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2 16:44:44

『壹』 互联网行业前景怎么样

前景看好,在“互联网+”、“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关键词,这说明互联网已经在经济转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据《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前瞻》统计,多年来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已经达到6.8亿人。移动互联网的诸多优势让用户人数更是有增无减,目前全球大约有30亿人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者。
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消费和商业应用占据了互联网的较大比例,但是在国防安全、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互联网仍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贰』 现在我国IT行业发展前景如何,请进行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软件产业也加快了向服务化、网络化、融合化等方向的发展,不仅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互动性显著增强,同时还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促进了信息消费等新消费形态的迅速崛起。

当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怨声载道高端技术人才的短缺的同时,高端IT开发者对薪资福利的期望值正节节攀升,总之,高端IT工作者的就业前景十分可观,当然是要在从业人员具有过硬技术的前提下。

『叁』 互联网以后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一是提网速,广连接。骨干网络优化提速明显,固定宽带普及目标提前完成;网络提速降费成效显著,移动网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物联网络部署大幕拉开,专有网络连接更加广泛;智能硬件丰富信息交互,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连接范围持续扩大,产业互联互通步伐加快。
二是深融合,强制造。产业互联网全面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业互联网全力纵深推进,产业生态体系显现雏形;“互联网+农业”迸发巨大能量,技术助推产业链升级;“双创”平台持续普及推广,成为融合发展新动能。
三是兴业态,惠民生。智能技术助力业态焕新,打造科技时尚新生活;新型消费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个性化、智能化应用场景;无人零售领域百花竞放,服务布局向线下聚拢;分享经济加速优胜劣汰,强势企业瞄准AI领域;在线娱乐行业加速升温,产品丰富但问题不容小觑;创新领域覆盖更广更深,网络惠民触手可及。
四是谋创新,拓市场。应用创新向技术创新挺进,商业化应用竞争加剧;多级平台同步孵化产品,“内容为王、创意为先”优势凸显;互联网平台走向生态化,产业链依存关系持续增强;企业“进军”农村市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推广中国本土优势经验,“出海”足迹延伸更广。
五是重安全,共治理。系列法律法规加速实施落地,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安全产业向服务主导转型;有效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全力保障社会民生;不良信息治理力度持续加大,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
报告指出,2018年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六个方面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新技术,下一代网络建设带动5G产业崛起,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集成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加速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推动金融信用体系趋于完善。
二是新动能,产业互联网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行业解决方案将继续突破,智能制造的网络安全保障将成为关键一环,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升级将加速。
三是新场景,数据与服务开辟未来消费新场景,共享服务更加智能化和全球化,智能化赋能更多平台场景。
四是新体验,智能交互催生消费新体验,车联网、智能家电促进“住行”新体验升级,AR有望重新定义移动交互体验。
五是新挑战,勒索病毒攻击类或将成为常态,个人信息保护将面临严峻挑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将不断攀升,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将大幅加强,企业拓展国际化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
六是新生态,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建设将日益完善,平台经济创新与协同治理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数据权属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将加快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将深度变革。

