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交响乐团乐行天下

上海交响乐团乐行天下

发布时间:2021-07-15 12:09:45

⑴ 求“世博会开幕式上的3个节目的简介”

一、仪式前表演

主持人:杨澜、陈蓉、林海、吴大维

歌曲《打起鼓来唱起歌》

表演:湖北土苗兄妹

评弹《江南好风光》

表演:苏州评弹学校

侗族大歌《蝉之歌》

表演: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间侗族歌手

歌曲《分享庆丰收》

领唱:高金素梅 林广财 庄莫俄

表演:台湾高金素梅文化团队

歌曲《世界》

演唱:刘 恋 熊郁菲 周进华 韩 鹏 世博志愿者

歌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演唱:李 泽 雪莲斯曼组合 薛之谦 巫慧敏 小松拓也 关 吉吉 《全家都来赛》全国冠军家庭

二、嘉宾上场音乐

演 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三、序和谐欢歌

《和谐欢歌》:宋祖英,成 龙

四、上海世博会领导人主持开幕仪式

五、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六、升国际展览局旗,奏国际展览局曲

七、升上海世博会旗,奏上海世博会歌

八、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旗帜入场

九、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领导人致辞

十、国际展览局领导人致辞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上世博会开会幕

十二、文艺表演第一章相约上海

《相约上海》:刘媛媛、毛阿敏、周华健

十三、文艺表演第二章江河情缘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上海交响乐团及指挥余隆

钢琴协奏曲《新上海协奏曲》

钢琴独奏:郎 朗

指 挥:余 隆

芭蕾舞:金山芭蕾舞团 领 舞: 谭元元 范晓枫 季萍萍 孙慎逸 吴虎生 余晓伟 刘 爽 赵 媛 王 韵 吕 萌 焦 洋 郑 宇 张文君

十四、文艺表演第三章世界共襄

《Better City,Better Life》:乔纳森 巴可和席依达 盖瑞特

《勇敢的号角》:毛利歌舞团

《星》:谷村新司

《一种爱》:索韦托非洲合唱团

《今夜无人入眠》:安德烈 波切利

⑵ 太平洋保险乐行天下

“乐行天下”是中国太平洋保险与上海交响乐团一起打造的品牌化活动,成功实现跨界营销,在保险与交响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乐行天下”以“音乐至心,服务至诚”为主题,通过举办交响音乐会演出、客户服务讲座、高端客户座谈会等方式,提升了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自2009年5月起,“乐行天下”交响音乐会已先后在南京、成都、上海、济南、北京、广州、西安、武汉、长沙、深圳、福州9地成功巡演。活动吸引了近2万名客户参加交响乐演出,30余万名客户体验保险服务。如同音乐带给人心灵的抚慰一般,让客户从太平洋保险心贴心的服务中感受到了保险的真谛。2010年,“乐行天下”获评“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

⑶ 乐行天下2019保险

“乐行天下”是中国太平洋保险与上海交响乐团一起打造的品牌化活动,成功实现跨界营销,在保险与交响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乐行天下”以“音乐至心,服务至诚”为主题,通过举办交响音乐会演出、客户服务讲座、高端客户座谈会等方式,提升了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自2009年5月起,“乐行天下”交响音乐会已先后在南京、成都、上海、济南、北京、广州、西安、武汉、长沙、深圳、福州9地成功巡演。活动吸引了近2万名客户参加交响乐演出,30余万名客户体验保险服务。如同音乐带给人心灵的抚慰一般,让客户从太平洋保险心贴心的服务中感受到了保险的真谛。2010年,“乐行天下”获评“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各台跨年晚会节目单

浙江卫视2021跨年晚会节目单:

1、《夸父逐日》+《莲》,表演者:张艺兴

2、《大娱乐家》,表演者:汪苏泷

3、《轻轻地告诉你》,表演者:杨钰莹、汪苏泷

4、《年少无邪》+《Best造就王者》,表演者:陈立农

5、《MUTE》+《巾帼红颜》+《聚焦-X》+舞蹈solo 孟美岐、程潇、金子涵

6、《天外·NEW SKY》,表演者:S.K.Y天空少年团

7、《薇Time》+《向快乐出发》+《爱情鸟+你要跳舞吗》,表演者:林依轮、薇娅、SKY

8、《逢生》,表演者:张碧晨

9、《六月的雨》,表演者:成毅

10、《情人咒》,表演者:张碧晨、成毅

11、《梦里花》+《香水百合》+《淋雨一直走》,表演者:张韶涵

12、《垮新年,过大河》,表演者:潘长江、李希侃、抖音创作者

13、《在一起嘛好不好》,表演者:李荣浩

14、《年少有为》+《我不好》,表演者:李荣浩、张艺兴

15、《Last dance》,表演者:王凯

16、《友情岁月》,表演者:王凯、李晨

17、《芒种》,表演者:赵露思

18、《我怎么这么好看 + How You Like That》,表演者:关晓彤

19、《困兽+ straight》,表演者:范丞丞

20、《心手相握》,表演者:胡彦斌、杨幂、张碧晨、成毅、范丞丞、欧阳娜娜、沙溢 等

21、《需要》,表演者:angelababy

22、《Song F》+《我的天使》,表演者:张若昀、达达乐队

23、《红颜诀》,表演者:胡彦斌

24、《无名浪潮》,表演者:欧阳娜娜

25、《当》,表演者:沙溢、胡可

26、《情深深雨蒙蒙》+《夜上海》,表演者:郑恺、辣目洋子

27、《I don't gotta know》,表演者:欧阳娜娜、范丞丞

28、《大家来恋爱》,表演者:宋轶、夏若妍、胡连馨

29、《标签》+《Hard To Get》+《情人》,表演者:蔡徐坤

30、《如果不是你》+《是你想成为的大人吗》,表演者:尤长靖

31、《永不失联的爱》,表演者:单依纯

32、《第一天》,表演者:潘虹、斑马森林

33、《For free》,表演者:马伯骞

34、《恋爱告急》,表演者:鞠婧祎

35、《我爱》,表演者:袁娅维

36、《Roller Coaster》,表演者:王菊

2021迎冬奥相约北京BRTV环球跨年冰雪盛典节目单:

1、《倍儿爽》,表演者:大张伟

2、《我怎么这么好看》,表演者:大张伟

3、《火红的萨日朗》,表演者:辣目洋子、凤凰传奇、乌兰牧骑舞团

4、《快乐崇拜》,表演者:张韶涵、高嘉朗

5、《低空飞行》,表演者:郑钧

6、《如果你也这样过》,表演者:尤长靖

7、《爱情宣言》,表演者:周晓鸥

8、《我爱你中国》,表演者:郎朗、果敢、黄潇、乔治

9、《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表演者:周深

10、《渴望》,表演者:毛阿敏、尤长靖、李汶翰、马伯骞

11、《同一首歌》,表演者:毛阿敏、尤长靖、李汶翰、马伯骞

12、《相思》,表演者:毛阿敏、尤长靖、李汶翰、马伯骞

13、《思念》,表演者:毛阿敏、尤长靖、李汶翰、马伯骞

14、《一剪梅》,表演者:郑恺、小沈阳

15、《东北的冬》,表演者:小沈阳、金志文

16、《爱很简单》,表演者:陶喆、马思唯

17、《葫芦娃》,表演者:蔡国庆、大波浪乐队、秦海璐、木马乐队

18、《黑猫警长》,表演者:蔡国庆、大波浪乐队、秦海璐、木马乐队

19、《光阴的故事》,表演者:蔡国庆、大波浪乐队、秦海璐、木马乐队

20、《MUTE》,表演者:孟美岐

21、《BadBadBad》,表演者:李汶翰

22、《冬季来吉林来玩雪》,表演者:金志文

23、《BEST造就王者》,表演者:陈立农

24、《喜欢》,表演者:关晓彤、阿肆

25、《双子》,表演者:欧阳娜娜

26、《娱乐世代》,表演者:汪苏泷

27、《不服》,表演者:汪苏泷

28、《英雄》,表演者:毛阿敏

29、《荒城渡》,表演者:周深

30、《吾爱》,表演者:郑恺

31、《一颗星的夜》,表演者:尤长靖

32、《把我最爱的文字读给你听》,表演者:李宇春

33、《野蛮生长》,表演者:李宇春

34、《冬天快乐》,表演者:李宇春

35、《相约北京》,表演者:常石磊、关晓彤

36、《共迎未来》,表演者:王晰、王弦、赵净颐、儿童合唱团

37、《你的微笑》,表演者:佟丽娅

38、《少年》,表演者:梦然

39、《自由飞翔》,表演者:凤凰传奇、斑马森林乐队

40、《天蓝蓝》,表演者:凤凰传奇、斑马森林乐队

41、《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表演者:蔡国庆、大波浪乐队

42、《失恋阵线联盟》,表演者:蔡国庆、大波浪乐队

43、《野蜂飞舞》,表演者:郎朗、果敢、黄潇、乔治

44、《赛马》,表演者:郎朗、果敢、黄潇、乔治

45、《浏阳河》,表演者:郎朗、果敢、黄潇、乔治

46、《Harry`s Wondrous World》,表演者:欧阳娜娜、中国电影乐团

47、《我和你》,表演者:袁娅维

48、《破茧》,表演者:张韶涵

49、《心要野》,表演者:后海大鲨鱼

50、《流星》,表演者:郑钧

51、《苍穹》,表演者:达达乐队

52、《追梦赤子心》,表演者:GALA乐队

53、《街舞Battle》,表演者:阿K、杨凯舞团

54、《你是我的阳光》,表演者:李沁、常远、电影剧组

55、《抱一抱》,表演者:李沁、常远、电影剧组

56、《我梦见你》,表演者:陈立农

57、《找自己》,表演者:陶喆、马思唯

58、《就是爱你》,表演者:陶喆、马思唯

59、《我从草原来》,表演者:凤凰传奇、斑马森林乐队

60、《致姗姗来迟的你》,表演者:关晓彤、阿肆

61、《欲言又止》,表演者:孟美岐、大波浪乐队

62、《追光者》,表演者:汪苏泷、达达乐队

63、《甜蜜蜜》,表演者:郑钧

64、《燃烧》,表演者:金志文

65、《爱的主打歌》,表演者:李琦、黄霄云

66、《不怕不怕》,表演者:李琦、黄霄云

67、《Lydia》,表演者:李琦、黄霄云

68、《魅力无限》,表演者:李琦、黄霄云

69、《新年快乐》,表演者:斯丹曼簇、莉娃、赵露

70、《冰雪冬奥》,表演者:刘烨、伊丽媛、徐晶晶

71、《让世界充满爱》,表演者:常石磊、各行各业代表

72、《北京》,表演者:王晰

73、《叫醒冬天》,表演者:伊丽媛

74、《再·见》,表演者:达达乐队

启航202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盛典节目单:

