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护城河的襄阳护城河
襄阳地处华夏中部,据历史学家研究证明:中国从北至南,到了襄阳,地表水骤然丰沛。而只善陆战不善水战的北方民族,在历次南侵过程中,兵临军事重镇的襄阳城下,往往会望水兴叹。聪明的襄阳人逐步认识了水的城防功能,护城河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战争间隙被拓宽、掘深。 根据史料记载和历史考证可以得知,襄阳护城河是中国最宽的护城河之一。襄阳护城河之所以这么宽,原因之一,就是源于襄阳悠久的历史。襄阳学者严爱华在《襄樊风情·历史》一书中曾撰文指出,历史上的襄阳是古代几条重要水陆交通线的枢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至春秋战国时期,襄阳声名渐隆,地位日重,成为一座重镇。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襄阳境内的诸侯国先后为楚所灭,了为抵御韩国的南侵,楚国将具有重要战略、交通意义的襄阳置为军事防御的“北津戍”。襄阳当时就成了楚国的北大门,成了联接楚国与周天子及郑、晋、卫等诸侯国的通道。而距襄阳不过数十公里的宜城(现在的宜城市),曾一度是楚国的都城。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立郡县,将襄阳以汉江为界,置南阳郡(江北)和南郡(江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占据襄阳,分南郡置襄阳郡,襄阳置郡从此开始。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虽然封建王朝屡经兴废更替,行政区划的设置、名称也历经嬗变,但襄阳始终是州、郡、府、道、路的治所。 由于襄阳是我国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并一直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因此,护城河的宽度为天下之最,并不为过。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视襄阳为“恢复中原之基本”;清朝著名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对襄阳、武昌、荆州三个重镇在湖广形势中的不同地位曾作过一番分析比较,结论为:“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三郡相较,襄阳殆非武昌、荆州之比也。”
后代史学家对襄阳的军事战略地位有这样的总结:“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清·王万芳《襄阳府志》)
历史上,襄阳发生的有史料记载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共有200多次。从每次的战局来看,襄阳的得失,直接关系到中原战争的全局。尤其是当中国出现南北政权对峙时,襄阳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襄阳历史上历时最长、战斗最残酷的一次战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阳大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至1273年,持续了6年之久。最后,樊城失守,襄阳失去依附,加之长期遭受围困,城内物质匮乏,等待救援无望,守将吕文焕率部投降。
襄阳城失守后,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公元1274年,元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于1276年攻下南宋都城临安,并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其中,襄阳城高池深,是造成襄阳大战之所以经历这么长时间的主要原因。 襄阳护城河之所以很宽,还有客观的自然条件因素存在。北京、西安、洛阳、南京等地在历史的地位比襄阳还重要,但受自然条件因素制约,它们的护城河并没有襄阳护城河宽。
池宽水深,水是必要条件。襄阳护城河的宽度与襄阳的水资源丰富是分不开的。古襄阳城内,除了汉水之外,还有襄水。这为了护城河的水源补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际上,襄阳护城河在形成之初,并没有这么宽,它也经历了拓宽、拓深的过程。
当时,不仅汉水、襄水的水源补给充足,水质也相当好。每逢战事吃紧时,城内军民就取护城河的水来直接饮用。后来,随著城内居民的逐年增多,为了保证战时能有充足的饮用水,人们便不断地拓宽护城河。不仅如此,襄阳护城河还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据《襄阳县志·岁修章程》一文记载:“宋郭杲旧设二闸,盛涨之时闭北闸,开南闸,放浑水入汉(汉江);大水既退,则闭南闸,开北闸,导清水入壕,方法极为尽善。”过去,城内居民是通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来与城外取得联系的。护城河加宽后,城内居民如何与外界联系呢?为了方便城内与外界联系,当时在文昌门、阳春门、西成门与陆路相通处,人工修建了一个环岛,以此为支撑建成两段吊桥,帮助城内外联系。环岛内既可以屯兵,又可以成为城内防御的前线。
