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每年的发电量是多少,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的比例是多少
发电量:十亿千瓦时(TWh);人均:千瓦时(KWh)
2005年的,是发电量,和消耗多少应该正相关
世界2005年发电总量18184TWh
核电 发展空间大
2008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量的1.3%,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与全球核电国家平均17%左右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核电已经成为主要电源之一,例如法国核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6%,韩国为36%,德国为28%,日本为25%,美国为19%,俄罗斯也达到1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核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9月25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新能源发展规划正处在部委会签阶段,其中核电发展目标在原来2020年达到4000万千瓦的基础上要大幅度进行调高。分析人士认为,新规划将会把我国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容量提升到一倍,达到8000万千瓦,总投资规模约为9000亿元。我国现有6座核电站开始建设,另有4座核电站获得批准。核电站建设周期约4-5年,在2015年之前我国将相继建成9至10座核电站。
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已获得较大发展。目前我国30万KW、60万KW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国产化率水平分别在90%、70%和50%左右。分析人士预计2012、2013年前后,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自主化率将达到75%以上。
国元证券分析师指出,核电的大规模建设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更多的设备提供商将从中收益。上市公司方面,分析师建议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和强势市场地位的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上游设备公司。分析师表示,之所以看好核电设备公司,是因为它们具有以下几点竞争优势:一是政府大力扶持。国家产业政策从“适度发展核电”转变为“加快推进核电发展”,核能装机容量有巨大提升空间;二是技术优势。国内技术比较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三是成本优势。核电发电成本与传统火电发电成本相差不大,但远远低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四是估值优势。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为代表的核电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优良,成长确定性较高,目前估值水平较低。
风电 技术成熟 产能“过剩”
在各类新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技术相对成熟、并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因此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
国内风电装机容量连续3年在百万kw级上翻番,2009年上半年国内新增装机443.98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659.26万千瓦。分析人士预计2050年风电可能超过水电,成为中国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
随着近两年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各家企业都积极进行产能。2010年全国风电整机总产能将超过未来10年每年的平均需求量。除此之外,国外维斯塔斯和苏司兰等风电厂商也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目前我国风电整机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因此,风电设备被列入了国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产业。
国元证券分析师指出,对重复建设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加速风电企业的整合,优胜劣汰,维护目前市场中优质公司的市场地位。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风电设备行业必然面临着优胜劣汰的过程。未来风电产业的竞争将逐步向2MW、3MW以上的大容量机组和海上风机发展,只有具备自由知识产权的风电机组生产企业才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随着产品价格、大容量机型、零部件配套等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大,未来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向少数大型装备企业集中。
太阳能 仍需政策积极引导
我国光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09年初至今,我国对于新能源领域中的光伏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同时为了促使产业合理发展,有关部门也指出了我国光伏产业目前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7年我国从事光伏组件生产的企业有200多家,到2008年这个数字剧增至近400家。2008年我国的光伏产能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由于产能的膨胀,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光伏组件价格自2008年以来持续下滑。目前从环比增幅与同比增幅上看,下滑趋势仍未扭转。