1、先导片《启航看中国》

2、开场歌舞《启航看中国》,表演:全体主持人、“青春有你”训练生

3、歌曲《乘梦飞翔》,演唱:扎西顿珠、唐伯虎(美国)等

4、歌曲《升》,演唱:凤凰传奇、董宝石

5、歌曲《过山》,演唱:凤凰传奇

6、视频《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

7、视频《守护担当》

8、歌曲《人民至上》,演唱:阿云嘎

9、歌曲《心火》,演唱:周笔畅

10、歌曲《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演唱:杨幂、周笔畅

11、歌曲《大碗宽面》,演唱:吴亦凡

12、歌曲《贰叁》,演唱:吴亦凡

13、歌曲《把我最爱的文字读给你听》,演唱:李宇春

14、歌曲《给女孩》,演唱:李宇春

15、视频《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16、视频《拼搏担当》

17、歌曲《真心英雄》,演唱:黄景瑜、郭艾伦

18、歌曲串烧《酷盖》,演唱:大张伟

19、歌曲串烧《好奇一麻袋》,演唱:大张伟

20、歌曲《一百万个可能》,演唱:张含韵

21、歌曲《骄傲》,演唱:王源

22、歌曲《沧海一声笑》,演唱:戴荃、琵琶:俞冰、二胡:陈依妙

23、歌曲《华夏》,演唱:周延

24、视频《航天五院卫星科研人员》

25、视频《探索担当》

26、歌曲《向上的光》,演唱:郁可唯

27、歌曲《雪落下的声音》,演唱:周深

28、歌曲《亲亲我的宝贝》,演唱:包贝尔、包文婧、包可艾

29、歌曲《光阴的故事》,演唱:刘奕君、刘怡潼

30、歌曲《骄傲的少年》,演唱:南征北战组合

31、歌曲串烧《硬糖少女》,演唱:硬糖少女303

32、歌曲串烧《硬要赢》,演唱:硬糖少女303

33、视频《陆建新率领的建设团队》

34、视频《发展担当》

35、器乐演奏《春天的故事》,钢琴:李云迪,大提琴:欧阳娜娜(中国台湾)等

36、魔术《巧克力幻想曲》,表演:简纶廷(中国台湾)

37、歌曲《功夫医生》,演唱:陈小敏(泸州市人民医院)

38、歌曲《我相信》,演唱:厦门公安青年民警合唱团

39、歌曲《滚烫》,演唱:周首、陈曦原、王诗凯、袁生钰、巩玮平

40、歌曲《大梦想家》,演唱:陈小敏、厦门公安青年民警合唱团、周首等

41、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演唱:高伟光、赵露思

42、歌曲《暖暖的小团圆》,演唱:平安、月亮姐姐

43、歌曲《左手指月》,演唱:小唐人组合

44、歌曲《爱我中国爱我家》,演唱:褚海辰、李菲菲、周旋

45、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演唱:胡杏儿(中国香港)、黄梦莹、祝绪丹

46、歌曲《向往》,演唱:孙楠

47、歌曲《推开世界的门》,演唱:秦海璐

48、视频《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扶贫干部》

49、视频《幸福担当》

50、歌曲《星光》,演唱:薇娅、张云龙

51、歌曲《那些人儿》,演唱:杨子姗、胡夏、小石头和孩子们

52、武术《影》,表演:张晋、成家班龙韵武艺团

53、歌曲《缘分一道桥》,演唱:阿朵

54、舞蹈《纸扇书生》,表演: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

55、歌曲《一 眼千年》,演唱:霍尊、环舞表演:崔明凯

56、歌曲《给我一个吻》,演唱:金晨

57、歌曲《平凡的一天》,演唱:毛不易

58、歌曲《飞云之下》,演唱:谭松韵

59、歌曲《吴克群》,演唱:吴克群(中国台湾)

60、歌曲《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演唱:李泽锋、沈月

61、视频《硬骨头六连》

62、视频《平安担当》

63、歌曲《当那一天来临》,演唱:霍勇

64、歌曲《孔雀》,演唱:吉克隽逸

65、歌曲《大海》,演唱:钟镇涛(中国香港)

66、视频《“共和国勋章”及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67、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演唱: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关晓彤等

68、视频《奉献担当》

69、歌曲《追寻》,演唱:魏松、王传越

70、歌曲《众志成城的力量》,演唱:缦彤、张英席 合唱:“天下泉城”合唱团

71、零点倒计时》

72、歌曲《同欢同乐同祝愿》,演唱:伊丽媛、严当当

73、诗朗诵《2021,中国你好》,朗诵:刘劲、奚美娟、黄品沅、张凯丽

74、歌曲《再一次出发》,演唱:袁晨野、金婷婷

75、歌曲《复兴的力量》,演唱:殷秀梅

2021湖南跨年演唱会节目单:

1、《第一天》+《加大力度》+《离开地球表面》,表演者:李斯丹妮、容祖儿、孟佳

2、《朋友圈》+《失眠》,表演者:黄子韬

3、《拼多多》+《撒花》+《今天有点芒》,表演者:李浩菲、许靖韵、吴恙、王晨芝

4、《巴比伦》+《第二顺位》,表演者:潘玮柏

5、《TELL ME》+《反转地球》,表演者:潘玮柏、曾可妮、刘令姿、王晨芝、王广允

6、《为你写诗》,表演者:马天宇、凤凰传奇、吴克群、陈晓东、黄雅莉

7、《比我幸福》,表演者:马天宇、凤凰传奇、吴克群、陈晓东、黄雅莉

8、《蝴蝶泉边》,表演者:马天宇、凤凰传奇、吴克群、陈晓东、黄雅莉

9、《该死的温柔》+《最炫民族风》,表演者:马天宇、凤凰传奇、吴克群、陈晓东、黄雅莉

10、《听我说谢谢你》,表演者:何灵、彩虹室内合唱团、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

11、《是心动啊》+《甜甜咸咸》+《今天有点芒》,表演者:段奥娟、李紫婷、李振宁、管栎

12、《春天花会开》,表演者:陈飞宇、张新成、丁禹兮、王大陆

13、《粉红色的回忆》,表演者:陈飞宇、张新成、丁禹兮、王大陆

14、《天凉好个秋》,表演者:陈飞宇、张新成、丁禹兮、王大陆

15、《冬天里的一把火》,表演者:陈飞宇、张新成、丁禹兮、王大陆

16、《 恋爱ING》,表演者:陈飞宇、张新成、丁禹兮、王大陆

17、《对手》 《辣》,表演者:杜海涛、吴昕、魔动闪霸

18、《火力全开》+《KISS GOODBYE 》,表演者:王力宏

19、《龙的传人》,表演者:王一博、王力宏

20、《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表演者:陈宥维、沈梦辰、梁田、靳梦佳、刘烨

21、《来不及》,表演者:宋威龙

22、《UP TO ME》,表演者:宋茜

23、《小酒窝》,表演者:宋茜、宋威龙

24、《光辉岁月》+《只要为你活一天》,表演者:谢霆锋

25、《后会无期》,表演者:朱一龙

26、《保重》,表演者:谢霆锋、朱一龙

27、《帮帮歌》+《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等,表演者:王嗣尧、郭聪明、王北车、石玺彤、石凯、李鑫一

28、《嘛呢》,表演者:大张伟

29、《我是一颗跳跳糖》,表演者:郭聪明、肖恩、王北车、管栎、大张伟

30、《阳光彩虹小白马》,表演者:郭聪明、肖恩、王北车、管栎、大张伟

31、《酷盖》,表演者:郭聪明、肖恩、王北车、管栎、大张伟

32、《嗨唱》,表演者:郭聪明、肖恩、王北车、管栎、大张伟

33、《PICK UP THE PHONE》+《25》,表演者:黄明昊、吴宣仪

34、《迷魂计》,表演者:王鹤棣、官鸿、梁靖康、吴希泽、明道、许绍洋、陈学冬

35、《花香》,表演者:王鹤棣、官鸿、梁靖康、吴希泽、明道、许绍洋、陈学冬

36、《时间煮雨》,表演者:王鹤棣、官鸿、梁靖康、吴希泽、明道、许绍洋、陈学冬

37、《爱存在》+《流星雨》,表演者:王鹤棣、官鸿、梁靖康、吴希泽、明道、许绍洋、陈学冬

38、《破晓》+《I'M OUTCHA》,表演者:谭元元、吴亦凡、雾都

39、《听想你的声音》,表演者:钱正昊、齐思钧 、曾可妮、刘令姿、徐艺洋

40、《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表演者:钱正昊、齐思钧 、曾可妮、刘令姿、徐艺洋

41、《今天有点芒》,表演者:钱正昊、齐思钧 、曾可妮、刘令姿、徐艺洋

42、《我的世界守则》,表演者:王一博

43、《约定》+《与我共舞》,表演者:李易峰

44、《我门》+《LOVE U2 》+《爱是怀疑》,表演者:陈伟霆

45、《降临》+《愿》,表演者:华晨宇

46、《FOR FOREVER》,表演者:华晨宇

47、《LAOY LANO》+《无价之姐》,表演者:郁可唯、李斯丹妮、万茜、宁静、张雨绮、孟佳、黄龄

48、《今天有点芒》,表演者:黄圣依、丁当、袁咏琳、朱婧汐

49、《和未来有约》,表演者:王北车、许靖韵、李紫婷、段奥娟、鞠红川

2021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

1、《画心》、《Wark For It》,表演者:张靓颖

2、《办不到+Ready Now》,表演者:张靓颖、王琳凯

3、《卡门》,表演者:郎朗、THE9-赵小棠

4、《我要我们在一起》,表演者:郎朗、THE9--安崎

5、《不想长大》,表演者:郎朗、THE9-谢可寅

6、《Intro》、《斯芬克斯》,表演者:THE9

7、《四大名著影视剧歌曲串烧》,表演者:谭维维、郎朗

8、《钱夫人》,表演者:谭维维

9、《好好地》、《清白之年》、《Na Fear In My Heart》,表演者:朴树

10、《我的祖国》、《一时间》,表演者:韩红

11、《梨花又开放+迟来的春天》,表演者:李克勤、韩红

12、《大会堂演奏厅》、《护花使者》,表演者:李克勤

13、《就在此刻》,表演者:周笔畅、王子异

14、《笔记》,表演者:周笔畅

15、《去流浪》,表演者:周笔畅、刘宇宁

16、《人造卫星情人》,表演者:刘宇宁

17、《剑心》、《三生三世》、《天下》、《只要平凡+跃进人海拥抱你》,表演者:张杰

18、《少年中国说》,表演者:张杰、两地学生

19、《盛夏》、《稍息立正站好》,表演者:毛不易

20、《前方超A预警+Handclap》,表演者:硬糖少女303

21、《喜欢你》,表演者:毛不易、硬糖少女303

22、《十五年的小代表》(薛式情歌串烧)《天外来物》,表演者:薛之谦

23、《你的甜蜜》,表演者:许魏洲、金晨

24、《Bad Bay》,表演者:许魏洲、王霏霏

25、《My Heart Will Go on》、《不老的爸爸》,表演者:周深

26、《Skin》,表演者:THE9-许佳琪

27、《Call Me By My Name》,表演者:THE9-孔雪儿

28、《K'》,表演者:THE9-陆柯燃

29、《Biu Biu》,表演者:THE9-刘雨昕

30、《Dumb Dumb Bomb》,表演者:THE9

31、《在哪里都很好》、《Bye Bye》,表演者:王源

32、《皇后与梦想》、《舞》、《把我最爱的文字读给你听》、《无价之姐》,表演者:李宇春

33、《关山酒》,表演者:等什么君

34、《寄明月》,表演者:SING女团

(4)上海交响乐团乐行天下扩展阅读:

2021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中,江苏卫视跨年团队以“让观众更满意、让节目更出圈”为目标,精心打磨品质之秀、诚意之秀、匠心之秀。观感上追求极致创新,首次引入由弦乐、管乐、电声乐队、民族乐队等构成的全建制240人交响乐团,营造“人即是舞美”的震撼体验。

视效上力求完美融合,多个表演秀都将加入升级换代的AR虚拟技术,持续打破观众的想象边界;设计上注重主题策划,四大名著金曲串烧、薛之谦情歌串烧等多个主题类串烧歌曲都有望以创意出圈。

⑸ 简述20世纪现代化交响乐的发展概况

摘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关键词:近代中国音乐;上海;地位上海是近代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城市。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新文化形成中的地位,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关注。作为近代新文化一个方面的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上海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不但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史有深入的理解,也通过一个侧面使我们对上海城市的个性有深切的体会①。一、近代音乐传播先驱上海,由于独特的历史因缘和独特的文化环境,成为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桥头堡,也成为酝酿近代中国新文化的温床。近代中国新音乐的形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近代的音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一是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改造②。其中,尤以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为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大致通过以下途径:1、基督教堂所带来的西方宗教音乐;2、新式军队中输入的西洋军乐;3、海外留学生带回来的西洋音乐;4、近代学堂对西洋音乐的普及。这四种途径先后出现,而尤其以第四种因素对中国近代音乐的面貌影响最为深远。上海在近代中国夙得风气之先,在近代西洋音乐传播中亦是如此,其主要表现则在于它成为近代新式学堂普及西洋音乐之最早试验场。上海自五口通商以来就成为海外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大本营,因此基督教堂所带来的音乐对上海信徒的熏染尤为深远。但教会音乐对于中国近代音乐形成的贡献毕竟有限,新音乐的形成更依赖于新式音乐教育的发展。由于基督新教把教育作为在华传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大量精力和财力用于学,而其所学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授西洋音乐。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传教士在华学以上海为最早,而学堂中设置音乐教育科目也以上海为最早。例如1861年在上海创立的清心女中,在教学中已把音乐与语文、算术、圣经等科目相提并论。创于1892年的上海中西女塾为展示平时教学成果,还举音乐会。音乐会的规模不仅限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还半年一次对家长们,一年一次对普通市民公开演出①。而上海人沈心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从事新式音乐教育的中国人。他出生于商人家庭,1902年到日本留学,1903年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唱歌课。1904年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开创了“学堂乐歌”的形式。学堂乐歌是中国人最早用西洋音阶谱写的歌曲,成为近代音乐史的发端。上海的务本女塾、南洋中学等学校以及沪学会等团体都邀请沈心工指导唱歌。在沈心工《学校唱歌集》出版后,很多学堂开设了乐歌课,通过陆续出版的音乐教科书籍,初步的音乐知识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此背景下,1907年公布的《奏定章程》,规定音乐课为初级小学的必修课。因此,李叔同曾推崇沈心工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②。另一位上海人曾志忞也为中国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曾志忞是上海著名商人曾铸之子,1901年去日本留学。在日本他参加了沈心工发起的“音乐讲习会”。并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音乐教育论》,这是我国最早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1907年归国他即与高砚耘、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夏季音乐讲习会”。这是一个利用暑期传授西洋音乐的组织,其科目有乐典、和声学、风琴、洋琴、洋弦、喇叭、直笛、横笛、大鼓、小鼓等。1908年曾志忞遵照父命创“上海贫儿院”,院中设音乐部,并成立贫儿院管弦乐队,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西式管弦乐队。虽然1912年音乐部就停了,贫儿院也约于1921年左右结束③,但却成为中国人创西式管弦乐队的最初尝试。可以说中国新式音乐教育是从上海发端,并逐渐普及到全国。二、租界的音乐生活与近代中国音乐人才的培育由于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是西洋音乐理念、技巧的输入和传播以及根据西洋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改造,因此海外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形成的最早先驱者。但是新音乐的普及和建立却依然要依靠在中国本土形成固定的消费、欣赏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涌现的本土音乐家。上海由于其在近代中国的独特的历史机缘和文化传统,最早形成了较广泛的近代音乐的消费市场并涌现了大量的音乐人才,为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酝酿场所。而追根溯源,又与上海租界尤其是公共租界工部局乐队有密切关系。1.租界的音乐生活与上海近代音乐消费市场的培育根据《南京条约》的相关规定,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当时在上海县城之外划定了一块外国商人的居留地,这成为上海租界的起源。后来,租界不断扩张,并成立了自己的市政机构,逐渐发展成了一块在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成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最好见证。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副产品——为中国大众亲身领略西洋音乐的魅力提供了场所。租界里的外国商人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些文化娱乐组织。早在1850年英国人就成立了业余剧团,演出需要音乐伴奏,于是组织了乐队。1879年逐渐发展成上海公共乐队。1881年公共乐队由英租界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接手管理,并成立工部局音乐委员会。1907年,铜管乐队扩大为管弦乐队。1919年以后乐队聘请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担任指挥,并从欧洲招聘了很多著名音乐家,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并逐渐迎来了“东方第一”管弦乐队的美誉。1922年公共乐队改名上海工部局乐团。当时工部局每年给乐队28万两的高额预算拨款。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为演出季节,每周的星期天都举行定期音乐会①。起初乐队主要在市政厅的音乐厅内演出,主要局限于外国观众。但是据英国学者毕可思的研究,1928年以来,上海工部局乐队逐渐注重为中国居民服务。乐队指挥的“年报”中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有中国观众的出席。并开始在中文报纸上刊登演出广告。“1928年,3/4的观众是中国人,据报道,1930年中国人的兴趣甚高。1931年乐队在室内演出时,20%的观众是中国人,此后这个比例稳定上升。”以至于到1933年,在上海工部局管弦乐与吹奏乐委员会上,有人指出中国纳税人希望工部局继续资助乐队,因为它在城市中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并且,1928年后开始有中国人被吸纳进入工部局的音乐委员会②。1930年前,上海工部局乐队一直工部局行政大楼里面演奏室内音乐会。1929年,这幢大楼卖给了开发商,上海工部局乐队搬进了上海商业和公共空间——大光明电影院,后来又搬迁到兰心大戏院。“在市政厅,上海工部局乐队似乎仅仅是工部局的一个文化附属品,只为外侨社群服务。而在整个上海娱乐界,管弦乐队成了这个城市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财富。”③同时乐队的演奏也从室内走向露天,在夏天,乐队会举行露天音乐会,在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外滩公园(现黄浦公园)等舞台上演奏④。1928年后,随着中国人可以进入公共租界的公共娱乐场所,中国观众观赏西洋音乐的机会无疑了。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虽然租界的音乐生活开始只局限于外侨社群,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观众逐渐增多,可以说逐渐在中国人形成了一批西洋音乐的消费群。这个消费群的形成和扩大,无疑为中国音乐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2.工部局乐队对国立音乐院的影响对于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来说,创建中国人自己的音乐学府,作为研究和培养人才的机构,无疑是重要的举措。中国第一所高级音乐研究和教育机构本来创建于北京。1916年秋,北京大学成立学生社团“北京大学音乐团”,同年冬,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8年改名“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1922年以“乐理研究会”为基础成立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成为中国第一个近代音乐专业教育机构。随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等高校纷纷设立音乐系、科,似乎预示着北京将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中心。但是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北京并不是中国新音乐成长的良好土壤。1927年7月教育部长刘哲认为“音乐有碍教化,也与社会人心无关”,命令关闭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艺术专科学校中所有音乐系科,经过师生抗争,结果只有女子师范大学的音乐系被保留下来。而不久在南方的上海则成立了中国第一所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院的创与萧友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本来是北京音乐教育界的领导人,1927年6月南下上海。据谭抒真回忆,他辞去北京学校的音乐系工作,一方面他觉得教师水平低,又与自己的想法不合,另一方面因为上海人才多,还有外国音乐家,所以自己来上海了①。而许步曾更进一步认为国立音乐院之所以选址在上海,是由于上海工部局乐队的存在。1927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所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在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的成长与工部局乐队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除归国留学生之外,国立音乐院长期从上海工部局乐队招聘老师和研究指导。初建时,10名音乐教师中,外国教师即占了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工部局乐队成员。1929年,鲍里斯·扎哈罗夫成为钢琴系主任,而长期担任乐队指挥的富华则一直是小提琴系主任。此外还有大提琴家佘甫蹉夫、难民音乐家如佛莱思克尔、沃尔持·约雅敬等也在此任教。这些外籍教师对国立音乐院教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比如,扎哈罗夫直到1943年去世为止,一直在上海教钢琴。以至于有学者说,在中国的第一代钢琴家、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人未曾跟他学过钢琴。其次,乐队和音乐院虽然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但是两者有很密切的合作。乐队给音乐院的学生提供优惠票,和中国爱乐社合作演出音乐会,并且开始逐渐演奏中国音乐家的作品,吸收中国演奏员。1929年,乐队首次与中国独奏音乐家马思聪举行音乐会。1930年首次演奏中国人创作的交响乐作品——黄自的单乐章序曲《怀旧》。1931年上海音专的教师黄自当选为工部局音乐会员会委员。1927年工部局乐队让中国音乐家谭抒真代替休假的队员参加演出。1935年5位中国人首次作为实习生参加工部局乐队的演出。此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生在上海工部局乐队表演越来越频繁②。在这期间(1934-1942),中国人继续进入乐队。1938年,谭抒真、黄贻钧、陈又新和徐威麟等4人正式成为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成员。到1941年乐队中华人达到5人③。中国独(唱)奏音乐家的演出也频繁起来,如钢琴家沈雅琴、李惟宁、吴乐懿,小提琴家王人艺,歌唱家黄友葵、胡然、赵梅伯、斯义桂等相继在1930年代与工部局乐队合作演出④。应尚能在1937年就指出:“对于上海年轻一代有抱负的音乐家来说,能与该乐队演奏或歌唱乃是他们最大的成功。”⑤正如他所说的,演出并不一定总是能带来经济效益,但它们提供了聆听、观摩和演奏的机会,这是中国其它地方所不能提供的。工部局乐队不但具有历史的功绩,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3.音乐大师的聚集与中国音乐人才的培育。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机缘,成为近代中国国际音乐大师聚集之地,这为中国近代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难得的良机。首先,工部局乐队给中国带来了像柏克、梅百器、富华这样的音乐大师,如果没有乐队他们根本不会居住在这个国家。此外,上海的国际地位使它成为难民的避难所。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俄国音乐家流亡上海。二战爆发后,众多犹太音乐家流亡上海。他们或者担任管弦乐队成员,或者成为私人音乐教师,或者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员,或三者兼而有之。例如,1924年之后俄侨设立的私人音乐学校就有18所之多⑥。这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从学这些大师的机会,虽然很多人并没有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师,但是普遍存在的家教,则提供了可能。比如,从1943年直到l946年逝世,梅百器亲自教博聪,富华指导后来出任音乐院院长的戴粹伦,沃尔特·约雅敬教授司徒志文,佛莱思克尔教授丁善德、桑桐、瞿希贤等。上海良好的音乐氛围和高水平乐队的存在,也吸引了大量著名音乐家在全球巡回演出中把上海作为一站。从20年代到30年代,世界著名音乐家相继访问上海,如小提琴家F·克莱斯勒、约瑟夫·西盖蒂、雅沙·海菲茨和丁·蒂博,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B·莫伊耶维奇等①。国际音乐家到上海的演出,无疑开拓了中国音乐家的视野。比如据记载,黎锦晖在上海听交响音乐如同“上课”一样,事前必将登载在《申报》上工部局乐队的当天音乐会节目说明认真读过,然后前往。自1920至1929年他每礼拜五去听,风雨无阻,8年无间断。对于当时来华的歌舞剧团的演出,如:米兰来的歌剧班演出的正歌剧和轻歌剧,“向·旦尼斯(Danis-Shawn)舞蹈团”演出的大型舞剧和各式舞蹈,上海俄侨演出的歌舞剧,以及从欧美、日本来华的邓肯舞蹈团、宝冢歌舞团等的演出,他更是千方百计找机会观摩,既使观摩券“每券售大洋十元,不易筹措”,也在所不惜②。大量音乐大师聚集上海,为中国音乐家提供了亲身从教的机会,而著名音乐家的巡回演出则为中国音乐家提供观摩的可能,这些对于中国音乐家的迅速成长和提高技艺无疑是难得的良机,非当时中国其他城市所能企及。三、都市消费生活与通俗音乐的滋生流行音乐的先祖是发源于美国的爵士乐和摇滚乐。20世纪流行音乐在全球迅猛发展,到今日已成为全球音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近代音乐也不尽是西方高雅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生根的过程,还包括中国近代通俗音乐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不仅是近代中国高雅音乐的摇篮,更是近代通俗音乐的发祥地。音乐史研究者虽然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还不多,分期也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普遍承认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歌曲与20年代至40年代的流行歌曲有密切的联系。当时黎锦晖以“时代曲”之名创作于20年代末上海的《毛毛雨》、《特别快车》等一批迎合市民口味的歌曲,标志了20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在该阶段产生了以黎锦晖及其“明月歌舞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作曲家和歌星。因此,研究者称这个流行音乐的第一阶段为“黎锦晖时代”③。而所谓“黎锦晖时代”其实亦可以称为“上海时代”,因为黎锦晖的整个活动主要是在上海,流行音乐的繁荣与上海的城市特点有密切关系,只有上海才能孕育第一个流行音乐的繁荣。那么为什么会是上海孕育出近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呢?这要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个性寻找原因。有学者指出,20世纪流行音乐的迅猛发展是20世纪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现代科技的发展、商业炒作和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这些正好在上海有很好的土壤。首先,由于上海特殊的历史机缘和文化传统,使它在选择及接受外来文化上有非常积极和开放的态度,这种文化传统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具有开放、灵活、多样、宽容等特点⑤,这为上海接受、容纳通俗音乐这种新形式提供了文化心理上的基础。此外,都会的经济繁荣,促进了都市大众文化生活的兴盛,也为流行音乐提供和扩大了流行空间。当时的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娱乐业最为兴盛的城市,繁多的饭店、酒吧、咖啡馆、夜总会等服务业及娱乐场所,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其次,商业炒作和现代传媒的出现大大加速了流行音乐的传播速度。上海是一座商业城市,任何文化形式都避免不了商业的熏染。同时,上海又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很多现代化的娱乐消费形式只有上海才最为普及,比如电影、唱片、电台等。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是全国的唱片业中心,也是无线电广播的中心,又是电影业中心。这三者的交互作用,使通俗音乐广为传播。唱片和留声机于20世纪初叶传入上海,至30年代,上海逐渐发展为中国唱片业的中心,拥有国内数量最多和实力最强的唱片企业,生产大量内容丰富的唱片。唱片开始还只是印制中国传统戏曲为主。但到了30年代,新兴的流行歌曲被市民阶层所喜爱,很快成为唱片录制的重要内容。1928年,黎锦晖创作、黎明晖演唱的《毛毛雨》由百代公司录制成唱片,在社会上迅速传播。一些著名的歌星由此诞生。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争相为明星灌录唱片,从此录制流行歌曲唱片成为各公司的重头戏。比如,百代公司曾推出“明星锦集”,为红极一时的电影女明星们录制流行歌曲唱片,有胡蝶、陈玉梅、黎明晖、王人美、李丽莲、夏佩珍、胡珊、谈瑛、陈燕燕、黎莉莉、严月娴等。为了争取歌星们录音,各公司专为她们“量身定做”歌曲,并不惜给予优厚的报酬,如百代公司曾给予周璇6%的版税。有些年纪尚轻的女歌星一个月的收入可达20至30元,令世人羡慕。三四十年代,各公司录制了大量的流行歌曲唱片。根据中国唱片厂1964年登记的旧唱片模板目录统计,在百代、丽歌、和声、高亭、胜利等公司灌制的流行歌曲唱片中,以周璇演唱的最多,为150余张,白虹有125张,姚莉有117张,龚秋霞有67张,王人美有62张,另有白光、李丽华、李丽莲、李香兰、欧阳飞莺、吴莺音、张露、黎莉莉、严华、梅熹等录制的唱片①。唱片业之外,广播事业也扩大了通俗音乐的传播渠道,为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广播电台的兴盛使收音机在中产阶级市民中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收音机里欣赏通俗音乐。上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业、特别是有声电影的发展更促进了流行音乐的繁荣。1931年中国第一部国产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上海首映,国产故事片在30年代的兴盛由此拉开序幕。电影需要配乐、插曲,这为流行音乐提供了新的创作和表演的市场。而电影的魅力更使穿插于其中的主题曲、插曲不胫而走、深入人心。本来流行歌曲主要以歌舞厅、酒吧、夜总会等为表演空间,有声电影则为歌星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一些原本以演唱流行歌曲、进行歌舞表演为主的歌舞团、歌唱社成员进入了电影界。如一直在黎锦晖的中华歌舞团和明月歌舞社从事表演的王人美和黎莉莉,就成为30年代联华影业公司“四大名旦”中的两位;周璇在进入电影界以前,先后辗转于明月歌舞社、新月歌剧社、新华歌剧社,早已是红极一时的名歌星。其他如白虹、白光、龚秋霞等,也都是在当红歌星的位置上走进银幕。歌星们从影后,继续维持歌唱生涯,而且往往演唱所主演影片的插曲,歌曲借电影而传播,电影亦因歌曲的流行而更加火爆。这种情况使一些原本并非歌星出身的电影明星也纷纷地开始灌录唱片,如胡蝶、陈燕燕、陈玉梅、李丽莲、夏佩珍、胡珊、谈瑛、严月娴等②。无论是电影明星出唱片,还是歌星拍电影,结果往往是其拍摄的影片与灌录的唱片同样受到崇拜者的热爱。电影这种新兴娱乐工具对通俗音乐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正如汪毓和所说,“从20年代末开始,中国城市歌舞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是电影歌曲的发展合为一体,成为中国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体”③。足见当时电影对于通俗音乐的促进作用。总之,由于上海浓厚的商业氛围,具备较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并受到唱片公司、无线电台、有声电影等新型娱乐媒体的强力支撑,流行歌曲发展的势头极为迅猛,形成了近代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个浪潮。其三,市民阶层的庞大为通俗音乐的流行提供了土壤。流行音乐具有创作题材贴近现实生活、富于情趣化,格式简炼完整、演唱方式不拘一格,突出“自我感受”、演出方式强调群众性、强化交流等特点①,这些都符合现代都市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类似《毛毛雨》等“家庭爱情歌曲”大都表现男女情爱,歌词内容、旋律、风格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都市,有庞大的市民群体,这为以迎合现代都市生活口味的通俗音乐的流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其四,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很多进步的或严肃的音乐家,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上,也采取了较为积极态度。除了当时有黎锦晖、黎锦光、姚敏、严华等极负盛名的流行乐坛作曲家外,还有任光谱写的《渔光曲》、《燕燕歌》,刘雪庵谱写的《早行乐》、《何日君再来》,贺绿汀谱写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秋水伊人》等都是30年代上海曾传颂一时的经典性的流行音乐作品②。四、结语近代上海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机缘,由原来的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中国最大的都市,也成为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上海在中国近代文化形成中的地位重要,它不但成为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窗口,也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酝酿形成的重镇。本文所述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只是上海对中国近代文化贡献的一个侧面。概括地说,上海由于其滨江带海的地理位置和华洋杂处的社会形态,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文化传统,因此成为中国输入西洋音乐的最初舞台,并成为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而由于外国租界的存在,尤其是工部局乐队的存在,为中国人直接体验和学习西洋音乐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也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当然,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的音乐出现了新的内容,作为孤岛的上海虽然仍然保持了一段繁荣,但是由于脱离了民族的主战场,其音乐中心地位有所下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上海在音乐方面的影响又有所转折。这将成为另文考察的内容。

