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客户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客户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发布时间:2021-07-16 19:53:07

⑴ 简述银行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

⑵ 客户信用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方法,对要素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下述几种方法。

1、5C要素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分析以下五个方面信用要素:借款人品德(Character)、经营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资产抵押(Collateral)、经济环境(Condition)。

2、5P要素分析法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资金用途因素(Purpose Factor)、还款财源因素(Payment Factor)、债权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企业前景因素(Perspective Factor)。

3、5W要素分析法:5W要素分析法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及如何还款(How)。

4、4F法要素分析法:4F法要素分析法主要着重分析以下四个方面要素:组织要素(Organization Factor)、经济要素(Economic Factor)、财务要素(Financial Factor)、管理要素(Management Factor)。

5、CAMPARI法:CAMPARI法即对借款人以下七个方面分析:品德,即偿债记录(Character)、借款人偿债能力(Ability)、企业从借款投资中获得的利润(Margin)。

借款的目的(Purpose)、借款金额(Amount)、偿还方式(Repayment)、贷款抵押(Insurance)。



(2)客户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展阅读

客户信用评级的结果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客户准入和退出管理、授信审批决策、授信定价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清客户,知道怎样的客户可以贷款,以及贷款的大小和额度,知道怎样的客户应该主动退出,甚至回避。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让该借钱的企业顺利借到钱,并付出合理代价;让不该借到钱的企业,即使愿意付出再高的代价也借不到钱。这样,不但可以争取到业务,而且可以降低贷款风险。

⑶ 个人信用风险调查分析主要内容哪些

因此,在信贷决策过程中,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在专家制度法下,绝大多数银行都将重点集中在借款人的“5c”上,即品德与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 or cash) 、担保(collateral)、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也有些银行将信用分析的内容归纳为“5w”或“5p”。 “5w”系指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 、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如何还款(how);“5p”系指个人因素( personal)、目的因素( purpose) 、偿还因素( payment)、保障因素(protection)、前景因素(perspective)。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主观性太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信用分析工具。
特征分析法
特征分析模型是目前在国外信用管理模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新的信用分析工具,本质上它也属于传统的信用分析和评价方法。该模型的主要用途就是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并以定量化的方式,对客户的授信做出评定。它是从客户的种种特征中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因素,将其编为几组,分别对这些因素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目前,特征分析方法主要由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使用。

⑷ 客户信用状况五C评估法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

1、品质(Character):指顾客或客户履约或违约的可能性,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首要指标,品质是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回收数额的决定因素。因为每一笔信用交易都隐含了客户对公司的付款承诺,如果客户没有付款的诚意,则该应收帐款的风险势必加大。

品质直接决定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回收数额,因而一般认为品行是信用评估最为重要的因素。

2、能力(Capacity):指顾客或客户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其判断依据通常是客户的偿债记录、经营手段以及对客户工厂和公司经营方式所做的实际调查。

3、资本(Capital):指顾客或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如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形资产净值等财务指标等。

4、抵押(Collateral):指顾客或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做抵押的资产,一旦收不到这些顾客的款项,便以抵押品抵补,这对于首次交易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或客户尤为重要。

5、条件(Condition):指可能影响顾客或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如顾客或客户在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顾客或客户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付款可能。

(4)客户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展阅读

客户信用估计的结果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客户准入和退出管理、授信审批决策、授信定价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清客户,知道怎样的客户可以贷款,以及贷款的大小和额度,知道怎样的客户应该主动退出,甚至回避。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让该借钱的企业顺利借到钱,并付出合理代价;让不该借到钱的企业,即使愿意付出再高的代价也借不到钱。这样,不但可以争取到业务,而且可以降低贷款风险。

客户资信调查是指收集、整理客户的基础资料,并从定性角度对客户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客户资信调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走访客户,实地查看经营场所和经营设施状况,调查了解客户经营管理情况和财务情况,收集财务报表和资料信息,通过其他渠道征询客户资信状况,收集客户产品、市场、经营信息,整理归纳分析资料数据等。

直接评价人员必须全面深入多方了解收集情况,取得足以证实客户资信状况的有关证据,确保客户资信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审查人员应负责审核直接评价人员所收集到的情况和资料。

