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3亿吨粮食缺口引关注,这其中动物口粮占多少
其中动物口粮占了八成,给人吃的口粮占得反而不多。这个数字令人震惊,所以每一份粮食都不容易,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Ⅱ 今年棉花怎么样
让我来告诉你:
7月初,河北、山东、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的冬小麦已收割完毕。河北正定县农民曹永芳没有像往年一样,着急把新收的麦子卖掉,他计划等价钱再涨些再卖。 “今年新麦涨到了1斤104元,去年1斤才八毛多,这些天应该还会再涨。” 曹永芳说。他希望这样能弥补减产带来的损失。 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最先是今年四五月间从蔬菜开始的,随后绿豆、大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游资炒作被认为是上一轮价格上涨的主因。针对此,国家出台调控政策,试图惩罚囤积企业,打击投机行为。调控政策尚在执行,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却纷纷走高。 与此同时,作为纺织工业原料的棉花价格也一路高歌猛进。中国棉花协会信息部主任王爱芳告诉本刊记者,自2009年秋季至今,国内棉花价格已创出十年来高点。 业界不少专家认为,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是正常补涨;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是游资利用市场供应偏紧的预期,进行短期炒作的结果。 价格一路走高 棉花价格早在2009年秋季开始逐渐上涨。据王爱芳分析,“截至目前,与2008-2009年度平均价格比较,棉花价格上涨了30%,同期涨幅则达到40%-50%,是十年来历史最高点”。 根据中国棉花网发布的最新信息, 7月6日,国内现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18383元吨,相比去年底已上涨了近4000元。 作为纺织工业的原材料,国内棉花95%用于纺纱,棉花从籽棉、皮棉到纱线,最后织布、印染、成品、出口,有着广泛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目前原材料的涨价正不断向下游传导。 河北省石家庄市华特纺织有限经理赵兰宁指出,棉花价格拉动棉纱价格上涨,目前棉纱的价格与春节后相比上涨了约三分之一。 “4月的时候就感觉纱的价格往上窜,当时囤了一些,但成本太高,也仅够两个月用的。”重庆经营纱线生意的小李透露。 随着棉花、棉纱等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作为下游产业链的纺织企业、服装加工业日益感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持续走高的棉纱原料价格让下游面料服装企业利润减少,不少织造企业选择停工放假,而服装企业在接订单的时候也更为谨慎。 “棉纱价格涨得太离谱,但棉布涨价空间有限,我们担心价格一旦掉下来风险太大,从春节后我们已经不再生产棉布,专营价格相对稳定的涤纶布了。”赵兰宁告诉本刊记者,“专营棉布的工厂,也只保留了少量的织机生产棉布,用来维持客源,其余的也改为生产其他布料。” 做布料出口的天津市某外贸销售人员透露,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汇率波动加之销售不佳,现在的出口纺织企业已经缩小了规模,“不到2007、2008年规模的50%”。 与棉花价格上涨相似,小麦一改夏收前价格走低的常态。据中国面粉网数据,山东聊城市场的小麦收购价开秤即096元斤,其后麦价一路走高,目前农民直售价在1元斤,个体粮商收购价在101元斤,面粉企业收购价在102元斤。 在河北、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小麦价格均一路上涨,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跨省抢购小麦风潮。“但即便如此,收购企业还是买不到足够的麦子,农民普遍有惜售心理。”中国国际期货有限中期研究院棉花分析师何泳涛说。 短缺与炒作并存 在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看来,棉花与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坚挺,是在上述产品基本供应偏紧和预期供应减少情况下,吸引社会资金大量入市,有很大的人为操纵因素。 总体上,服装纺织业复苏带动了对棉花的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回暖,2010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纺织产业平稳运行,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内销市场持续旺盛。 但棉花的供应并未跟上。在金融危机中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急剧萎缩,导致棉花需求下降,棉花市场大起大落,2008-2009年度棉花平均价格仅为12159元吨,为近几年来的最低价,严重打击了棉农的积极性;加之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都抬高了棉花的生产成本,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双双下降。同时,棉花进口量以往占国内产量三分之一份额,目前也大幅下降;且受天气因素影响,市场预期今年新棉上市时间将推迟,市场短期缺口较大。 基于此,棉花价格的上升可理解为供需关系变动所致。但棉花交易网发布的信息认为,按照2009年度棉花收购价格,棉花成本应该在15400元左右,目前销售到18000元以上且始终在高价位上达四个月之久,实属罕见。 “行业内部明显感觉到今年棉花价格上涨太快。”王爱芳指出,其他行业都在涨价,棉花价格是上涨最晚的,价格上涨如此“离谱”,可能是游资“以前炒房地产,现在转而看中了棉花”。 何泳涛在长期观察中发现,虽然整体需求很大,但中间的贸易商备货的积极性较大,而纺织、服装下游产业需求则较稳定。虽然棉花价格走高,但现货市场成交较冷淡,观望气氛浓。 他认为,由于成本较高,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纺织、服装
Ⅲ 为什么中国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
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直线下降。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国际低粮价与国内库存积压均被视为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要格外重视粮价大跌对数亿农民收入的影响,千亿级的收入负增长会影响到消费市场,预计会影响1%的GDP增长。
三大主粮全线下挫