⑹ 文传世纪的公司业务

文传世纪作为央视一级媒体代理商,独家运营中央电视台多个强势频道的顶级媒体资源。近年来,文传世纪广告经营发展迅速,营业额连续五年100%增长,凭借优异的表现跻身央视十优代理公司之列。
运营项目:
CCTV-1《全天套》、《白天套》、《精品套A、B》、《电视剧套》套播广告
CCTV-4《走遍中国》栏目广告
CCTV-6《爱电影》栏目冠名、贴片广告;《超值套》套播广告 文传世纪是央视最大的外包节目制作公司之一,独立策划、制作和运营CCTV-6电影频道王牌栏目《爱电影》“说、拍、秀、画、猜”系列及其特别节目《送电影、学演戏》;策划、组织电影频道大型微电影活动“爱优微”并提供精品内容。
文传世纪结合客户需求订制专属节目,于央视及重点省级卫视平台播出。曾经为客户订制专属栏目:CCTV-1《LG移动电话金苹果》、CCTV-5《动感地带街舞大赛》、CCTV-少儿《圣元动感特区》、上海东方卫视《正官庄健康一生》等。
文传世纪获得韩国资源有力支持,联合CJ E&M参与制作南方电视台《快乐邀请》、浙江卫视《爽食行天下》、上海新娱乐频道《Super Diva》等栏目。2013年,文传世纪旗下的世纪乐成公司与山东卫视联合制作了《歌声传奇》第一季“我不是歌手”;与湖北卫视联合制作大型音乐励志真人秀《我的中国星/Super Star China》,也将于6月底与观众见面。 文传世纪与韩国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CJ E&M战略合作,成立了世纪乐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电影投资、影视剧发行、音乐出版、艺人培养及电视节目制作等各项娱乐事业方面,全面开展业务。
公司曾在中韩两地参与投资制作多部电影作品,包括成龙《功夫梦》、章子怡《非常完美》以及众星云集的《建党伟业》等;目前公司投拍的由彭于晏、白百合主演的爱情电影《分手合约》2013年4月12日全国上映,首周末三天更是将6350万票房收入囊中,在4月档一众男人戏面前赚足了面子。上映,而另一部时装爱情电影《内衣魔法师(暂名)》预计于2013年完成制作并发行。
公司拟于2013年投资拍摄2部电视剧,其中,将与央视携手、中韩合作拍摄《双城记》。
公司也致力于影视发行工作,例如已在中国发行《海云台》、《无影剑》、《深海之战》、《王的男人》、《我脑海中的橡皮擦》等20余部作品。 文传世纪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战略合作,引进世界级高水平演出;与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团体合作,举办演出活动,并负责整体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文传世纪通过搭建国际级艺术舞台,构建了全传播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为客户品牌传播开拓了一个世界级全新舞台。
曾参与制作及运作的项目有:音乐舞台剧《猫》、《妈妈咪呀!》、《卡萨布兰卡》;芭蕾舞剧《迪斯尼百年卡通冰上芭蕾》;舞蹈爱尔兰《大河之舞》;音乐会《蒂娜·阿瑞娜音乐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文化演出《相约北京》、《多彩贵州风》、《草原传奇》等。
文传世纪还联合CJ E&M,策划并举办风靡亚洲的《MAMA 亚洲音乐盛典》、《RAIN环保演唱会》、《ZEN演唱会》、音乐剧《孔吉传》等
文传世纪跟随央视电影频道深入基层,为广大观众献上精彩纷呈演出的同时,制作成《爱电影》特别节目《送电影学演戏》于CCTV-6播出。