❷ 苏州的护城河的资料
苏州环城水系和道路一直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南一段则最具历史文化及景观价值。明清以来,南城河沿岸一带商贾云集、市肆林立、水陆交通繁忙。近代以后,沿河一带建起许多现代化的纺织、染织工厂,成为苏州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
随着大规模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护城河沿岸一带已经从城市边缘转变为中心区的一部分,交通压力不断加大,而老化了的工业企业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改变护城河沿岸景观与古城风貌不谐调的状况,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苏州环护城河风貌保护工程,南门路段改造首先启动。
在此方案设计中,笔者对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环城水上旅游、道路交通、绿化休闲、古城保护、城市防洪等系统有机结合;怎样正确对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强化和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地探讨。
1、环境分析
规划区位于苏州古城的南护城河南岸,规划范围北起护城河,南至规划辅路中心线,西起盘门路,东至原十苏王路,总用地面积为89.68hm2,分A、B两区,南门路北侧为A区,用地面积为15.8hm2,南门路南侧为B区,用地面积为73.88hm2。南门路规划路幅宽34m,全长约4km。该路段与古城河、城墙遗址、盘门景区和桂花公园遥相呼应,是环古城道路中最具自然、人文景观的一段。
南护城河两岸现状用地功能混乱,有大量工业仓储用地,一些居住用地混杂其中。护城河岸线被货运码头、民居建筑等占据,公共开放性较弱,建筑质量较差。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现状面貌未能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水网发达、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2、城市结构的转型与功能的整合
按1996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南护城河南岸一带主要为二类工业用地。目前,苏州新一轮的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原吴县市将被撤销,在城南城北分别设吴中区和相城区,这种城市总体格局的变化无疑将对城市发展战略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宏观上,城市南北片区所形成的合力会有所加强,吴中区是苏州的历史文化腹地,苏州重要的名胜古迹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基本位于此处,应在已有基础上大力培育城南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品位和吸引力,使南护城河一带成为重要的文化汇聚点和居住发展用地
环护城河风貌保护区南门路段的功能定位是:集水上旅游、道路交通、绿化休闲、古城保护、城市防洪等系统为一体的,围绕苏州古城的一条新的城市景观精品地带,同时也是对旅游、居住及相应配套设施进行合理安排的综合区。由此,方案形成了“三区一带”的功能区划与总体结构形态
(1)旅游商业服务区:在从盘门至裕棠桥西侧的范围内(包括A-1、A-2、B-1、B-2号街区)增加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功能的综合用地,A-1号街区安排旅游文化娱乐展示功能用地,主要布置旅游传统作坊展示、水陆戏台、书场及其它娱乐设施;A-2号街区安排旅游商业服务功能用地,布置旅游品市场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服务;B-1号街区为保留现状住宅及商业用地,布置社会停车场及交通换乘系统;B-2号街区安排旅游服务功能用地,设置品位较高、体现传统风貌的旅馆及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
(2)地段性商贸闹市区:在人民桥两侧的规划范围内(包括A-3、A-4、B-3、B-4、B-5、B-6、B-7号街区),保留位于东南处的中学,延续城市级商业功能。将交通换乘站设于B-3-05地块(现小商品市场南侧);B-4、B-5号街区为南门路与人民路立交的互通匝道间的桥头公园,以绿化景观为主;北侧的A-3、A-4号街区以休闲绿地为主。
(3)生活居住区:在人民桥东侧至觅渡桥范围内(包括A-5~A-8、B-8~B-13号街区),安排以居住、休闲功能为主的综合用地。人民桥和南园桥之间的中段以居住为主,北侧以休闲绿地为主;觅渡桥和南园桥的东段以居住为主,北侧以生态绿地为主;基本保留南园桥东西侧住宅区,在翠湖公园西侧设交通换乘站;觅渡桥西侧设置体现生态思想、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组团。