⑸ 客户的信用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查询他的消费信抄息,袭与还款记录,看他是不是每次还款准时准确
如果是初次合作的客户,对客户信用分析一般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有条件或者有很大的合作意向的可双方相互参观厂址.:到厂家考察是很有效且必要的。注意考察不只是参观,还包括看客户资料(包括固定资金,生产规模,生产情况之类)、交流、甚至明查暗访...2.向当地工商局查询对公司的注册情况和相关许可证书,也可以跟客户要求提供工商,税务登记之类文件,看原件,复印件保存.。3.向当地周边的地区打探消息客户信用度非常重要,如果是初次合作,第一要求出具注册信息,第二客户访问,第三评估业务的风险程度,第四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基本上是需方主导市场,贵公司可以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等借助第三方力量控制风险。如果是多次合作的客户,我们要看前几次合作会出现过什么样的情况,在前面合作的基础上做一些小调整...

⑹ 客户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1、基础资料管理:有关客户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包括客户的姓名或名称、地址、电话、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法人代表及他们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学历、年龄、能力、经历背景,与本公司交往的时间、业务种类等。这些资料是客户管理的起点和基础,需要通过销售人员对客户的访问才能收集。

2、客户特征归纳:主要包括市场区域、销售能力、发展潜力、经营观念、经营方向、经营政策、经营特点等。

3、业务状况总结:包括销售实绩、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与竞争者的关系及与本公司的业务关系和合作情况。

4、交易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客户的销售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公司的战略、未来的展望、公司的形象、声誉、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

关于客户分析的内容有哪些,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你对大数据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的技巧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⑺ 客户信用管理包括的内容中最高级阶段是什么

一、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企业需要在五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
客户信息的搜集和资信调查
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客户信用分析管理
客户资信评级管理
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
二、客户授信制度
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销售部门或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一些企业在给予客户的赊销额度上随意性很大,销售人员或者个别管理人员说了算,结果往往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实践证明,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间直接的信用关系,实施直接管理,改变单纯依赖于销售人员“间接管理”的状况。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应包括4个方面:
赊销业务预算与报告制度
客户信用申请制度
信用限额审核制度
交易决策的信用审批制度
三、应收帐款监控制度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些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改进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制度化:
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
销售分类账管理与账龄监控制度
货款回收管理制度债权管理制度

⑻ 在进行客户资信调查时,客户基本情况调查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个人资信调查包括信用调查

调查您的商业伙伴的商业资信程度,信誉综合评价,确保你与他合作过程中的风险。

(二)个人资信调查包括个人信息调查

电话、车辆、房产、资财、背景,他的朋友关系,家庭、信誉度等各类信息资料查询。

(三)个人资信调查包括公司信息

公司背景、电话、注册号、经理人信息、财务状况、账号、流动资金等信息。

(四)个人资信调查包括学历调查

学历的真假程度。

(五)个人资信调查包括个人资质

人员以前工作单位、为何辞职、家庭住址、状况。

(六)个人资信调查包括个人资信程度调查

个人简历、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爱好、资产及信用调查。

(七)个人资信调查包括雇员忠诚度调查

调查员公有无违反公司合同现象、有无损害公司利益行为以及其他需要调查的内容。

⑼ 客户分析报告的主要项目是那些

兄弟,只能麻烦你自己归纳一下了,这年头这样的资料到处都要钱,找一份免费的不容易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浙江IT市场制造业客户分析报告

浙江多达69万家的中小企业。从杭州、宁波到义乌、温州,乃至整个浙江省,信息化正在快速、低成本地推进。

与珠江三角洲,甚至是同在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州相比,浙江的信息化明显地打上了浓厚的地方经济烙印。占据绝对优势的私营经济、中小企业林立,以及根深蒂固的市场化理念,促使浙江企业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简约的信息化方式。

市场化的自发进程。

卢朝晖说,他们没有一个事先的整体规划,更多的只是“见招拆招”。

从信息产业已成规模的杭州到刚起步的温州,记者在历时半个多月的采访中很难听到“整体解决方案”,甚至是“ERP、CRM”等字眼,一些企业的老总和技术人员更愿意谈起的是他们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为企业带来了哪些效益。