⑺ 观看交响乐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听交响乐都是要西装革履的,其实在中国大可不必,毕竟,西服不是我们的传统礼仪服装,只要干净整齐、不邋遢,星级宾馆大堂允许进入的穿着,音乐厅里都能够接受。有些古典音乐家的演出服饰花哨得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大提琴演奏家麦斯基、小提琴演奏家肯尼迪等人,他们的演出服饰一向都很有个性。随便、舒适、休闲不仅是现代服装的潮流,也应该是音乐厅着装的必然趋势。当然,也有一些特定的音乐会有着特定的着装要求,是必须要遵守的。

演出当天,一定要尽早赶到音乐厅附近,务必提前入场。提前入场有很多好处,可以平静自己的心气,从容等待音乐的沐浴,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阅读节目单上有关乐曲、乐队、指挥的详细介绍,避免演出过程中的匆忙翻阅,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这也是对演出团体和艺术家最起码的尊重。现在很多音乐厅都拒绝乐章中间让迟到者入场,即使如此,短暂的乐章间休息,黑暗的观众席中不仅寻找座位麻烦,还会因为入座影响别人而招来一片白眼与不快。

手机、呼机的尖锐铃声在音乐厅里听起来绝对让人心惊胆颤,特别是演出过程中出现的铃声,为了避免这种极不和谐音的出现、避免招致周围群众射来的“仇恨”眼光,你最好在进场前就把它们都关闭掉。如果确实要等待特别重要的传呼,务必要将它们设置成震动提示。尽量避免携带那些容易发出干扰噪声的物件入场,比如塑料袋、塑料瓶、购物袋等,一般音乐厅入口大厅里都有这些小件物品免费寄存处。

北京保利剧院如今明令禁止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儿童入场,这一招实在英明!据科学考证,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儿童一般都不具备情绪控制力,也就是说,他们在音乐厅里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安静状态聆听音乐,他们不由自主的“行动”意识不仅影响家长的欣赏情绪,更会扰乱周围听众的聆听环境。所以,除了一些专门面向儿童的专场音乐会外,尽量避免携带那些尚不具备情绪控制力的孩子去音乐厅,否则难受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相邻观众、甚至是指挥,他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

聆听中的几个注意点

上面所说的几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最佳聆听状态服务的。而当我们终于听到美妙动人的仙乐时,无言的感动中,我们还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乱鼓掌、乱喝彩。据说几百年前的西方艺术家表演交响乐时,乐章间观众是可以鼓掌的,碰到掌声、喝彩声太热烈时,指挥还会把刚演奏过的乐章即兴重复一遍以飨听众。然而几百年绵延下来,如今的习俗已大为改变,乐章间不鼓掌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乐章间保持宁静既可以保证一部宏大作品的整体性,又能够保证我们欣赏思绪的连续。所以,不管前面的乐章多么精彩动人,我们只能把全部由衷的感谢激情留待曲终时再释放出来。

如果你对演奏的作品不甚了解,要想知道何时曲终、何时该鼓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演出前用点时间熟悉节目单、了解作品的乐章数目,演出时用心数乐章,一般乐章之间台上的指挥、演奏家们都有简单的休整动作,台下的听众也有些调整身姿、放肆咳嗽等举动,全部乐章演奏结束后,指挥一般都会转过身来鞠躬谢幕,此时你就可以纵情鼓掌、喝彩来表示对艺术家们的感谢。前面之所以让你用心数乐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你盲目跟从一些不相干的人在乐章间乱鼓掌、乱起哄、乱上添乱。

我在北京曾数次见过因为乐章间掌声太热烈而导致的笑话。一次是200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由于现场的听众很大一部分人享受的是政府招待票,结果莎拉张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刚一结束,全场竟爆发出如雷的掌声,热烈的掌声惊动了场外负责献花的小姐,于是她匆匆忙忙地抱着鲜花进场上台献花,接下来的场面实在令中国人尴尬之极。。。另一次是在清华大学礼堂,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刚一结束,现场也是掌声如雷,几个女学生也是闻声而起,跑上舞台献花。。。

解决了盲目鼓掌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避免乐章间交头接耳、翻看节目单、喝水、嗑瓜子等颇具骚扰性的“小动作”,不管你做什么“小动作”,你要首先考虑一下你的举动是否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毕竟这不是家里一个人聆听音响的自在环境啊!

许多经典的唱片都是由最副盛名的乐团、最杰出的指挥、最佳的演录场所、最好的器材、最出色的录音师合作出来的,再加上精心的后期制作,那种“天碟”级的听觉表现远远强过一个普通的国内现场演出,如果我们在一个声学条件不尽如人意的音乐厅里聆听一个素质并不出色的乐团演奏时,脑海中总是忘不了那些“天碟”中的精彩,并且频频在它们之间作种种比较,这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无任何积极意义。我们是来听活生生的“真实”音乐的,而不是来找差距和不足、更不是来挑刺的,(当然差距和不足肯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积极而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抛开脑海中的所有成见,主动沉浸于现场所听到的音乐之中,用心地感受音乐本身,并捕获那些足以震撼、感动我们的音乐瞬间,这也是我们普通爱乐人聆听现场音乐的真正目的所在,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血汗钱和宝贵的时间!

曲终人散时

一个正规乐团在常规音乐季演出里,正式曲目结束后,一般是没有安可的(加演曲目),而那些交流、访问性质的演出,因为难得一见、难得一听,安可曲总是少不了的,每到这个时候,乐团和指挥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奉献出他们最擅长、最精彩的动人一刻,而他们的安可表现、安可曲目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掌声、喝彩声的热烈程度,如果你确实喜欢他们的表现,不妨鼓掌鼓得猛烈一点、热情一点。

出于礼节考虑,只要乐队首席(坐在第一小提琴最前面的那一位)没有起身退场,我们观众最好不要匆忙起身退场,人家万里迢迢地赶来为你倾情演出,我们也不应该着急赶这几分钟的路程吧!

当意犹未尽的你沉醉在音乐的回味之中而又不得不退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遗留在座位上的物件、以及门口寄存的东西。

如果你愿意,听完音乐会后,不妨与一些爱乐的朋友交流交流你自己的聆听感受,或者把一些刻骨铭心感动写下来,让更多的朋友能够通过你的描述,间接地感受那些令你终生难忘的音乐瞬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入乡还是要随俗--音乐会后的余想
作者:郝建
音乐会,我们怎样听
这几年,国内的交响音乐会日见其增。最近,北京的音乐会很多。5月底,多明戈来开了独唱音乐会、6月1日,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带上郎朗一块到人民大会堂开了交响音乐会;只隔了20几天,只挪了两三箭之地,三大男高音又来走穴。我去现场听了费城的那一场,三高是在家里看的现场直播。一个在读本科时候就想写几句的话题又来烦我了:我们会不会听音乐会。

我这里想说的绝不是"听不懂交响乐"的话题。我一直觉得音乐不象文字,无所谓懂不懂,喜欢听就是懂。听得愉悦、听得入耳、听得入迷就多听。音乐这事情,只要是自己想听,乐此不疲,就是懂了,就是喜欢了。再发烧一点,看点和声、对位法的书,学习点音乐史的知识,自然能更加跟得上主题的发展变化和乐思的起承转合。但是乐理一窍不通,只要多听,照样悦耳。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不要说懂和声,至今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简谱都读不好。但这拦不住我喜欢听,拦不住我发烧,也没挡着我熟悉许多乐曲。

我今天琢磨的"会不会听音乐会"是当我们去听音乐会时要不要尊重一些硬道理,一些看得见、听得着的规矩和别处几百年形成的习俗。对于这些规矩,最近许多听众和文化人都在议论,我觉得有些意思。

说出来一定会有人笑话我,20年前念本科时,就曾经想给校报写篇介绍听音乐会行为规范的文章,题目都有了,叫《当你去听音乐会》。还就是怕人笑话,一直没写。现在想想这些规矩也许有点烦琐,但是它们是很重要的。要天天讲可能有点夸张、有点烦人,看看我们在音乐会上的举止表现,听听我们有的文化人对这事情的说法,我还真觉得需要年年讲、月月讲。

首先,没出门时就要讲究。如果是去听古典音乐会和歌剧服装应该讲究些。就是大夏天,许多传统的西方人男人也穿西服系领带,哪怕回头热了把西服担在胳膊上。女士就不用说了,一般都要穿礼服,这是一个仪式,也是她们展示高档、昂贵服装或者独特的创意和品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是在上海体育场看景观歌剧《阿伊达》或者是午门广场音乐会,服装就可以多样化一些,许多青年和小孩是穿了旅游鞋去的。

然后,出门一定要早,因为听音乐会最犯忌的是迟到。只要指挥出来站到指挥台上,全场的观众就应该安静下来。可我们这里经常是人声依然鼎沸,手机呼机此起彼伏。1996年5月底带费城交响乐团来的也是萨瓦利施。头一天在人民大会堂演,他出来以后很有些观众依然故我。他站到了指挥台上,曾经数次回过身来看着人声嘈杂的观众席,还有一次干脆离开了指挥台。乐队指挥要连观众一块"指挥",这样开音乐会就未免太多中国特色。等到指挥抬起了指挥棒,迟到的观众就要站在门口,等到第一个乐章或者第一只曲子结束才能进去。世界上其它地方所有的音乐会都是这个规矩。我们这里的票上也这么要求。可是人民大会堂的管理部门似乎至今没有把这个规矩告诉自己的那些男女夜间守门人。他们放进所有迟到的人,我还看到他们热心地为迟到者指点江山,还扶老携幼、服务到位,弄得走道上川流不息。

当然,多少年前的歌剧,开始时也不那么安静,所以有序曲。钟惦棐老师的小三子阿城在威尼斯日记中说得对"中国戏曲的开场锣鼓与意大利歌剧的序曲的早期作用相同,就是镇压观众的嘈杂声浪,提醒戏开始了……"。现在大家在交流中形成了比较好、比较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习俗:乐曲当中,观众席应该安静。据说在深圳曾经发生过演出者与个别无行观众的"战斗":那天小提琴独奏者吕思清较起了真,只要下面有手机、BB机响,他就放下小提琴停止演奏,他站在那儿望着下面,什么时候观众安静了,再架起小提琴,从头拉起!这个场景也太有戏剧性了。

再然后的问题是:乐章与乐章的间隔不应该鼓掌。我觉得,这一条规矩是比较难做到的,对它的忽视或践踏也是在我们这里最为情有可原的。因为现在来听音乐会大多数人对乐曲不那么熟悉,音乐只要戛然而止,人们认为乐曲已经结束,就会非常积极照自己的情绪反应对演奏者来个掌声鼓励。其实遵循这规矩的必要条件不是要有多高的音乐水准,不一定非要对台上演奏的作品胸有成竹。只要有点一般修养,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大致知道有乐章之间不应鼓掌这回事就行--跟着别人懂行的后面鼓掌就好了。

如果说乐章之间不需鼓掌是一个音乐常识问题,那演出当中不应该有说话和手机、呼机声就是一个人的常识问题,一点不必是共产党员也可以有的修养。有时候还有更绝的。那天郎朗和费城交响乐团正在台上引领着我们渐入佳境,我身后的两三位迟到的男女居然为了要不要请已经捷足先登占据座位的"观众"离开争吵起来!

