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利率为负的原因
利率变为负数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种:
(1)总供求失衡导致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因总需求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的现象。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给,导致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因而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3)混合型通货膨胀: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同形成的通货膨胀。
(1)金地毛利率上涨原因分析扩展阅读:
毛利率只要不超过厂家给予返利的额度实际上就属于不亏损,而这部分暂时的亏损称之为“负毛利”,与“负毛利”相反的称“销售返利”,即厂家在给商场供货得时候有一个供价,但是在供价的基础上厂家为了促进进货以及销售会给与商场商业返利,但是这个返利是需要在后期开具税票后抵扣得到的利润称之为:销售返利。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就是银行给出的利率,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那么当通货膨胀率增长速度高于名义利率的增长速度时,实际利率就是负数。
2. 毛利率 营业利润率同时上升的原因 这说明了什么
银行存款利率都是年利率 也就是12个月的 3个月的 利率要除以4 也就是20000×2.6%÷4=130元 半年期的利率要除以2 其他都是 本金×年利率×存款年限(比如1年2年5年)
3. 企业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可能有什么原因
不知道是什么行业的,不过大多数企业都有相同之处。毛利率低还是要从毛利率的计算公式着手分析,查找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个例子,希望能有所帮助。
浅析当前门店系统总体毛利率低的原因
当你打开鸿商系统查询销售数据,在分析门店毛利率时不难发现,公司的毛利率每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造成门店毛利率低的根本原因。
1、快讯简报频繁。当每期快讯简报下来时,经常与之打交道的人会发现,很多商品是我们快讯简报上的常客,几乎是期期上榜,且日期还会重叠,使调价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过多的商品特价,拉抵了商品的整体毛利率。
2、总部补差。在采购部下发的快讯简报资料中,有不少商品不是特价进货但要求按特价销售的,这其中以用品居多,这种操作方法使得每日的零售商品统计中总会有很多的商品是负毛利的,虽然资料中提到了按销售量或订货量补差,但这有一定延迟性,且补差后未体现在系统数据中,影响了门店的整体毛利率,甚至影响到门店团队奖中的毛利率和毛利额的达标。同时也给电脑部在打单入库时增添了很多麻烦,电脑部遇到这样的负毛利商品入库时必须咨询理货部门或查询快讯简报为什么商品是负毛利率?
3、竞争因素。在当前零售业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因不明竞争对手是在作负毛利销售还是进价特低,当我们跟进时就有可能负毛利率销售,且跟进的还可能是比较畅销的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销售量也上升较大,负毛利额也较大。
4、打包商品未及时调价。因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商品进价提高了,甚至现进价超过原售价。调价时只调了此商品的小包装售价,因忽略而未调其商品的大包装售价,如烟、六连包商品,使得此商品的大包装销售时是以负毛利或低毛利率销售的,无形中损失了毛利额。
5、低毛利率商品未及时升价。现在物价上涨,当商品入库时已升价,但进价还没有高于售价,打入库单时,在电脑部的入库单据中不会显示红色。如果理货组长不发现商品已升高进价,继续让商品一直运行在低毛利率阶段销售,就会损失不该损失的毛利额。
6、自营商品转专柜。在化妆品供应商中,07年有几个由自营转为专柜经营,因用品毛利一般都较高,当转为专柜后其毛利额是以扣点的形式出现在KPI指数中,已不能在鸿商系统中体现出来,对门店的团队奖达标构成了影响。服装也是如此,07年陆续有几家门店的服装由自营转为专柜。在自营时,服装向来是门店的高毛利产区,当转为专柜后,门店从专柜的收入将以租金的形式体现于门店财务报表,即使门店服装的销售额有提高,但在系统中毛利额是没有的,与以前相比,毛利额大大降低。
7、负库存销售。因盘点或别的原因,造成某些商品在经过一段时间销售后出现了负库存,本来商品的进货价格要比合同价低,但当商品库存为负而进行销售时,系统将以合同价进行摊销,这就造成一部份毛利额在当时的门店销售数据中损失了。(这部分损失会转嫁到成本上,在盘点时挽回。)
8、人为调价造成负毛利销售。一方面,商品在销售过程中会出现近期、损坏,为减少损失,门店会折价对商品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公司对门店的经理进行业绩考核,其中一项是销售额,为了达到销售额提高的目的,门店经理会以低于进价的价格批发给大单客户来取得销售额,这样虽然提高了销售额,但却大大的损失了毛利额,是否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公司严厉禁止以低、负毛利率销售的文件在这时也只能是一张废纸。在“业绩代表一切”
口号的引导下,经理们也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先把销售额做上了再说。这是否会在我们的业绩考核制度这张“脸”上擦点颜色呢,值得人深思。
以上只是我对门店系统总体毛利率低原因的一些浅见。其实,影响门店毛利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值得我们去深刻发掘,去认真思考。
4. 存货上涨毛利率下降是怎么回事
存货上涨与毛利率下降没有必然联系存货上涨,一般是因为本期销售的货物少于当期购进的货物。毛利率下降可能是市场价格原因造成的。如果毛利率上升,同期存货也上升,则有可能是少转存货成本造成的
5. 请问一下营业收入增加了,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问一下营业收入增加了,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