在浙江,98%的企业是民营企业,私营经济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对于众多的私营企业主而言,信息化只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一种手段,“需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带来实际的效益。”

“实施一套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就如同让小学生直接读博士一样难以接受。”在浙江的私营企业主看来,够用就是最好的。

浙江华瑞是一家从事化纤贸易的企业。由于业务的需要,早在1997年华瑞就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贴近纺织行业的ERP、OA、进销存和包装线数据采集系统,到公司的物流配送体系和银行支配体系,华瑞在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方案。不过最终,华瑞将信息化的重心集中在一家名为中国化纤信息网的网站上,因为这里可以找到公司最需要的化纤信息。

据华瑞化纤信息公司经理卢朝晖介绍,化纤市场是一个非理性的“魔鬼市场”,供需很难平衡,根本无法通过以往的经验把握市场走向,从事化纤贸易的华瑞也深受其苦。在网站开通后,华瑞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并借用数据库来尽量定性把握市场。目前,它已经成为“华瑞的电子商务神经系统”。

而随后,越来越多的化纤企业开始从网站了解信息,通过化纤网进行交易。一年前,化纤信息网因促成一笔高达7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化纤交易而在行业内名声大振。

现在,华瑞已不再只是做化纤贸易的传统企业。通过信息化,华瑞介入了电子商务和物流领域,并计划下一步建中国轻纺大厦,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物流调度系统,目前该计划已经得到中国纺织协会的支持。

卢朝晖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信息化会改变整个企业,他只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最为迫切的难题,“没有一个事先的整体规划,更多的只是‘见招拆招’。”

类似的企业还有杭州的东南网架,宁波的雅戈尔、海天集团,温州的浙江超达阀门公司、正泰、奥康等,大凡在浙江有一定影响的企业都选择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见招拆招”。这种与各地都不尽相同的信息化方式在中小企业林立的浙江奇迹般地走出了一条生路。

私营企业的三点突破

从电子商务到供应链管理,浙江企业运用信息化来解决“两头在外”带来的难题。另外,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受浙江独特经济底蕴影响的不仅仅是信息化方式,还有整个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与全国各地电子商务公司的惨淡经营不同,浙江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却有着不错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国化纤网除去为华瑞集团带来的品牌提升和信息服务外,仅2001年在电子商务和信息方面的收入已经高达1100多万元。

与中国化纤网一样为浙江企业所称道的还有中国化工网。从1997年的三万块钱起步到今天的年赢利几千万元,从创业时的3个人发展到今天200多人的规模,中国化工网借助于浙江最发达的产业--化工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解剖化工网的运作模式并无特别之处: 给众多的化工企业建设网站,并将网站与化工网的整体平台联系在一起,为企业提供获取利润和贸易的机会,而化工网则通过收取会员费和广告费获利。“现在化工网已经渐成规模,是网上的化工集散地,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大都在用,甚至经常会有客户从国外打电话过来问为什么网站打不开。”

公司总经理孙德良在介绍化工网时,将企业的成功归结于紧贴行业市场。而中国化纤网的成功也正是紧贴传统行业。

对于浙江企业而言,电子商务是其在信息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

扫描浙江各地的支柱性企业,从服装、皮鞋、打火机、低压电器到网架、阀门、电梯、汽车零配件,浙江的私营企业大都从事制造业,整个制造业更是在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46.3%。所以浙江企业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制造业的信息化。浙江制造业最明显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制造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省外,制成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也在省外,这就决定了浙江企业信息化必须依赖于电子商务的支持。

另外,“两头在外”的制造业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必定将供应链拉长,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支持也成为企业信息化面临的迫切问题之一。

供应链的管理问题在服装业显得最为突出。以雅戈尔为例,应该说没有比库存更大的难题,2001年的销售额为65亿元,但仅衬衣一项就累计积压上亿元。由于市场与生产不接轨,库存产品只能打折销售,每年雅戈尔为此产生的损失高达1亿~2亿元。加上服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原有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生产、营销更需要用高科技加以引导。

雅戈尔的高层显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今年3月份,雅戈尔投资1个亿与中科院合资成立分公司,对整个集团的管理进行信息化调整。一直从事工业管理与设计工程研究的中科院院士韩永生开始负责寻找雅戈尔的问题所在。