最后,节目单上规定的曲目演完以后,可以鼓掌要求加演和返场。这是对乐队演出水准的评价和鼓励,也可能是对我们自己未尽之余兴的满足。更广泛地说,这是我们与音乐家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社会活动的常规仪式。鼓掌是规矩,加演可不是规矩。指挥家不愿意或者不高兴时,他们也可以不加演。就我听过的音乐会而言,汤沐海不大喜欢加演。我刚才提到的1996年费城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那次,萨瓦利施也没有加演。不是因为被气坏了吧?如果是听歌剧和个人或几个人的演唱会,鼓掌和返场就是大家默契的游戏规则。前两天在午门的三大男高音乐会,因为前面的观众反应不是很热烈--不知是否因为拿赠票进场的观众多,内行和真爱好者少--三位歌手得不到反应,连节目单注明要返场的曲目都差点不了了之。报纸上说,本来还准备了中国歌曲。可能是因为无人喝彩,他们也就偃旗息鼓了。

下面一篇文章,与欣赏音乐的礼仪有关
==================================
文化习俗差异,我们怎样想
这些规矩,我们一时做不好,怎么办?

当然是有一些现实情况,我们这里的观众群有些中国特色。音乐素养不是很高,平时干挣钱的事情都不守时,凭什么花钱听音乐会就要守时?跟平时餐馆吃饭、公共场所聚会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相比,我们进了音乐厅已经很收敛了,已经憋得慌了,还要求我们手机、呼机全关,还要求乐曲停了也不能随便鼓掌,我怎么知道哪是乐章间隔,哪是曲终奏雅?

也有的不象话是物质现实决定的,跟文化、素养关系不太大。人民大会堂那么大才够多装人。要是在北京音乐厅演,只好坐几百人。如果照三大男高音来时的出场费那个收法,主办者那个搞法,那票价不得卖1万美圆?那音乐就会由回到贵族当中,我们这些普通音乐爱好者哪辈子才能听到?可是在人民大会堂演,几万人进场就是一件大事,准时就是一件难事。演出中间,一万人里头有一两个日理万机的人要随时接听手机BB机,那其他观众就必须"听取蟋蟀声一片。"

但是这不是我们的借口。很多事情是能做到的,从主办者来说,不要那边萨瓦利施已经开了锣,这边还卖着票。哪不就摆明叫我迟到吗。既然已经在天安门广场这片圣地净土开辟了停车场,就让所有的车都停进去。不要让后来的车又成了没头苍蝇,开着车在大会堂周围绕圈子,他这样一折腾,进去肯定晚。观众没有音乐会的常识,主办者是知道的。迟到的人必须等到一个乐章或第一个曲子结束才能进去,票子上也都引了这样的要求。可主办者就是不肯跟自己的守门的人员讲清楚,弄得他们还到处引领迟到的老先生、老奶奶。

从观众来说,首先并不是关乎我们的音乐修养。只要去听音乐会,就算他没听过德沃夏克的曲子,总不至于不知道在音乐会里吵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止。要说迟到个三、五分钟,是因为路远堵车。可音乐会开始都半个多小时了,还在那里川流不息地找位子,我们难道还能把这叫做迟到?要说习惯培养有个过程,自从小泽征尔1979年带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北京红塔礼堂演出,我们也听了20多年交响乐了。20多年,北京的观众总体上还是这么没规矩。我们的学习也太慢了。我看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脑袋笨,因为很多其它的事情早已多次证明北京人没这么笨,挣大钱、弄腐败、发展高科技,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的学习创造力绝对够用。就是帕瓦罗蒂我们也听了十几年了。我有时候会瞎琢磨,从1987年在天桥剧场演到2001年的午门广场,不知道帕瓦罗蒂心里会不会犯嘀咕:北京人听歌剧还是这操行,进步也太慢了。其实这里头首先不是音乐修养的事情,这是常识问题,是愿意不愿意遵守规矩的问题。现在的手机都有震动功能,如果实在是中央领导随时要紧急召见商讨国家大事,放个震动挡就全齐了。我看还是取决于主办者和参加者有没有守规矩的愿望,有没有上进心,有没有尊重别人的概念。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干脆发展中国特色。搞什么温文尔雅,入什么温柔乡,只要来我这里,就一水变成西北风、黄土高坡沙尘暴。交响乐只要在中国演,什么时候觉得演奏得好就鼓掌,演出之间爱迟到就迟到,想早退就早退,满场随便走人卖瓜子。手机、BB机响几声又怎么样,中国是正发展国家,大家都忙得紧。规矩还不是人立的,有什么道理可讲?但是我朝这个思路想一想,实在是想不下去。有的小事情似乎没道理可讲,但是在小道理后面还是有大道理的。比如这开音乐会的事情,如果我们从主办者到观众都觉得应该以我为主、发展有北京特色的交响音乐会,那你至少要跟人家事先讲清楚,到我们这儿来开音乐会是如此这般的一回事,你爱来不来。我担心,如果真跟人家讲清楚,即使出场费很高,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了。我还担心,人家来是照来,出场费会多要个三点、四点。因为人家会说,到那里去演出是战地文工团,要边战斗,边演出。

还有一个办法是,只要搞交响乐就按照人家已经有的仪式来。如果要翘二郎腿、磕瓜子、满场飞手巾把子,我们就直接去恢复老戏园子。唱得好的,给个好,露了怯,也及时当仁不让地叫个倒好。那也有乐趣,也有程式,也有感情。可要演交响乐,就要按照大家都接受的惯例来,不要把它随意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这里头是一个守规矩的心态。有的时候,规矩是烦琐,但是既然做的是这个游戏,就应该照着来。其实这个道理我在幼儿园就曾经懂过。人家跳房子、攻城、捉迷藏,我要是另搞一套,人家不带我玩的。你要一天到晚吹嘘我要搞超限战,人家就不跟你玩任何游戏。

有了守规矩的心态,我们才可能来提倡附庸风雅。附庸风雅其实是从善如流。不知道是乐曲结束还是乐章结束怎么样,不要以我为中心,不要随心所欲,跟在别人后面,等人家懂行的有反应再跟进,这时候慢三秒种,不丢人。

领导带个好头吧
我这里说的不是领导重视、一抓到底不放松之类。我是说领导莫带坏头。当然能带大家奔文明更好。那天在午门广场,三大男高音中场演出休息过了,合唱已经开始,这时一队领导才姗姗迟来。其中好像就有以爱听古典音乐著名的吴仪女士。开场前不来,中间休息也不来,还不能不来,非要等中场休息刚完,人家开始演出了才来。我不怀疑领导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但是平民心态、入乡随俗、礼尚往来的心态、守规矩的意识,似乎缺乏一点。有这样心态的领导跟人家谈入关,就不容易对上口径,我看就会多谈几个回合。当然也可能责任在领导手下的办公机构,那我胆子就大一点了,就可以痛快批评几句了:你们层次也太低了,不配安排领导活动,让领导在国人和世人面前丢你们大脸,你们该当何罪?

怎么想起来说到领导这一茬?因为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听音乐会的秩序,在北京建立得最慢。照道理讲这里的音乐演出比较多,领导也最多,百姓的文化水平也不比别处低。除了演出场所太大这样的物质因素,我觉得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这里的人牛气的比较多,勇于藐视共同规则、喜欢找个牛哄哄的特立独行的感觉,搞个小国文化沙文主义的汉子也多。还多少跟官本位文化有关系,赠票多,来的外行多。我就亲眼看到一排座位都是一个办公室或者是一家子。这样的观众演出时就容易旁若无人,他们自己也容易有听堂会的感觉。也是这些区域,半路抽签的也最多。有意思的是赠票还都是前排位子,所以来访的乐团首先看见这些观众的演出。还有7年,北京就要承办奥运会,盖高楼大厦,我们只有钱、有农民工就指日可待。但是我们以什么精神风貌去迎接客人,心里有没有一个守规矩的平常心,有没有一个做什么事讲什么规矩的那点意思,这倒不是有了钱就立马能堆起来的。

还是那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如果我们是去听摇滚,当然用不着这么多讲究。要强调一句,我很喜爱听交响乐,但我始终听不出交响音乐和歌剧比摇滚更严肃、更高雅,至今也没看出两者的听众在道德、理想、情操上有什么高低之分。我只想说一句,象棋是象棋的规矩,围棋是围棋的规矩,别搞混了。

⑻ 乐行天下的介绍

乐行天下”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倾力打造的高端客户体验活动,公司携手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以“音乐至心·服务至诚”为主题,通过交响音乐会巡演、“大师在你身边”经典音乐品鉴会及形式多样的客户服务活动,在保险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直抵人心的“桥梁”,让广大客户乘着音乐的翅膀,尽情徜徉于太平洋保险“在你身边”的贴心关爱之中

