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船舶分析
中国船舶现价47.09,近期走势不错,个人认为其短线还有一定上涨空间。全面来看,四五十元附近价格比较符合其合理估值,中长线持有的话价值还行,不过算不上个很好的标的。个人观点而已,供参考。合理防控风险,祝您投资愉快。
② 中国船舶行业未来的前景如何
先说明下,中国船舶行业前景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外订单量以及本国造船技术!由于先下西欧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在中国的低技术含量船舶订单急剧减少从而使得许多中小船企面临危机,船市不景气!但是对于高附加值船而言影响不大,像江苏南通太平洋海工就2011年9月接下6艘来自法国的LPG船订单,而日本和韩国所接的高附加值船的订单量也在增加!由于经济这个并不稳定的因素的存在,船舶行业的前景很容易出现众说风云的现象!但是从大方向看,中国的造船业是在不断发展的,而且必须要强大起来的,因此引用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艰辛的!”如果你热爱船舶业,以后必有所大为!!!
③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介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1(简称中船集团公司,英文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注册资本63.7430亿元。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产品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气 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④ 你可以帮忙分析一下中国船舶这只股票值得投资的理由吗从宏观、行业、公司、技术这四个方面分析
呵呵该股处于启动初期,如果突破24快,今年有可能到30
⑤ 2 分析上市公司(长江投资,中国船舶, 重庆啤酒)财务报表中的指标,看看该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看市盈率,市净率,持股的股东,未来出来的通缩跟国际的经济,比如未来世界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没钱,中国的船舶就没人订单,公司盈利能力就会下降
⑥ 谁能帮我分析一下中国船舶值得投资的理由,从宏观、行业、公司、技术四方面分析,该交了都
中国船舶600150:受马航事件影响,从宏观上看,深水无人潜水器的市场前景受到关内注,目前中国船舶容就属于该概念的上市公司。从近期K线均价推算平均成本,预估在19.78左右距离现价较近,所以短期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就行业上来看,盈利能力较行业中偏弱,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偏弱。但j近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位居行业前茅,资金周转率也不差。对比1年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为行业内偏前,所以整体的资金使用率较好,证明公司的运营节奏较为顺利。技术面上整体走势要好于大盘,受混合制改革强硬需求影响,也迟早轮到中国船舶,短期没有看到被资金持续关注的迹象,所以走势没有亮点,但介于6月重启IPO,可能带来大盘整体弱势向下,所以短期投资盈利的难度偏大,但就未来中国军工,民生事业来看,中国船舶都是非常具有传统意义和价值的上市公司,我们可以从未来几个月的IPO弱势中寻找中期投资机会,比如大盘连续下跌,而中国船舶一直能维持在不跌破13-15元的区间上方,这是用事实证明的最直接价值。
⑦ 中国船舶行业特征
中国的船舶制造行业现在是重量不重质,量上(产能上)应该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在船舶设计,技术含量上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就好象服装生产量中国制造世界第一,但设计,款式,商标等多为外国的.
我们现在才在建造航空母舰吧,人家几十年前已经有了.
⑧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集团架构
胡问鸣董事长、党组书记
1957年5月出生,江苏扬州人,1978年3月入党,1975年11月参加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孙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1961年出生,1982年8月大连工学院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7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
邵开文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
1957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专业。历任第七0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第七0一研究所上海分部主任、第七0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工部主任、第七研究院院长(法人代表)兼党组副书记、中船重工军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法人代表)。
钱建平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
党组成员,副总经理。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水声工程专业(本科), 1993年12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鱼雷自导专业(硕士)。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七〇五研究所六室副主任、主任,一部主任,副所长、代所长、所长;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华雷机械电子集团总经理。2006年11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陈民俊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
党组成员,副总经理。1955年出生,上海复旦大学夜大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船舶专业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历任求新船厂团委书记,船体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0年12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刘长虹,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1961年12月出生,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工业经济专业。历任原轻工业部体制改革司企业改革处副处长、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中国轻工总会办公厅调研室主任兼中国轻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国家轻工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原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2011年5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姜仁锋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1964年1月出生,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历任北京船舶工业干部管理学院科研部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中船信息科技公司总经理,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副主任(正主任级)、资产部副主任(正主任级)、主任。2014年2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杜刚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68年9月出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历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工部武备电子处副处长、处长;军工部主任助理、军工部、军品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七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军工部主任。2014年2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中船重工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
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大连船用阀门有限公司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重庆衡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七所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齐耀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齐耀发动机有限公司
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柴油机动力有限公司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青岛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连云港杰瑞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洛阳双瑞达特铜有限公司
厦门翔瑞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重庆长江涂装机械厂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
重庆江陵仪器厂
重庆长平机械厂
重庆清平机械厂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风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辽海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前卫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东风仪表厂
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船舶工业贸易公司
中船重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远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
香港华联船舶有限公司
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瑞舟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东舟实业公司
海南和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远东(海南)联合航运公司
海南京润公司
上海齐耀热动力有限公司
邯郸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
北京汉光朗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
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
武汉船舶工业公司
重庆船舶工业公司
天津船舶工业公司
中船重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船重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舰船研究院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
船舶信息研究中心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
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
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热加工工艺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馆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测控技术中心
中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品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疗养院 江苏科技大学
⑨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建设思路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作出重要批示,这些批示不仅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造船职工战胜困难、再创辉煌的斗志,而且为中船集团公司新世纪的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中船集团公司党组抓住机遇,经过多次研究,把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三一”发展又提前了6年,即在2005年、2010年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
与此同时,中船集团公司加快了调整整合的步伐。目前,已经形成了“谋发展、大跨越”的优势格局,上海长兴工程和广州龙穴工程启动,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前不久科技日报头版刊登的题为《世界造船先锋舍我其谁》文章,反映了中船集团公司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船舶工业的前途。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企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优质的企业文化是中船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支撑。为加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确定上下共同认可的集团价值观和主要理念,提炼造船人的光荣传统,升华为集团统一的文化,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团结在集团大旗下,为集团新一轮创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既是集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集团文化的基础,更是统一整个集团员工的思想基础。它主要包括:集团的目标、精神、宗旨、价值观和集团的经营、管理、质量、人才、道德等理念。
二是规范员工言行,修订员工行为规范。这既是反映员工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员工的行为准则,更是体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标志。要分层次地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规范: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规范,以及各类或主要岗位(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既是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各种机制,也是约束员工顾全大局、严以律己的各种规章制度,更是熏陶、培养员工不断进步的内部环境。
四是塑造优秀的集团形象。集团形象由主体系统和具体形象两部分构成。主体系统包括:集团公司的司徽、司旗、司歌、标准字、广告语等标识性的东西。具体形象包括:产品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外观形象、发展形象、员工形象和精神动力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各有形象目标和形象要求。
五是明确主抓机构,明确职责,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六是加强教育和培训,使集团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员工能自觉接受并落实到行动中。
七是建立健全文化传播网络,通过各种会议、报刊、宣传园地、活动等载体广泛传播,特别是通过对外宣传活动广为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船舶工业,统一中船集团公司的外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