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江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上海,福建,江西)古桥!的成语和名言佳句,最好有典故,要多
关于桥的诗词佳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桥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桥的名言佳句: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渡船桥:
南侧联:一线桥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
北侧联: 春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
东溪桥: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梅县桥溪村:
上联是“一门鼎盛,二姓同村,三代展鸿图,四海扬名,五指峰峦钟沛国”;
下联是“六朵荆花,七行楼屋,八方齐庆贺,九如献寿,十分声价壮桥溪!”
南星桥: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
安平桥: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金鳌玉蝀白练桥:
南向题有“银潢作峤”四字,有联曰: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员峤水中央。
北向题有“紫海四澜”四字,有联曰:绣彀纹开环月珥;锦澜漪皱焕霞标。
爽且静兮濠濮涧:
南边的横额是“山色波光相罨画”,对联是: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
北边的横额是“汀兰岸芷吐芳馨”,对联是: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峰横云画意浓。
颐和园中绣漪桥:螺黛一丸,银盘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谐趣园里知鱼桥:月波潋滟金为色;风籁琤琮石有声。
鬼斧神工赵州桥: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
悬崖百丈桥楼殿: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二十四桥明月夜:得胜辕门卸甲;太平沙河洗马。
注: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胜水桥头徐霞客:
东侧:胜景重新,舟驰人行通海宇;水形依旧,流清湍激映天然。
西侧:曾有霞客居北坨;依然虹影坠南阳。
苏州古丰乐桥:水连天长,万古川源连泰渎;年老人乐,四时风景胜滁阳。
蜀山大桥:
南侧:室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绿;浙吴通要道,一弓长抱蜀山青。
北侧:不霁何虹,天远娲皇来补石;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苏州桥:青山绿水百花苑;聚龙醒狮万年城。
淮清桥:淮水东边旧时月;金陵渡口去来潮。
杭州半山桥:欲泛仙槎向何处;偶传红叶到人间。
西湖断桥: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浙江新安白沙桥:姿若虹霓,为湖山争秀色;固如磐石,与水月竞久长。
青藤书屋桥亭: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
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
洛阳江头万安桥: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
两翼石碑扶海出;三秋水月渡空行。
太守二千石;宗道五百年。
王道扶翼,万年纪有;皇阁广大,四海不波。
南浦桥:绿水桥边,金石足济交友渡;白云乡畔,山川犹护睦亲亭。
福建晋江安平桥: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天下黄河第一桥镇远桥:
天险化康衢,直如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堧开画本,安得云梯关外,作如是观。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一道桥。
大渡桥: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戌严防帝国侵。
泸淀桥: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
峨眉双飞桥: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窦圌山上双索桥: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桥。
青城曲径多亭桥:青城桥:跋山寻鸟道;磊石压虹腰。
过溪桥:切断众流凭一柱;仰观四面拥千峰。
凝翠桥:瀑落瑶琴响;山幽薜荔封。
贵州贵阳城北关外头桥:
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把手还疑梦里身。
泰山云瞳桥:桥东侧建有“酌泉亭”,有题联多副:
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
曲径通幽处;连山到海隅。(集句)
拔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登高极目,从兹俗虑自消沉。(刘光照)
风尘奔走,应尽艰辛思跪乳;因果研究,积成功德敢朝山。(刘振声)
断崖瀑落晴天雨;一线路入青冥端。
广东大埔高陂桥: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武昌蛇山桥:袅袅白云,不尽帆飞,三峡浪开东海日;
翩翩黄鹤,无边霞涌,五洲客醉楚天春。
咏桥的诗辞(一)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杂曲歌辞·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2. 厦门到江苏上海浙江旅游攻略
浙江的话可以玩个西湖,乌镇,宋城,西塘还有锦绣风水洞和虎跑泉,江苏无锡那边鼋头渚,三国水浒城,南京总统府玄武湖之类,苏州去个古镇周庄或同里,两者选其一,古镇都差不多,可以再来个南通爬个琅山,夜游濠河也不错的(5A景区)。。。。
3. 上海的豫园为什么要叫“豫园”,有什么来历吗
原因: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来历:
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3)上海交易中心濠泉扩展阅读:
上海豫园的文化艺术价值:
豫园各处可见许多砖雕、石雕、泥塑、木刻。《神仙图》、《八仙过海》、《广寒宫》、《郭子仪上寿图》、《梅妻鹤子》、《上京赶考》、《连中三元》等有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王稚登、董其昌、王世贞、莫是龙等就曾在豫园赋诗题词作画。
1909年(宣统元年),高邕、杨逸、钱慧安、吴昌硕、王一亭等在得月楼组织的豫园书画善会。豫园现珍藏书画、家具、陶瓷等文物几千件。
豫园里的文物:
1、馆藏唐代金碗:豫园馆藏的唐代金碗极好的体现了唐代金银器的制作水准。该金碗碗口直径84毫米,高32毫米,底径45毫米,重89克,碗内底部雕刻有龙型图案,碗外通体雕刻各种鸟兽花纹图案。
2、赵云壑《梅兰竹菊四屏条》:赵云壑名起,字子云,号云壑、泉梅老人,苏州人。善画花卉山水,草书类王孟津。
