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政府后续政策:
以1—3年内看,住宅没有投资的价值。前期政府出让的大量土地目前正处于开发销售期,地产商库存量大难以短期内消化,房价上涨空间微弱;而且根据调查,行业内90%的人员不看好短期房价走势。PS:近期开始住宅用地处让幅数大幅下降
建议:选择区位前景好的商业项目是中长期投资热点。
② 上海的房地产发展的怎么样
上海近几年来以来的源写字楼租赁市场净吸纳量已经达到约150万平方米,比伦敦与纽约两个城市的总量还要高!
根据全球最佳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的数据,在十多年前,上海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企,但是现在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国内的企业,依靠国内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稳定。
同时,仲量联行研究表明与住宅市场相比,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受到国家经济的影响。同样地,商业地产市场需要根据不同城市分别考虑。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市场同样存在巨大的需求。
所以总体来说,上海的商业地产可能在未来具备比较高的投资潜力。
③ 上海房地产的现状及前景
现在的话都是比较难的,因为地产现在差不多达到高峰期了。
④ 上海楼市新政猝不及防,最受其影响的人有哪些,为什么
受到这次上海新政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扎根城市不久的年轻人才,新政的购房资格限制过多,使得兢兢业业的工作攒钱买房扎根在城市成为了一场笑谈。
其实2021年1月21日上海政府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是为了严格限制购房,调整增值税的年限,打击非法炒房者,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正常平稳的发展,看起来似乎这个政策的出台给你很多人带来了不便,但只要不是以购房为盈利目的的人,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更何况这次新政的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刚需家庭。
不得不说,上海的房价虽然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随随便便买一套普通的房子就要上百万甚至是千万,可是考虑到上海在国内的商业地位和地理位置,价格也是相对健康的,上海的房价水涨船高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哪一个年轻人不向往着这个随处充斥着工作机会的地方。
⑤ 近期发布上海细则对于楼市有何影响尤其是房价走势会如何
这个是CRIC(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克而瑞首席研究员陈啸天,关于此次新政的解读,非常详尽,也非常客观,希望对你有用。
一、关于内容
本次细则实质上是对国十条的细化和落实,尽管说内容上是八个方面(注:东方卫视中,新闻报道中说的是十二条),但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四条:
1、限贷:第三套及以上暂停发放商业贷款,同步实施的是针对第三套的公积金贷款也停止;
2、限购: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违00反规定购房的,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受理房地产登记。
3、供应: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被动迁居民家庭获配的动迁安置房(配套商品房),允许上市交易期限,由取得房地产权证满5年调整为满3年。
4、税收:土地增值税清算的三中形式,以及房产税试点准备工作。
二、关于政策分析
关于限贷;有一些新意,即针对购房属于第三套及以上的,不仅仅是停止商业贷款,同步还停止了公积金贷款,这个是区别于其他省市政策的,其他省市通常是取前者;
关于土地增值税;这已是老生常谈了,不过本次比以往再度增加了可行性,即划分了三种情况,分别按照2%,3.5%及5%来预征;
关于供应;一方面,从2005年第一批动迁配套商品房开始,现在应该是逐步有五年期的配套商品房可以上市交易了,这次降低到三年,很明显是为了增加市场的纯粹供应量,这点在近期我所参加的有关部门的内部研讨会议上实际上已经提及了。但另一方面却继续提高预售门槛,似乎在主旨上有些矛盾。
三、关于政策影响
判断一:从横向比较来看,细则低于预期;这个政策落地之前行业内传播的都是“限购+房产税落地”的版本,而本次限购是如实落地,但房产税只是提及“积极做好试点准备工作”;
判断二:从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调性来看,相对中稳;由于11月份即将召开中00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以,上丅海市本次出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能够保持以及创造一个相对比较良好的氛围,原则是价格必须得到控制。但就政策本身,上丅海市细则还是保持相对中稳的形象;既考虑到了目前市场过热现象,跟随北京、深圳、厦门之后成为第四个限购的城市;又考虑到房产税的强大冲击性,并没有带头落地,显然还是在理性处理以及政策分寸。
判断三:三套停贷与限购叠加效应杀伤力大,需求短期受抑制,政策对楼市影响大于股市;由于股市事先已经做了利空预期,所以细则出台后反倒是相对利多。而楼市则不一,一方面,就刚性需求而言;如果我们回顾这个十年上丅海房地产发展历程,从2000—2004年之间更多的是首次、二次置业的实施,在这个阶段的购房者主体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中坚,而从2006至今的改善型需求基本上也是他们在主导。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上丅海的改善型需求一直还是比较旺盛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这些年全国性的资金在上丅海置业需求也是非常积极,不管是民间产业资金转移还是真实需求释放,总之购买的肯定不是第一、第二套。所以,政策对于楼市冲击肯定是比较大的,不排除短期会出现退房现象。