1、原材料成本上升
2、坏账增加
3、人工成本上升
4、销售费用增加
5、动力成本上升等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100%,所以毛利率下降的因素主要是成本上升,构成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就是以上五点。
毛利率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因素:
1、市场竞争
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市场上没有这类产品,或这类产品很少,或这类产品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质量、功能价值要占有优势,那么产品的价格自然是采用高价策略,反之如果是经营大路产品或夕阳产业,市场比较饱和,那么只能是取得随大流的销售价格,取得平均的销售毛利。
2、企业营销
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还是有其他别的原因考虑,如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则可能采取先以较低价格打开市场,待市场占稳后再根据市场认同度重新调整定价策略,如果是为了尽快地收回投资,企业可能以较高的价格打入市场,再进行逐渐渗透之策,市场对成熟产品通常是实行价高量小,价小量大的回报方式,如何在价格与销量之间进行平衡,以求得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进行营销策划所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3、研发成本
现代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如能更快更好地开发出具有新兴功能的新产品,而产品在功能、使用价值及价格上存在优势,谁就能占领市场的最高点,企业的研发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发明创造成就多,受到专利保护所取得的利益就多,新兴产品在成本、功效上就有极大的优势,其产品毛利也大。
4、品牌效应
如企业有知名度,比方说其产品具有驰名商标或地方知名品牌商标,其产品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这类产品的毛利通常也会比较高,反之对于杂牌商品,就算其质量很好,由于没有知名度,其产品毛利率通常不如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产品毛利率高,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知名品牌产品毛利属于中等水准,主要是靠较高的销售数量来赚取利润,而有些杂牌商品由于不支出广告投入费用,主要靠柜台以及人力拓展,由于其价格中广告成本不大,其毛利率反而很高。
5、固定成本
主要指固定资产上的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厂租的投入,这些构成固定制造费用,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反映了企业的进入门槛高低,企业为收回此巨额投资成本,也会提高其产品的毛利,反之如果企业投入的机器设备不多,或大多采取代工的形式组装加工,或委托加工,其销售利润要让一部分给协力厂商,其产品毛利也可能只是平均化的;
6、技术成本
如企业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特别是发明专利和技术专利,而该专利产品无论在产品质量、产品功能方面比市场上原有同类产品均存有优势,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具有竞争上的排他性,自然具有加价能力,此时产品的毛利通常也比较高;
7、技术工艺
用人的技术要求,人工成本的大小,产品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所用技工档次等级较高,其产品的毛利也自然会高,反之对于工艺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大都实行普工操作的大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多高的毛利。
8、周转率
因为应收账款会占用资金成本,而老板通常会把这个资金成本打进销售价格里去的,即是说如果是现销,钱货两清的交易,其成交价格相对要低得多,但凡是赊销,其成交价格相对现销来说要高一点,而销售价格高一点,则意味着毛利大一点,而销售价格低一点,则意味着毛利小一点,如果说某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较小,而毛利又不大,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情况,应对其成本或进销价格进行实质性审查。
9、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一种全新功能的新产品刚投放市场的前期毛利比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的扩大,竞争对手的加入,做的人越来越多,企业必然降价促销,同时伴随原材料及人工价格的走高,其销售毛利也会逐渐下降,这在保健品行业或高科技行业比较明显。
10、产品部件
是由企业自已解决还是委外加工,一般来说自行生产其毛利要高一点,主要零部件采取委外加工方式生产的企业,其利润要分一部分给协力厂家,此时企业的毛利相对要低一点。
上述关于毛利率的分析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也有例外的时候。对于毛利率的分布,通常是高科技行业的毛利率比普通产业的毛利率高,新兴产业的毛利率比传统产业、夕阳产业的毛利率高,相对于同类产品,新开发的产品毛利率比原有老产品的毛利率高。
6. 销售毛利率上升、销售净利率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销售毛利率主要分析收入和成本,是售价降了,还是成本上升了。
如果售价降版了是什么原因产生,找权市场部,业务部问清原因;
如果是成本上升了,商业一般是商品进价高了,制造业一般是原材料涨价或制造成本、管理成本上升了。
销售净利率除了上述原因以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是否上升了,查明是哪项费用产生的。
一般分析数据原因,需要同比分析,或与计划对比分析。
7. 销售毛利率上升、销售净利率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急求答案!!!
