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年年末日本也推出来25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样除了通货膨胀还有什么不好
尽管刺激计划的总体规模很大,但经济学家认为,短期内支出带来的提振将非常有限,因为最终的实际支出可能会比计划的要少。在编制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时,负债累累的日本政府将利用紧张的财政空间来应对海外风险和销售税上调的影响。
Ⅱ 2019年日本经济会继续下行吗
未来三年联合国预算出炉,中国取代日本跃居第二!日本缺钱?
日元
日本经济放缓已成事实
早在2016年,联合国上一次调整各国在预算中的分摊比例时,日本国内就有人提出日本所承担的会费被中国超越会增加中国的影响力,这种担忧不用想也是来源于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不自信。
日本国内的经济自受到上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持续处于负增长阶段。近几年来,由于安倍经济学直升机式撒钱的财政扩张政策,才让日本经济稍有缓解,但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自2016年美国第一次加息以来,美国已经连续9次加息,加息带来的流动性的收紧,严重阻碍日本财务扩张计划。今年三季度,(功重耗:鸿蒙创业圈)日本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值显示,GDP环比年率修正值为-2.5%(预期为-2%),创下自2014年年中以来最大季度跌幅,虽然日本依旧实行负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但美元的收缩影响远超过预期,日本经济在未来的一年很可能会继续下行。
不管外界如何,我国还需要砥砺前行,前方的路还不平坦,越努力越幸运!
Ⅲ 日本房产2019年-2020年的走势是怎样的
自2019年开年以来,日本GDP近年来持续增长,经济再次进入上升周期。再加上即将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G20峰会,以及正在建造的大阪赌场等等,都预示着日本的房价朝着稳定上升方向走。其实除了固定的租房需求,旅游人数的增加也会对民宿和房地产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2019年-2020年日本曾多次报道即将迎来大量的外国游客,加上日本对签证政策的放宽,引进外来人才都是房地产发展的利好因素……
Ⅳ 日本经济30年不增长,为何西方依旧没有国家能超越它呢
日本的经济30年来没有停滞不前,但增长非常缓慢,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徘徊在5万亿美元左右。日本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有基础,而且人口基数很大,西方国家想在短时间内超过日本,这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完全不可能。过去30年唯一一个 gdp 超过日本的国家是中国。2010年,中国以5.75万亿美元的 gdp 首次超过日本,超过了日本的5.3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Ⅳ 为什么世界经济正在逐渐“日本化”
2016年,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特·奥布莱恩发表了题为《世界经济正在日本化》的文章。奥布莱恩发现:“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因为世界经济正转向日本模式。”
所谓“日本化”,可以概括为“三低三高”并存的经济常态: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福利、高货币、高债务。
此后四年,全球经济似乎如奥布莱恩所预测的那样转向“日本化”。
2019年9月,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指出:“现在对欧洲和日本可靠的市场预期使它们陷入货币经济学的‘黑洞’,即利率困在零的水平动弹不得。收益率保持为零或负值可能将持续一代人的时间,美国距离加入它们只有一次衰退之遥。”
仅仅三个月后,2020年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欧美政府“兜底式”救灾救市,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零,直接采购债券ETF。
很多人说,平成三十年是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当前,全球经济正加速“日本化”,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将来如桥水分析师所言可能“失去十年”,亦或更久?
过去三十年,日本经济走向了“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福利、高货币、高债务”之困境。
这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的一大谜题。
我们先从1990年说起。1990年是日本经济的拐点,当时有两大趋势:
一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二是日本劳动人口进入拐点。
普遍认为,泡沫经济崩溃是日本“消失三十年”的直接原因;日本生育率低迷、老龄化加剧则是深层次原因。
经济泡沫崩溃后,房价、股价暴跌,日本经济陷入持续通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再创日本经济,日本政府历经多年徘徊后主动改革求变,央行将银行隔夜拆借利率下调到零,日本率先进入零利率时代。
2001年互联网泡沫爆发,日本央行开启量化宽松(QE),进而又探索了双宽松(QEE)、甚至实施负利率(NIRP)。日本率先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日本央行的极端宽松政策,主要是给日本政府财政提供融资。央行直接购买日本政府债券,成为日本财政的最大债权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央行大幅度增加了政府债券的采购。目前,日本央行持有的日本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GDP。
图:全球主要国家劳动人口走势,来源:Source United Nations. UBS
中国GDP从2010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劳动人口则从2015年开始进入拐点。2019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1%,相较2010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预计,2020 年之后中国经济活动人口平均每年下降 400 万人。中国需要注意政策性婴儿潮对经济的脉冲。
日本以1990年泡沫危机为拐点,全球经济则是2008年金融危机为拐点,日本引领世界走向“三低三高”之陷阱。
底层逻辑是:低生育、老龄化—高福利及增长乏力—货币刺激增长—金融危机—货币及财政扩张,央行购买政府债券—高福利、高货币、高债务、低利率—金融资产通胀,实体经济通缩—低通胀、低增长。
参考文献
【1】如何读懂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潘捷、陈斐韵、黄海澜,东方证券;
【2】日本人口老龄化及相关企业研究,倪华,方正证券。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
Ⅵ 日本2020年实际GDP数据公布,具体情况如何
2009年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报道称,由于担心疫情导致经济活动陷入停滞,日经平均指数于去年3月跌至16000点。在那之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为应对危机纷纷采取强有力的宽松措施,出于对未来经济复苏的期待,股指止跌反弹并延续了上升基调。
Ⅶ 日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多恶劣的影响?
