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分众传媒年报分析报告

分众传媒年报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1-07-18 23:00:01

㈠ 分众传媒的管理团队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007年12月,江南春被《中国企业家》评选为本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2007年6月,在由美国政府规划的全美亚裔月以及芝加哥市政府总策划的美国芝加哥亚裔月活动总项目“2007芝加哥美中论坛”中,江南春获得“企业领袖开拓奖”。2007年2月,被评选为安永企业家奖—--中国大陆地区大奖得主,这是唯一一项全球性的商业奖项,也是唯一一项被全球商界确认为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奖项之一。2006年5月,江南春获选亚太总裁风云榜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江南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创立分众传媒,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媒体观,是中国提出生活圈媒体理念第一人。 刘杰良自2010年1月11日起担任分众传媒首席财务官。
此前,刘杰良任eSun Holdings大中国区娱乐集团的执行董事。在这之前,刘杰良担任高盛银行亚太区媒体和网络研究部门执行董事,主要跟踪分析研究大中国区的媒体和网络公司。在加入高盛之前,他在Johnson Controls Inc.任项目经理,主管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其后在美国娱乐软件开发公司Sybase Inc.任全球产品项目经理。
刘杰良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工业工程和电影制作的理学学士,并从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获得了MBA学位。 陈岩自2005年8月起就任公司的首席战略官。
2000年~2005年期间,陈岩担任实力传媒集团的户外媒体副总经理,创建了实力传媒集团的户外媒体部,为广告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户外媒体服务:包括户外媒体策划,媒体购买和售后服务,并发表了众多户外媒体研究和中国户外媒体市场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其观点被国内外媒体多次引用; 1986年~2000年期间,相继在青岛劳动局负责劳动仲裁等工作和在外资企业负责营销和大客户管理。
陈岩拥有南开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涂雅芳自2006年10月起就任分众传媒副总裁。
2000年~2002年担任成科户动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区客户总监,负责带领华东团队人员协助公司完成大客户的PITCH以及服务工作。
2002年~2003年担任景绣年华广告有限公司北方区客户总监,,独立负责公司的新刊-《世界家苑》的项目,从杂志定位,内容市场推广以及发行, 广告部的组建,运行,媒体的规划,价格及销售策略的制定等, 该杂志上市一年后就实现了盈利。
2004年度加入分众传媒担任业务发展总监一职,负责服务的客户有摩托罗拉、三星手机、三星打印机、东风雪铁龙、福特汽车、东风本田、索尼爱立信、奥迪汽车等大客户。

㈡ 中国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比如说上海盛大公司,其财务报表在哪里能找到,急求,谢谢

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有哪些?表现如何?
中华网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网站,上市当天股价从20美元涨到67美元,创造了超额认购40倍,开盘当日股价就翻两倍的纪录

盛大互动娱乐公司 2004年5月13号 上市价格每股13美元

网易 2000年6月30号 网易的发行价定为每股15.50美元,虽然该股在首个交易日曾冲到17美元,但盘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时收市时,以12.165美元的价格书写了网易上市第一天的历史,跌幅高达20%。

搜狐 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开盘,曾经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后报收于13.00美元。

新浪 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价为17美元,共发行400万普通股,募集资金6800万美元。上市当天开盘价为17.75美元,最高价为29.125美元,最低价为17.75美元,收盘价为20.6875美元。

携程旅行网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纳市交易,发行价18美元,开盘价24.01美元;截至收盘,其股价较发行价涨15.94美元,涨幅88.56%;较开盘价涨9.93美元,涨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当天就暴涨88.6%,成为纳斯达克市场过去三3年来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的一只股票

无忧招聘网 2004年9月29日 开盘价18.98美元,报收于21.15美元,涨幅达51.07%,成交量达6,068,355股。该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涨至22.9美元。

e龙旅行网 2004年10月28号 发行价为13.5美元,开盘价为22美元,开盘后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报收于14.4美元,首日交易涨6.67%,成交量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号 以15.75美元开盘,共发行8亿股美国预托股票。

空中网 2004年7月9日 发行1000万股,发行价10美元/股。开市后不久就跌破发行价,一度跌至9.75美元。在最后收盘时,则以10.10美元收盘,比发行价略高。