国庆过完,各地玉米陆续收割完毕进入收购环节,但是多地农民发现今年的玉米收购价却低于往年的20%-30%。
《华夏时报》记者对多个粮食主产区随机抽样调查,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收割的湿玉米价格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东济宁长沟镇地区,去年凉晒玉米(达到收购标准)的价格是1块零几分,今年只有8毛钱,跌了2毛多。河北邯郸农民告诉记者,当地的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区,粮食获得丰收,但是粮价同样重挫农民的积极性,七台河市官方通报,玉米收割后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购价格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孙集村农民张爱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凉晒干的玉米去年同期价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购商特别少,主要是卖给贩子。“我家7亩田去年卖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虫灾产量下滑价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种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麦的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今年国庆放假期间,小麦价格出现了多年难见的断崖式下跌行情。中国粮食信息网称,大部分地区的制粉企业二等小麦的收购价格从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间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间,跌幅在0.1元/斤左右。这使得大部分做小麦贸易方面的相关人士摸不到头绪,市场陷入严重的恐慌氛围中。
一般而言,在全国国储托市收购9月30日结束后,小麦价格是会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让制粉企业有一个接盘的过程,但今年的麦价下跌幅度历年少见。
有小麦业内人士介绍,这次大跌是由山东引起的,当地托市收购结束,但是各地粮库仍有大批小麦车队无法今年入库,特别是在聊城和德州两市,只能将小麦送到面粉厂,而面粉厂无法消化直接压跌价格。
“河北等地面粉巨头得知聊城、德州小麦收购价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后,均作出了快速反应,开始下调小麦收购价格,这些面粉企业的价格往往是市场的风向标,最终传导到全国。”上述人士说。
不仅是小麦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安徽当涂县农民杨治财告诉记者,今年水稻价格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种的几百亩地少收几万元。记者抽样调查黑龙江地区,目前水稻价格基本与往年一致。
马文峰说,今年价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麦,其中玉米主要是饲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饲料也会受到影响,主要是在饲料环节传导到价格,同时库存积压也有影响。“但仅玉米这一项就影响很大。”
影响GDP或达1%
尽管有国家托市收购政策,但是政策难以影响到市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国家调控价格是一块钱但市场相对调控价掉了30%,“这说明国家力量影响趋弱。而中国的玉米市场价格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
Ⅳ 3大主粮收购下跌原因是为什么
http://www.cnbmys.com/yswh/201510/8046.html
Ⅳ 绿豆为什么涨价
产量下降游资炒作助推价格暴涨
需求旺盛价格将持续坚挺
湖北省粮食局调控处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次绿豆等杂粮价格飞涨是全国性的,除了产量减少等原因外,还有就是类似大蒜价格飞涨一样,有游资借助大旱进行囤货炒作。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分析,干旱导致的减产使市场出现了投机空间,很多投资人借“干旱”投资囤积杂粮,进行炒作,导致了绿豆价格暴涨,而非稳涨。广西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行情分析员陈雄建则认为,绿豆涨价还受国际绿豆出口价格上涨的影响,绿豆出口量大增,国内供应量减少,供求不平衡。
Ⅵ 棉花单价
7月初,河北、山东、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的冬小麦已收割完毕。河北正定县农民曹永芳没有像往年一样,着急把新收的麦子卖掉,他计划等价钱再涨些再卖。 “今年新麦涨到了1斤1.04元,去年1斤才八毛多,这些天应该还会再涨。” 曹永芳说。他希望这样能弥补减产带来的损失。 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最先是今年四五月间从蔬菜开始的,随后绿豆、大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游资炒作被认为是上一轮价格上涨的主因。针对此,国家出台调控政策,试图惩罚囤积企业,打击投机行为。调控政策尚在执行,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却纷纷走高。 与此同时,作为纺织工业原料的棉花价格也一路高歌猛进。中国棉花协会信息部主任王爱芳告诉本刊记者,自2009年秋季至今,国内棉花价格已创出十年来高点。 业界不少专家认为,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是正常补涨;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是游资利用市场供应偏紧的预期,进行短期炒作的结果。价格一路走高 棉花价格早在2009年秋季开始逐渐上涨。据王爱芳分析,“截至目前,与2008-2009年度平均价格比较,棉花价格上涨了30%,同期涨幅则达到40%-50%,是十年来历史最高点”。 根据中国棉花网发布的最新信息, 7月6日,国内现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18383元/吨,相比去年底已上涨了近4000元。 作为纺织工业的原材料,国内棉花95%用于纺纱,棉花从籽棉、皮棉到纱线,最后织布、印染、成品、出口,有着广泛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目前原材料的涨价正不断向下游传导。 