3、《夜读图》王时敏:王时敏的《夜读图》作于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是豫园最早的藏品之一。此画以全景式构图,峰峦层叠,瀑布高悬。岩壑之间点缀茅舍数个;远山如屏,是一件王氏的代表作。
4. 东方卫视春晚节目单
主持人:曹可凡、队蓉、程雷、队辰、王冠、金炸、朱検
黄齢、周奇、李庚希、刈家神、李子聢强尓明、何昶希、干沐伯、SING女困
歌曲《喜炊上海的理由》
弄杉、阿云嗄、周深、SING女団
音禾喜刷《三人成曲2020》
曹可凡、除蓉、林海、队辰金焼、王冠、百克カ、贝情妃抗去疫情寺朗诵《因カ有祢》
文松、仑瀬明、范活淅、张芝隼、董岩磊、刈丁菌
小品《我们是- -家》
延安STC舞蹈工作室、Made in V
舞蹈《青春·生长》
岳云鹏、越、弥杰相声《祢膨膝了》
弥杰
歌曲《一路之下》
蔡国灰、杤桝林、宋睨峰、队蓉
小品《我们在行劫》
李玉刚、迪玛希
歌曲《新贵妃醉酒+第五元素》
金靖、昊彼、刔睚瑛、蒋易、牟紫
小品《通讯已中断》
那超
歌曲《老婆我错了》
-奈情大炊唱-
越雅芝、黄悒杰(母子)
歌曲《上海淮》廖昌永、廖敏冲(父女》歌曲《蝴蝶泉辺+牧歌》
宋小宝、柳岩、李佳埼小品《Oh!哭棯!》
斩年、朱一尨
歌曲《谢谢依》+《从尖再来》+《掌声呐起来》
越薇、林心如、古巨基、芥有朋
高蠡、寇振海、王琳、徐幸、毛暁慧、张晢瀚
《情深深雨濛濛》全家福降容20年再聚首
贾冰、郭雪等小品《爰在路上》
辅雪、黄齢、徐妍、蒋梦姥
歌曲《梦里水多》
弥建弘、刔亮、戸蠡、玉浩、张聿、霍星辰
相声《五鼠贺新春》
禾NEXT
欣曲《Blah Blah从林法则》+《只需要祢- -个》
雷佳
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
冯招峰、伊雨媛歌曲《回家真好》
东方卫视,全称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频道,昵称番茄台,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的上星频道,开播于2003年10月23日。
1998年10月1日,东方卫视的前身上海卫视(全称为上海电视台卫星频道,英文缩写为SBN)开播。2003年10月23日,上海卫视更名为东方卫视 。
2006年,获得“2006网络盛典年度新锐卫视”称号 。2007年,获得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年度电视频道奖 。2009年9月28日,实现高标清同步播出 。2016年,推出社交服务类爆笑减压节目《四大名助》 。2017年,星素喜剧挑战竞技秀《笑声传奇》开播
5. 周氏宗谱
周氏家谱信息:
周 4505【河北曲阳】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斯亿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曲阳官廨刻本 一册 首图 4506【河北】故城周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河北故城县档 4507【山西代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玳 周士志等创修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一册 美国 4508【上海】嘉定周氏族谱不分卷 (清)周鼎调等修 清康熙七年(1668)写本 二册 美国 台北影印《清代稿本百种汇刊》本 苏州大学 4509【上海】周氏家世述不分卷 (清)周琢新 周宗璜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修 爱莲书屋钞本 四册 美国 4510【江苏】周氏世系传不分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11【江苏丰县】周氏家谱十八卷 (民国)周兰真纂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江苏丰县常店乡常娄村郭庄 4512【江苏丰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胍盛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江苏丰县博 注:谱初修于明崇祯元年。 4513【江苏泰县】海陵丁巷周氏支谱□□卷 (清)周彝重修 清同冶六年(1807)重修本 江苏泰县图 注:书名一作《周氏族谱》。 4514【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清)周玉森 周文宽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4515【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民国)周玉秀 刘嵩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六册 北图(二部) 河北大学 江苏泰州市图 江苏江都县塘头乡周楼村 注:扉页作《周氏家乘》。周继濂首修于清乾隆元年。 4516【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周氏族谱四卷 (民国)周庆沛等主修 陈兴正编辑 民国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4517【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承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上海图 4518【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承景 周性生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承敬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吉林大学 4519【江苏镇江】润东洪溪周氏续修族谱六卷 (清)周舜全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明洪武十一年始修。 4520【江苏镇江】润东周氏十二次重修族谱二十四卷 (清)周玉府等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4521【江苏镇江】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周玉府 周志笃等重修 清光绪)十四年(1908)纂 清宣统元年 (1909)刻本 二十二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名据书名页题,明万历十二年周邦奎始修。 4522【江苏丹阳】云阳周氏东分宗谱二十八卷首二 卷末一卷 (清)周友松修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二十册 中山大学 注:书口题《云阳周氏宗谱》,序目题《云阳周氏 东分十一修宗谱》。 4523【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卷 (清)蒋龙顺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爱莲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注:清顺治四年始修。 