(4)环城旅游观光绿带:即以古城外城河两岸为主,集交通、绿化、旅游(水上、岸上)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外城河滨水地带作为旅游者与市民共享的开敞型休闲观光绿带,既是居住区与外城河水面之间的过渡空间,也是古城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观赏地带,达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效果。
3、重构道路交通与城市防洪体系
3.1原则
两条水陆交通带(河道、南门路)和以横向为主、纵向为辅的步行绿带各司其职,同时又在空间上互相联系,构建符合该地区旅游、交通、商业和居住发展需要的综合运输、公交、步行交通体系,并将南门路作为沿外城河的防洪道路(图6)。
3.2交通系统规划
(1)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
(2)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沿河强调亲水性。
(3)以现有道路网络为基础,在南门路南街区组织开辟辅道以解决该街区内部的交通可达性问题,并起到对南门路车流适当分流的作用。
(4)组织由水上旅游和公交、公共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
(5)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设置交通集散广场、码头和船闸等。在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这些场所时,应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6)遵循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开辟环城自行车专用道路。在沿河一侧采用林荫道形式设计有适当蜿蜒曲折和高低起伏的专用自行车道路。
3.3南门路规划
南门路西起盘门路,东接原十苏王路,中间与古城主干道人民路和南园路相交,全长约3 200m,为环城河路的南段,是城南沿外城河的一条次干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Ⅱ级。南门路是沟通城西南与城东南工业、商业及居民出行的通道,有效地拦截和分流穿越古城的交通,减轻古城交通的压力,对中环快速路的交通也起到一定的集散作用。同时,南门路又承担了防洪大堤的角色,路中心最低高程为3.12m(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标高为黄海高程3.12m)。
4、整合空间景观系统
4.1原则
空间景观组织以展现苏州古城历史风貌,强化“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典型水城景观特色为原则,整合该地区的古城河、盘门景区、城墙遗址、公园等景观要素,沿护城河突出展现盘门、古塔、古城墙的古朴历史风貌,沿南门路则展现古典风格与现代气息交融的古城新貌,营建与功能结构、路网系统和绿地系统相辅相成的空间景观体系。
4.2空间构成要素
(1)“一带”指环城旅游观光带。南门路段是围绕古城外城河的、集交通、绿化、旅游(水上、岸上)功能为一体的景观道路。它作为环城旅游绿带的一部分,在设计中十分重视形态的整体性,力求恢复使用水上游览空间和强化两岸景观设计。
(2)“二线”指合理组织陆上、水上游览路线。通过调整原有沿外城河车行道路的路线,使沿河岸线的步行与车行交通分离,并与环城水系的游览路线合理组合,形成水陆并行的游览线系统。规划设计中除对局部景观进行调整外,重点对水上游览空间进行设计,增加一个近水空间层次,突出动态景观效果,这样做既满足了水陆游览、休闲的活动需要,也丰富了环城水系的空间形式。
(3)“三区”指盘门、南门、南园3个景区,其中盘门景区包括月色江声、瑞光塔影、龙蟠水陆、吉水揽胜、双桥烟雨、清风杨柳等景点,南门景区包括荷蒲熏风、淡烟疏雨、曲径寒梅等景点,南园景区包括南园春晓、觅渡揽月、桂花公园、翠湖公园、青枫绿屿等景点(图7)。这些景区是南门路段空间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采用视廊、观景点、对景等手法,充分运用“景在城中”的理念,并在整体布局时,注重空间结构与自然的结合。
(4)“四点”指盘门、人民桥、南园、觅渡桥4个重要空间节点,其中又包括各种形式的空间节点,如:文物古迹点、历史遗迹点、街道广场以及环城水系沿岸的观景点等(图8)。这些空间节点的设计,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多彩。
(5)“五纵”指盘门(清风杨柳景点)、觅渡桥沿河纵向绿带、人民路、南园路沿街林荫道、翠湖公园纵向绿带这5条纵向绿轴,根据河网水系以及街区道路组织,布置纵向绿带,并将其引入沿城河绿带,活跃南部街区内部景观,构筑区域整体网络状绿地系统。
5、强化古城风貌特色
5.1空间格局
