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兴业银行数据中心

上海兴业银行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19 04:52:35

A. 上海浦东新区乐昌路399号有哪些公司

乐昌路399号 上海期货交易所张江中心

附近的金融类公司很多
中国人寿数据中心,兴业银行数据中心,上海银行数据中心
还有刚建好的招商银行的

B. 兴业银行业务连续性是否率先获国际认证及大奖

2018年8月10日报道,近日,英国标准协会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2018年客户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中国银行业首家通过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的兴业银行数据中心,荣获2018年度“运营韧性卓越奖”,标志着兴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再度获得国际标准权威机构的认可,也彰显该行为客户提供持续高质量服务的实力。

金融行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向来被金融消费者、投资者高度关注,因为一旦遭遇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等突发情况导致业务中断,将损失巨大。兴业银行拥有辐射全国、面向境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业务需求和信息系统日益复杂,特别是随着兴业银行香港分行的成立,兴业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将海外分行核心业务系统直接部署在内地的银行,对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行数据中心引入ISO22301国际标准,通过业务影响性分析、风险评估、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等体系维护工作,提升危机突发时的自我恢复能力,以减少风险突发对全行和集团内各子公司整体业务运行的影响, 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可持续的服务。

C. 兴业银行业务连续性获得国际认证吗

近日,英国标准协会2018年客户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中国银行业首家通过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的兴业银行数据中心,荣获2018年度“运营韧性卓越奖”,标志着兴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再度获得国际标准权威机构的认可,也彰显该行为客户提供持续高质量服务的实力。

金融行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向来被金融消费者、投资者高度关注,因为一旦遭遇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等突发情况导致业务中断,将损失巨大。兴业银行拥有辐射全国、面向境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业务需求和信息系统日益复杂,特别是随着兴业银行香港分行的成立,兴业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将海外分行核心业务系统直接部署在内地的银行,对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行数据中心引入ISO22301国际标准,通过业务影响性分析、风险评估、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等体系维护工作,提升危机突发时的自我恢复能力,以减少风险突发对全行和集团内各子公司整体业务运行的影响, 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可持续的服务。

据介绍,在业务连续性管理建设方面,兴业银行向来不遗余力。兴业银行数据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在福州、上海、成都多地建设机房,建成了以上海张江机房、上海外高桥机房和福州中山机房为主的核心业务系统主备机与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灾备体系,同时为该行总行和集团内各子公司提供运维服务,并通过“一键式”切换脚本实现了分钟级别的主备切换和灾备切换。此外,该行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等级已达到第五级(最高六级),为践行社会责任、维护正常的运营秩序和公众信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 上海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的电话是多少!该问的全问遍了,都找不到!

可以拨打客服为您登记确认 浦东来安路500号A区2楼

E. 请问央行的总部在哪里,怎么有时说在上海呢

上海,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二总部,北京依然是老窝吧。

央行第二总部落户上海 进一步优化央行组织结构
www.XINHUANET.com 2005-08-10 10:29:12
今天,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总部在上海浦东挂牌,标示着中国央行在组织结构上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搭乘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但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一是因为中国的银行业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在改革开放中并没有随着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而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中国金融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没有形成相适应的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得到发挥,所谓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也将受制约。

1991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浦东的改革开放,使得具有传统金融文化底蕴的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次显现,本土金融业与国外金融机构地区总部开始逐步聚集于上海。央行第二总部落户上海,则意味着上海国际金融地位的雏形开始显现。

目前,上海作为全国资金运营中心的地位已初现端倪,四大商业银行都将与金融市场联系紧密的中心设在上海。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票据运营中心先后落户上海;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金运营中心已经迁往上海,农行除了票据中心设在上海外,也准备将信用卡中心、数据中心设在上海,交通银行也将在上海设立资金中心。近来,一些股份制银行,例如兴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中心等也陆续搬迁到上海。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也在上海安家落户。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在上海的建立,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海黄金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场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