⑼ 第一美差的评委介绍

主评委:影子(张傲嘉)
影子,原名张傲嘉。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之后留学美国。相继在加州大学帕克莱分校和芝加哥表演艺术学院学习戏剧及音乐舞台剧表演并取得硕士学位;曾参加芝加哥舒伯特剧院、斯戴芬·沃尔夫剧院及第二城喜剧剧院的演出;2004年回国后与上海交响乐团等合作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系列爵士乐及音乐剧作品演唱会;在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的音乐剧《挑战3对3》中担任主角;唱片《影子演唱的百老汇音乐剧经典选段》作为中国首张音乐剧演唱专辑出版;在上海艺海剧院成功举办《夜之歌——影子百老汇金曲演唱会》;2005年于北京798艺术区创建独立艺术机构及表演空间——影子的戏院;4月首演中国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于北京保利剧院;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走向世界的中国歌唱家”新年音乐会;2007年于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音乐会《剧院魅影——音乐剧新年交响音乐会》;2007年发表唱片《右手年华左手花》;2008年发表唱片《影子作品壹号:去东方》;2008年圣诞同伦敦皇家爱乐乐团及欧洲音乐剧明星一起于英国皇家阿尔伯特剧院演出“百老汇经典音乐会”;2009年主演一个人的音乐剧《我曾有梦》于北京人艺首都剧场,获第七届北京国际戏剧节及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两项政府大奖;2010年出版唱片《影子演唱的伦敦西区音乐剧经典选段》;2010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星光舞台》节目嘉宾主持人;201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传奇》节目主持人;2012年担任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联合主持人;2010年担任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全国总决赛评委;江西卫视《中国山水情歌会》主评委;2011年担任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决赛评委;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评委;2012年担任云南卫视《完美声音》全国总决赛主评委;2013年担任山东卫视《歌声传奇》主评委;由她出演、创作及演唱音乐的影视作品包括《暴雨梨花》、《夜。上海》等。2005年起担任中央美院公共艺术系客座教授;2011年起担任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客座教授;2012年起担任美国纽约大学皇后学院音乐剧表演系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摩登影子》、《三千下——个百老汇女孩的母语朝圣》等文集,个人写作专栏遍及《TIME OUT SHANGHAI》、《上海采风》、《风尚周报》、《都市快报》等报刊杂志;2011年影子获选成为世界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第一女主角唐娜的扮演者并成功主演了该剧首季共计200场的演出。2012年创作并主演音乐剧《MISS SHANGHAI》于上海商城剧院。
音乐剧女王影子出任《第一美差》主评委
8月21日,“第一美差――2010年(首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大使选拔”继外拍活动后,再次进行6名选手才艺秀比拼。
据介绍,“第一美差”作为国内首款电视真人秀选秀节目,它关注的不仅是选手在台上和聚光灯下的表现和状态,更是对每位选手台下生活的全记录。试图展现更真实、更勇敢的选手个体。这不仅是一次能力和技能的历练,更是对选手心灵和觉悟的考验。
主办方介绍,此次大赛评委颇具阵容。“中国音乐剧女王”影子(张傲嘉)一直深受观众和各界媒体的关注,在2010年快男的舞台上,也是担任主评委的影子老师柔情而尖锐的点评风格倍受观众的喜爱和热捧。影子老师认为“第一美差”冠军的选取最重要的还是地域的特色。每个城市和省份都有属于她独有的气质。北方的豪爽、江南的柔情,那么属于海南的特色就应当是明朗、奔放、多姿多彩。而考量选手会着重从才艺、语言的表达、国际化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冠军的使命是向全球去推广海南国际旅游岛,那么多才多艺就能让宣传的手段更为丰富,要极具亲和力与包容力,要懂得与世界沟通,要有民族特色同时兼具国际化。
“第一美差”蓄势待播 影子老师大爆看点
距离《半山半岛.第一美差》第一集播出还有两天,一直深受观众和各界媒体关注的大赛主评委影子(张傲嘉)老师,向记者透露了“第一美差”节目一些非常令人期待的亮点。
主评委“中国音乐剧女王”影子老师相信大家对她都不会陌生,在2010快男的舞台上,也是担任主评委的她,时而柔情时而尖锐的点评风格倍受观众的喜爱和热捧。那么在《半山半岛.第一美差》的舞台上,影子老师又将会给我们展示怎样的评委形象呢。
影子老师认为对于《半山半岛.第一美差》冠军的选取最重要的还是地域的特色。每个城市和省份都有属于她独有的气质。北方的豪爽江南的柔情,那么属于海南的特色就应当是明朗、奔放、多姿多彩。而考量选手会从才艺、语言的表达、国际化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冠军的使命是向全球去推广海南国际旅游岛,那么多才多艺就能让宣传的手段更为丰富,要极具亲和力与包容力,要懂得与世界沟通,要有民族特色同时兼具国际化。虽然要具备所有这些条件实属不易,但是影子老师相信选手们在比赛中会有长足的成长。“我们有信心也有耐心去挑选她们去锤炼她们,这跟别的选秀不同,这是对美的期待而不是专业的苛刻。”影子老师舒缓了一下笑容:“当然,姑娘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和紧张,你们专注比赛,其它的信任交给我们。”影子老师表示,自己最希望看到选手真实的一面,与海南的山水一样坦率直白。“一个人的外型可以去精巧的打造,而能力比如英文水平,在短期内很难有一个质的突破,所以我还是希望看到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最令影子老师惊讶的依旧是我们的参赛选手,虽然很多选手还稍显紧张稚嫩,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比赛,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选手,年纪轻轻却有着卓越的才能,综合素质也令人瞠目。
影子老师向我们透露,在第一集中,有两个大的环节,才艺展示和密室会谈。才艺展示是让选手们秀出自己最拿手的绝活,而密室会谈是评委们考验选手的综合素质,通过交流和沟通,评委们得到的最直接也最真实的选手能力的情报。四万多人之中的60位佼佼者已经是身经百战的个中高手,而最后又将大浪淘沙般迅速刷掉大半人,留下精挑细选的十二位,评委的工作俨然非常的艰巨。可以说最后剩下的这十二位选手,已经是万里挑一的无冕之王
影子老师认为第一集的看点在于“人与海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美女,也能目睹海南岛独一无二的风光,她们都有着不可复制的美丽。而对于之后的比赛,影子老师神秘的笑了笑,“节目越到后面越是紧张激烈,也越精彩。”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由国内顶尖的造型团队“东田造型”,为选手们打造的惊艳靓丽的全新形象,不仅仅是外型上的蜕变,我们还能看到选手们在各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里的表现。“比如极限运动,音乐剧等。”极限运动可以考验选手们的胆量、勇气和身体素质。而音乐剧考察的便是学习能力、艺术天分和沟通能力。音乐和艺术无国界,所以说音乐是一种高级的沟通交流的手段。通过9轮淘汰赛,我们可以看到选手们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能力
“据我所知,这种比赛形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从未尝试过的。”影子老师面对记者十分肯定的说。也许,很多人会拿“第一美差”与国内外很多炙手可热的真人秀节目进行比较。而以美丽的海南风光为背景依托,经过不同关卡的考验挑选海南形象大使的“第一美差”,是非常独具原创性的,与全球各类换汤不换药的选秀比赛相比,“第一美差”的内容更为丰富,赛制更为全面,使命更为强烈。

⑽ 高分悬赏急求音乐欣赏的知识

楼上的列举了很多外国的作曲家,我就说一些中国的作曲家以及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吧……

郭文景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著名作曲家。

代表作品:

歌 剧 《狂人日记》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英文名《Wolf Cub Village》(狼子村)这是世界歌剧舞台上的第一部中文歌剧,由来自英、瑞、荷、中等国演员与欧洲的导演、舞美设计、指挥和乐队首演。该剧完成了多项 零的突破。剧由94'荷兰艺术节约稿制做,首演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相继在巴黎、伦敦、鲁昂、法兰克富、 里斯本、都灵、乌特勒支、鹿特丹、爱丁堡等地演出。自1994年首演以来已在欧洲排演过四个舞台演出版本。轰动了欧洲剧坛……

《夜宴》是著名诗人邹静之,根据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创作的。郭文景的这部歌剧,将西方意大利歌剧优美抒情的特点与东方中国古代艺术精炼典雅的特点完美的接合到一起。堪称是斯特拉文斯基去逝后世界上最优秀的歌剧这部歌剧曾在荷兰VARA 电视台播出;反响强烈。该剧的加长版,已在巴黎,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巡回演出。去年,美国林肯中心又将其重排,在纽约连演数场,轰动百老汇。

交响乐 《蜀道难》

协奏曲 《愁空山》、《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竖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

交响诗 《川崖悬葬》、《经幡》

交响序曲 《御风万里》

室内乐 《戏》、《社火》、《甲骨文》、《西藏的声音》、《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

这些作品先后在维也纳的Konzerthaus、德国巴伐利亚洲著名的奥特布依伦教堂。美国各地,法国巴黎,德国明斯特,法兰克福,英国爱丁堡,哈德尔斯菲尔德,瑞士,荷兰,比利时、中国台北和韩国汉城等众多城市不断获得成功,称其作品“充满精致细腻的音乐和宏大庄严的静默。”

叶小纲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系副主任、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composer in residence)、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vise Chiar of creativity society)、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及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ASCAP)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委员、文化部职称委员会考评委员和文化部侨联副秘书长,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叶小纲的教学成就显著,他的学生近年来在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奖,其中有荷兰葛第母斯作曲大奖(Gaudeamus Award)、中国音乐金钟奖(China Golden Bell Award)、台湾作曲大赛奖、北京市"十大青年提名"奖等,是中央音乐学院学生获奖率最高的教授之一。

叶小纲作品目录

时间作品/体裁/出版/获奖状况

1982年《中国之诗》获美国"齐尔品作曲比赛"第一名

1983年《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奖"

1984年赴新西兰出席"亚太地区艺术节暨作曲家大会",首演《西江月》

1985年举行"叶小纲交响作品音乐会",首演《老人故事》《八匹马》《地平线》,完成电影《湘女潇潇》、《情漫黄山》的音乐创作。

1986年与日本艺术家合作为舞剧《浩浩荡荡,一衣带水》配乐,完成电影《死神、老人与少女》、《望日莲》的音乐创作。

1987年赴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留学,开始接受世界各地的委约及参加各类国际艺术活动并创作了大量作品。舞剧《达赖六世》在香港首演。《叙事曲》在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上由世界著名纲琴家Iva Miharshoff首演。

1988年完成为交响乐队而作《冬》,舞剧《红雪》在香港及昆明中国艺术节上首演。

1990年完成为尺八与乐队而作《释迦之沉默》,《悲歌》获美国伊斯曼"路易斯·兰"奖,舞剧《停车暂借问》在香港首演。

1991年《冬》获美国"哈沃德·汉森"奖,完成室内乐Strophe写作。

1992年完成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最后的乐园》,《释迦之沉默》获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第一届作曲比赛第一名,舞剧《诱僧》在香港首演。

1993年《地平线》入选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完成纲琴与乐队作品《死之蚀》。

1994年获美国"李氏基金会""学术杰出成就奖",回国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举行回国之后的第一场交响乐音乐会,演出了《一个中国人在纽约》、《释迦之沉没》等作品。同年由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版该激光唱片。

1995年签约德国SCHOTT音乐出版社,完成纲琴与乐队作品《黑芒果香》的创作。

1996年电影音乐《人约黄昏》获上海电视台"最佳电影音乐奖",在深圳举办个人交响作品音乐会,同年在北京举行两场《二十世纪作品音乐会》,演出众多西方及我国的现代音乐作品。

1997年德国WERGO唱片公司出版叶小纲及其学生的作品专辑"NEW MUSIC FROM CHINA",其中包括《迷竹》和《马九匹》。完成电影《生命如歌》、《半生缘》、《朗朗的星空》、电视连续剧《走出凯旋门》的音乐创作。

1998年电影音乐《半生缘》获香港第17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被上海交响乐团聘为驻团作曲家,完成交响乐《春天的故事》、舞剧音乐《深圳故事》,应芬兰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室内乐《MARGINALIA》,完成电影音乐《逃亡上海》、电视连续剧《上海沧桑》的创作。在北京再次开个人音乐会,演出了《冬》及众多电影音乐作品。