4524【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二卷 (清)周济棠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4525【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民国四年(1915)爱莲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五卷) 美国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4526【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爱莲堂刻本 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4527【江苏常州】临濠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等芳 周同谷纂修 清光绪七年(188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于明崇桢十五年周昌言。 4528【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周虎臣主修 周锡甫编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缺二卷) 美国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29【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维翰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常州周氏介福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30【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卷 清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 注:记事止清雍正十年。 4531【江苏常州】山桥周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周绍嘏主修 民国七年(1918)爱莲堂活字本 四十册 历史所 云南图 注:宋淳熙十三年周允桥始修。 4532【江苏常州】毘陵 湖里周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周洪梅主修 蒋廷华主稿 民国二十六年(1937)毘陵周氏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七年。 4533【江苏常州】毘陵周氏宗谱□□卷 民国间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5、8) 注:卷八记事止民国十年。 4534【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炳昌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新德堂 八册 北图 4535【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周炳昌等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新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4536【江苏武进暹】阳湖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继宝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莲堂木活字排印本 八册 上海图 4537【江苏武进】渔庄周氏宗谱二十卷 (清)周庆荣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永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美国 4538【江西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觐扬重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五有堂木活字本 十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间,此为三修。 4539【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懋照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有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4540【江苏武进】毘陵邱墅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添寿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清道光四年周考信始修。 4541【江苏武进】毘陵周氏谱六卷 (清)周寿宝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904)新德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美国 4542【江苏武进】毘陵十里牌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邦俭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集义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4543【江苏武进】塘桥洪庄周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周全德 周根孝纂修 民国八年(1919)爱莲堂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4544【江苏武进】宜庄周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周祖望修 民国十一年(1922)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卅 河北大学 美国 4545【江苏溧阳】周氏十二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周颐 周保珍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亦政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淳熙上年始修。 4546【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四卷 (明)周十贤纂修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吉林大学 454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八卷 (清)周复源等续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八册 北图 4548【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二卷 (清)周瑞川修 周鼎元等纂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4549【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祠祀全编十六卷 (清)周荣增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550【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六卷 (清)周万兴 周士谟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中央民院 吉林 大学 云南图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此为六修。 