上海国际资金运营中心的地位也开始孕育,进驻中国的外资银行地区总部纷纷落户上海,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集团的中国总部设立在上海。金融业以实业经济发展为依托,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18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上海都市圈正在变成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

1913年,美国国会建立了包括12个储备银行组成的联邦储备系统。其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主席由美联储主席兼任,因为纽约在美国金融业中的特殊地位,副主席一直由美联储纽约分行的行长担任。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了联邦资金利率的适当目标水平后,由美联储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交易台负责实现目标。为了推动这一过程,美联储要求纽约交易平台采取适当措施,实现隔夜借贷利率目标。另外,联储纽约分行金库存放的黄金占全球黄金存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搬迁到上海的总行机构主要为市场操作层面的部门,将市场层面的部门与负责货币政策决策的部门分开,不仅说明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经济金融对央行的重要地位,也预示着央行的职能将进一步明晰。第二总部的设立,显然有利于将货币政策与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分立开来。同时,“贴近市场”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金融动态,也更有利于央行作出决策。

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央给予了浦东部分金融功能开放政策,如允许外商投资经营金融服务业,允许外资金融机构经批准在浦东新区和上海市经营人民币业务。无疑,这些政策使得上海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浦东新区有必要在更多的完善金融市场、服务全国的功能性政策方面有所进展,如率先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探索资产证券化;试点具有示范效应或探索功能的新机构、新业务品种,如组建货币经纪公司、证券融资公司等。

在4月1日于上海举行的国际金融合作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说,上海下一步将按照“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的战略部署,分阶段、逐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成为首个国家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其核心是政府转型和金融创新。这表明上海以“先行先试”为抓手,上海金融业二次突破将再次上路。

央行第二总部落户上海,无疑将进一步推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使上海逐步成为全国金融要素的后台集聚地和信息的交流中心,这既是与中国金融结构的区域结构演变相适应,也将引起国内和国际金融业向上海的进一步集聚。

F. 请问福州兴业银行客服,这工作怎样,会很累吗··对这工作有什么要求

福州兴业银行95561在马江数据中心,如果家在马尾或者城区也都方便。工作要求就是文优服务这些的,整体不累,就是废嗓子,对业务比较熟练

普通话要求不高,只需要标准流利就可以

G. 请问各大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数据中心的地址(京、沪、惠、杭)

中国工商银行卡中心:北京
中国农业银行卡中心:上海
中国银行卡中心:北京
中国建设银行卡中心:上海
交通银行卡中心:上海
招商银行卡中心:上海
中信银行卡中心:深圳
中国民生银行卡中心:北京
兴业银行卡中心:上海

H. 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

《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

灾难备份与灾难恢复,对于中国金融业,并非一个崭新的命题。然而,当金融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开展业务及落实管理时,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自然或人为的灾难,做好数据备份、系统恢复及业务连续性管理,也变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于是,灾难恢复已经不只是信息技术部门关心的事,而是上升到金融企业掌门人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事。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对系统的灾难性故障进行迅速的响应和处置?如何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灾难恢复规划?
5月26日,在广东南海召开的“首届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高层论坛”,为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被业界称为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
这一论坛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主办、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支持、广东省地税局和GDS公司协办,集合了来自政府、行业、厂商、专家等各方人士,他们就在中国开展灾难恢复业务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实战方法,展开了深入而切实的讨论。同时,对于灾备建设中最重要的标准化问题,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借本次论坛对近日出台的指导文件《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进行了宣讲和解释。