『肆』 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2008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将呈六大新趋势
“2008是奥运年,也将是我国物流业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王汝林27日在福州召开的首届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研讨会上表示,明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将呈现六大新趋势。
电子商务网站将呈国际化、主流化趋势。中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多年来由定性模式向创新模式的艰难探索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而且开始迈向跨国电子商务大市场,11月6日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8是奥运年,大批跨国旅游资源将进入。同时,2008年是申根扩容年,大批国内游客将选择出境游。电子商务将出现以展示旅游资源为特征的创新发展趋势,展示旅游资源的网站、移动电子导游等将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农业电子商务将呈现多样化快速发展态势。王汝林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启动,对现代物流提出了新增需求。目前,农村网民已超3700万,涉农网站有17822个,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民对信息服务方式和需求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电子商务具有潜在巨大的物流需求。
移动商务发展将呈现步入快车道趋势。2007年6月,我国移动终端用户6亿,占世界1/5,移动电话5.2亿户,手机网民4430万;小灵通用户8000万户。特别是价值链构建形式和操作模式有创新,应用驱动型、服务跟进型、技术引导型和资源扩散型等四种模式会有新增的物流需求。
此外,绿色商务和绿色营销将成为新营销趋势。在王汝林看来,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环境得到最充分的保护,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使物流企业实现资源增值和效益增量。根据中央的部署大力推进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第二,全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目前信息产业部已经联合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等有关部门形成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联合机制;第三,全力推进城市和社区信息化;第四,推进现代物流信息化。为把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推向一个新阶段,目前我国有关部委已建立了联合的运作机制。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信息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信息化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量的30.4%,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信息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我国也已成为一个信息产业的大国。
同时,我国还成为电话用户总量第一的大国。目前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了8亿户,而且每年还以5000万户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截止到2006年6月达到1.23亿,其中宽带用户7700万。徐耀明认为,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这为我国信息化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些数据也表明我国信息化水平正在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广泛的市场空间,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产业要成长,信息化要发展,关键需要创新,因为创新是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近两年来,我国信息业的建设处在一个相对稳定时期。中央的信息化战略为我国信息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3G的发展给信息产业增加了亮点,FTTH/FTTB将逐步在我国各地兴起,渐成气候,再加上今年IPTV的发展和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可以预计,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和国际电信业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信息产业今后若干年将会处于一个更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周期。必将给光纤光缆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多数专家提出“光通信和光纤光缆市场将保持8%~10%的年均增长率”的产业预测应是基本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
为了满足和适应信息产业的发展形势和要求,现对光纤光缆产业提出如下几点发展建议,供业界和同行参考。
(1)光纤光缆产业无疑仍然是“朝阳”产业,重视和发展光纤光缆产业并培育健康有序的供求市场对我国今后的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变光纤光缆产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政府机关、行业组织、生产企业、运营商和社会各界共同的任务,缺了哪一个环节都难以奏效。
(2)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的生命源和原动力。光纤光缆产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光缆产业和世界的差距已经很小,但新品的开发投入和研发水平的差距还是存在的。最大的差距是光纤预制棒在生产规模、光纤品种、制造工艺等诸多方面除长飞等少数厂家外,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存在缺口,没有构成均衡的产业链,仍受国外的制约。气吹微型光缆、马路开槽光缆等品种处于市场起步阶段,标准制订、生产品种、用户认可、施工维护等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海底光缆只有少数厂家可提供沿海短距离的浅海光缆,长距离跨洋光缆则为空白。原材料方面,光纤套管内干式阻水材料、芳纶等高附加值材料国内尚无此类产品供应,供货期和价格均受制于国外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光缆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光纤光缆产业在创新和新品开发方面仍有很多题目可作。同质化产品的价格竞争已转变为品种和产品性能的差异化竞争。例如长飞的光纤和中天、通光的特种光缆给这些厂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就是证明。
(3)光纤光缆生产企业的整合和联合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过程一直伴随着全球光纤光缆产业兴衰变化的历史进程。我国目前的光纤光缆厂家也已由前几年的200多家通过联合、关闭、转让、拍卖等多种整合方式减少到50~60家,而且这一过程还将继续下去,市场将逐步集中到少数规模、技术、资金等实力强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含金量将越来越高,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如能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内部改造、整合并采取对外联合、并购等方式形成强势企业集团就可以发挥规模、品牌、产品特色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市场杠杆向强势企业集团倾斜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产能和市场需求将逐渐趋于平衡或接近于平衡。
(4)政府和行业协会应重视和加强对专用通信网的指导和管理。电力、铁道、公路、广电、军用、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及大型企业的专用通信网大约占光纤光缆市场的10%~15%的份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专用网的光缆用量增速一定时期内大于公用网用量的增速,这部分光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要求又各有其特殊性。信息产业部对光纤光缆市场的管理范围并不包括这一市场群体,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如何科学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全国的生产企业为专用网市场做好市场预测、开发新品、生产、施工等全程服务,似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将各类专用网的规划、统计、指导、部门协调等管理工作进一步予以重视和规范,使各类专用网线缆市场更加健康发展。
(5)加强原材料和光纤光缆生产设备的行业管理。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都是光纤光缆产业链上影响其品种、性能及开发能力的重要因素。美日等国的光纤光缆企业大都自行设计主要生产设备,交由委托的厂商加工;主要原材料也提出性能和结构组成等要求交由材料厂商制造。这种方式对保证光纤光缆企业的产品设计、品牌特色、新品开发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大多采取批量采购别人设计制造的设备和材料生产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难以体现本企业产品特色,开发新品受设备和材料牵制明显。我国的生产设备和材料过去主要依靠进口解决,近年来国产化成效显著,但企业采购模式基本不变。设备和材料这两类产业的生产企业也大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且产业规模大多较小,开发能力不强,产业水平和过去比虽有很大进步,但和国外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议大型企业(集团)借鉴美日等国经验,在提升设备和材料整体水平上强化投入。近两年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涉足材料行业,每年召开一次材料研讨会,应是促进材料性能提高和行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如果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行业管理和指导,将会促进光纤光缆产业的进步。

『伍』 “互联网+”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

1.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2.“互联网+”服务商崛起。

3.第一个热门职业是“互联网+”技术。

4.“互联网+”职业培训兴起。

5.平台(生态)型电商再受热捧。

6.供应链平台更受重视。

7.O2O会成为“互联网+”企业首选。

8.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

9.加速传统企业的并购与收购。

10.促进部分互联网企业快速落地。

阅读全文

与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深圳市中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980
湖南黄金的投资价值 浏览:568
江西理财规划师准考证打印入口 浏览:595
买信托靠谱吗 浏览:364
大润发信托 浏览:663
中泰信托媒体 浏览:697
中江信托金鹤275 浏览:752
中国风险投资比例 浏览:641
上海贵金属骗局吗 浏览:88
刘强东融资太晚 浏览:385
宁波期货融资 浏览:169
买卖贵金属涉及到的分录 浏览:423
日元现在兑换人民币是多少 浏览:345
一港币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616
深圳酒店融资 浏览:192
贵金属优惠宣传 浏览:426
附近回收黄金店 浏览:897
瑞士信托 浏览:187
几轮融资 浏览:454
大圣理财雷了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