灵通网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价开盘,当日收于17.47美元。掌上灵通藉此募集资金约为8470万美元。掌上灵通公司此次以发行存托凭证ADR的形式上市,共发行了515万单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东发售的91万单位ADR,共计606万单位。其中每单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 2005年8月5日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3年网络净亏损人民币8883万元,而在2004年已经扭亏为盈,并且有人民币1.2亿元的盈余。在2002年到2004年期间,网络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均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225%.
发行商: 网络公司
股票代码:BIDU
募股类型: 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首次公开募股
所募有价证券: 美国存托股票(ADS)
首次公布募股价格范围:19美元至21美元
调整后募股价格范围:23美元至25美元
最终定价范围:27美元
首次发行股票数量: 3,699,935股美国存托股票, 初步中点总价为7400万美元
调整后股票发行数量:4,040,402股美国存托股票,调整后中点总价为9700万美元
最终发行股票数量:4,040,402股美国存托股票,总价为1.09亿美元
初次绿鞋:高达512,752股美国存托股票
调整后绿鞋:高达563,822股美国存托股票
交易所/代码:纳斯达克/BIDU
CEO:李彦宏(持股比例:IPO前:25.8%;IPO后:22.9%)
IPO后持股结构:管理层(李彦宏22.9%、CTO刘建国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总裁梁冬0.4%);
主要股东:(德丰杰25.8%、徐勇7%、Integrity9.7%、Peninsula8.5%、GoogleIPO前2.6%)股东(IDG 4.2%)
公司注册地:开曼群岛
员工人数:750
主要业务:搜索引擎
财年截止日:12月31日
海外上市优缺点、利弊分析
2007年2月9日中证报刊登了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祁斌、刘洁、张达的文章《海外交易所竞争我国潜在上市资源情况分析》,其中对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现简要摘录如下:海外交易所吸引中国企业上市的主要因素1.上市门槛低,筹资速度快。境外交易所通常上市门槛较低,尤其海外创业板对于中小创新型企业上市条件相当宽松。此外,海外市场股票发行一般采取注册制,申请程序简单、周期短,各国交易所纷纷打出“筹资速度快”这张牌来吸引中国企业。例如,新加坡一般能在4个月内完成审批手续,韩国则为3个月,纳斯达克仅为2个月。此外,海外交易所再融资速度也相当快,如南京鸿国国际控股公司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3个月后,即进行了一次再融资,募集895万新元(约4500万元人民币)。我国有大量质地优良、急需融资的创新型企业尚未达到国内交易所上市要求,或者在需要资金来突破发展瓶颈时却又不得不在审批的通道中排队,这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进程。在国内市场暂时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创新型企业只好转赴海外资本市场2.市场和投资者相对成熟。海外资本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经过长期的市场演进后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而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也更易于理解创新型企业的业务模式。同时,境外已有很多类似创新型企业成功上市的先例。例如,我国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网络在美国上市前,美国的英文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就已经以其在华尔街耀眼的表现确立了搜索引擎在网络时代的主要地位,因此,网络的盈利模式极易为美国市场所接受,再加上其中国概念,使得网络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便获得了国际机构投资者空前的追捧。正如网络首席财务官所说:“选择美国上市,是由于没有哪个市场比美国更能理解网络的业务。如果资本市场已有类似的企业,就很容易被投资者接受,选择那样的市场发行,就很容易发出去,股价表现也比较好。3.市场约束机制有助于企业成长海外资本市场对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有良好的培育机制,通过海外上市,我国企业受到更成熟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和更规范的市场机制的监督,对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国外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后持续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较高,长期与机构投资者维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企业再次融资从而实现长期发展比较重要。同时,要想使得上市公司长期获得市场的认可,公司必须在自身管理水平、资金运用效率和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提高。我国大量中小型、创新型企业经过海外资本市场洗礼后脱颖而出,例如,UT斯达康、分众传媒等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迅速成长,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蒙牛公司在香港上市后更是具备了与伊利集团分庭抗礼的实力,这与国际资本市场较严格的市场约束机制是密不可分的。4.国际声誉和海外机会企业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往往会赢得较高声誉,并加入到国内或国际知名公司的行列。