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世博动迁,上南新村地块什么时候动迁
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chinese/sbdt/news/sbsd/userobject1ai24864.html
❷ 上海世博会场地.上海预留美国多少平方地块
世博会组织者已为美国预留了一块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地块,这属于参展方自建场馆中规模最大的一类。
参考一下,希望能够帮你。祝你愉快。(*^__^*)
嘻嘻……
❸ 上海市黄浦区原卢湾69街坊为何不动迁,到底要等到啥时侯才能动迁呢,是不是不动迁了
哈哈!真的很幸运,我有126宗地块!
!
!
两个地块推迟搬迁有很多的诠释。
资金不到位,
首先,根据卢湾区规划中,我们画出应作为新天地配套教育设施。新天地集团前期投入较大,短期资金难以收回,因此不能搬迁,土地
二是土地规划
规划的地块应尽量未定新天地配套教育设施,有一种说法,上海世博局征用作为停车场,这样它会导致很多问题。补偿政策的变化,等等,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拖
卢湾区最后一个可以固定不动,老住宅区,靠近徐家汇路和复兴中路一带是第一招,但近马当路,由于地铁建设,搬迁,这样的形式仍然是不确定的。
但有消息传出,126地块将被重新定位四月到九月......
希望你满意我的回答!在此表示感谢!
❹ 世博园遗址地块怎么处理
【新民网讯】据东方早报 世博会成功举办后,世博园地区未来将是怎样的新面貌?昨天上海市规划部门公布了《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世博会地区将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从规划内容来看,国际性与低碳环保成为未来世博会地区的“关键词”。
构筑上海最国际化的中心
据介绍,此次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的范围包括世博会红线及协调区,用地总面积约6.68平方公里,其中,世博会红线范围5.28平方公里是规划重点,规划形成包括文化博览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后滩拓展区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在内的“五区一带”。
在用地面积约0.93平方公里的浦西江南造船厂地区,将结合江南造船厂旧址的保护保留,形成与美国华盛顿史密斯国家博物馆群、柏林博物馆岛类似的世界一流博览文化聚集区。
据介绍,该博物馆群除了引进契合世博品牌,传承世博主题的国家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外,还将引进世界著名连锁博物馆,如古根海姆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邀请世界著名建筑师进行设计。
面积约0.63平方公里的浦东世博村,将规划布局为国际社区。结合世博村建筑保留建筑功能的转化,将建设高星级酒店、公寓式酒店、商务酒店及公寓等,形成具有国际文化内涵和多元生活方式的国际社区。
面积约1.94平方公里的浦东一轴四馆地区,将成为国际会展及商务聚集区。这一区域在建设时,就已经将宾馆、展厅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设置在地下,而世博中心也将是会务中心,未来将建成以大型国际性会议和论坛以及精品主题展为主的国际会展中心。同时,这一区域还将引进商务总部,形成新型主题体验式商业体。
此外,面积约0.42平方公里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将引进全球顶级创意型企业、工作室入驻,塑造世界水平的文化创意街区。
面积约1.4平方公里的后滩拓展区,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预留战略空间。
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表示,上世纪90年代陆家嘴成为了上海的金融中心,2010年以后上海最国际化的中心会在世博园区的位置诞生。
规划预留有轨电车线路
后滩公园、世博公园及沿江绿地已经构成了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一轴四馆”采用了地源热泵、太阳能以及遮阳系统等多种节能技术。将来世博会地区将继续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此次规划透露,世博会地区将推广轨道交通为主的公交出行方式。在充分利用4、6、7、8四条轨交线以及12个轨交车站的基础上,加强地面公交的衔接以及公交枢纽。同时预留了开通新型有轨电车的地面线路,线路从南浦大桥附近的浦明路,沿世博大道向南,直至后滩,长约3公里。
据悉,近期浦东一侧的“一轴四馆”将实现转型使用并向公众开放,并开放滨江绿地。浦西则将引进大型博览活动。
❺ 为什么上海世博会结束以后要将中国馆四轴以外的全部世博馆拆除难道就不能作为旅游景点保留下来吗
理由一百年世博惯例留下展馆寥寥无几“就像精彩的奥运会赛事,也没有办法永远比下去”。对于展馆在世博会之后要拆除,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表示,这是惯例。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曾表示,从世博会159年的历史经验来看,保持原样会给主办国带来很大负担,不仅后期需要资金维护,原有地块也无法重新开发,所以依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则,世博会上的外国自建馆属于临时场馆,一般在会后拆除。上海世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表示,早期世博会所有的展馆都要拆除;不过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世博会也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如何让展馆在世博之后被更好利用,带动城市的发展成为课题,于是一些标志性建筑被留了下来。据查,世博场馆留下的建筑非常有限——比如埃菲尔铁塔、西雅图世博会的太空针、大阪世博会的太阳塔。理由二本就是临时性建筑设计已考虑材料降解“本届上海世博会,也有特殊的规章,即除了规定中的一轴四馆之外,国外、企业的等其他各个展馆都是临时性建筑,将来都要拆的。这就是一种规则。”吴建中解释,建设之前已定为“临时性”的特性决定了建设过程中注重建筑的可拆卸性、材料的可降解性,总体是环保的。比如,日本馆的建筑材料就很轻盈,“桩可以打得浅一些”。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也曾表示,不少外国馆的建造设计都是按照临时性标准设计和建造的,在设计前就考虑到拆除后材料的重复使用或直接降解,比如瑞士馆的外墙是大豆纤维,展览结束后只要涂层涂料,两天内就能降解,无法永久保留。因此建筑从临时性变成永久性,质量安全如何解决也是个大难题。理由三占用大量土地或带来灾难性影响由于世博展览需要庞大的面积,百年世博史上,不少展馆地址都会选择在郊区,开完后拆除。有人表示,世博会的土地使用非常不合理和不经济,特别是本届世博会,场馆占地5.28平方公里,却选取在寸土寸金的市区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世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就能否保留场馆,世博局也曾和国际展览局商量。但对方表示,如果本次世博会保留大量外国馆,将对以后的主办方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人家可能没有这么多的土地。他还表示,这些场馆的运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费用,还涉及到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实际上场馆在世博会期间所举办的文化活动等也是一大看点,这是无法在世博会结束后延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