《指南》的来龙去脉

“为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规范对信息系统灾难性故障的响应和处置,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灾难恢复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档。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作为一项周密的系统,需要按照科学的流程开展规划和实施。”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网络安全组王渝次司长在会上介绍了《指南》出台的来龙去脉,“考虑到灾备工作在我国刚开始起步,一些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和运行单位感到缺乏经验,无从下手,迫切希望国家出台相应的工作指南。2004年10月开始,国务院信息办组织中国人民银行等8个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以及中办、信息产业部、北京市信息办、上海市信息委、广东省信息办、GDS公司等有关单位成立了《指南》起草组。起草组既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又结合了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实际情况,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调研,终于于4月份出台了《指南》”。
那么,《指南》的出台,对各个行业及业界厂商有怎样的指导作用?据国信办网络安全组负责灾备标准的熊四皓处长介绍,《指南》是以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的方法论为基本依据,吸取国际上先进的信息安全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当前信息系统安全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对我国现阶段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具有指导意义的指南文档。适用于指导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单位的灾难恢复规划工作,对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项目的审批和监督管理也可参照使用。也就是说,《指南》主要是为了给关键的行业用户做灾难恢复设计、建设、运维提供一个操作性强的参考思路。但是,《指南》对提供灾难备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厂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厂商在做有关部门的灾备建设或服务时,从此有了一个可以遵循的国家标准,防止走不必要的弯路。

《指南》的几大亮点

在《指南》的主要起草人GDS公司首席灾备顾问汪琪看来,本《指南》有几个突出特点,值得人们给予关注。
首先,《指南》对有关灾难备份和灾难恢复的名词术语进行了规范和梳理,这有助于澄清人们对灾难恢复的模糊认识,更好地开展灾难恢复工作。
比如,何为灾难?《指南》定义为:“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通常导致信息系统需要切换到备用场地运行。”由此可见,灾难不只指自然的原因,也包括人为的原因,对于信息系统的连续性运行来说,灾难的范围很宽泛。
还有,何为灾难恢复?何为灾难备份?二者有何不同?《指南》对前者的定义为:“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对后者的定义为:“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显而易见,灾难恢复比灾难备份的外延要大。因此,汪琪提出,对国内惯用的“灾备”一词,今后要搞清其所指的确切涵义后再准确应用。例如,现在人们所说的“灾难备份”,如果是指既包括技术,也包括业务、管理的周密的系统工程,则应改为“灾难恢复”才更为精确。
其次,《指南》还以规范性附录的形式对灾难恢复的等级划分进行了描述。参照国际相关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将灾难恢复应具有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分为6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包括数据备份系统、备用数据处理系统、备用网络系统、备用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运行维护支持及灾难恢复预案等7个要素。如要达到某个灾难恢复等级,应同时满足该等级中的7个要素的要求。汪琪强调说,《指南》对灾难恢复等级的划分,融合了技术和管理,更具可操作性和对国情的适应性。
另外,《指南》的内容覆盖了灾难恢复工作的主要环节,以及每一个环节需要开展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灾难恢复的管理,需求的确定,策略的制订和实现,预案的制订、落实和管理,预案框架等。之所以叫《指南》而不是标准,就是充分考虑了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能够为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做好灾备工作提供参考。