河北省石家庄市华特纺织有限公司经理赵兰宁指出,棉花价格拉动棉纱价格上涨,目前棉纱的价格与春节后相比上涨了约三分之一。 “4月的时候就感觉纱的价格往上窜,当时囤了一些,但成本太高,也仅够两个月用的。”重庆经营纱线生意的小李透露。 随着棉花、棉纱等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作为下游产业链的纺织企业、服装加工业日益感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持续走高的棉纱原料价格让下游面料服装企业利润减少,不少织造企业选择停工放假,而服装企业在接订单的时候也更为谨慎。 “棉纱价格涨得太离谱,但棉布涨价空间有限,我们担心价格一旦掉下来风险太大,从春节后我们已经不再生产棉布,专营价格相对稳定的涤纶布了。”赵兰宁告诉本刊记者,“专营棉布的工厂,也只保留了少量的织机生产棉布,用来维持客源,其余的也改为生产其他布料。” 做布料出口的天津市某外贸公司销售人员透露,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汇率波动加之销售不佳,现在的出口纺织企业已经缩小了规模,“不到2007、2008年规模的50%”。 与棉花价格上涨相似,小麦一改夏收前价格走低的常态。据中国面粉网数据,山东聊城市场的小麦收购价开秤即0.96元/斤,其后麦价一路走高,目前农民直售价在1元/斤,个体粮商收购价在1.01元/斤,面粉企业收购价在1.02元/斤。 在河北、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小麦价格均一路上涨,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跨省抢购小麦风潮。“但即便如此,收购企业还是买不到足够的麦子,农民普遍有惜售心理。”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中期研究院棉花分析师何泳涛说。短缺与炒作并存 在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看来,棉花与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坚挺,是在上述产品基本供应偏紧和预期供应减少情况下,吸引社会资金大量入市,有很大的人为操纵因素。 总体上,服装纺织业复苏带动了对棉花的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回暖,2010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纺织产业平稳运行,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内销市场持续旺盛。 但棉花的供应并未跟上。在金融危机中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急剧萎缩,导致棉花需求下降,棉花市场大起大落,2008-2009年度棉花平均价格仅为12159元/吨,为近几年来的最低价,严重打击了棉农的积极性;加之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都抬高了棉花的生产成本,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双双下降。同时,棉花进口量以往占国内产量三分之一份额,目前也大幅下降;且受天气因素影响,市场预期今年新棉上市时间将推迟,市场短期缺口较大。 基于此,棉花价格的上升可理解为供需关系变动所致。但棉花交易网发布的信息认为,按照2009年度棉花收购价格,棉花成本应该在15400
Ⅶ 如何看待中国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
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直线下降。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国际低粮价与国内库存积压均被视为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要格外重视粮价大跌对数亿农民收入的影响,千亿级的收入负增长会影响到消费市场,预计会影响1%的GDP增长。
三大主粮全线下挫
国庆过完,各地玉米陆续收割完毕进入收购环节,但是多地农民发现今年的玉米收购价却低于往年的20%-30%。
《华夏时报》记者对多个粮食主产区随机抽样调查,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收割的湿玉米价格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东济宁长沟镇地区,去年凉晒玉米(达到收购标准)的价格是1块零几分,今年只有8毛钱,跌了2毛多。河北邯郸农民告诉记者,当地的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区,粮食获得丰收,但是粮价同样重挫农民的积极性,七台河市官方通报,玉米收割后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购价格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孙集村农民张爱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凉晒干的玉米去年同期价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购商特别少,主要是卖给贩子。“我家7亩田去年卖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虫灾产量下滑价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种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麦的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今年国庆放假期间,小麦价格出现了多年难见的断崖式下跌行情。中国粮食信息网称,大部分地区的制粉企业二等小麦的收购价格从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间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间,跌幅在0.1元/斤左右。这使得大部分做小麦贸易方面的相关人士摸不到头绪,市场陷入严重的恐慌氛围中。
一般而言,在全国国储托市收购9月30日结束后,小麦价格是会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让制粉企业有一个接盘的过程,但今年的麦价下跌幅度历年少见。
有小麦业内人士介绍,这次大跌是由山东引起的,当地托市收购结束,但是各地粮库仍有大批小麦车队无法今年入库,特别是在聊城和德州两市,只能将小麦送到面粉厂,而面粉厂无法消化直接压跌价格。
“河北等地面粉巨头得知聊城、德州小麦收购价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后,均作出了快速反应,开始下调小麦收购价格,这些面粉企业的价格往往是市场的风向标,最终传导到全国。”上述人士说。