雅戈尔的问题和大多数服饰企业一样,最大的弊端集中于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订货方式。由此引发的是供应链时间过长,无法及时反应市场的需求,造成旧产品大规模积压,而畅销产品却追不上单子的现象。

韩永生在接受雅戈尔信息化任务后,从与供应链有关的相关环节着手,重新梳理销售、财务、供应、储运、生产厂商、分公司、专卖店等环节,力图构造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新订货方式。在短短的几个月改造后,雅戈尔的供应链时间从6个月缩短到3个月,而遍布全国的2800多个卖场也被打造成透明的“酒杯”。韩永生说“卖场想‘喝’什么,能‘喝’多少,我们都可以很清楚地把握。”

由于原来的供应链管理带来巨额损失,推动着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在浙江走在了前列。宁波的杉杉西服投资2000多万元将全国300多个点的数据每天传回总部,而宁海的一休童装则在将被库存拖垮的时候借助信息化起死回生。而在皮鞋、电梯等众多制造业,由于有着庞大的采购网和销售网,理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关系也是信息化改造的关键。

从电子商务到供应链管理,浙江企业运用信息化来解决“两头在外”带来的难题。不过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浙江省制造业主要靠追随战略迅速发展,但进入新世纪后,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战略,开发新产品和技术。不少浙江企业已经意识到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提高技术创新。

温州正泰集团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厂商,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支持电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和制造系统。协同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设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促进产品标准化和模块化,加强及时应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能力。通过该系统的建设,正泰希望能够实现支持多企业结构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CAD设计的协同和流程管理等目标。

另据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董金祥介绍,浙江铁牛公司和博大电器集团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五金制造业的敏捷生产管理与网络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在浙江也极具典型。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正在成为浙江企业信息化继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之外的第三个突破口。

狼群经济变革的新需求

温州正在以“信用温州”来应对这种冲击,同时浙江省也在进行信用浙江建设。

“一只狼只能等待老虎吃剩的骨头,而一群狼则可以与老虎争夺食物。”浙江众多的中小企业显然明白这个道理。绍兴的轻纺业、柳市的低压电器、永康的小五金、温州的特种阀门、宁波的服装和注塑机、余姚的模具等,这些以区域划分的块状经济都极好地阐释了浙江的“狼群经济”:区域的众多中小企业联合在一起与大企业竞争。

不过,这种以地域“血缘”为联系的狼群经济正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变化。仅在温州一地,乐清县虹桥综合农贸市场、永嘉县桥头钮扣市场、苍南县宜山再生纺织品市场等早年十大专业市场大多已成为历史,代之以服装、鞋业、低压电器、打火机等专业市场。

市场的调整也催生了一些大企业,一些区域经济的龙头企业从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如乐清低压电器市场的正泰、德力西,杭州萧山汽配市场的万向集团等。以正泰集团为例,2001年年末该公司的总资产达到17亿元,工业总产值为61.77亿元,销售收入为60.55亿元,成为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产销企业。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20000多种规格,而销售网络更是遍及全国各地。

中小企业开始逐渐壮大,以往“拍脑袋”的决策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变化,正泰利用信息化构筑了领导决策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分销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九大系统架构。

不管企业是否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的建设在浙江已经势在必行。

浙江是一个市场大省,拥有专业市场4600多家,交易额高达3606亿元,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不过这些市场还处于初级的市场模式,目前只有义乌、绍兴等少数专业市场开始利用信息技术促使其向现代化市场组织转变。董金祥教授认为:“专业市场必须进一步发展,实现浙江从市场大省向电子商务大省的转变。”

在内在变化的同时,毗邻上海的浙江也已经感觉到国际化的气息。在浙江的采访中,“世贸”、“国际化”是众多采访对象经常提及的字眼。据专家估计,浙江是我国进入WTO后的最大受益省,其受益占到全国总受益的10%以上。同时,他对浙江制造业的冲击也必将是巨大的。