太阳能光伏重要组件多晶硅也被国家列为产能过剩产业。但国元证券分析师认为,多晶硅产能“过剩”是表面现象,实质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需求大幅下降,导致供大于求,而不是真正产能的过剩。分析师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传统能源如原油、煤炭价格再度回到高位,各国重新开始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多晶硅的需求预计将逐步回暖。
❷ 哪位高手可以提供一些风力发电机的设备建造条件,喝一些相关型号的风力发电机的产品数据及优略点,谢谢
"Manufacturer
English" "Manufacturer
Chinese" WTG type WTG info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ers
1 Suzlon 苏司兰 S64 1.25 MW (S64, 64m, IIA)
S66 1.25 MW (S66, 66m, IIIB)
S82 1.5 MW (S82 82m, IIIB)
S88 2.1 MW (S88 88m, IIA)
2 Vestas 维斯塔斯 V52 850 KW (V52, 52m, IA&IIA)
V82 1.65 MW (V82, 82m, IIA)
V90-1.8MW 1.8 MW (V90, 90m, IIA&IIIA)
V80-2MW 2.0 MW (V80, 80m, IA&IIA)
V90-2MW 2.0 MW (V90, 90m, IIA&IIIA)
V90-3MW 3.0 MW (V90, 90m, )
3 Gamesa 歌美飒 G52 850 KW (G52, 52m, Ia)
G58 850 KW (G58, 58m, IIIb)
G80 2.0 MW (G80, 80m, Ia)
G87 2.0 MW (G87, 87m, IIa)
G90 2.0 MW (G90, 90m, IIIa)
4 GE Energy 通用电气 GE1.5sle 1.5 MW (1.5sle, 77m, IIa)
GE1.5xle 1.5 MW (1.5xle, 82.5m, IIIb)
GE2.5xl 2.5 MW (2.5xl,100m, IIIa&IIb)
5 Enercon E66 1.8 MW (E66, 70m, )
E66 2.0 MW (E66, 71m, )
E70 2.0 MW (E70, 70m, )
E82 2.0 MW (E82, 82m, )
E112-4.5 4.5 MW (E112, 112m, )
E112-6 6.0 MW (E112, 112m, )
E126-6 6.0 MW (E126, 126m, )
6 Siemens PG 西门子 SWT-1.3-62 1.3 MW (SWT-1.3-62, 62m, )
SWT-2.0-76 2.0 MW (SWT-2.0-76, 76m, )
SWT-2.3-82 2.3 MW (SWT-2.3-82, 82.4m, )
SWT-2.3-93 2.3 MW (SWT-2.3-93, 93m, )
SWT-3.6-107 3.6 MW (SWT-3.6-107, 107m, )
7 Nordex 德国恩德 S70 1.5 MW (S70, 70m, )
S77 1.5 MW (S77, 77m, )
S82 1.5 MW (S82, 82m, )
8 MHI 三菱重工 MWT62 1.0 MW (MWT62, 62m,)
MWT92 2.4 MW (MWT92, 92m,)
9 Repower North 北方瑞能 MD77 1.5 MW (MD77, 77m, )
MM70 1.5 MW (MM70, 70m, )
MM82 2.0 MW (MM82, 82m, Ia)
MM92 2.0 MW (MM92, 92m, IIa)
3XM 3.37 MW (104m, IIa)
5M 5.0 MW (Off, 126m, I)
Domestic and Joint venture manufacturer
1 Goldwind (Xinji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W48 660 KW
GW48 750 KW
GW70 1.5 MW (70m, IA)
GW77 1.5 MW (77m,IIA)
GW82 1.5 MW (82m,IIIA)
GW92 2.5 MW (2009)
2 Sinovel windtec co. ltd.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SL1500-70 1.5 MW(70-1500,70m,IA)
SL1500-77 1.5 MW(77-1500,77m,IIA)
SL1500-82 1.5 MW(82-1500,82m,IIIA)
SL3000 3.0 MW
3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东方电气 FD70 1.5 MW (70m, IA)
FD77 1.5 MW (77m, IIA)
4 Shanghai Electric (Sewind)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W1250C 1.25 MW(64m)
W2000C 2 MW (87m/93m, IIA/IIIA)
5 Guodian United Power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UP77/1500 1.5 MW(77-1500,77m,IIA)
UP82/1500 1.5 MW(82-1500,82m, IIIA)
6 XEMC Wind Power Co., Ltd 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XE72-2000 2 MW(72m, IB)
XE82-2000 2MW(82m,IIIA)
7 Guangdong Mingyang 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MY1.5S 1.5 MW(73-1500,73m,IA)
MY1.5SE 1.5 MW(82-1500,82m, IIIA)
8 others