遵循“保持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路网河道格局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则,与苏州古城“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城市双棋盘格局一脉相承,形成古城河-环古城绿带-南门路-临路街区四线逐步改造开发的模式,突出以河道为中心、街巷与之平行、建筑临水而建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格局。
5.2空间意象
(1)布局特色。南门路段规划设计强调“亲水性”,突出水与建筑、街巷、桥梁的密切关系,尤其在盘门入口地段和其它水湾节点处继承建筑贴水、临水、枕水和街巷沿河的传统布置手法,保留街区中原有古桥,使之在河道上成为空间的焦点。由街到房、由房到河、由河到桥,建筑布置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虚实相间,河道与街巷、商店、民居、桥梁浑然一体。创造多处水与绿化、亭榭曲廊等密切结合的“亲水空间”,使整个街区形态充满浓郁的水乡风情(图9,图10)。
(2)建筑形态。苏州建筑尺度较小、造型轻巧、立面简洁、体态玲珑,南门路段规划设计抓住其体量、尺度、比例都较小的特征展开建筑空间,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组群式布局,强调以人的尺度为基本尺度进行规划设计。
(3)建筑风格与色彩。建筑风格除把握较小的空间尺度外,注重继承造型轻巧柔和、体态小巧玲珑、粉墙黛瓦和坡屋面等传统建筑风格之精华,体现秀丽的苏州建筑艺术风貌。建筑色彩运用粉白墙面、黛色瓦屋面、淡米黄色花岗石桥梁、河岸和码头、踏步、粟色门窗等要素组成淡雅素洁的街区建筑基调。
5.3空间环境
(1)整体空间面貌。规划力图在盘门-人民桥地段塑造既有苏州古城传统特点,又有城市绿地开阔、疏朗特色的沿河景观,烘托盘门、古塔、古城墙的古朴历史风貌(图11)。
在人民桥-觅渡桥地段营造绿地景观与建筑景观相融合、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和谐有致、相得益彰的沿南门路景观,展现发展中的古城新貌。
(2)措施。①滨河绿带:在滨河沿街地段划出用地进行较大面积的绿化,结合地形建设滨河步行绿带,点缀湖石假山,栽植花木,形成多层次的驳岸,局部设置亲水台阶或线型亲水平台,并结合码头以及其它观景节点构筑观景平台(图12,图13)。驳石材选择传统材料,步行绿地的铺地材料选择具有本土特色、与传统材料质感相似的石材和砖材。
综合考虑防洪、景观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将道路标高定为3.12m,道路北侧堤岸、花池、栏杆标高3.32m,整个道路可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滨河岸线结合相邻地面与水位的高度差(百年一遇防洪标高为黄海高程3.12m,现状设防为2.2m,常水位为1.2m~1.4m),按视觉景观、步行游憩和护坡工程技术要求,采用人工护坡或自然植被护坡、单级护坡或多级护坡等多种形式,形成“亲水”环境。
②街区街景:建筑布局既整齐又有凸出缩进,建筑层次高低错落,建筑造型轻巧柔和,建筑立面既不雷同又避免过于复杂。商店的招牌、幌子、照明、橱窗造型、店铺立面、入口布置等均努力体现浓郁的苏州传统特色和地方风格。
③水巷景观:多创造优美的水景观,为河道的水环境和街区空间环境增色,如在轻巧空灵的二层跨河廊桥、滨河地带挑出供休憩的亭和廊等,使水与建筑、桥梁、滨河绿地等都能精巧、适宜地有机结合,从而使街景和水巷景观具有动人而丰富的艺术魅力。
5.4历史文化保护和历史资源的再利用
街区的规划设计不但保持而且强化了苏州的历史风貌,将联结历史、延续文脉、对具有心理意象的环境和文物古建筑等加以保护,并将其有机地组织在街区整体环境之中。
在现有民居群落的基础上对传统空间加以整治改造,适当恢复盘门水-陆商业文化旅游街,形成具有传统风格的沿河建筑景观。建设水-陆戏台、评弹茶室、传统手工艺作坊群等等,充分展示苏州优秀传统文化。
从长远看,城南一带的现状工业将会实施功能置换,以利于新城市功能的发展以及有活力的产业的兴起。考虑利用现有纺织厂中一些有价值的建筑及其环境,建设以传统纺织工业博物馆为主,辅以配套的休闲游憩场地及设施的主题休闲公园,使传统城市肌理在新的城市格局中延续并发挥新的作用。
5.5街区建筑小品
南门路段规划设计力求在继承传统“城中园”布局形态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因此规划要求街区的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驳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需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苏州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环古城道路空间景观,需设计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游艇码头设计、候车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苏州的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
❸ 如何用基本面分析一只股票从哪些维度