不仅是小麦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安徽当涂县农民杨治财告诉记者,今年水稻价格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种的几百亩地少收几万元。记者抽样调查黑龙江地区,目前水稻价格基本与往年一致。
马文峰说,今年价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麦,其中玉米主要是饲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饲料也会受到影响,主要是在饲料环节传导到价格,同时库存积压也有影响。“但仅玉米这一项就影响很大。”
影响GDP或达1%
尽管有国家托市收购政策,但是政策难以影响到市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国家调控价格是一块钱但市场相对调控价掉了30%,“这说明国家力量影响趋弱。而中国的玉米市场价格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与国
Ⅷ 这样的“大话”你会说吗今年大丰收麦子玉米
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直线下降。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国际低粮价与国内库存积压均被视为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要格外重视粮价大跌对数亿农民收入的影响,千亿级的收入负增长会影响到消费市场,预计会影响1%的GDP增长。三大主粮全线下挫国庆过完,各地玉米陆续收割完毕进入收购环节,但是多地农民发现今年的玉米收购价却低于往年的20%-30%。《华夏时报》记者对多个粮食主产区随机抽样调查,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收割的湿玉米价格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东济宁长沟镇地区,去年凉晒玉米(达到收购标准)的价格是1块零几分,今年只有8毛钱,跌了2毛多。河北邯郸农民告诉记者,当地的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今年北大荒地区,粮食获得丰收,但是粮价同样重挫农民的积极性,七台河市官方通报,玉米收割后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购价格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孙集村农民张爱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凉晒干的玉米去年同期价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购商特别少,主要是卖给贩子。“我家7亩田去年卖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虫灾产量下滑价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种了把地全包出去。”除了玉米,小麦的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今年国庆放假期间,小麦价格出现了多年难见的断崖式下跌行情。中国粮食信息网称,大部分地区的制粉企业二等小麦的收购价格从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间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间,跌幅在0.1元/斤左右。这使得大部分做小麦贸易方面的相关人士摸不到头绪,市场陷入严重的恐慌氛围中。一般而言,在全国国储托市收购9月30日结束后,小麦价格是会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让制粉企业有一个接盘的过程,但今年的麦价下跌幅度历年少见。有小麦业内人士介绍,这次大跌是由山东引起的,当地托市收购结束,但是各地粮库仍有大批小麦车队无法今年入库,特别是在聊城和德州两市,只能将小麦送到面粉厂,而面粉厂无法消化直接压跌价格。“河北等地面粉巨头得知聊城、德州小麦收购价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后,均作出了快速反应,开始下调小麦收购价格,这些面粉企业的价格往往是市场的风向标,最终传导到全国。”上述人士说。不仅是小麦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安徽当涂县农民杨治财告诉记者,今年水稻价格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种的几百亩地少收几万元。记者抽样调查黑龙江地区,目前水稻价格基本与往年一致。马文峰说,今年价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麦,其中玉米主要是饲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饲料也会受到影响,主要是在饲料环节传导到价格,同时库存积压也有影响。“但仅玉米这一项就影响很大。”影响GDP或达1%尽管有国家托市收购政策,但是政策难以影响到市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国家调控价格是一块钱但市场相对调控价掉了30%,“这说明国家力量影响趋弱。而中国的玉米市场价格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与国际市场同步下调,差距会越来越小。”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今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全球农产品的价格随之下跌,与中国市场粮价形成差价。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9月在《求是》发文称,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而这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粮食进口数量持续增加,挤占了国内市场销售份额。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9月份我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为313万吨,1-9月为260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2%。大豆前9个月累计进口5964吨,去年同期5274吨,同比增加13%。“国际粮价对国内的传导一方面是直接的进口,另一方面是信息的传导,不过,由于我国对粮食进口实行配额管理,这种传导的是信息传导。”李国祥说。当然,除了正常途径进口,还有大量的走私粮食。