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到合理用药,降低药占比
如何做到合理用药,降低药占比
“看病贵”,大部分贵在药品价格上。降低药品使用比例,不仅是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适应医改新形式、改变医院发展模式的必然之路。近年来,我院十分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工作,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纳入到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严格制度,通过层层落实和不断改进,控制药品比例工作取得了不错成绩。药品占比、抗菌药物使用比例、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低于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一是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领导小组和监控网络,由陈福春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医院药事委员会、医务科、院感管理科、药剂科等多部门分工合作,并明确科室主任是合理用药第一责任人。结合国家卫生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制定了本院《药品使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等抗菌药物使用规定,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层层落实,使抗菌药物应用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五是针对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明确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对外科甲状腺、乳腺和疝气等三种Ⅰ类手术切口,手术室、药剂科联动,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每月还对在院病人的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抽查,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罚。目前,外科系统甲状腺、乳腺和疝气等三种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
新措施实施一个月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从上月的27%降低至20%(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的标准25%)。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到10%以下,药品占比从52%降至45%。
⑵ 怎样计算药占比急!
药占比=药品收入/(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
通俗来说,就是病人看病的过程中,买药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
降低的意义
国务院发布的医改试点指导意见,今年的100个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占比必须下降到30%以下,其中药占比被明确定义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其目的是降低目前虚高的药品价格,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降低老百姓的医疗费用。
(2)药占比超出原因分析扩展阅读:
控制药占比
对药品的控制开始源于药品贵,现在则更多关注滥用后的影响。医疗并不发达的时候,细菌也好,病毒也罢,医生并不一定搞得清它们的种类、性质与来源,尝试性的用药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哪怕是现在,很多人总还是寄希望只通过药品来解决问题,可以肯定,“药到病除”有一半就是这样来的。所以,吃药治病理所当然,对药物外的治疗往往并不在意。
现在,控制药占比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理论上应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解决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问题,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是全球性话题,中国尤为突出;
二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贵在药品没人会不认同,少用药品,费用自然就会有所降低;
三是解决治疗不规范的问题,一味依赖药物“后果很严重”。
⑶ 药占比指标怎么下
阿图什市人民医院KPI指标修订表
考核科室
临床科室
申请日期
2013年6月21日
KPI指标名称 药品占比达标(%) 考核标准:
1.以每个科室药占比考核参数为基数 2.低于考核参数1%的加1分 3.高于考核参数1%的扣2分 4.上下封顶。 实施办法:
1. 制定各科药占比参数。呼内科47%、心内科47%、外科32%、妇产科25%、感染科52%、中医科47%、儿科45%、急诊科52%
2. 每月固定日期对比各科实际药占比与固定参数,各科实际药占比以信息系统统计数据为准。
3. 根据上述考核标准计算得分,最低0分,最高不超过满分。
日期 签名
分管领导审核意见
签名
⑷ 如何降低药占比
是个难题啊!方法很多,但依病人为主!提高床位周转率应该是很不错的方法!
⑸ 药占比什么意思
药占比=药品收入/(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
通俗来说,就是病人看病的过程中,买药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
⑹ 药占比的问题
控制药占比要解决什么问题?
对药品的控制开始源于药品贵,现在则更多关注滥用后的影响。医疗并不发达的时候,细菌也好,病毒也罢,医生并不一定搞得清它们的种类、性质与来源,尝试性的用药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哪怕是现在,很多人总还是寄希望只通过药品来解决问题,可以肯定,“药到病除”有一半就是这样来的。所以,吃药治病理所当然,对药物外的治疗往往并不在意。
现在,控制药占比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理论上应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问题,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是全球性话题,中国尤为突出;二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贵在药品没人会不认同,少用药品,费用自然就会有所降低;三是解决治疗不规范的问题,一味依赖药物“后果很严重”。
药占比能降低吗?
药占比能降低吗?首先,对病人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治好病,如果医生能够药到病除,哪怕全是药也不一定是坏事;其次,没有关联指标的控制,降低药占比就是一场暗箱中的魔术──看似成功了,其实一切都是假把戏。比如感冒,10元感冒药解决问题(药占比为100%),总会比8元药品费加92元检查费划算得多,尽管后者的药品费降低了,尽管后者的药占比只有8%。
我们已经知道了,药占比是药品在总费用中的比例。在它的计算公式中,药品费用是分子,医药总费用是分母。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在总费用不受控的情况下,医院只需做大“分母”,就可以无端提高总费用来达到降低药占比的目的。
可见,降低药占比在操作层面上漏洞很多,何况统一下达药占比控制指标并不见得公平。事实上,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临床方向,“方向”不同,治疗的手法不一样,药品的占比也就不一样。比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不一样,专科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也不一样,内科比外科的药物就一定用得多,内科中的神经内科比呼吸内科的药物用得多,精神病人几乎全部靠药。在一家医院,药物治疗的科室越多,其药占比一定很高。这样看来,药占比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重要,一味地控制药占比还有可能阻碍治疗效果。
缓解看病贵手法很多
看病贵不贵,一是看病治没治好,二是看单次费用高不高。单次费用(或叫次均费用)是最关键的指标,而药占比只是整个费用控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指标。
缓解看病贵,需要把控的环节很多,单纯依靠降低药占比这一招难见其效。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控制辅助用药的份额,实现精准用药还需要诸多工作要做。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必须对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次均费用进行控制,或有效地降低药品的采购价格。只有对单病种前置了次均费用的指标,降低药占比才会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现在,降低药占比是伪命题,但不是说不要这个命题,更不可因噎废食,必须要转变观念、完善考核。要真正缓解“看病贵”,医院也只能做医院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缩短住院床日,加快病床周转,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必要时考核大型检查的阳性率等等,单方面降低药占比走不稳也行不通。
⑺ 什么是药占比
药占比的复杂性需要从药物的生产、流通、医院的销售三方面来看。据周长江介绍,我国有6000多家大大小小药厂,这在全世界是最多的。但是我们的药品90%是仿制的。在仿制过程中,有些厂家为了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定价的优惠政策,想尽办法,换包装、加小成分等等。这样,药价上就会加上虚拟知识产权的专利费用,再转嫁到流通环节。我国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这样就造成药品未到医院已经增加了很多不合理的费用。国家对这种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
药物到了医院,物价部门规定可以有15%的加价,这方面有严格的监管。医院考虑商业运作成本,规定范围的加价也是自然的。另外,有些进口的特效药确实疗效明显,这部分药因为专利费问题,价格居高不下,这是造成药物所占比例过高的另一个原因。
医院进入市场经济同时又要接受国家监管。国家对医院专项补贴5%~10%,具体到鼓楼医院为5%。这样,医院90%多的资金需要靠市场运作。大部分医院是国有事业单位,医院不能自负盈亏,自行运转,加上物价部门监管力度很大,其发展是畸形的。医院一方面要执行国家的医疗政策,另一方面要市场运作维持医院基本费用和可持续发展,这样就会同时遭到来自两方面的压力。
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来源。医院的收入大致分为药品收入、一次性材料、检查费用、基本消耗。基本消耗中,对于技术和人才消费支出严重偏低,培养一个成熟的医生,可能需要将近20年的时间。但是我们目前这方面的支出太低,一般的手术费用只有400元~600元。上面所讲四种收入中,基本消耗不变。降低药占比,必然带来一次性材料、检查费用相应提高。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