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华润的核心价值观,是华润文化的基石,是华润人的崇高品质,是华润的建基立业之本。华润倡导全面的诚信观,诚信于股东、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社会。
业绩导向。坚持业绩第一的价值观,追求均衡、全面、高质量的业绩,倡导“没有增长的业务不是好业务、没有业绩的团队不是好团队。”
客户至上。悉心维护客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严守商业道德,开展公平竞争,努力提供更为优质、更为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超越用户的期望。
感恩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作“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努力打造“投资者信任、员工热爱、社会尊重、大众称道”的优秀企业形象,成为全社会企业的榜样。 1938年,为了团结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为抗日根据地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陈云的领导下,华润前身“联和行”(Liow & Co)于香港成立,创始人杨廉安(共产党创始人博古的胞弟)。
1948年,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代表中国,“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的美好寓意,钱之光任首任董事长。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独特贡献。 华润千方百计突破封锁,采购和运送内地急需物资,有力地支援了三大战役、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全中国。
1948至1949年
华润历经艰险先后分四批把358位著名民主人士、765位文化名人及爱国华侨从香港秘密运送到东北解放区,保证了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胜利召开。 1952年至1980年代中期
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保证香港市场供应,协助内地制订对港及海外出口计划、扩大出口,衔接货源并建立销售网络,与世界各国加强贸易联系,进口内地所需商品,赚取外汇,为计划经济年代的中国外贸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7年
华润发起并筹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拉开了“广交会”的序幕。
1962年
华润属下五丰行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
1970年代初期
华润协助将内地国产石油输入香港,有效地缓解了香港石油危机。
1978年
华润首创“三来一补”模式并大力推广,开启了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先河。 1980年代
华润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渐趋大型化和专业化,为今天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奠定了基础。
1983年
华润大厦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
华润集团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开创了中资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先河。
1990年代中后期
1990年代中后期,华润旗下五丰行、北京华润置地、励致国际等企业先后成功上市,华润同时积极和国际资本接触,正式开始了借助资本市场壮大企业的发展阶段。 华润进军内地,通过并购重组、产业培育、改造国企、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差异化生意模式、实现总部价值创造等途径,成功建立起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主营业务。
2001年至2009年
华润完成两个“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效益较2001年翻了两番。华润连续10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组织发展、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其中,2007年,华润集团营业额达1,150亿港元,总资产达到2,444亿港元。
2010年至2011年
2010年华润集团营业额2,18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总资产5,859亿港元。
2011年华润集团营业额3,365亿港元,利润总额358亿港元,总资产7,644亿港元。
2013年
2013年5月6日,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发布公告称,两者正就合并组建一家逾200亿美元总市值的统一能源集团进行谈判。
中国产业洞察网分析师认为,华润两子公司整合或表明集团发展重心由火电转移至气电,但合并后短期协同效应有限,中长期竞争力将明显提升,有助其抗衡“两桶油”燃气公司等城市燃气巨头。 2013年5月6日,在香港上市的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双双于开市前停牌,发布联合通告称,两者将在华润集团旗下筹建一个统一的能源集团,并继续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华润电力在2013年市值1,212亿港元(156亿美元),华润燃气市值486 亿港元,两公司成功合并后,新能源集团市值将约1700亿港元,不仅将成为华润系内最大的上市公司,规模更将超越中石油集团旗下的昆仑能源。
华润电力将会成为合并后的能源集团上市平台,而华润燃气将会退市,两者可能采取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如以上周五的股价计算,华润电力需要额外发行40%新股来进行收购。
资料显示,华润燃气在94年上市以来,名称及核心业务已经几度大变,2008年方剥离压缩机、半导体业务,正式介入管道燃气行业,并易名为华润燃气。截止到2013年华润燃气已在全国151个城市拥有燃气项目,燃气年总销量为93亿立方米,居民用户达1403万户,成为我国5大城市燃气巨头之一。