同时,海外上市也可以带来丰富的国际合作资源,吸引高质量的投资者来提高企业本身的信誉度,而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和来自各方面的合作机会为很多企业提供了走向长期发展的契机。因此,品牌效应也是众多企业选择在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上市的重要原因。例如,无锡尚德登陆有“富人俱乐部”之称的纽交所之后,其品牌价值大大提升,进而增强了其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中国企业在海外交易所上市遇到的问题1.发行成本较高。我国企业赴境外上市通常要付出比境内更为高昂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费用两个方面。由于我国企业的市场主要在境内,海外投资者对我国企业不够熟悉,因而企业难以较高的价格发行股票。一般来说,国内首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量比海外市场尤其是海外创业板市场高,首次发行市盈率一般为海外市场的两倍左右在发行过程的直接成本上,企业在境内上市要远低于海外。企业在海外上市所聘请的承销商一般都是一些实力强、水平高、信誉好的国际性大投资银行,其承销费远远高于国内承销商。而且海外上市企业必须聘请海外有专业资格的公司和人士来担任律师和会计师。因此,即使不考虑其它如市场推广、公关服务顾问以及上市等费用差异的影响,企业在海外上市与在内地上市相比,要付出更高的成本。2.上市后维护成本高。首先,从直接的维护费用来说,企业海外上市后要支付较高的会计师、律师、交易所年费等后续费用。以交易所年费为例,香港对上市公司收取14.5万到119万港元不等的年费,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元人民币,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至3万元不等的年费。其次,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而言,海外市场在提供较为完备的约束机制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语言、文化和法律壁垒。我国一些企业在境外上市后,由于不熟悉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与投资者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后续市场表现不佳,股价不断下挫,难以进行再融资,甚至面临被摘牌的危险。同时,因信息沟通不畅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也使得国外投资者不能充分了解我国企业的投资价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建立国际品牌和声誉再者,我国企业不熟悉境外法律体系,这不仅使企业要付出更高的律师费用,并且会面临种种诉讼风险,如联想美国遭遇“安全门”事件,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反欺诈案,中国人寿、中华网、空中网、网易、中航油、前程无忧网在美国上市遭遇的集体诉讼案……近几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跨境争议发生,这无疑增加了企业上市后的维护成本。而境外法规的变动也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例如,“萨班斯”法案有关“完善内部控制”条款将使在美上市的大型企业第一年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平均成本超过460万美元。有关专家指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投入可能会更高,估算下来,44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此项的花费将逼近2亿美元。3.与本土市场的脱节,将对一些海外上市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除去一些主要业务依托于国际市场的企业以外,从长远看,企业赴海外上市,在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和成熟市场的培育机制的同时,也会出现与本土资本市场脱节的现象,无法有效地与本土经济体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力,将对企业在本土经济体中做大做强产生一些影响。例如,企业在国内上市会吸引更多国内投资者对其了解和关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带来额外的“广告效应”和用户群。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上市后,企业可得到更熟悉该行业或该企业经营状况、盈利模式的国内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投资者也更容易与管理团队沟通并形成外部约束,这为企业进一步贴近中国经济并利用本土资本市场平台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从历史上看,美国道琼斯指数的30个成份公司均依托于本土资本市场,建立了与本土经济体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级的企业。2006年,工商银行“A+H”的发行模式和海外上市公司的逐步回归,对于未来我们如何有效地利用境内和境外市场来实现我国企业和本土资本市场的同步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春晖师兄认为,时间成本还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境内速度在加快,而如果去境外,红筹上市前国内审核程序也不能忽略。因此,国内IPO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缺乏稳定预期,即对发审委的审核标准没底。按理说,发行部提交发审委审议的企业均是符合发行条件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少数“国家队”以外的其它企业对能否审核通过仍然没有底。而审核通过率的忽高忽低剧烈变化更是让所有发行人感觉是在“过山车”。而在境外上市一般没有这个问题,发行人与保荐机构是有稳定预期的,难点不在审核而是在发行。