如果说对内在的变化还可以按以前的“老办法”一步步解决的话,那么对于外来的冲击,浙江的私营企业老板们也已经开始担忧。

这种担忧在温州尤为明显。在温州近700万人口中,有16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40多万在国外经商,他们直接感受国际化带来的变革。与以前单卖产品不同,现在的温州企业开始与国际企业在技术、股权与资本方面展开了合作。

温州正在以“信用温州”来应对这种冲击,同时浙江省也在进行信用浙江建设。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李强认为:“要保持浙江发展的态势,仅仅在产品质量与品牌上做文章还是不够的,还要在企业信用上下工夫。”

对于浙江经济面对的变局,一些经济专家认为,传统的组织结构,以及制造资源相对集中、以块状区域经济环境为主导、以面向产品为特征的制造模式已与之不相适应,需要建立一种市场需求驱动的、具有快速响应机制的网络化制造模式。董金祥也表示:“这将是当前乃至今后若干年内制造业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制造企业能否摆脱困境、赢得市场、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关键。”

信息化“麦加”?

在信息化方面,浙江能否成为其他省市学习的典范?

对信息化的重视已经给浙江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信息化不仅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而且也带动了浙江省高新技术及相关软件产品的产业化,并衍生出更多包括软件产业、咨询服务业在内的高技术企业,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群。

在杭州,目前有1500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信息技术开始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得到应用,CAD、CAM、CIMS和PDM等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日益普及。而在信息产业本身,信息化也催生了恒生电子、信雅达、新中大、浙大快威、浙大兰德等软件公司和系统集成企业,高新软件园、东部软件园、数源科技软件园、浙大网新软件园等一批重点软件园区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温州也于2001年开始兴建“温州数码城”。2001年,数码城在负责政府、企业、家庭上网项目的实施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建设高新技术孵化基地、IT产品生产基地等,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并培养当地的IT企业。

浙江的变化已经开始引起外界的关注。9月初,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曲维枝一行6人前往浙江省对信息化工作进行调研。曲维枝副主任在听取了卢朝晖的情况汇报后,对浙江华瑞公司紧扣信息流和物流来推动传统纺织行业信息化和开展电子商务的方式表示赞许。

进入2002年后,信息化被政府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则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上海、广州等地因电子政务走在全国前列而每月都要接待好几批前来取经的兄弟省市的政府部门。

类似的情形浙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经历过,温州人至今依然记得,通往温州的几条年久失修、崎岖颠簸的山路上曾经尘土飞扬。先富起来的温州在当时成为各地学习的典型,从中央领导到体改谋士、经济学家,以及各地前来“对口学习”的考察团都蜂拥而至。当年,新兴“农民城”龙港每天要接待上万人,所有饭店、食堂24小时开餐仍无法满足需要,而在被称为“温州年”的1986年,来温州考察的大队伍中仅副省级以上官员就达93人次。有人把当年的温州称为中国改革者朝圣的“麦加”。

现在,那几条尘土飞扬的山路早已变成了高速路。但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浙江能否成为其他省市学习的典范?

全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工作推广一直很缓慢,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成本和高风险。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由于在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相对不足,实施信息化工程有一定困难。而浙江省则通过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从企业目前最迫切需要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的问题入手,促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低成本化和低风险化,为全国制造业做出示范。

另外,浙江的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利用区域中企业的相关度、相似性较大,使信息化具有简约化特点,相对容易取得成功。而在全国还有不少类似的块状区域化特色经济,虽然没有像浙江那样明显,但通过浙江的示范,或许有希望能带动类似区域的信息化。

与各地信息化的成功不同,浙江省更多地是依靠市场来推动。相比于其他省市政府的强力推动,浙江有自己独特优势。在“小政府大市场”的观念下,浙江得以运用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快速、低成本地推进本地区的制造业信息化。

无疑,浙江的信息化是成功的。虽然当年的“温州现象”已经不可能重演,不过深入浙江可以知道如何大规模地推动制造业信息化。

阅读全文

与客户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芒果出行融资 浏览:181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江苏分公司 浏览:372
并购基金信托 浏览:865
能源站融资 浏览:217
e租宝投资的项目 浏览:185
哪家科技创新基金好 浏览:718
重庆新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843
证大无抵押贷款工作怎么样 浏览:795
凤竹纺织的股票行情 浏览:979
汇鼎理财群 浏览:624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