基本面分析是股市中分析的方法之一,其他的还包括技术分析和量化分析。实际上,如果能够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交易胜率会变高。一般基本面分析方式有自上而下,可以先从宏观环境,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等几个步骤对想要投资的股票进行分析。
我们都希望自己买的公司是好公司,可以给自己带来不错的收益。可是现在市场股票越来越多,4000左右。通过基本面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好公司要有护城河这个我相信你大家都听说过,也可以称之为竞争壁垒。有护城河的公司,可以穿越牛熊周期。有些公司有天然的护城河,也就是拥有垄断壁垒。
虽然垄断不利于行业发展,但当一家公司拥有垄断能力之后就很明显拥有了很好的护城河。很多行业天然就具备垄断特性,比如说上海机场,中国国旅等。前者拥有优质客流,后者是免税店带来的长期利润。
还就就是成本壁垒,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把成本控制到很低,并且长期常年处于高润状态就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通过低成本,高利润长期生存下去,在同行竞争过程中也可以熬得住,甚至耗死对手胜者为王。
价值投资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好公司,当然好公司的标准不局限于上述这几方面。其他的比如有强大的现金流,差异化的产品,市占率等等都是可以衡量一家公司好坏的维度。
找到好公司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在投资好公司上赚钱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这里还有估值概念,好的东西贵了或者溢价太高资金也不一定会认可。
只有当好公司便宜之后才是价值投资的好时机,好比贵州茅台现价是1700元/股,当它跌到800元/股呢?还有我的建议是,找公司不一定需要多么复杂的商业模式,尽量找自己看得懂的公司,业务简单,盈利高,成本低。还有行业格局已经清晰,头部龙头企业已确定的。
关注猪爸财经圈,专注投资者教育,移步专栏学习更多干货。
❹ 襄阳发现古城墙、护城河,距今4200余年,专家对此是如何解答的
从探索的角度来看,长城的周长约为1500米,剩余高度约为2 - 3米,宽度超过20米。与古城墙相邻的护城河也很大,周长2000多米,宽20 - 30米,深7 - 8米。根据初步判断,这些城墙建于5000多年前的屈家岭文化的早期。凤凰翠城遗址及其周边附属聚落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根据该城市的大型建筑遗迹,尤其是高档建筑遗址,以及出土的许多小玉石和绿松石饰品,山四围推测该城市遗址是高档的,是湖北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中心。
据情报显示,该地区的墙周长约1500米,其余高度为2或3米,宽度超过20米。与古墙接壤的护城河也相当大,有2000多米宽,20到30米宽,7到8米深。据初步估计,城墙的建造时间是5000多年前特洛伊文化的早期。参与早期考古工作的香洲区文物管理办公室(现香洲区博物馆)主任傅强说,早在2016年,考古学家在挖掘地下约25厘米的地方就发现了圆形地基的遗迹。“早期的房子是圆形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上,一半是洞屋,”他说。
❺ 我们投资不能只看市盈率还要分析公司财报和护城河等对吗
在股市发展的30余年来,每年没有八千,都有一万人问类似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没搞明白,自己进入股市是投资还是投机来了。假如把买股票比作拍拖和结婚的话,那么投资就是要结婚,投机更像拍拖。
你就扪心自问一下,你在学生时代拍拖的时候一开始是看什么?当然是要女靓男帅啦,对不对?而对于股票来讲,帅和靓就是吸睛的所在,也就是走势强的。所以直接一点,投机就是看走势。
投机有时是很爽的,但更多是被所谓爱情虐了千百遍的人,接着他们就要进入谈婚论的阶段了,想好好找个良人从了。但良人的标准是什么?是专业技能(所谓护城河),目前收入(财报)还是大家的评价(市盈率)?其实这些标准都对,但大部分人简单的把这些数据看成是静态的,现在大家都说他好哦,工资收入高,有技术哦,嫁给他没错,结果最后离婚了,或因时代变迁了,或人不是你开始想象的那样。比如以前的国营厂工人,以前都是攀着杆子要嫁的,现在呢?所以投资的重点都不在这些表面大家摆出来的数据,重点在于适应市场变化过程中的盈利能力,即使强如股神巴菲特,他的秘诀在于选行业和好的管理层,以及参与公司管理,确保了长久稳定的盈利。所以一般股民在不能像巴菲特那样分散投资的情况下,想要押中宝,主要是选对行业,并在这两三个行业中选中潜力股,即目前中不溜的几个公司,管理层变化和经营计划(未来会不会有大的扩张),目前业绩的稳定。
终究来讲,一般不是w思聪,你本没有多少挑选的资本,那么老老实实选中几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中的中不溜,业绩稳定公司,等待爆发。
❻ 古时候城外是护城河,攻城的时候梯子搭在哪里
当下是热兵器时代,乃至是电子战时代。对于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尤其是最重要的城市攻防战,我们一直都比较好奇。古代人究竟是怎么攻城的呢?