4551【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六卷 (清)周履道续辑 清同治九年(1870)至德堂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4552【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二卷 (清)周德森等修 清光绪七年(188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3【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屏甫等纂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光霁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4【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大统宗谱七十四卷 (民国)周翰 周士青总纂 民国八年(1919)光霁祠活字本 七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 4555【江苏无锡】锡山王牧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增福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怀德堂活字本 十三册 人民大学 日本(附三卷) 美国 4556【江苏无钢】周氏族谱□□卷 学志堂木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卷之2-5,8-10,14) 注:记事上於光绪二十一年。 455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周景濂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享叙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注:周维新首修於明万历三十八年。书名页作 《周氏宅基支谱》。 4558【江西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九卷首一卷附光霁祠 徽信录 (清)周耿坤等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活字本 十三册 北图 人民大学 4559【江苏无锡】周氏家谱一卷 (民国)周钟毓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 复旦大学 注:封面题《周氏小园里家谱》。 4560【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六卷 (清)周志云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爱莲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五修。 4561【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维一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爱运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六修。 4562【江西宜兴】黄干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茂氾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集贤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嘉庆十五年廷华公始修。 4563【江苏宜兴】山溪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周璜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诵芬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乾隆二十四年周文兴始修。 4564【江苏吴县】周元公世系遗芳集 (明)周与爵辑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附万历四十二年跋刊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 4565【江苏吴县】周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昂 周克豫等创修 清嘉庆元年(1796)木刻本 上海松江县博 苏州大学 4566【江苏吴县】吴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我 周尚志续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4567【江苏吴县】木 周氏家谱二卷 (清)周孝刻等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伦叙堂刊本 科图 美国 4568【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周昌耆纂修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道光十九年周奕钤始修。 4569【江苏吴县】周氏续修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周楚吉纂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仁厚堂活字本 二十九册 吉林大学 4570【江苏吴江】周氏家乘二卷首一卷 (清)周一士等续修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 二册 南开大学 住:始辑於明天启间。 4571【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九卷 (清)周永肩纂修 清钞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五卷) 4572【江苏吴江】周氏家乘摘录不分卷 (清)周元理辑 清荷生钞本 一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3【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清)周元礼辑 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江苏吴江县图(存三卷) 4574【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民国)孙岐纂 民国十六年(1927)刻印本四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5【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卷 民国间铅印本 苏州大学(存卷2) 4576【江苏吴江】周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4577【江苏吴江】周氏宗谱八卷 周凤奇修 活字本 八册 中央民院 注:清康熙年间初修。 