华润电力是华润集团旗下的旗舰发电企业,业务涵盖火电、风电、水电、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项目,截至2012年底其管理和拥有70家电厂,运营权益装机容量达2527.1万千瓦。
② 请帮我透彻的分析一下西安爱家超市被华润万家并购后对双方带来的好处
1、因为老板本来就准备卖了,楼上的说错了,做超市才能有更强大的现金流,所以老板不是为了挣钱才卖的,只不过时间到了,再不卖,你看现在西安超市开的那个状况,毕竟买东西的人是有限的嘛。
2、并购以后,确实对华润的盈利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爱家原先的几个店现在利润也不如以前了。不过确实成本上比原来低了,而且华润东西比爱家贵,所以利润高了很多。现在西安能有影响力的就只有华润和人人乐了。
3、企业文化创建没什么悬念了,肯定是什么“中华的华,毛润之的润” 只不过会加进去一些薪资福利低于华润的保持不变之类的东西。
③ 立邦和华润涂料分析
你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因为立邦和华润的涂料产品太多了。
我是从事涂料销售的,但离你很远,所以没有方法帮助你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
给你几点经验:
1、内墙一般涂布率是12平米/升(这是刷一遍,但一般刷二遍就OK了,这样就变成6平米/升)
2、你家的房子是94平米,那是平面面积,如果算上顶子和墙面(全部做涂料,不用壁纸等),一般在300平米左右,看看桶的包装,自己可以算一算。
3、好的涂料和差的涂料很难分辨,这是厂家的一种销售手段,技术成分区别很小。如果你想早的好的产品,不一定贵的就很好哦,也不一定名牌就很好。买一一般价位的就可以了。这样自己心里过的去,也不会被别人宰很多。
4、是在不行,你到涂料销售店里面说你是搞工程涂料销售的,和他们家装涂料进货渠道一样,现在有个工程很急,工程产品没时间直接从厂家进货,只有到零售市场来,希望他们在进货价格上加3个点税就买给你,同时你保证以后可以经常和他们合作。
5、抓住他们的心理,因为涂料分为工程产品和零售产品,你要买的是零售的,你如果说自己是做工程产品的,他们一定会感兴趣。价格也不会太高。
6、但一定要说你是遂宁的立邦涂料代理商,去买的时候最好确定买那一款产品,直接砍一半价下来。
④ 手上有两个工作offer,一个迪卡农部门经理,一个华润万家总部市场分析主管,我该如何选择
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它是人们真正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行为,是人生的关键环节 。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人和劳动岗位的较好结合,使个人顺利进入社会劳动岗位它有利于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与实现。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共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职业选择的方法如下:
首先,要在职业规划师的专业指导下,科学系统地认识自己.
再次,结合咨询者的工作经验、所受教育、性格倾向的程度、智力水平、身体条件、社会资源等各种因素,确定下一步或下几步的职业怎么走,
最后,解决咨询者在目标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复杂情况(如取舍、策略、次序、轻重、缓急等 )
俗话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人的择业适当与否关系到他一生的前途。人的性格秉性决定了他适合做哪类职业、工种,他在这个行业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个人特长,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很重要的事情。预测可以提供个人性格特点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把握从业的方向。
二、职业选择的具体决策步骤一般如下:
①探索。即根据自己的常识、经验和能力,来收集各种感兴趣的有关职业信息。
②成形。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定向。主要考虑所确定的职业生涯方向的价值、目的和能够获得的报偿等因素。
③选择。就是分析、考虑并初步选择确定具体的职业目标。
④澄清。就是在初步选择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自我质疑,最终确定好具体的职业目标。
⑤就职。即按照既定职业目标会计实施,走上工作岗位。
⑥坚定或矫正。这是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如果所选择的职业目标是正确的,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努力走出点名堂来;二是如果所选择的职业目标是部分不正确或完全错误的,那就适时部分地更正,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正确职业目标。
⑦总结提高。对也好,错也好,都得不断地自我总结,积累职场智慧,丰富精彩人生。
三、兴趣与择业: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在职业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 工作有兴趣,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的 80! 90%,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不感到疲劳。相反对工作没有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 20! 30%,也容易精力疲乏。另外,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点。大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确定择业方向并进行择业决策?这里向大家介绍 10种选择以供参考:
1。喜欢同具体事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可以选择诸如制图、勘测、工程技术、建筑、机器制造、出纳、会计等工作岗位。
2。 喜欢与人交往,对销售、采访、传递信息一类活动感兴趣,则相应的工作岗位应该是:记者、推销员、服务员、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