判断四:高端物业受影响会较大;政策明确提出“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这招是典型的“划圈出政策”的做法,按照一般经验,我相信尽管细则内容是从低到高划出三个圈层,但执行顺序肯定是反向操作,即先是针对高出一倍以上的来执行的。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价格梯度线,如果高端的价格梯度线得不到压制,低端的是不会无端下行,这点相比谁都清楚。结合最近上丅海市对于单价高出三万以上的预售证暂缓发放来看,前期发热的高端物业需求冲击会很明显,相信不少的高端需求会短期持观望态度。
判断五:出租物业租金将会上行;一方面楼市在目前政策下会在一定时间段内低迷,交投放缓;另一方面房产税定调是做好积极出台的准备工作,这些将必然会增加业主对未来物业持有成本看涨的预期,而这部分成本肯定会转嫁给下家,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租金上涨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了,在目前环境下,物业租金继续上行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判断六:民营资金无出口,担忧小城市房价上行;我们都知道,这轮市场为什么从六月份开始上行,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民丅警资金没有很好的疏导渠道,从山西煤矿退出,到炒大蒜、白糖、辣椒纷纷被叫停,实际上民间资金从流动资金逐步变为流窜资金了,基本特点是但凡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能源行业等良好的投资渠道进不了,就选择进入生活资料行业,但随即由于炒作物价上涨马上再度遭受政策限制,经过多轮折腾,不少再度返回房地产业,近期北京、上丅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纷纷出台政策,而苏州、厦门等也在陆续跟进,所以预期这些资金很可能会转向到三线城市,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⑥ 楼市“沪十条”新政出炉后,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
上海住建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红头文件沪十条,把法拍房列入限购范畴,同时上海银保监局发文要求住房不封顶银行不予个人放贷,同时严打严控流入房地产的经营贷、消费贷,更严重的是新房首次采用“计分制”进行认购。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让上海房地产市场逐渐冷静下来,没有了以前的虚火了。
沪十条当中的积分政策是重中之重,严格限制了人们投资楼市炒房等行为。综合来看,此次新房摇号的《计分规则》分两部分构成,其中基础分根据认购对象名下有无房产、5年内是否有购房记录、家庭结构和户籍情况打分;年限分根据认购对象的社保缴纳月数和系数相乘算得。从相关评分中可以看出优先次序,即家庭户比单身者购房更有优先权、上海户口比外地户口更有优先权、无房户比有房户更有优先权、近5年无购房记录的也将享受更大优先权。而第二部分则为动态分,主要是考察社保情况。社保缴纳越多,评分越高,那么机会就越大。
通过这些严格的政策来稳住上海房价的不断上涨,让上海房地产市场规模有所下降,恢复理性。
⑦ 目前房地产政策收紧对上海楼市有什么影响吗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综合来看,上海的楼市近专一年以来趋于平稳,三属四线城市房价突飞猛进,因此该项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遏制三四线城市过高的房价上涨速度。上海房地产管控一直较为严格,因此该项会议结果预计不会对上海楼市产生太大的影响。
⑧ 限购政策出台了,这几天对上海房产交易有何影响
从今年市场形势来看,上海依然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房价快速上扬的态势。
国庆节楼市已开始回归理性
据数据显示,截止9月30日,2016年1-9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177.64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6%,成交均价每平方米37395元,同比上涨19%,当前上海楼市已经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从市场去化压力来看,截止2016年9月30日,上海市商品住宅库存量已经降至707.39万平方米,按照3个月移动存销比来计算,市场去化周期已经缩短至5.03个月。shzyshange44
从国庆期间的成交数据来看,上海前期的购房热情消减,二手房市场也回归“冷静”。根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长假期间(10.1-10.7)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4.2%。成交8.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5%,不仅交易量低于去年,也低于2013年同期。
新政无新意,但有威慑力
虽然短期内上海商品住宅基本面仍然没有去库存压力,但是,随着10月份“防泡沫”“沪六条”调控政策面执行的从严执行,市场去化周期会因为供应量的增加、销售量的减少而持续回升。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上海新政“并无新意”,力度未及预期,释放“政策信号”的作用更大,体现出上海加强市场调控的态度。此外也显示调控上不同思路和手段,预计在政策的震慑作用下,交易行为会愈来愈规范,房价快速上行势头会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