狲芬克斯没有谜
08月14日 ·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黄美真等学者对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伪政权对华中沦陷区经济进行全面掠夺和统制进行了研究。他们以详实的档案资料,从金融业、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物资诸方面,分门别类地、深入揭示日本侵略者在华中沦陷区的经济侵略行径,以及它给华中沦陷区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作者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摧残与破坏,日伪的掠夺和统制,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社会以至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造成巨大损失,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和灾难性后果。”
庄维民、刘大可合著的《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一书,对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的关系
进行了实证研究与理论阐述。该书指出,日本对山东的经济扩张经由一般民间资本向财阀资本、商贸经营向工矿业投资的发展,最终形成以日本侵华政策和国家资本为先导,财阀集团与民间产业资本相结合,共同对山东实施殖民经济扩张的态势和格局。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的关系是近代中日关系史、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是在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近代日本对华殖民经济扩张的产物。在日本殖民者的掠夺下,山东“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遭受严重破坏,产业工业化进程骤然中断,现代化进程出现了停滞、畸变、倒退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商业贸易活动衰竭,民族金融萎缩”。
作者认为:“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政策是其侵华总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实施上则以经济的扩张掠夺为重点,日本政府及殖民当局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与其财阀集团、产业资本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其工商资本的投资扩张、利益指向是殖民政策制定实施的前提,而前者的步步推进有赖于后者的扶植庇护;武力强权及不平等条约是日本经济扩张的条件,移民、贸易与资本输出,是其强化经济扩张的重要环节;由商贸、航运、金融扩张到产业投资扩张,直到抗战时期控制山东经济命脉,经济扩张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结果造成地区市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畸形状态,并最终延误了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戴建兵、王晓岚根据档案资料和历史文物,研究了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推行“公债”,指出在中国沦陷区大量发行各种战争债券,用经济杠杆有计划地对中国人民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以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日本发行公债,主要用来充当军费支出,日本每年的战争军费的60%—80%来源于公债。在中国发行日本的公债,简单地讲,就是用中国人的钱来打中国人。战败之前,日本在中国推行了大量的日本公债,并指使其扶植的伪政权滥发各种债券,支持日本军费,维持伪政权境内财政。作者注意到:“日本在中国境内采取了不同的公债政策,在东北地区仿行日本的国内公债政策,到战争后期又将日本公债和伪满公债充为纸币发行准备,滥发纸币。在华北以华北开发株式会社为统制经济的工具,战争后期使华北公司可直接从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里获得纸币。而在蒙疆和汪伪控制地区,基本上就是公债等于纸币发行,这种公债政策是对中国人民赤裸裸的掠夺”。作者还指出:“日本在战争时期发行的公债,战后在日本国内进行了清偿,但是日本政府利用当时十分复杂的国际关系,将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公债抵赖了。”
1944年日本正式向本土大规模输入华工,日本内务省曾正式发文要求对掳日华工采取完全剥夺人身自由、视同于“战俘劳工”和“囚徒劳工”的监管方针;要求在生活上苛酷虐待华工,在劳动上超强榨取华工。掳日劳工遭受到极其残酷的野蛮待遇,尤其是矿山业为甚。战时日本矿山中煤矿业、铜矿业及码头搬运业等使用华工最多,死亡率也极高。据日方及中方在战后不完全统计:从1943年至1945年8月的两年多时间内,掳日劳工被折磨致死者达近7000人,死亡率平均超过17.5%。其中14个事业场所的华工死亡率超过30%。另有伤残华工6778人,两项之和,达到掳日劳工总数的1/3。
Ⅷ 日本经济大幅萎缩,想要完全恢复为何困难重重
消费税的提升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日本的经济萎缩其实是由来已久,而这一次又赶上了新冠疫情,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虽然在2020年 第三季度依靠中国出口市场迅速恢复,日本的经济有所恢复。但是 由于日本的疫情仍在持续,市场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经济复苏还是难度非常大的。日本 经济学家认为想要回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水平都要用数年的时间。
日本媒体曾说过, 日本目前的GDP降幅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 消费税上调、中美贸易争端再加上疫情是导致日本经济萎缩的主要因素。 本来日本想靠着中国在新年后经济有所增长,因为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日本旅游最大的客源国,其中许多游客在日本购物。但 随着国外游客骤减,日本国民出行也急剧下降 ,旅游及相关服务业营业额骤降,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破产企业越来越多,日本的经济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Ⅸ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战后日本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1、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
战后日本进行社会改革,通过解散财阀、不允许独自占有、劳动民主化等方式,进一步扫清生产过程中的障碍,在得到美国的帮助下,根据国际形势分析,美国为日本投入充足的资金来帮助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在朝鲜战争背景下,日本大量加工军工产品,经济得到很大恢复。
2、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
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神武景气据统计,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90年)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原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1974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骤降至-1.2%。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开发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耗能少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经过一段调整后,日本率先走出危机,但从此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975~1990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4.5%。
(9)2019日本经济形势分析扩展阅读:
二战时日本本土遭到轰炸,工厂、机械以及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但人才和科技还在,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注入很快就能进行重建。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向日本注入巨额资金,并大量转移技术,使得日本很快恢复了生产。
日本在战后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革,涉及到土地、商业、社会等各个方面,日本基本确立了民主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日本也因此更好的融入了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使得日本的经济更加富有活力和动力。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日本获得了美国的大力扶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不仅是世界经济强国、贸易大国,也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援助大国和债权大国,1987日本超越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Ⅹ 2019年,日本平均工资为38617美元已被韩国超过,日本为何落后了
这是因为近年来日本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所以导致日本平均工资增长缓慢,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工资约为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而与之形成对比的物价的上涨。买车对于日本人来说已经成为奢望,而年轻人喜欢的苹果手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在持续,市场预测-0.1%的负利率仍将维持不变。2020年1月,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暗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被允许跌至负值,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继续加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