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股价上涨不利于市场风险释放

股价上涨不利于市场风险释放

发布时间:2021-07-16 20:22:40

㈠ 影响股票上涨的 因素

应该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股票的价格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平衡,股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格自然也是有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所决定的。
对于某一特定的股票,在一定时期内(比如说没有增发,配股,全流通等等),其流通量一定,也就是说其供给是一定的,那么价格便完全取决于市场对其需求量的变化,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市场的需求呢?
首先是货币供应量的大小,也就是平时帖子里经常见到的市场资金是否充裕。货币供应是控制是在央行的手里,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准备金率是其掌握的三个工具,当央行向外放出准备金,货币供应量便增大,使得股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抬升了价格,反之使得股票价格降低。比如04年上半年,央行上调准备金比率,不但减少了货币供给,同时向市场传递出了强烈的紧缩信号,市场马上应声而下,一蹶不振。而不久前,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讨论起中国经济是否面临通缩,目前似乎还未达成共识,如果通缩确认,央行放松货币供应,那对股市应是大大有利。

其次股票的价格取决于整个股票市场的风险程度,人们一般来说都是厌恶风险的,比较大的风险(即收益的不确定性)必须要有比较大的预期收益来补偿,比如说国库券的风险最小,那么它的收益最低,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就高一些,而股票长期看预期收益率更高,美国股票市场的历史数据看,其风险溢价一般在3~6%之间。由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重重,改革任务艰巨,不确定性很大,因此应该具有更大的风险溢价。当市场风险溢价降低时,会引起对股票的需求量增大从而推升整个市场的股价重心。比如6.24行情,9.14行情等等应该都是消息面引起市场风险溢价预期改变所造成的波动。
工具箱

最后对于个别的股票而言,由于其管理层的素质,以及业务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不同,其风险溢价将在整个市场的风险溢价基础上进行调整。比如管理层的能力还未经过考验,业务波动性很大,未来前景不明确都会增大公司的风险溢价,从而降低股票的价格。一只股票从默默无闻到成长为行业巨头,则其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由业绩增长,另一方面是由市场对其风险溢价逐渐降低所带来的,表现为市盈率不断增高,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㈡ 为什么利好不断,股价不涨反跌

因为利好不够大,无非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抬轿。而庄家手中有股,刚好利用利好,回买的人多,股答价卖出的话,不会下跌太大,所以就直接出货了。
所以要判断利好是上涨还是下跌。主要是判断这个利好够不够大,后续上涨动力大不大。
如果利好小的话,反正后续上涨动力不大,主力庄家正好利用这点利好来出货。
如果利好很大的话,后续还有很多上涨空间,那么主力庄家肯定会惜售的。
有利好还下跌的话,证明庄家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下跌。另外一些借着利好的短线客买入,但是他们买入后,发现利好不足以支撑股价上涨,所以这些短线客卖出,加速股价的下跌,也就是所谓的超跌错杀。。。所以如果股价一直跌,也要等稍微反弹再卖出,也不能再最恐慌的时候卖出。

㈢ 股价上涨会造成什么风险

价格上涨对于我们买股票的人当然是好事,因为赚钱了。但对于现货商可就不见得是件好事了。比如,他们要买100斤大米,每斤3元,那么花300元就可以了,但如果大米价格上涨变成每斤4元,那么同样是买入100斤大米,他们会多花100元,所以,当大米价格看涨的时候,他们就会以期货的形式买入,这样可以适度降低成本,防止由于价格上涨千万的风险。

㈣ 上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价上涨,下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价下跌是什么意思