金融业灾难恢复工作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灾难恢复工作进展的情况怎样呢?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我国银行业务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高,对数据备份一直比较重视。在“9.11”事件之后,各家银行进一步认识到实施灾难恢复的重要性,陆续开始考虑灾难恢复工作。目前,各行大都有数据级的备份措施,一些银行的备份数据能做到异地存放。根据各行数据集中进程的不同,灾难备份中心建设进展情况也有所差别。
中国人民银行已在无锡自建了灾难应急备份中心,拟在上海建设支付系统数据备份中心。国家开发银行营运中心副主任许成军告诉记者,开行已于去年年底在央行的无锡灾备中心,完成了自己的异地数据备份存放,准备在今年年内筹建北京的同城灾备中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息技术部的吕建华处长也表示,在全行的数据大集中完成之际,农发行将加快灾备中心的筹建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调研和准备之中。中国工商银行已建立了南北两大数据中心,南中心为数据中心,北中心为备份中心。中国农业银行的数据集中尚未完成,部分省行的数据中心建立了同城异地的灾难备份中心。中国银行的灾备中心正在建设之中。中国建设银行的数据集中工作尚未结束,部分重要系统目前做到了同城异地的备份。此外,中国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李坚向记者表示,光大银行前两年已完成了同城灾备中心的建立,今年将准备在上海建立异地的灾备中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奚力铭也表示,今年浦发也将建成自己的同城灾备中心。据福建建兴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高级经理陈鼎东介绍,基于对整个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备份和保护,以及为主机和外围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冗余备份的考虑,兴业银行2003年9月在上海启动了异地灾难备份中心。深圳发展银行则采用“合作建设、租赁服务”方式,与GDS公司合作完成了灾难备份中心系统的建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的灾备进程稍慢,目前重点考虑同城备份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李晓枫在大会上指出,总体上看,我国银行在灾难备份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但灾难恢复体系基础仍很薄弱,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如对灾难恢复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许多重要应用系统甚至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数据级灾难备份措施,不具备恢复能力;重要应用系统灾难备份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不完善;银行灾难备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存在盲目建设和发展的倾向等。同时,已有灾难备份中心缺少切换演练,中小银行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存在资源、费用困难等。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灾难备份工作,积极研究相关对策与措施,切实加快我国银行业灾难恢复工作的步伐。

《指南》对金融业的指导意义

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指南》的指导意义何在?金融业又当如何贯彻《指南》的精神呢?对此,结合《指南》,李晓枫谈了几点对未来金融业灾难恢复工作的建议。
明确目标,正确认识灾难恢复在保证银行业务持续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灾难恢复作为保证业务持续运作的关键环节,其含义是多方面的,灾难备份不等于灾难备份中心。其应用是多层次的,既有数据级的灾难备份,也有系统级的灾难备份;其定位是多方位的,在某些情况下,仅依靠银行自身难以发挥灾难备份的作用。因此,实施灾难恢复应从实际需求出发,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准确定位,突出重点,首先确保关键业务的灾难恢复。应在对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安全威胁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所保护信息资产与服务的价值、面临风险的大小、业务中断的损失和影响、业务恢复的优先级与相关性等因素,综合平衡安全成本投入和效益,确定灾难备份建设等级,合理选择灾难备份方案,切忌脱离实际需求,一哄而上。
充分认识灾难恢复体系的特征,合理选择灾难备份策略。首先,灾难备份资源是为高风险、小概率事件准备的,一般情况下处于闲置状态,高投入、低效益现象突出,因此,要在确保灾难备份和恢复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灾难备份资源,统筹安排,将日常运营和应急备份需求结合起来,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其次,灾难备份系统具有建设容易、运行维护难的特点。一次性建设投入高,运行维护成本可能更高,特别是长期维护一支高水平、灾难发生时能真正发挥作用的灾难恢复队伍更难。因此,灾难备份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资源,提倡资源共享,降低成本。银行业务的相似性,使得联合共建和共享社会化服务具有现实可能性。提倡使用社会化灾难备份服务,走专业化服务道路。
客观认识灾难备份的社会化服务问题。社会化服务包括灾难备份服务整体外包、投资参与灾难备份设施建设、租用第三方灾难备份设施、利用社会专业技术力量运营管理和应急支援等多种形式。从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看,国有大型银行的技术与经济实力比较强,在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上能够走自建自营的道路;对多数中小银行来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和运行维护灾难备份中心,无论从投资上、从应用上、从应用的效果上都是不适宜的。在开展灾难备份工作的初期阶段,首先将部分业务进行外包,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别人最成熟的技术、管理经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规范灾难恢复技术与管理标准。目前,由于缺乏完善的行业相关技术与管理规范,灾难恢复的很多工作难以有序展开,甚至会在灾难备份工作中产生许多新的风险。因此,应认真总结我国灾难备份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抓紧开展金融业的灾难恢复技术和管理标准规范工作,做到标准先行。
实施灾难恢复行业监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灾难恢复和企业连续运作提出了监管要求,各行业监管部门和政府对灾难恢复制定了监管条例、指引和公告。为进一步做好银行灾难备份监管工作,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管部门,将根据职责划分,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有关通知的精神和《指南》的要求,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的大局出发,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业灾难备份工作的监管、协调与支持。

