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什么潜艇是采用AIP技术
中国承认研制出国产AIP潜艇 技术国际领先
元级潜艇已加装AIP动力
“心”动力成就新梦想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一研究所特种发动机应用出新果
实习生 梁利兵
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从今年起,每年都将会发一笔“意外”之财。当然,并不真的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因为历时一年有余,其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盖及填埋气发电项目终于竣工投产,以后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1200万千瓦时的电能。
这个项目的核心———特种发动机技术的承建者,则是有30年特种发动机研究历史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一研究所的下属单位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特种发动机,是一种由外部供热使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做周期性压缩和膨胀的闭式循环往复式发动机,七一一研究所研制的这种发动机,是一种具有国际水准的科研新成果,有分别带动20千瓦和100千瓦发电机的不同机型,既可以使用天然气、柴油、太阳能,又可使用其它固体燃料作动力进行发电,而排放的污染气体比目前市面上的其它发动机都要少,已达到欧洲排放标准,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均可大规模应用。
目前,这一发动机已成功应用于我海军新型AIP潜艇上。由于它不依靠空气推进的动力装置,大幅降低了潜艇噪声,能使潜艇在水下长期航行,增强了潜艇的隐蔽性,进而大大提升了我国海军作战实力。
此前这种船用发动机技术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控,如今完全实现了自主研发,被国内外誉为一颗强劲的“中国心”。
特种发动机的研究,凝注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一研究所研发人员数十年的心血。1975年,中国舰船研究院第七一一研究所成立特种发动机研究室,1996年6月,成立特种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八五”、“九五”的研究,相继突破12项关键技术。1998年,他们研制成功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特种发动机原理样机之后,他们又研制成功了工程样机,总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特种发动机的研究过程中,七一一研究所以此为契机,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力量。从主持该项目之初,课题组只有10多人,而现在发展到100多人。涌现了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先进人物,也正是这支团队,多次被评为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先进集体”,两次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为了更好地推动特种发动机的应用,七一一所的特种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整体转制成立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并建成了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研究和试验基地。而前不久完工的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盖及填埋气发电项目,使这一技术在民用领域方面的应用更加成熟
② 100亩的垃圾填埋场需要多少投资
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治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设备选型,二次污染防治设计,经济分析等等。一.工程概况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在:一,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二,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三,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在上升,消费物品也在增加。若不处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将引发重大的灾难,故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工程。2.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治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设备选型,二次污染防治设计,经济分析等等。3.设计规模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均垃圾生产量等因素,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起始规模为600吨/天。4.技术经济指标垃圾处理规模:21.90万吨/年;填埋场库容:619.32万米3;使用年限:21年;渗滤液处理规模:300吨/天;渗滤液处理标准:三类;调节池容积:20000米3;单位垃圾处理总成本:284.58万元/年;投资回收期:12.95年二.总图布置1.选址此填埋场的选址经过从工程学、经济学、环境学、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的缜密的考虑而选取的。1) 从经济学上看,此填埋场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能容纳600~1200t/d的垃圾处理量;附近有一大道,距市中心仅9.87公里,场址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场址周围有相当数量的土石料,用于天然防渗层和覆盖层的粘土等。2) 从工程学方面看,场地有适当的自然地形作为填埋空间其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适当;天然地层渗透性系数达到10-7cm/s以下,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地质条件很好;场址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位于台风经过的地区,其暴雨发生率也较低,位于大气混合扩散作用的下风向,即气象条件适当。3) 从环境学上看,场址远离专用水源补给区2000米以外,地基基础位于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米以上,对地表水、地下水影响较小,同时场址位于居民区2000米以外,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对居民区的影响也较小。4) 从政策法规上看,此填埋场的建立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综上所述,将场址确定于此作为填埋场地。2.厂址概况填埋场该处地貌为两个山谷,基本为南北走向。山谷地形开阔,中间有一小山丘分隔,两个山谷在南端会聚。整个场地占地40平方千米。填埋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刮偏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年降雨在1000毫升以上。场地为双层结构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埋藏较浅,富水性一般,以粘性土为主,且粘土厚度较为稳定,天然条件下松散层粉和基岩风华壳风化含水层的防渗、防污性能均良好。3.总图布置该填埋场处理工程主要生活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沼气发电区四部分组成。
③ 中国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1)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重,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2)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资源日益匮乏等。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部分地区有所改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
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自然资源指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主要特征。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空间环境等。