㈢ 分众传媒的商业模式

1:在客户价值高,到达率高,但传统上被忽视的空间放置内置DVD播放器的液晶显示器
2:以几乎赔钱的价格放广告
3:写出严谨的效果分析报告
4:找风投
5:拉来风投之后,大扩张
6:广告费提价
7:有钱以后搞资本运营
8:江南春发大财

当然实际上原不是这么简单

㈣ 低估值股票是什么意思 低估值股票是什么

所谓的低估值,就是指这只股票的股价低于市场整体市盈率或行业市盈率而被低估,应该高于现有股价,买入也会很安全,此类股一般为长线首选。

筛选方法

低估值股,首先是市盈率低,其次是市净率低,我的选择标准是市盈率低于30倍,市净率低于3倍,再看这家公司的主营是否是有前景的行业公司的毛利率在同行业内比较高不高,还要看这家公司的业绩情况能否增长,有没有新项目在未来几年投产,是否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增长.满足以上条件的公司基本上就是低估的股票了.我按上面的标准觉得10元以下的中煤能源就相当的低估,就买了些最近获利还可以.

还有一个关键,考察公司的市盈率,不是简单按最近一个季度报表或者年报来考察,而是要综合的分析,可能有的公司遇到政策因素或是其它突发因素导致业绩突然大增或者大减,例如有的公司转让了一项资产,投资收益很多,每股收益一下子变得很高,还有的公司因为国家政策因素,例如电力股,最近二年就是因为国家放开煤价而限制电价导致业绩下降严重.这些都要综合分析,不能单纯看这一季这一年的报表来计算市盈率.

个股方面,近期受国家希望加速科技独角兽公司回归A 股上市、在线视频网站准备IPO 计划等政策及消息影响,A
股创业板个股及传媒个股在年后迎来大幅反弹。我们认为当前传媒板块已经出现龙头公司领涨,产业其他个股补涨的趋势,个股业绩反转和价值重估是本轮行业的最大逻辑,关注产业龙头及低估值个股,推荐顺网科技、光线传媒、分众传媒、恺英网络、华策影视
短期主要推荐关注:完美世界、三七互娱、华策影视、视觉中国、光线传媒、分众传媒

㈤ 分众传媒把欠款单位名字在报告中公开是一个催账的好方法,判断对错

错。
不能随意公开客户信息,这是违法违规的。

㈥ 浑水公司的如何获利

“不透明也可以产生赚钱的机会。”美国第三方研究机构浑水研究的网站上如是说。当中国赴美上市企业造假在国内被炒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包括揭发者浑水公司在内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浑水公司的创始人卡森·布洛克,35岁。2005年,布洛克在法学专业毕业之后,便来到了中国。浑水公司的网站介绍称,布洛克是一个熟悉法律的企业家,而浑水的研究团队则是那些熟悉中国商业规则的人。

2010年7月的时候,布洛克创建了一项在线服务Muddy Waters Research(浑水研究)。2010年就是因为浑水公司对绿诺科技的揭露,促使了绿诺科技在美退市。

浑水对于绿诺科技的关注是从2010年9月份开始的。因为当时浑水公司看到了《巴伦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绿诺“已经换了三个审计师,四个首席财务官,并两次调整以往的财务报表数字”。

2010年11月10日,浑水发布了一份长达30页的研究报告,质疑绿诺科技伪造客户关系、夸大收入以及管理层挪用上市融到的资金等。绿诺科技的股价很快大幅下跌,随后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对绿诺科技发起了集体诉讼。

该律师事务所称绿诺科技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2009年年报与公司向中国审计机构递交营收存在严重不符。最后,在绿诺科技承认两份客户合同造假的前提下,纳斯达克向其发出了退市通知。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美国,像浑水这样的第三方研究机构有很多。“他们中的一些可能靠研究报告盈利。而有很多会和律师事务所、投资人达成合作,这种合作不一定签协议。”一位熟悉美国资本市场的人士表示。

“但会结成一个同盟。各种基金和投资者事先卖空该股,然后第三方出具不好的报告,之后是律师们的集体诉讼。”该人士介绍说。

“这些律师们诉讼开始是没有律师费的,如果投资者获得赔偿之后,他们便得到了相应的费用。”财富指数资本集团总裁黄山说。

布洛克则向《巴伦周刊》表示,在公布报告之前,他会做空这些公司的股票。

无论怎么说,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游戏。

(6)分众传媒年报分析报告扩展阅读

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结合是了解一个公司真实面貌必做的功课。在选定攻击对象后,浑水必对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开资料做详细研读。这些资料包括招股说明书、年报、临时公告、官方网站、媒体报道等,时间跨度常常很大。