I. 中国人民银行现在总行在哪是搬到上海了吗

上海,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二总部,北京依然是老窝吧。

央行第二总部落户上海 进一步优化央行组织结构
www.XINHUANET.com 2005-08-10 10:29:12
今天,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总部在上海浦东挂牌,标示着中国央行在组织结构上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搭乘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但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一是因为中国的银行业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在改革开放中并没有随着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而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中国金融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没有形成相适应的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得到发挥,所谓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也将受制约。

1991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浦东的改革开放,使得具有传统金融文化底蕴的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次显现,本土金融业与国外金融机构地区总部开始逐步聚集于上海。央行第二总部落户上海,则意味着上海国际金融地位的雏形开始显现。

目前,上海作为全国资金运营中心的地位已初现端倪,四大商业银行都将与金融市场联系紧密的中心设在上海。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票据运营中心先后落户上海;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金运营中心已经迁往上海,农行除了票据中心设在上海外,也准备将信用卡中心、数据中心设在上海,交通银行也将在上海设立资金中心。近来,一些股份制银行,例如兴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中心等也陆续搬迁到上海。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也在上海安家落户。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在上海的建立,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海黄金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场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

上海国际资金运营中心的地位也开始孕育,进驻中国的外资银行地区总部纷纷落户上海,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集团的中国总部设立在上海。金融业以实业经济发展为依托,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18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上海都市圈正在变成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

1913年,美国国会建立了包括12个储备银行组成的联邦储备系统。其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主席由美联储主席兼任,因为纽约在美国金融业中的特殊地位,副主席一直由美联储纽约分行的行长担任。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了联邦资金利率的适当目标水平后,由美联储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交易台负责实现目标。为了推动这一过程,美联储要求纽约交易平台采取适当措施,实现隔夜借贷利率目标。另外,联储纽约分行金库存放的黄金占全球黄金存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搬迁到上海的总行机构主要为市场操作层面的部门,将市场层面的部门与负责货币政策决策的部门分开,不仅说明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经济金融对央行的重要地位,也预示着央行的职能将进一步明晰。第二总部的设立,显然有利于将货币政策与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分立开来。同时,“贴近市场”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金融动态,也更有利于央行作出决策。

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央给予了浦东部分金融功能开放政策,如允许外商投资经营金融服务业,允许外资金融机构经批准在浦东新区和上海市经营人民币业务。无疑,这些政策使得上海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浦东新区有必要在更多的完善金融市场、服务全国的功能性政策方面有所进展,如率先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探索资产证券化;试点具有示范效应或探索功能的新机构、新业务品种,如组建货币经纪公司、证券融资公司等。

在4月1日于上海举行的国际金融合作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说,上海下一步将按照“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的战略部署,分阶段、逐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成为首个国家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其核心是政府转型和金融创新。这表明上海以“先行先试”为抓手,上海金融业二次突破将再次上路。

央行第二总部落户上海,无疑将进一步推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使上海逐步成为全国金融要素的后台集聚地和信息的交流中心,这既是与中国金融结构的区域结构演变相适应,也将引起国内和国际金融业向上海的进一步集聚。

J. 黄国平的主要课题

《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中国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国人民银行重点课题)
《兴业银行战略重组及治理结构》(兴业银行委托课题)
《金融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科技部重点课题)
《上交所财务欺诈辨识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委托课题)
《银河证券数据中心规划》(银河证券公司委托课题)

阅读全文

与上海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