3。 愿干有规律的工作,特别喜欢按常规、有规律、有秩序地进行活动,习惯于在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其相应的工作岗位是:邮件分类、图书管理、档案整理、办公室工作和打字、统计等。
4。乐于助人,喜欢从事社会福利和助人工作的人,相应的工作岗位是律师、咨询员、科技推广人员、医生、护士等。
5。 喜欢掌管一些权力,希望受到众人尊敬和获得声望,希望在企业单位中起重要作用,则可考虑充任行政官员、企业管理干部、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
6。 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感兴趣,喜欢研究人的行为,谈论人的问题,那么相应的职业应该是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研究工作及教育、行为管理等研究人、管理人的工作。
7。如果喜欢从事科学技术事业,对分析、推理、测试等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和独立地解决问题,也喜欢通过试验获取新发现,那么相应的职业应该是生物、化学、工程学、物理学、地质学等工作。
8。如果喜欢抽象的创造性的工作,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或者喜欢独立地工作,对自己的学识和才能颇为自信,长于解决抽象的问题,而且喜欢了解周围世界,则相应的职业是社会调查、经济分析、各类科学研究和化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9。如果对运用一定的技术去操作各种机器机械、制造新产品等感兴趣,喜欢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东西,例如喜欢使用工具、机械等,特别是喜欢大型的、先进的机器,其相应的职业应该是各种驾驶员、机器制造、建筑、石油、煤炭开采等工作。
10。如果喜欢从事具体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意做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制作工作,并从完成的产品中得到满足,相应的职业则是室内装饰、园林、美容、手工制作、机械维修等工作。
⑤ 目前医药行业的市场分析如何
一、2014年医药并购新形势
2013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节奏明显加快,并购案例超过20个,2014年这种态势继续发酵,双龙股份、康恩贝、南京医药等纷纷停牌拟并购收购。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对2013年医药并购进入深入挖掘,总结了三大特点: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
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
不难发现,2013年之前的资产整合基本上是国资企业进行主导,由华润医药、中国医药集团等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大型集团公司领衔,广药集团、上药集团、哈药集团、南京医药等地方国资委控股的集团公司参与。而2013年来,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加入,例如新华医疗、仁和药业等。
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
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
从2013年挂牌的股权交易情况看,进行战略性“减法”,突出优势资源亦成为一种整合趋势。
二、医药并购的利与弊
并购加速对于医药行业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并购不仅能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避免重复生产与开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还能增强跨国市场经营网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并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量属于重复建设型的医药公司会被整合,市场集中度会大大提高,现在的分散局面会得到改观,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大多药企特别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新药研发能力较弱,新药数量少,产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为并购市场中的猎物。再者,中小医药企业中,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拓展市场、参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国内药企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人才团队是很多药企并购的目的之一。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兼并重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龙头优势企业来说是跨越发展良机;但另一方面,不少医药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盘考虑,有些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目前从医药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普遍溢价较高,成本高昂,未来是否能顺利整合以及整合后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⑥ 市场营销,通过SWOT分析法(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对华润万家的经营进行分析~~ 谢谢,字数控
对华润万家研究不多,但对于SWOT分析还是蛮了解的,主要体现在市场宏微观细致的分析,对企业内外部的分析;
企业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四个方面;
随后实行STP战略,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
再之后就是我们的产品策略;
即4P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