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操盘手告诉你:股市里什么人最善于赚大钱
闪牛分析:一、赢家重在观念正确
集中攻击牛股:
1、忠告:轻易不抛牛股-毕业;首选牛股-得半道;热点与强势股兼做,投资投机两相宜-得全道。
2、操盘手最重要的是盘中的应变能力。
3、定性是必须做好的。大周期定性,周线选股,月线鉴定,分时跟踪。
4、定法必依,用18日均量线与18日均价线来看行情。
5、能力无人教,全凭自己练,重复成功经验,让赚钱成为一种习惯.常赚比大赚更重要。
二、持牛股是首选,高抛低吸,把钱赚:
六大要素记心间:1.套庄;2.上线;3.过顶;4.洗盘;5.回补;6.上扬。
五大注意要牢记:1.高位不放量,安全有保障;2.洗盘量比不放大,下跌再大不要怕; 3.上涨量比小,庄要咱也要;4.量比放大真上攻,好时机莫踏空;5.牛股也有调整期。
三、抓热点,是小资金快速获利的法宝:
1、短线三指:股票的突破,主升浪,或弱极反弹。
2、短线精髓:出击低位首次放量,跳空高开,涨停板,伏击龙头;只做短线爆发力极强的个股是实战的精髓。
3、短线基础:短线进出,一定要建立在中线安全的基础上,把握爆发的精确时间。只有高速行进才能创造利润,小行情中也有天堂。
4、短线真功夫:盘中做T+0是短线真功夫。
5、 短线特点与原则:热点三天,天天都有新特点: 第一天:量大要封停,不封要调整; 第二天:跳空上扬数它强:十字星,重心上移,缺口不补,主力不出,前进里程碑,倒拔扬柳,收阴不要怕,主力要筹码; 第三天:量价背离要出局,坚决不要追。 事不过三,高开低走把你骗,短线操作"短、平、快"三原则,超跌常有呈强时,不能错过市场上的最主要上涨交易日。
四、找破绽把钱赚,十大现象面对面:
1、低开长阳;
2、上下试盘;
3、第一次回调准洗盘;
4、三次过顶要升腾;
5、背离不超过五天;
6、牛股不下十日;
7、低开直线上扬诱多洗盘;
8、高开直线走低要出局;
9、直线走高要封停;
10、多次冲顶不是顶,注意两点:A、两个缺口之后,凡出现向下的缺口,多数都在两周内得到回补;B、破绽出来都很急。
五、买卖点位最关键,四大要点:
1、“一根K线定输赢,在突破前一天收盘价上进行买卖是”好方法,起浪的源头是一根红k, 损失一根K线就立刻停损,这种最犀利的停损法才值得你去练习。虽然认赔是没有面子,但他们却因此保住了票子;
2、进场后股价走势与自己的判断相反,第一时间立即纠正,不想在此价位买进,出来等,不能盈利和不能快速盈利,尽快摆脱这笔交易,最坏的情况就是:不要到不得不退出的时候才退出;
3、 一波行情有规律,涨三不追,三阴出局,下跌横盘,费时亏钱,绝不容忍,常遭埋怨。一吋短一吋险,短线死于短线,增加受伤的机会,你不是每次都对。战场上砍 来杀去的“刀客”,哪一个不伤痕累累?要做就做大侠,不做刀客!不创新高就不妙,回到均线不能要。高位突破多是到顶。大势不好的突破多是骗,冲顶太远不能 沾;
4、操盘原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风险巨大咱不碰它。上涨严格挑毛病,下跌决不找理由。
六,经验谈
1、 利用排序功能看盘是最好的方法: 81、83【80也可,快速涨跌也可,短线精灵也可。应该是大盘MACD线/80/K线三结合最佳(黑马注)】,这个是短线客必须学会使用的行情窗口界 面,不看k线只观察盘口,会有失偏颇,而只看k线不留心盘口的语言,将会失去很多机会,机会都从盘口出,时时刻刻要盯住,黑马都在线上跑,认认真真仔细 找;
2、选股绝招:几乎所有牛股拉升前都出现了低位单峰密集形态;
3、当反弹时出现的第一个涨停个股和所带领反弹的板块,往往是下一波行情中的热点龙头(这是很重要的);
4、创新高,缩量回调至均线,最佳买点就出现,创了新高还有新高;
5、线上跳,跳上线,牛熊都能赚;
6、单阳过顶,剑出鞘,故地重游一定要,绿柱将没见新低,新一轮上升欢迎你6跳空,涨停主力在呈能;