1999年《深圳故事》音乐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文化部"文华音乐奖",《将进酒》在北京首演。完成电影《洗澡》、《花季雨季》的音乐创作。

2000年《山鬼》在"文化部2000度艺术歌曲比赛"获奖,应澳门文化局委约创作舞剧音乐《澳门新娘》。完成电视连续剧《波涛汹涌》、《蔡希陶》的音乐创作。

2001年受广东省深圳市委宣传部委约创作交响曲《长城》,受德国萨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琵琶协奏曲》,完成室内乐《九乱》《林泉》,交响乐《春天的故事》《深圳故事》第一组曲、歌曲《花季雨季》获中国音协"金钟奖",电影音乐《刮痧》获第21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创作大型昆曲歌舞剧《贵妃东渡》,在北京演出七场,赴日本演出27场。

2002年德国WERGO唱片公司出版叶小纲作品专辑,受西藏自治区文化部门委约创作《西藏之光》,影视作品专辑《半生缘》由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担任上海"中国现代音乐论坛"艺术总监,北京国际音乐节为叶组织的《中国情怀-叶小纲交响作品音乐会》在10月举行。演出了《长城交响曲》、《西藏之光》等。同月在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上演出《马九匹》,完成电影《芬尼的微笑》、《天上的恋人》的音乐创作。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谭盾

作曲家,1958年出生,湖南人。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幼年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身涯。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随赵行道、黎音海学习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在校时创作的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雅·颂》运用民间曲调,中国宫廷音乐,庙堂赞歌等原始素材,给人清新、别致的感觉,获得了1983年德里斯顿·韦伯尔作曲比赛二等奖。被新闻界、艺术界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到美国后,数家知名乐团聘他为乐团作曲,并出任BBC交响乐团(苏格兰)驻团作曲兼副指挥,1988年在美国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这是中国音乐家在美国首次举办的音会。

【谭盾相关作品】
[编辑本段]
《门》由法国著名指挥夏尔·迪图瓦指挥日本NHK交响乐团于1999年作世界首演后,在世界各地相继上演。《交响曲1997:天地人》由大提琴家马友友、香港管弦乐团和中华编钟乐团于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首演。交响乐《死与火》由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艺术总监詹姆斯·莱文在美国首演并由大都会歌剧院乐团在各地巡演。歌剧《牡丹亭》由美国著名导演彼得·萨拉斯执导并巡演。协奏曲《永恒的水》由库尔特·马祖尔指挥纽约爱乐作世界首演,并在世界各地巡演。谭盾千禧年的第一个作品是为全球千禧年电视庆典节目“2000年的今天”所写的同名交响曲。该庆典节目由英国BBC广播公司、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和SONY唱片公司合作制作,经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全球55家电视网卫星传送到世界各地。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年,受国际巴赫协会委托的《水祭》(根据《马太受难曲》所作)已巡演德国、日本、英国和俄国等地,并将在2002年纽约“下一浪潮艺术节”二十周年庆典上作开幕演出。
2001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的"永恒的水" 协奏曲和《卧虎藏龙》协奏曲以绝对全新的视觉听觉冲击力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水》这部作品的演出十分特别,台上全是水,水即独奏乐器。谭盾为此专门做了50多种有关水的装置,它们可以让水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谭盾说:"我们天天的生活都与水有关,可是你听到水的声音没有?"他为此讲了一个故事:在纽约一个岛上,一位犹太老人天天坐在海边看水,谭盾问他:"你每天都在看什么?"他答:"水有意思,在陆地上可以划分美国、加拿大,但水是划不开的,昨天有可能从我的家乡来,明天又可能流到别处去,你看到每天的水是一样的,但我看水天天是不一样的。"谭盾说,这部作品一是强调人们生活与其中从未听到的声音,听众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二也算是环保,沈从文有几句话,大意是,水除了流过山流过河,是否流过你的头脑,你的身体,能不能听到清澈、宁静,也是物质环境对人的乞求。
听音寻路
2004年10月31日,在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作曲家谭盾推出的一部名为《地图》的音乐作品倍受关注,在这部音乐作品中,谭盾将影像中原汁原味的湘西本土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为一体,并把它称之为多媒体景观音乐。近两年,谭盾带着他的这部作品在国内外巡回演出,尤其是在湘西凤凰演出时,谭盾曾经将演出舞台搭建在凤凰古城北门码头的沱江河畔,3000多名当地居民聚集在此,现场聆听了他们生命中的第一场交响音乐会。
其实"地图"这个字,实际上它是一个,心力历程的地图,是一个文化的地图,也是一个寻找过去与未来,寻找根与前景的一个地图,跟传统的现象蛮相和,因为人类的语言发明之前是有音乐的,在语言发明之前,他们是听音寻路,过一个寨子的时候,过一个村的时候,你必须留下你的歌, 这样所谓听音寻路,听到回声,听到对歌,听到乡间不同的口音,不同的音调,不同的节奏,寻找你的去路,寻找你要去的方向。那么我觉得声音的地图可能是永恒的。它可能是超越于绘制的地图,也超越于电脑的地图,也超越于雷达的地图,因为它是连接于我们生命和过去根的一种这样的东西。所以地图的含义从作曲的角度来说,实际上融合新的科技,融合媒体,融合电视,最重要全部集中在声音,在音乐,在这种传统的根的一个基础上,去创作的一个乐曲和观念。
谭盾的不同寻常的音乐理念和中国文化的底蕴让他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音乐创作之路。他做出了水乐、石乐等离经叛道的音乐,他的作品和为人都备受争议。但这位被贴上另类标签的音乐大师热情似火的个性和对音乐的执著,是他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二十多年来谭盾通过他的音乐把中国文化传到世界,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尊重和喜爱。其主要作品包括:五部交响戏剧系列、观念音乐--自然系列、歌剧《茶》、多媒体交响协奏曲系列、《死与火:和画家克利的对话》、四重奏与琵琶《鬼戏》、歌剧《牡丹亭》、由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委约的歌剧《马科·波罗》、受德国"巴赫国际协会"委约的《复活之旅》、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的《卧虎藏龙》、为张艺谋的电影《英雄》而写的原创音乐、为香港回归而作的《交响曲:天地人》、《世界交响曲》以及为世界著名钢琴家朗朗改编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等等。而这些作品大都由世界著名指挥家和乐团及帕尔曼、马友友这样的大演奏家来演奏的。这些骄人的成绩足以说明,谭盾已经用中国文化作为根基,融入世界音乐大氛围中,并完全被世界所接纳,所欢迎。

瞿小松

作曲家。1952年出生于贵州贵阳。1968-1972,于黔东南苗族山区插队务农。1972年初自学小提琴,同年底入贵阳市京剧团作中提琴手。1978年初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8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2年获美国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大奖。1985年获第四届全国音乐作品(室内乐)评奖三等奖。作品有大提琴与乐队曲《山歌》,交响组曲《山与土风》、《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等。1989年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赞助,赴美作访问学者,并居留美国十年。

瞿小松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演奏,并被西方乐评称为“寂静的大师”、“节制的大师”。瞿接受的作品委约来自:荷兰国际艺术节、布鲁塞尔国际艺术节、巴黎秋季艺术节、瑞典国民歌剧院、大伦敦艺术基金会、荷兰新音乐团、柏林电台合唱团、慕尼黑双年展歌剧节、美国作曲家论坛、辛辛那提打击乐团、日本Hibiki音乐节、东京艺术中心、日本福冈音乐厅、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台湾云门舞集、香港中乐团、香港舞台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等等。瞿的作品由美国Peer Music及英国Faber Music两家出版公司代理。1999年秋,在十年的海外生活后,瞿定居上海,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瞿小松在文章中强调:“我体会,无论中西,古往今来引发艺术变化的,不是非怎样不可,而是它可能会怎样。生为中国人的作曲家、戏剧家应该感到幸运。这里头大大的天地,若能真正立足于中国戏曲的根本,立足于中国文字艺术及中国文字声音的根本,必有真建树。乐意舒舒坦坦继续过西方瘾的,也是自己喜好,由不得他人。”

何训田
开放分类: 中国、音乐、人物、名人、音乐家

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指挥系系主任。1983年创立了RD作曲法the RD Method of Musical Composition(任意律和对应法),任意律穷尽了律制的划分,对应法则以全新的思维来结构音乐,是中国第一位用自己的音乐理论进行创作的作曲家。1995年出版的《阿姐鼓》开辟了音乐创作的新领域,是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在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1997年创作的《声音的图案》等作品建立了新的音乐语言和新的音乐结构。

德国德累斯顿弦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荷兰新合奏团、美国纽约新乐乐团和香港管弦乐团等演奏团体曾为他的作品在欧美作世界首演。1988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乐团等单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何训田交响作品音乐会〗。1995-1996年〖阿姐鼓演唱会〗在欧美及亚洲作环球巡演,首演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途中应邀出席法国嘎纳30th MIDEM庆典演出,结束于东京。2000年担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联合举办的〖世界和平文化年开幕盛典“天唱人间Dadawa@2001演唱会”〗艺术总监、音乐总监和作曲。2002年担任〖雷峰夕照音乐大典〗总策划、总导演和作曲。

主要作品有:

交响作品

《平仄》Tonal Patterns (1985)

《梦四则》Four Dreams (1986)

《感应》Telepathy (1987)

室内乐作品

《两个时辰》Two of the Earthly Branches (1983)

《天籁》Sounds of Nature (1986)

《幻听1》Phonism (1989)

《声音的图案》the Pattern of Sound Suite (1997-2003)

民族管弦乐 《达勃河随想曲》DaBo River Caprice (1982)

电影音乐《兰陵王》WarriorLanling (1995)

多媒体音乐剧场《迷哥》The Riddler(2001)

音乐专辑

《黄孩子》Yellow Children (1992)

《阿姐鼓》Sister Drum (1994)

《央金玛》Voice from the Sky (1996)

《波罗密多》paramita(2002)

还有陈其纲,徐孟东,张旭儒……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比较有影响的作曲大师。

我留意到你有提近现代音乐,这几位都是比较敢为天下先的主儿,不然的话我就给你介绍什么冼星海,谷建芬,施光南,乔羽,朱践耳,赵季平,这些了~~你可以自己去找找,一般都找得到。

至于国外的近现代音乐,你可以从美国的约翰 凯奇找起。
阿诺德 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潘德雷茨基,拉赫曼等等……
时间有限,给你说的这几个人你自己找吧。

阅读全文

与上海交响乐团乐行天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客户理财心理 浏览:788
投资个融资 浏览:235
完成c轮融资的p2p 浏览:303
睿融资 浏览:136
韩元1000对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71
留学生的外汇 浏览:923
施罗德外汇 浏览:704
每日币读交易所 浏览:203
非法融资和民间融资 浏览:328
浙贷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659
创投企业新三板投资 浏览:5
天治趋势基金如何 浏览:264
海南鑫晟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436
华信信托公司网站 浏览:497
红宝石信托 浏览:759
1910铜期货 浏览:158
身份证理财好不好 浏览:241
北京做交易员 浏览:79
期货期指费率 浏览:464
芒果出行融资 浏览: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