上影线就是前一个交易日,冲高又返回了.一般是到一个阻力平台就会这样.下影相反,一般是支撑平台,就跌不下去了。

一、上影线
在K线图中,从实体向上延伸的细线叫上影线。在阳线中,它是当日最高价与收盘价之差;在阴线中,它是当日最高价与开盘价之差。
1、被动回调
个股在冲高过程中,突然遇到大盘调整,会引发较大的抛压,庄家会顺势而为,股价重新回到低位,这样在日K线图上会留下长长的上影线。如果量能配合得比较好,而且股价刚刚脱离主力成本区,这种股票会很快恢复上涨,只要大盘稍微走稳一点,这些股会及时拉高。如上周五受消息影响,股指出现大幅下跌,而当天很多个股经蓄势后正准备冲关,庄家在拉高过程中,遇到股指回调,其个股在冲过之后也抛压加重,庄家只好退缩防守,这种长上影线的个股短线机会极大。在大盘暴跌时,选择长上影线的股票比光头阳线的股票要好。
2、主动回调
大盘在平稳运行过程中,个股快速拉高,之后逐波走低,在日K线上留下长上影线,这种股票一般显示庄家拉高派发,至少就快速拉至涨停,之后不断派发,其日K线留下了长上影线。由于该股累计升幅较大,庄家获利较丰,出货有很大的利润,所以短期调整形态明显。由于庄家持仓量比较大,股价还有反复,投资者可以利用反弹冲高时减磅。
3、总体来看,长上影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突破箱形整理后留下的长上影线;另一类是连续冲高后留下的上影线。前者是短线介入的极好品种,后者应坚决放弃。如果与基本面联系起来研判更好,大盘回调时被动回调出现的长上影线是可以介入的品种,而大盘平稳时个股留下的长上影线应该排除。
二、下影线
在K线图中,从实体向下延伸的细线叫下影线。在阳线中,它是当日开盘价与最低价之差;在阴线中,它是当日收盘价与最低价之差。一般说,产生下影线的原因是多方力量大于空方力量而形成的。股票开盘后,股价由于空方的打压一度下落,但由于买盘旺盛,使股价回升,收于低点之上,产生下影线。带有下影线的K线形态,可分为带下影线的阳线、带下影线的阴线和十字星。要更为精确的判断多空双方力量,还要根据不同的形态做出判断。
股票在当日运行过程中,下探幅度很大,收盘时股价最终回归到开盘价或高于开盘价,此时在K线图中将反映出很长的下影线。这种形态表明,个股或大盘,有可能结束弱势行情,将转入强势行情。下影线越长,表示反转力量越强。如果第二个交易日的K线图呈阳线,则表示该股已经开始逆转反弹。

㈤ 猴拳的股市“猴拳”

侯春海是一位老股民,投资水平还相当不错,即使在2004年的低迷行情中仍然获利不菲,原来他有一套专门对付熊市的股市“猴拳”。他的“猴拳”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猴拳”之一:不预测股市涨跌。侯春海认为,行情瞬息万变,股民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预测大盘的涨跌,重要的是紧跟趋势的发展,涨的时候尽量多做,跌的时候尽量少做或不做;遇到涨跌幅度均有限的平衡市就精选个股,波段操作。
“猴拳”之二:跌时要胆大,涨时要胆小。上涨是风险积聚的过程,当积聚到一定程度后风险就会释放,越是大涨越要小心;反之,下跌是风险的集中释放过程,股价下跌虽然会给投资者造成心理压力,但这时恰恰需要将胆子放大,敢于逢低买进。
“猴拳”之三:跌时看涨,涨时看跌。侯春海认为,投资一定要有逆向思维,当股市下跌的时候,要洞察跌的性质,了解做空的力量,挖掘股市内在的上涨潜力,这样才能树立做多的信心;当股市上涨的时候,要树立风险意识,了解市场中的不利因素,这样才能回避猴市中的正常调整行情带来的打击。
“猴拳”之四:跌时要买进,涨时要卖出。侯春海认为,很多股民之所以难以在股市中盈利,是因为将顺序弄颠倒了。有些股民在跌市中一味看空,匆匆忙忙地斩仓割肉,或袖手旁观,不敢逢低买入;等到大盘强势上涨时,往往又一味看多,不惜高价追涨,结果很容易导致踏空和套牢。违背了低买高卖这个基本原则,当然不可能盈利。
“猴拳”之五:跌要有钱买,涨要有股卖。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严格遵循资金管理原则。投资者无论多么看好后市行情或看好个股潜力,都不能一次性的全仓买卖。要采用灵活的资金管理和仓位控制手段,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优化投资组合,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市场适应能力。
“猴拳”之六:跌时重质,涨时重势。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股方法。在上涨行情中,选股要注重是否有大资金介入,是否能积聚市场人气,是否有上涨的气势;而在下跌行情中,一批非常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将跌得很深,这是难得的低买机会,在跌市中投资者要选择一些价格严重低于其价值的蓝筹股,买进后耐心等待,中长线持有,终究会有丰厚回报。
“猴拳”之七:跌时看价,涨时看量。在大势下跌过程中,股价跌得深的,往往会率先强劲反弹,这时需要采用比价方法,寻找蕴藏强烈反弹动能的低价股;而在上涨行情中,增量资金介入明显,成交量有效放大的个股才更有投资的机会。
“猴拳”之八:跌时要避险,涨时要主动。上涨行情中需要果断的主动出击,而在跌势中股民要转而采取谨慎的、有的放矢的投资作风。
“猴拳”之九:跌市做短线,涨市做长线。在上涨行情中应该采用以中长线为主的投资周期,直到股市涨势趋缓的时候再卖出,争取获得比较充分的收益;而在跌势中的反弹行情往往持续时间不长,股民应该采用以短线为主的投资周期。
“猴拳”之十:跌时用技术分析,涨时用基本分析。在上涨行情中应该采用以基本面为主的分析方法,而在跌势中要转而采用以技术面为主的分析方法。
侯春海认为,这套“股市猴拳”的真正精髓其实就是两个字:善变。这种善变指的是投资理念的善变,是投资技巧的善变,是选股思路的善变。股市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股民也必须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这样才能做到适者生存。