其三,攻城门。
相对来说,城门是一座城市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能够从城门那个位置攻进去,显然耗费是最小的。因此,这里也会成为古人进攻的首选。
当然了,如果古代有奸细提前混入城中,并且把城门打开,放下吊桥。那样一来,攻城显然就更容易了。
其四,用水攻。
这是古代经常采用的一种攻城方式。因为古代每座城市都会把水引进城中使用。这些水能够顺利进城,水源必然比城市高。而攻城的人,正好利用这种方式,把城市淹没。
比如晋阳这座城市,历史上就曾多次发生敌人把水引进来,灌入城中,从而攻破城池的情况。
❼ 如何探明上市公司护城河深浅
公司能够创造并维持高水平的ROE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当公司的规模扩大时,维持高水平的ROE是极其困难的事。
投资者的理性目标是战胜通胀,拥有持续高水平ROE的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商誉而受益于通胀。投资者没必要寻找成长型股票,ROE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指标,只要ROE趋稳甚至趋升,成长不是问题。
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证明:盈利增长率或股东权益增长率=ROE/(1-ROE) (A股财报都是以期末ROE计量)。有复利意识的投资者能够明白,可持续ROE的一点差异,就可造就长期持有收益的巨大差异!
至于留存收益的增长率,不同公司不同判别标准,一般来说需要保持高增长率以维持优势(留存收益导致股东权益增加)对于经济能量很强的公司,并不需要太多利润留存,它们懂得以分红或回购来回报股东。
留存利润多的公司,要判断它买入的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就看其本身能否在收购前后维持高水平的ROE。
投资者不能仅仅盯着毛利率、ROE等获利指标,而要首先盯住现金流,这点非常重要,盯住现金流是投资者看财报的第一要务。首先快速查看这家企业数年内是否创造了正的经营现金流,现金流和经营收入、利润是否同步增长;然后看这家企业是否产生自由现金流,即扣除资本支出后的年化现金流。
可以用一个简单指标来判断:盈余再投资率。所谓盈余再投资率即是资本支出占盈余的比率,可用5-10年内企业购建固定和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流之和/这几年净利润之和计算,盈余再投资率低于50%即算低,大于100%算偏高(周期型公司以4-5年为计,非周期或弱周期公司最好找到10年数据)。
通常情况下,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为维护正常经营,其净利润中用于资本开支的比例比那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要小得多。
那些盈余再投资率低的企业是真正的长线价值股,它们是现金牛;而那些盈余再投资率奇高的企业则是现金消耗者,长期持有它们犹如望梅止渴。第三,除了定量分析,如何判断护城河的深浅及变化,是个定性分析,见仁见智。
❽ 如图,一座城墙高11.7m,墙外有一条宽为9m的护城河,那么一架长为15m的
能。
解题过程如下:
①第一种算法:
一、设这把梯子能够到达的墙的最大高度是h米
二、则:
根据勾股定理
15^2−9^2=12^2(米)
三、比较:
∵h=12>11.7
四、得出结论
∴一个长为15米的云梯能够到达墙的顶端。
②第二种算法:(便于口算)
一、根据勾三股四弦五的原理
一直角边为9m=3x3m,斜边为15m=3x5m,
二、另一直角边最长为3x4m=12m
三、比较:
12m>11.7m
四、得出结论
所以15m的云梯可以达到墙顶。
(8)济川药业护城河分析扩展阅读:
勾股定理:
①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
②定理用途: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解第三边,或者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证明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用来证明该三角形内两边垂直。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这是勾股定理的最基本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