4578【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不分卷 传钞本 四册 上海图 4579【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 (清)周大棻编纂 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 十六册 人民大学 4580【浙江杭州】汝南周氏族谱十卷 (清)周恒 周祖濂纂修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木刻本 五册 天一阁 4581【浙江杭州】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之錀等重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4582【浙江杭州】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光绪十六年(1890)纯德堂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83【浙江杭州】汝南周氏家谱一卷 (清)周建权辑 清光绪间稿本 南京博 4584【浙江杭州】汝南周氏信字支第七房小宗谱不分卷 民国钞本 一册 浙江图 4585【浙江临安】临水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荫堂等修 清光绪六年(1890)汝南郡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二部)
6. 上海豫园建筑类型是什么
潘允端是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1559年,潘允端以举人应礼部会考落第,萌动建园之念,在上海城厢内城隍庙西北隅,家宅世春堂西的大片菜畦上“稍稍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动工造园。
1562年,潘允端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在潘允端写的《豫园记》中说:
垂二十年,屡作屡止,未有成绩。
1577年,潘允端自四川布政司解职回乡,便集中精力再度经营扩修此园,并聘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此后,园越辟越大,池也越凿越广。
1620年左右竣工,总面积称46000多平方米。当时正值江南文人造园兴盛时期,上海附近私家园林不下数千,而豫园“陆具岭涧洞壑之胜,水极岛滩梁渡之趣”,其景色、布局、规模足与苏州拙政园、太仓弇山园媲美,公认为“东南名园冠”。
但豫园后来屡遭破坏,潘允端所建的均已被毁,存留下来的豫园东部的主要建筑有玉玲珑、玉华堂、积玉水廊、积玉峰、会景楼和九狮轩等。
玉玲珑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高约3米多,玲珑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皱漏瘦透之美,为石中甲品。古人曾谓:“以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玉玲珑后有照壁,照壁南面壁上有“寰中大块”几个大字,意为“天下大快”。
正对玉玲珑有一书斋,以玉玲珑石上的“玉华”两字命名,为玉华堂,堂上匾“玉华”两字是明代文征明的手迹集字,堂前有白玉兰两棵,东侧是积玉峰和积玉水廊。
玉华堂原为潘允端书斋,后来清代重建,改名为香雪堂。后因战火再次被毁,重建后仍名玉华堂。堂内按文人书房布置,陈列着明代紫檀木画案等珍贵家具。
积玉水廊倚豫园东围墙,临曲池,积玉峰立于廊间,积玉峰玲珑剔透。池西及玉华堂前后,流水潆洄,山石嵯峨,花木扶疏,植白玉兰、白皮松和翠竹,幽雅恬静。
会景楼位于豫园中央,登楼可观全园景物,故名“会景楼”。九狮轩在会景楼西北,轩前置月台,可凭栏观赏池中荷花。
豫园西部有假山与亭子、元代铁狮、萃秀堂、亦舫、万花楼、鱼乐榭、复廊、两宜轩、点春堂还有和煦堂等建筑。
大假山为豫园镇园之作,是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唯一传世作品。高约12米,用数千吨武康黄石堆砌。假山峰峦起伏,磴道纡曲,涧壑深邃,清泉若注。山上花木葱茏,山下环抱一泓池水。游人登临,颇有置身山岭之趣。后来清末名人王韬曾描绘:
奇峰攒峙,重峦错叠,为西园胜观。其上绣以莹瓦,平坦如砥;左右磴道,行折盘旋曲赴,或石壁峭空,或石池下注,偶尔洞口含岈,偶尔坡陀突兀,陟其巅视及数里之外。
循径而下又转一境,则垂柳千丝,平池十顷,横通略约,斜露亭台,取景清幽,恍似别有一天。于此觉城市而有山林之趣,尘障为之一空。
豫园时废时兴,大多建筑都已被毁,而大假山仍保持旧观。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为登此可挹园内秀丽景色。一在山巅,称“望江亭”,意为立此亭中“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
在仰山堂东游廊口,有一对铁狮,姿态生动,铸工精致。座上各有款识:
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匠人赵璋……,大元国至元廿九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赏狮穿廊绕墙而入即游廊,为入大假山之通道,跨于池上。廊间设方亭,有匾为“渐入佳景”。匾下有一太湖石,状似美女柔腰顾盼,名“美人腰”。池水山景,近在咫尺,有勾起游人信步之意。
亦舫在萃秀堂东墙外,俗称船厅。明代以后,江南园林常在水边建石舫,用以临水赏月,而直接在陆地上筑舫不多见。
万花楼为花神阁遗址,后称“万花深处”,后来重建时添建格思堂,仅存一楼。当时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同业议事,以人神仅咫尺相隔而名“神尺堂”。后又恢复“万花楼”名。
鱼乐榭跨于溪流之上,傍山临水,凭栏可观赏水中游鱼。溪上筑一垛隔水花墙,墙上有漏窗,墙下处有半洞门,水从洞门流去。“鱼乐”蕴含园主人对庄子的仰慕和避世隐逸的心情。
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一处生动的虚隔产生遐想的景观,榭前小溪,一饰有漏窗和半圆洞门的粉墙,不落水面,横临溪上,小溪从拱形墙下淌去,让人产生“小溪不知流向何处”的遐想。
鱼乐榭东北是一条曲折别致的复廊,中间用墙分隔。中间构筑方亭一座,匾额曰“会心不远”。此意出自南朝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意为并非要到遥远之处才能领悟万物造化要旨。
复廊东段用墙分隔为两条。墙上设窗洞,从窗洞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小品图画。复廊东有小轩,“观山观水两相宜”,为“两宜轩”。两宜轩位于复廊南侧,面山对水,有古人“观山观水两相宜”的情趣。
和煦堂在打唱台南面,面山背水,四面敞开,夏凉冬温,故取名“和煦”。后面水池畔有假山,山下有洞,流水潺潺。山上有方形小轩,名“学圃”。八角亭与学圃隔池相峙,亭中有古井一口,井栏为明代之物,称“古井亭”。
和煦堂东部假山上有座抱云岩,水石缭绕,洞壑深邃。抱云岩上有小楼,上下二层,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登快楼可眺西面大假山和豫园全景。延爽阁画栋垂檐,精致错落。
点春堂北有藏宝楼,上下各五间。东有静宜轩、听鹂亭。据地方志《上海县续志》记载,点春堂初建时附近还有钓鱼矶、水神阁、一笑轩、庄乐亭等建筑,早已毁弃。
7. 鸦片战争后除上海外列强还在哪里等地开辟了租界,急啊!!!!
天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