有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今年屡屡查到重大粮食走私案,走私已在国内形成了完整链条,危及国家粮食安全。除了国际因素,国内粮食过多也是主要原因,目前国内粮食存在积压。10月8日,国家粮食局发布通知用两个“前所未有”来形容当前的粮食储存形势:“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马文峰认为,今年粮价20%以上的跌幅直接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近千亿,按照上半年我国农民的78%的消费倾向简单核算,今年粮价大跌直接影响农民消费市场,或影响到GDP的增速1个百分点。“去年玉米的利润是460亿,今年利润则是负977亿,较上年的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仅此项下降1437亿元。”这是根据发改委公布农产品成本收益核算体系,玉米生产期间化肥价格变动和当前价格变动,以及国内玉米的播种进行测算的结果。“按照农村地区消费倾向核算大概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是6500亿。”马文峰介绍,6500亿是这样计算的,去年发改委公布的每亩玉米净利润是81块钱,今年大概是负179元,目前玉米种植面积是3.82亿亩,从赚81元到亏179元差价是260元,两者相乘是接近千亿,如果再结合农民消费指数计算,除以0.22消费乘数效应,大概是6500亿。详细的可以参考下农业一站通的的今年国内玉米小麦大豆价格全部下降是什么原因?
Ⅸ 互联网对传统农业产业链有哪些改造
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思想的应用,可以从金融、生产、营销、销售等环节彻底升级传统的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率,改变产业结构,最终发展成为克服传统农业种种弊端的新型“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对于农业的深度改造和提升有很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却是极其落后的。截至2012年,占中国人口47.4%的农村人口,其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的1/3,并且其中1/7左右人口还属于贫困人口。
生产农产品(000061,股吧)的农民赚不到钱,反过来,在城市中的消费者却是有钱花不出去。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不看重,只要能有绿色健康的食物,即使是几倍的价格也愿意买单。”
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国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连续11年聚焦三农。在传统模式无法解决农业面临的种种问题时,互联网却凭借其强大的流程再造能力,让农业获得了新的机会。
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思想的应用,可以从金融、生产、营销、销售等环节彻底升级传统的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率,改变产业结构,最终发展成为克服传统农业种种弊端的新型“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对于农业的深度改造和提升有很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农产品生产无法标准化,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艾格农业分析师周文泉认为,“物联网可以从生产环节彻底改造农业,使农业自动化、精准化、可追溯,减少人力,降低成本,并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虽然现在并不是很热,但却是未来的趋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及农产品生长状况等信息,再将采集的参数信息汇总整合,最后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定时、定量、定位处理,及时精确地遥控指定农业设备的开启或是关闭,真正实现“智能化农业”。陈平介绍道:“比如说在春天进行水稻育秧时,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灌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以往都是通过农民的经验来操作。不仅效率低,并且精确度不够。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就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光照、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实现远程控制浇灌、开关卷帘等操作。”
创建廉价且高效的营销入口
互联网最擅长的是什么?营销。无论是传统的饥渴营销原理,还是新型的社交工具,互联网人最擅长的永远是把死的说成活的。
放到农业来说,各类社会化媒体及通讯工具可以为农产品提供便利的营销入口,更重要的是,营销成本极低。微博、微信、QQ及SNS等都是免费的资源,没有任何行业能够像互联网人那么容易地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并以此推销产品。
传统农业为什么发展得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品牌,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无利可图。而正如周文泉所说:“互联网最适合打造品牌,因为它可以低成本进行营销的传播。”褚橙、柳桃、潘苹果为什么那么火?就是因为互联网的强大营销能力。
互联网农业的营销属性,有三条关键因素:一是细分市场理念的良好运用,运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避免泛化营销;二是以精良的客服实现与客户的密切互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三是适当的产业链控制,既不妄图进行覆盖全产业链的经营,也不是单纯外包生产,对于产业链上游原材料进行良好的产品质量控制,对于下游的产品加工实现标准化生产,才是最好的办法。
树立安全健康的品牌形象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农产品发展最大的瓶颈。如何让消费者重拾信心?通过互联网创造透明的供应链体系,是最直接的方法。
从食品领域延伸出来的可追溯系统,目的是解决食品安全和食品信誉问题。通过一个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在手机扫描后看到这个产品的追溯信息,哪里耕种、何时采摘、谁来采摘、包装日期等一应俱全。而这些都需要互联网、物联网、网络视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