资源在枯竭表现为: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环境被破坏表现为:人类在耗费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环境。
④ 中国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在哪里
中国垃圾处理设施还非常落后,364个城市还没有垃圾处理厂,发改委已经要求各个设市城市07年底要征收垃圾处理费,全部投入到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生活垃圾厂的投资规模将在360亿元以上。 我国垃圾处理量年增幅10%以上,处理率低。固体废弃物是浓缩态最高的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也非常大,尤其是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固体废物产生量受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品生产和消费量的影响,因此,废物产生量与P之前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随着P的高速增长,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率保持在10%上,2005年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粪便1.95亿吨,综合处理率在51%左右,工业固体废物13.4亿吨.其中危险废物1000万吨左右,有400万吨没有得到处置。 我国垃圾处理厂在规模和结构上非常落后。根据建设部对全国661个城市垃圾填埋场运行检查情况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661个城市有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372座,分布在297个城市,一半以上的城市垃圾处理率为0,全部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率仅仅为50.8%,近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而这部分填埋厂中只有15%能够实现生活垃圾的基本无害化, 5%填埋场垃圾实现较完全的无害化,其余的垃圾只是被简单的填满,仍然在继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建设垃圾处理厂正在成为各地的共识。根据环保总局“十一五”规划,我国将投资450亿元新建垃圾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以上。“十五”期间我国新增垃圾处理能力约12万吨/日,如果根据“十一五”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4.2万吨/日的规划计算,每吨的建设成本在15万-20万之间,“十一五”期间生活垃圾厂的投资规模在360亿-480亿元左右。 从各地方的情况来看,对于垃圾处理也越来越重视,北京市和河南省都出台了“十一五”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方案,我们预计其它省市也将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此外,国家发改委在07年2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将动用价格杠杆促进环境保护,推行“谁污染谁付费”,规定在07年年底前所有城镇收缴污水处理费,所有设市城市都要在规定期限内收缴垃圾处理费,预计这一政策将提升地方在建设垃圾处理厂方面的资金实力。 建设部最新统计资料介绍: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建有生活垃圾处理厂(场)467座,处理能力8567万吨;填埋场372座,处理能力7103万吨,分别占80%和83%;焚烧厂69个,处理能力1138万吨,分别占15%和13%;堆肥厂26个,处理能力326万吨,分别占5%和4%;截至2006年底,焚烧处理量占全部垃圾处理总量的比例约为13%,与2005年相比,填埋下降2个百分点,堆肥下降1个百分点,而焚烧处理上升3个百分点;我国垃圾通过焚烧发电进行处理的比重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另外,一批焚烧厂在半年内建成或即将建成投产:宜兴垃圾焚烧项目、福州红庙岭垃圾发电厂、厦门市环卫综合处理厂、天津青光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州苍南垃圾发电厂、宁波镇海垃圾焚烧发电厂、淄博垃圾焚烧发电厂、昆明西郊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成都市第一垃圾发电厂等项目。其中80%的焚烧厂是在近5年建设的,若干从事焚烧厂投资或供货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形成,可见,垃圾焚烧发电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⑤ 中国有没有AIP潜艇技术
中国承认研制出国产AIP潜艇 技术国际领先元级潜艇已加装AIP动力“心”动力成就新梦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一研究所特种发动机应用出新果实习生 梁利兵 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从今年起,每年都将会发一笔“意外”之财。当然,并不真的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因为历时一年有余,其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盖及填埋气发电项目终于竣工投产,以后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1200万千瓦时的电能。 这个项目的核心———特种发动机技术的承建者,则是有30年特种发动机研究历史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一研究所的下属单位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特种发动机,是一种由外部供热使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做周期性压缩和膨胀的闭式循环往复式发动机,七一一研究所研制的这种发动机,是一种具有国际水准的科研新成果,有分别带动20千瓦和100千瓦发电机的不同机型,既可以使用天然气、柴油、太阳能,又可使用其它固体燃料作动力进行发电,而排放的污染气体比目前市面上的其它发动机都要少,已达到欧洲排放标准,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均可大规模应用。 目前,这一发动机已成功应用于我海军新型AIP潜艇上。由于它不依靠空气推进的动力装置,大幅降低了潜艇噪声,能使潜艇在水下长期航行,增强了潜艇的隐蔽性,进而大大提升了我国海军作战实力。 此前这种船用发动机技术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控,如今完全实现了自主研发,被国内外誉为一颗强劲的“中国心”。 特种发动机的研究,凝注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一研究所研发人员数十年的心血。1975年,中国舰船研究院第七一一研究所成立特种发动机研究室,1996年6月,成立特种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八五”、“九五”的研究,相继突破12项关键技术。1998年,他们研制成功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特种发动机原理样机之后,他们又研制成功了工程样机,总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特种发动机的研究过程中,七一一研究所以此为契机,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力量。从主持该项目之初,课题组只有10多人,而现在发展到100多人。涌现了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先进人物,也正是这支团队,多次被评为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先进集体”,两次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为了更好地推动特种发动机的应用,七一一所的特种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整体转制成立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并建成了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研究和试验基地。而前不久完工的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盖及填埋气发电项目,使这一技术在民用领域方面的应用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