辖市,是出于区域平衡的考虑。近年来,重庆经济高速发展,房价却不像合肥等城市那样大涨,而能保持稳定难能可贵!
7、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
苏州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级市,升级呼声很高,其下辖的县级市昆山甚至与西部某些省会城市相提并论。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古代的时候就很有名,与杭州一起被誉为“人间天堂”。
8、武汉(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
国家已经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东部不少项目转移到武汉,武汉在中部称雄指日可待,武汉是强省会城市,不像江苏等省那样。
9、成都(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
一首《成都》唱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成都还是挺受欢迎的,成都是为数几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未来不可限量。
10、杭州(浙江省省会,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杭州
杭州在G20峰会召开之后城市地位大为提升,房价也猛涨,杭州集中全省之力,有实力雄厚的浙商大力支持,超越广州并非不可能。
11、南京(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南京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前朝的国都,目前的地位不算高,经济实力还有待加强,借助2014年南京奥运会的助力,经过两年才于2016年挤进了GDP万亿俱乐部,离理想地位还有不小差距,而南京再提升至少应该是直辖市级别。
12、青岛(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
青岛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又被誉为“东方瑞士”,人口871万,有“山东经济省会”之称。
F. 北京与上海经济实力对比,具体数据
1、生产总值北京:6814.5,上海:9143.95;2、金融机构总资产北京:14.1万亿元上海:3.0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 北京:792.8亿元,上海:689.87亿元;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 北京:11.63%,上海:7.5%
G. 中国十大最有钱城市,北京上海资金总量超10万亿,北京和上海你更喜欢哪个城市
两个都是国内的超级大城市,一直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一直觉得北京和上海内本容身就是职能定位不同,对于一个不是北京上海本地人来说,会更喜欢哪一个城市呢?
上海的地理位置很好,长江入海口,有江有海,这样的位置也决定了航运和贸易中心的位置,这方面在国际贸易中,上海不会被取代。这几年也一直在建设四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这样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时尚和高端也是上海的一大特点。
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水平差不多,工资水平也差不多,这就决定了生活成本差不多。如果一个外地人把生活成本作为一个考虑的因素的话,这两者又好难选择,所以就从两座城市各自的优势去判断更喜欢哪一个吧。
H. GOP 超过万亿的城市中国占几个
2019年,我国万亿GDP城市已达17个,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市。
I. 2014经济超过60万亿的直辖市除了北京上海还有那四个直辖市
2014GDP四个直辖市中上海最高是2.36万亿,北京是2.13万亿,天津是1.5722万亿,重庆是1.43万亿,都没有超过60万亿的,最高的省份广东省也只是6.78万亿,离60万亿也差距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