最终,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再加上质检等权威机构的合作,就可以多方协同创造出真正的透明供应链。
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升级
由于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又很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的小户经营体制难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农产品经常发生“卖难”现象和“多收三五斗”式的丰收悖论。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可以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农产品不再因为地域原因而滞销。农产品电商2012年开始暴发,当年底达到近200亿元,预计2014年要超过1000亿元。2013年11月25日,海南省农业厅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淘宝网?特色中国海南馆”正式上线,仅椰子饭一项,3天销掉了以往线下全岛一年总销量的63%,电子商务渠道的清货能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电子商务平台因为可以让生产者的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省去了中间的经销渠道,也使得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因为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就要产生一定的成本。原来农产品一般都是三级到四级的经销商体系,现在可以直接一级批发商到零售商,减少了流通环节,企业的利润就来了。”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说:“现在企业能做大的,都是流通环节减少的。”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渠道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销售的关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定位消费者的需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零库存,如乐视的生态农业就是采取了这种C2B思路。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但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从2000年初,央行和银监会开始逐步进行金融机构的创新,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展开了包括村级互助基金、林权抵押贷款、小额信贷、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但是,受到地域、资源、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制约,这种由监管层主导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并没有很好地改善农村金融问题,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具体来说,未来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小额信贷。农村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多为养殖、餐饮、零售等小规模经营者,因此信贷额度小,资金分散,相对于大额信贷而言借款人的资金安全更加有保障。
更吸引人的,是农村城镇化小微金融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现在4亿人的一二线城市,就已经有100多家银行了,那么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当6亿多农民变成市民时,将会有多少家新晋银行呢?
贷帮是全国最大的农村P2P贷款公司,出借人通过贷帮的互联网平台出借资金,但贷款业务却是线下进行的。贷帮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展开布局,设立办事处,在当地招募信贷员去对贷款人进行摸底,每次借款,贷帮都有信贷员上门去审核借款人资质,确保其信息可靠,使得借款人的风险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贷帮还规定:贷款者所在地距离贷帮当地办事处不能超过半小时车程。
贷帮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互联网聚集借款人以及投资人,再通过自己的风控体系筛选有能力的借款人以及投资人,使其对接交易的O2O模式。
其二,农业保险(放心保)。农业自古就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因此农业生产和发展始终伴随着自然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双重压力。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资金投入的扩大,农民的风险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农业保险就成为了农业发展所必须的金融产品。从2007年到2012年,我国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5%。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农业保险市场之一。
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保险赔付率高,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导致农业保险险种较少。目前,种植业险种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
2013年,重庆市荣昌县在母猪、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还在水稻、高粱、黑花生、仔猪等特色优势产业中探索开展保险试点。但农业保险不可能只靠政策保险,商业保险也是不可或缺的,更何况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从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