销售毛利率主要抄分析收入和成本袭,是售价降了,还是成本上升了。
如果售价降了是什么原因产生,找市场部,业务部问清原因;
如果是成本上升了,商业一般是商品进价高了,制造业一般是原材料涨价或制造成本、管理成本上升了。
销售净利率除了上述原因以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是否上升了,查明是哪项费用产生的。一般分析数据原因,需要同比分析,或与计划对比分析。
(7)金地毛利率上涨原因分析扩展阅读:
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高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8. 金地集团为什么涨
被2家保险公司举牌争夺股份!
金地集团(600383):被多次举牌,金地集团等多股股价创新高
■今日早报
产业资本最爱零售业
近期,
产业资本对于上市公司股权的争夺无疑成为了引爆标的公司二级市场股
价的"催化剂".
在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后,金地集团近日终于爆发,股价收出罕见9连阳,累计上
涨超过20%;而同期沪指却是连续下跌,累计跌幅超过2%.事实上,不止金地集团,农产
品,中百集团,精伦电子,工大首创,禾嘉股份等多只被举牌股近期股价均创出新高.
申银万国研究员金泽斐认为,
零售公司由于资产丰厚,现金流充沛,一直是产业
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
尤其是在行业景气度向下,估值受抑制时,产业资本举牌更是
频繁.
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
金地集团股价创4年多新高
金地集团22日公告,
生命人寿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升至19.8087%(编注:含授权
表决的股份数).这表明, 在成为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后,
生命人寿并未停下增持金
地集团的步伐.
资料显示,2013年的1月25日,生命人寿第一次公布举牌金地集团,到2013年11月
1日,生命人寿旗下两款产品已合计持有金地集团7.85%股权,以极细微的优势超过金
地集团第一大股东福田投资.2013年11月5日,
福田投资联合自然人何大江成一致行
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至8.02%,暂时保住了第一大股东位置.
此后,
生命人寿开始了闪电增持计划.2013年11月27日,生命人寿持有金地集团
的股份表决权已达5%;今年2月11日,
生命人寿的股份表决权达到10%.4月10日,金地
集团公告称,生命人寿持有股份表决权已经达到12.865%,成为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
在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后,金地集团股价终于有所突破,从3月21日开始,结束震
荡行情,一路上攻,近两日更是连续上涨,前日大涨5.93%,昨日涨3.41%,报收8.50元,
创出4年多新高.
同样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的还有农产品.该股从2012年底开始震荡上行,上周五
创下近4年新高.截至到2014年3月13日,生命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合计持有农产品2.55
亿股,占总股本15.001%.
零售业成高发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以来被举牌的16家上市公司中,零售业上市公司就占据了
5家.由此可见,零售业当仁不让成为了产业资本举牌的高发地.
对此,中银国际研究员唐佳睿认为,从历史上看,零售企业股权纷争较多,被收购
兼并可能性较大.如中兴商业,鄂武商也曾先后被银泰系举牌.同样,中百集团在永辉
超市举牌前也曾被新光控股举牌;大商股份亦被茂业系举牌.
此外,
南宁百货被自然人符如林举牌,津劝业曾被中商联举牌,东百集团也曝出
两大股东争夺控股权等等.
而永辉超市是继新光控股之后,第二家举牌中百集团的产业资本.2013
年初,新
光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持股比例达11.37%,一度超过武商联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国泰君安分析师童兰表示,
中百集团渠道价值被二级市场低估是公司近年频频
受到产业资本关注的重要原因.
"公司2012-2013
年市值一直在40亿元上下徘徊,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也仅约为50
亿,对应2014 年
PS值(市销率估值法,用总市值除以销售额)约为0.3,仍接近超市行
业最低水平,对产业资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童兰称,"我们认为,永辉的快速增持充
分说明了中百集团的渠道价值.
在国企改革及政府优化兼并收购市场环境的指导意
见的政策驱动下,中百集团或存在民营化的可能."
在今年的4个月时间里,
永辉超市均有持续从二级市场买入中百集团股份.截至
目前,永辉超市已三度举牌.
"无论是产业资本的垂涎,
还是实际控制人通过增持对控制权的维护,双方都凸
显了公司的渠道价值及对公司未来经营的信心." 魏立称.
"我们认为,
后续大股东比例低,自有物业价值高的零售上市企业都有被增持的
可能性.如人人乐,华联综超等零售业公司也存在被收购的可能."
唐佳睿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