比如在调查分众传媒时,浑水查阅了2005-2011年这六年时间的并购重组事件,从中摘录了重要信息,包括并购时间、对象、金额等,并根据这些信息做了顺藤摸瓜式的延伸,进一步查阅了并购对象的官网、业务结构等。

理论上讲,“信息元”都不会孤立存在,必然和别的节点有关联。对于造假的企业来说,要编制一个天衣无缝的谎言,需要将与之有关联的所有“信息元”全部疏通,对好“口供”,但这么做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造假的企业只会掩盖最明显的漏洞,心怀侥幸心理,无暇顾及其他漏洞。

而延伸信息的搜索范围,就可以找到逻辑上可能存在矛盾的地方,为下一阶段的调研打下基础。比如浑水根据公开信息,层层挖掘出了分众传媒收购案中涉及的众多高层的关系图,为揭开分众传媒收购案例内幕提供了重要线索。

㈦ 聚众分众有啥区别和联系

分众传媒是中国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其商业楼宇联播网已经覆盖全国52个城市,近23,000个液晶屏,日覆盖数千万中高收入人群。据CTR调研报告显示,分众传媒占据户外视频广告市场70%以上的份额。该公司于今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FMCN。

聚众传媒(Target Media)是一家综合性媒体集团,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营建媒体网络,拥有覆盖全国的楼宇视频媒体,已经覆盖全国45个城市、25000栋楼宇、日覆盖人群超过近3000万人次。

聚众传媒是分众传媒在平板电视广告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该公司原计划步分众传媒后尘赴美国进行首次公开招股。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以每股17美元的发行价成功在纳斯达克完成IPO。

美国东部时间07年1月7日(北京时间1月8日)据外电的最新报道称,户外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分众传媒本周六宣布,该公司已同主要竞争对手聚众传媒达成协议,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后者,这一交易的总价值为3.25亿美元。[

㈧ 阿里巴巴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 是亏是损

昨天,阿里巴巴对外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那么,这一季度,阿里巴巴是亏是损?

据悉,阿里巴巴发布了第一季度(2018.4.1-2018.6.30)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61%达到809.20亿元人民币,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691.88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为265.02亿元,核心电商业务经调整EBITA为327.97亿元,同比增长2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盈利达到201.01亿元;本季自由现金流为263.58亿元。

根据分析师平均预计,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阿里巴巴该季度每股摊薄收益达1.21美元,营收为118亿美元。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一财季每股摊薄收益为人民币8.04元(约合1.22美元),第一财季总净营收122.2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

对于该季度的表现,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再度迎来了一个卓越的季度,用户快速增长,不断壮大的生态系统中互动进一步加强。中国零售平台业务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新零售项目带动未来的收入增长,并赋能我们的零售伙伴为消费者提供无缝连接的服务。集团为用户消费全周期提供更多价值及选择的战略持续推进,包括通过数字娱乐及本地服务,触达电商以外的庞大目标市场。我们将继续投资于战略业务机遇及创新,以保障竞争优势和长期增长。”

阿里财报内容显示,其年度活跃消费者增至5.76亿,连续4季度净增超两千万;本季度新零售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40%,天猫实物GMV同比增长34%;淘宝直播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0%。

本季财报中,阿里巴巴还宣布了多笔重大投资,包括对于饿了么95亿美元的全资收购、饿了么及口碑收到超30亿美元投资承诺;阿里巴巴和菜鸟对中通完成对中通快递的13.8亿美元投资,以及菜鸟和圆通快递对香港港国际机场建设数字物流中心的15亿美元投资;对分众传媒14.6亿美元的投资。

阿里巴巴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营收809.2亿元,同比增长61%,这真的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成绩。

㈨ 分众传媒的企业年报在哪里可以下载

到该企业网站或交易所网站上找找。

阅读全文

与分众传媒年报分析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