㈥ 如果股市连续暴跌会诱发金融危机吗为什么

由于受病毒的影响指数在本周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上证指数开盘下跌8%多,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再次开始讨论如果股市持续性的大幅度下跌必然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爆发,并且国家管理层也充分意识到这点,在周日晚上公布向市场释放1万多亿的流动性,来防止病毒对于金融市场的冲击。在此很多投资者股市的下跌跟金融危机的关系,是否下跌后才会导致我们所金融危机的爆发呢,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来展开讨论。

总结:外资持续性的流入A股后能够增加股市的流动性,能够扶持更多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再次外资的投资手法和投资策略能够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好的企业和优质企业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逐步降低市场的投机行为。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㈦ 为什么无风险利率上升,会增加市场对资产的价格预期理论上,股票内在价值下降,股价将降低啊

理论上来说,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会引起两个方面的变动。
1,投资者期望回报率回。
从CAPM模型上可以看答出,无风险利率的上升对于投资者期望回报率的变动影响是不确定的。因为无风险利率上升的同时,市场溢价也在下降,具体的移动方向要根据BETA是否大于1才能判断。
因此,股票内在价值到底是上是下其实是存疑的。

2,通胀率。
名义无风险利率的上升可能来自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通胀
通胀率上升,任何价格都会上升。

3,国债。
无风险利率上升,那么显然国债和其他各类债券价格是会下降的。从资产分配的角度来讲,基金经理都会选择将更多的份额从固定收益类移向权益类投资,那么这种时候,因为供求关系的影响,也会推高股价。不过这是行为金融学的范畴,如果市场是强有效的话,这种现象应该会很少。

㈧ 股价上涨或下跌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㈨ 股票 释放风险的定义

释放风险并不是专有名词,没有明确的定义。它是对市场一种状态的描述。当股票价格过高涨幅过大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涨幅过大理解成偏离均线较大)它有回调的风险,当股价逐渐回调下来后,这种风险也在减小,这就可以理解成回调风险的释放。还有其它的风险比如说一种政策风险,随着政策的发布,股价给予一定的反应,这也可以理解成风险的释放。

阅读全文

与股价上涨不利于市场风险释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芒果出行融资 浏览:181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江苏分公司 浏览:372
并购基金信托 浏览:865
能源站融资 浏览:217
e租宝投资的项目 浏览:185
哪家科技创新基金好 浏览:718
重庆新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843
证大无抵押贷款工作怎么样 浏览:795
凤竹纺织的股票行情 浏览:979
汇鼎理财群 浏览:624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