7、近顶拉升要腾空,真正的突破是指标在低位的突破;
8、强势股引体向上,跟进必涨;
9、急涨出局,急跌买进,物极必反,财神常伴;
10、一阳买进,二阳加仓,三阳不要;
11、 上升通道逢低找拐点,安全又保险,买就买在相对的低位,短暂休整,消化获利浮筹,待五日均线跟上来接着飙升,这种形态十分典型,是上乘的介入时机,每一条 均线为一匹马,三线向上,唯其正常,红柱增长,首次放量第一阳,一条不行,坚决不动,动则必胜,逢低介入,操做对路。
七、看盘真经:
1、开盘的气势,上攻的力度,波动的态势,循环的位置,量价的配合。上涨重势,下跌重质,低部成交量,换手的大小,决定行情的大小,低部连续的上攻行态,决定上涨的力度,换手率比量比更实际,重在把握高低位,高位两大卖点:
1、缩量创新高;
2、换手到十五,庄走咱不留,最大的利好是跌过头,最大的利空是涨过头。漂亮图形市场火爆期选择,熊市的好图常是陷阱,最坏的情况:不得不退出的时候才退出。
八、盘口六象面面观:
1、视股价与均价的位置决定买入时机;
2、尾盘跳水这个动作是庄家在洗盘动作时制造当日阴线的一个省钱的工具;
3、不要在尾市过分追高抢货,主力诱多;
4、识别洗盘,出货简单方法:洗盘时会出现大幅跳水,而出货则不然,前者会在下跌时与均价产生较大距离;
5、大幅低开盘放量的庄股,是一种较为凶险的出货方法;
6、急速大跌很快又回复,花了成本就要有更大的收获,所以还会再做。
八、大盘与个股八大关系:[ 1、逆跌持平会上行;2、逆跌小涨会大涨;3、逆跌大涨要清仓;4、逆涨持平要下行;5、逆涨小跌要大跌;6、逆涨大跌准备接;7、差不要,同不行,只有强势才上攻;
九,短线高手写照:在实战中拥有了自己操作方法和经验
1、能在技术指标走好之前就买入真正的突破不一定发生在颈线位置上,不必等到颈线突破才进货;能在指标走坏前卖出,不会在股票明显进入下降通道的时候出货,而是更早!最适当的时机卖出高价。在行情差时,也能抓机会获小利。
2、不把不赚钱的原因归咎于市场环境。是高手和底手最根本的区别。股价上涨真原因,有人买进才是真,股民挣钱有真相,买进以后涨涨涨,进出点位最珍贵,重在把握高低位,介入点位要精细,最佳理想和满意,涨过就是祸,看涨不真涨,看跌都真跌。
3、不怕错就怕拖,等着等着窟窿等着,两极分化,变化最大,正反两面,倒过来看,知道后市如何,反过来作,敢在最高点出,善于底位接,本领最出色,不正确的方式赚钱会强化坏习惯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十、独门利器:
明面三看: 1、看筹码变化; 2、看量价波动; 3、看指标的警示。
暗地三查: 1、查大盘涨跌的节奏; 2、查股价位置的高底; 3、查大小周期。
今天的炒股经验分享到这,后期继续分享更多的炒股干货,最后,炒股要理性,吃鱼吃中间,不要鱼头鱼尾都想吃;不要总是等到网里有十条鱼了,才收网,网里有五至九条鱼也可以收网。
『贰』 股票大跌,钱到底被谁赚走了
股票市场不计资金流入流出的话 是个零和市场
也就是说赚钱的人赚到的是赔钱的人手里的钱
但是计算资金流入流出后 市场里的钱就会出现变化
钱多的时候 由于需求旺盛 个股价格会抬高 造成 股指上涨
由于资金逐渐被抽出 造成个股暴跌 股指下挫 这时候赔钱的人的钱 应该是被那些有账面利润而且及时卖掉股票后 离场的人赚走了
『叁』 当股市大跌的时候做什么生意赚大钱
股市大跌的话,什么生活都不好赚。人民的购买力大幅下降,经济也会一落千丈。建议你看下日本股市泡沫后的情况。
『肆』 现在股市跌得那么惨,大家都亏本,那请问谁在赚钱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伍』 股市大跌,到底谁抽走了资金谁在赢钱
看这故事你就会有所明白!!!
赚钱的就是玩游戏的 赔钱的也就是陪着别人玩游戏的!!
赚的钱那去了和赔的钱那去了 其实一个地方!!!
