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股票平均市盈率是多少
截止到2011年12月末,A股平均市盈率为13.41倍。从历史上的平均市盈率这个角度分析,A股底专部已经形成属。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
② a股平均市盈率多少
A股平均的市盈率应该是在五点多左右,它的市盈率现在还是比较低的,然后慢慢的就会高。
③ a股现在市盈率多少
沪市(A股和B股)的加权平均市盈率是 24.43倍
深市的市盈率是 34.79倍
代表蓝筹的沪深300股,市盈率20倍
④ A股的真实市盈率到底是多少
a股的来指数组成,分配了太多的权重到源蓝筹。
如果说所有股票的权重都一样,那a股的市盈率会很高。
目前a股市盈率14.89。截止到今天的。
上证50,市盈率10.13。
中小板32倍左右。
如果所有股票权重差不多,上证市盈率并不低,要到25倍左右。
截止到昨天,创业板总体市盈率44.36
按国际平均计算,a50属于低估值阶段,创业板还是在很贵的区间。
⑤ 深证市盈率a股市盈率多少
深证市盈率如果a股市盈率是非常多的话,那么深证的市盈率也是非常多的。
⑥ a股最低市盈率股票有哪些
就你的问题,我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股票不要有买底部的想法,想买底部内有可能是以下容的情况,一,下跌趋势中的a浪底部,有b反弹,但之后还有c浪破底。二,就算看对是c浪底部,开始一浪回升行情的初升段,时间会很漫长,涨三回二回一的节奏根本就让你拿不住股票,若是开始二浪修正,最多可以跌回一浪起涨点附近。
何况你说的股票是低市盈率
大盘现在3200,还跌成这样的股票,先不说基本面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利空,单单技术面就是明显的下跌趋势,那么在完成一个有效的底部形态之前也就是主力完成进货动作之前,趋势不会改变。
然后所谓的质优,无非是基本面优,筹码面优,但这些信息都是公司季报公布你才知道对不对?公司老板,大股东,去调研过得机构甚至行业对手都一定比你先知道真实情况对不对?那么情况好他们会先买,股价先涨,你知道买进去就可能在高位。
最后,股票不是价格便宜就安全,而是能不能快速脱离你的成本区。
⑦ 除去一下大盘股,剩下的市盈率都是几十倍,A股高估还是低估
我们在参考市场的估值情况,看的最多的就是市盈率的情况,特别是研究个股估值情况也会重点参考个股的市盈率的大小,市盈率越大代表存在高估的可能性,但我们参考的个股的时候会发现,每个板块的市盈率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大盘银行股的市盈率基本在5倍左右
而小盘股特别是一些科技类股的市盈率都在好几十倍,市盈率在20倍和30倍的都相对较少,那是否代表这类个股的就是被高估了呢。再次市场上市大盘蓝筹个股占比相对较少,小盘类个股占比较大,大部分个股的市盈率都在几十倍,是否也代表了A股整体处于高估的状态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解释市盈率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并且A股是否处于被高估的状态。
市场也好按照目前科技细分行业给出不同的估值情况,具体参考上图情况。总结:我们上图重点解释了市盈率的含义,板块个股长成长性不一致代表的合理估值的市盈率也不一致,我们在参考每个行业的合理估值的情况,还需要参考细分行业的成长性的情况,再次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不管在市盈率还是在市净率都是如此,我们应该在这一两年重点关注A股的投资机会。感觉写的好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⑧ A股历史上50倍以上的市盈率出现过几次
【1】历史资料: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
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后市大势分析
1994.1.20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5.28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后照样无情跌穿---平均股价12.06元
1994.7.2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0.65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点---大熊市结束---平均股价4.24元
1994.9.13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3.56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点---平均股价13.91
1995.2.7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8.97倍---大盘见阶段顶926点---平均股价7.14元
1996.1.1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9.44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点---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6.17元
1996.12.11平均市盈率47.89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点---平均股价13.1元
1996.12.25平均市盈率33.6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855点---平均股价9.44元
1997.5.12平均市盈率59.64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点---大熊市开始---15.16 元
1997.7.8平均市盈率38.17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点---平均股价10.43元
1998.6.4平均市盈率46.27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点---平均股价13.13元
1998.8.18平均市盈率38.83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点---平均股价9.96元
1998.11.17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点---平均股价11.97元
1999.5.17平均市盈率38.09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点---5.19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9.26元
1999.6.30平均市盈率63.08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点---平均股价14.1元
1999.12.27平均市盈率48.75倍---大盘见大底1341点---2.14行情1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10.96元
2000.2.17平均市盈率58.42倍----大盘见1770创出1756历史新高---平均股价13.68元
2000.8.22平均市盈率63,73倍----大盘见2114阶段短期的顶---平均股价16.4元
2000,9.25平均市盈率57.37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74点---平均股价15.06元
2001.1.11平均市盈率63.01倍----大盘见阶段高点2131.98点
2001.2.22平均市盈率56.83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93点
2001.6.14平均市盈率66.16倍----大盘见历史大顶2245点---大牛市结束---大熊市开始---平均股价17.51元
2002.1.29平均市盈率40.6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39点
2002.6.25平均市盈率76.7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748点----平均股价12.69元
2003.1.6平均市盈率42.1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11点
2003.4.16平均市盈率36.1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649点
2003.11.13平均市盈率39.91倍----大盘见阶段底1307点---平均股价7.46元
2004.4.7平均市盈率38.81倍----大盘见阶段中级顶顶1783点---熊市开始---平均股价10.17元
2005.6.6平均市盈率15.4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998点----大牛市开始---大熊市结束---平均股价4.77元
2006.7.5平均市盈率23.31倍----大盘位于1757点
2007.2.27平均市盈率35.25倍---大盘位于3049点---平均股价9.91元
2007.5.29平均市盈率36.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4335点---平均股价18.31元
2007.6.5平均市盈率31.1倍---大盘阶段性大底3404点---平均股价14.55元
2007.10.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位于6124点---平均股价20.16元
2007.1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4.53倍---大盘位于5536点---平均股价17.9元 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从1994年至今的15年间,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以上年年报为业绩基准)为39.67倍,沪深300为30.22倍,其中,在1994年、2005年、2008年的市场底部,A股平均市盈率都低于过20倍,沪深300成分股在3次熊市的最低市盈率都低至15倍;而在1997年、2001年和2007年的牛市顶部,A股平均市盈率均超过60倍,沪深300的市盈率也超过50倍。
⑨ 经常听分析师说A股市盈率是多少,究竟是怎么算的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⑩ 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多少是合适的
你好,市净率简称PB,是由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除以公司年度每股净资产得出的证券的相对估值指标,在评估高风险企业,企业资产大量为固定资产的企业和投资的安全边际时得到广泛运用。【构成】计算公式:PB=P(股票价格)/BV(每股净资产/年)
市盈率是“市价盈利比率”的简称,也就说某只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
一般来讲,正常盈利的公司,净利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盈率10倍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因为10倍的倒数是10%(10%也就是盈利收益率,我们后面会详细讲到),刚好对应的是一般投资者对长期持有股票的投资回报率。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