以一卖烧饼的故事 来描述股市
有一个故事,来看看能不能解答你的疑问。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陆』 全球股市暴跌,还能投资什么赚钱
耐心等待,A股有机会的,大约4月份大盘在2400多点的时候,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柒』 股市每天在跌 那赚钱的是谁
股市蒸发24万亿 谁赚走了钱?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昨日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随着股指节节下滑,两市市值亦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不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身家也急速“蒸发”。国美老总黄光裕个人的持股市值因股价的暴跌从100亿港元降至50亿港元左右;万科老总王石所获得股票市值已经损失了近1亿元,其余200余名激励对象账户内的股票,市值损失合计超过15.9亿元。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五类“人”赚走了钱
那又有投资者要问了,既然没有蒸发掉那么多钱,那实际蒸发掉的钱呢,有人赚到钱了吗?答案是有的。不过赚钱的当然不是我们散户。
那股市里的钱呢,那钱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类“人”把钱赚走了,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掌握市场信息者;四是游资;五是极个别的散户。
第一类
国家税收、券商收益
国家和券商这块不用说,不论股民赚和赔,只要股市还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每年从几亿到几百亿不等,无疑都是股民作的贡献。今年上半年证券印花税就达836亿。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实现佣金收入也达799.2亿元。当然,这天经地义,全世界都一样,只能祈求管理层能把税率再调低一点。
第二类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也是赚走钱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发、配股等种种方式从股市圈钱,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法融资达2244亿。后者依靠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炒高的价格在高位套现离场。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大小非减持股票套现达334.43亿元。
第三类
内幕消息掌握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在股市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赚钱。
有一类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内幕消息后,凭借关系从银行贷出数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快速运作,大赚一把,然后还给银行,退出股市。难怪有人说,中国最富的人群,并不是那些抛头露面的企业家,而是暗地里调动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幕后“资本家”。还有人说,中国私人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国有资产私人化的人;二是证券市场交易内幕化的人。这或许有点夸张,但却实在令人深思。
第四类
快进快出的游资
游资,也就是热钱。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
游资在股市的特点是快进快出,一般只阻击有7%涨幅左右的股票,迅速拉上涨停板后,挂巨单封死涨停板,如果其在涨停前已经吸够筹码,那么封停只不过是为了明天高开出货而已。第二天,他们会利用资金使股价高开,然后快速拉高诱多,然后迅速卖出。一般追涨的散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全身而退了。
第五类
极个别散户
当然,从我国有证券市场以来,也确实出现过从几万元到上亿资产的投资幸运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之一来计。比如著名的股神“杨百万”,其实大部分赚钱的散户都是运气好。然而,更多的股民是“下地狱”,最近有媒体报道的那个湖南娄底小股民义武从去年3月13日初涉股海,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账单显示,这位“股神”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他的两个同伴的遭遇和他一样。
散户的资金,在世界证券史中有一个典型的名称叫“笨钱”。英国《经济学人》的主编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过经典的描述说,“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投机者;它们如果迅速逃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
为何多数散户资金“蒸发”快?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统称为“散户”。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财政和券商那样旱涝保收,不可能拥有“大小非”的低成本优势,更没有本事从股市里“融资”,因此,要想在股市里成功,低位买入,高位逃顶是散户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自我国股市创立以来,媒体报道过从几万元炒到上亿资产的幸运投资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一来计,出现的概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况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赚了点小钱,最后又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亏掉了老本。散户为什么老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者,而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答案是,散户终究只是散户,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户恐惧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场真正跌至谷底的时候,要么被吓傻了,不敢进场,要么是因为手里已经没钱,想“抄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散户很难买在低位。
再者,散户喜欢跟风、追高。当股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后,多数普通投资者才开始关心股市,这时进场的话,已没有太大的成本优势可言。随着股市进入主升段,“赚快钱”的独特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疯狂炒作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热门股,出于“再赚一点就走”的贪欲考虑,高位进场的多数人不再愿意离场。由于舍不得离场,散户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在随后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补仓”,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捌』 有人说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炒家搞出来的可是股市这样的大跌对他们有好处吗他们的股票不会缩水吗
中国股市只有买涨才有钱赚,其实在成熟的发达资本市场做空也一样可以赚大钱....而且国外的真正投资家他并不是做短线而是长线,也不是靠股票的涨跌赚钱,他是靠股票分红赚钱的...
『玖』 股市大跌,他却逆势赚得38万,怎么做到的
说他是运气好
你不相信都不行
『拾』 有何有时股市大跌的时候,有人反而能因此赚大钱
有人融券卖出,大跌了在低价买入偿还,就挣了,或者人家直接在金融期货上做空,下跌是挣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