❸ 风力发电的股份公司有那些都在那些省份股票代号是
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来:
代码 名称源
002202 金风科技
002080 中材科技
002122 天马股份
000862 银星能源
600290 华仪电气
600875 东方电气
000777 中核科技
000151 中成股份
600642 申能股份
有风力发电资产的:
代码 名称
000767 漳泽电力
000539 粤电力A
002202 金风科技
600873 五洲明珠
600653 申华控股
000875 吉电股份
600416 湘电股份
600290 华仪电气
600675 中华企业
000836 鑫茂科技
002009 天奇股份
002080 中材科技
600396 金山股份
000862 银星能源
601991 大唐发电
600605 汇通能源
600089 特变电工
600578 京能热电
600875 东方电气
❹ 上海发展风力发电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上海的风力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南汇、奉贤和崇明,特别是南汇和崇明,风资源比较好。采用的风机陆上的主要是GE的1.5MW风机和上海电气的2MW风机,海上的是大容量的风机,主要是华锐的3MW离岸型风力发电机组。
上海大力推行能源结构转型,发展风力发电,有助于减少燃煤、燃油发电机组产生的环境与气候的污染。从产业方面,也有助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落户上海,为上海的制造业做出贡献。
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就在南汇的东海大桥东侧。海上风电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❺ 一个大型风电机组的功率是多少
最大的是5MW,在丹麦有,中国有一台。一般国内都在用2MW,1.5MW,或者更小的0.8MW。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P=Fvcosα(瞬时功率)。
(5)3MW上海电气扩展阅读
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时,都要保证输出电频率恒定。这无论对于风机并网发电还是风光互补发电都非常必要。
要保证风电的频率恒定,一种方式就是保证发电机的恒定转速,即恒速恒频的运行方式,因为发电机由风力机经过传动装置进行驱动运转,所以这种方式无疑要恒定风力机的转速,这种方式会影响到风能的转换效率。
另一种方式就是发电机转速随风速变化,通过其它的手段保证输出电能的频率恒定,即变速恒频运行。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跟叶尖速比(叶轮尖的线速与风速的比值)有关,存在某一确定的叶尖速比,使Cp达到最大值。
❻ 风电概念股有哪些 风电龙头概念股一览
风电概念股联动概念:风电场概念股、风能概念股、清洁能源概念
风电概念股活跃龙头:金风科技、湘电股份、天顺风能、泰胜风能、中材科技
风电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汇总:
风电机组制造:
金风科技(002202)★公司是国内最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永磁直驱机组制造商。
华锐风电(601558)★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批量生产、装机及运行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
湘电股份(600416)★公司是中国四大电机厂中唯一的辅机制造企业。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300台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和1000台套1.5兆瓦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生产能力。
华仪电气(600290)★公司研发的1.5MW低风速风机已经实现批量装机,并加快推进1.5MW超低风速和高海拔机型、2MW、2.5MW、6MW等机型的研发工作。
上海电气(601727)海上风电,与西门子有多家合资风电公司
中国南车(601766)2.5MW风电机组,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东方电气(600875)风电机组批量制造,直驱型风电机组。
中国北车(601299)拥有风力发电电机用户20家,产品功率等级覆盖600千瓦至3兆瓦系列;风电变流装置。
佳电股份(000922)风力发电机 佳电股份风力发电机的试制和生产主要由其全资子公司成都佳电(注册资本1.1亿元)完成。
银星能源(000862)风电业务主要包括风机整机生产、塔筒、齿轮箱及风力发电场项目,打造完整风电产业链;
风机塔架制造:
天顺风能(002531)★公司为国内领先的风塔专业生产商,主营产品为1.5MW及以上功率风机的风塔,是Vestas、GE等全球大型风电整机厂商和国内领先的风电投资商的风塔供货商。
泰胜风能(300129)★公司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风机塔架的公司之一,主营业务覆盖风力发电设备、钢结构、化工设备制造安装、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风力发电设备、辅件、零件销售等,是国内风机塔架行业品牌效应、配套技术能力及综合经营实力最强劲的公司之一。
中国船舶(600150)中船澄西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塔制造公司之一。主要产品为海上风塔塔筒建造(配套2.5-5兆瓦整机),兼顾常规风塔建造。投产后该基地将具有24条海上风塔生产流水线,年制造海上风塔、海上钢管桩等900套,年销售额15亿元。
大金重工(002487)管塔式风电塔架为承受复杂荷载的大型结构部件,是风力发电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张化机(002564)海上风电装备塔基管桩
风电传动系统及铸件:
方圆支承(002147)★风电回转支承,“年产30000套精密回转支承”的重要客户之一就是风电客户,一个兆瓦级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将需要4个精密级回转支承与之配套。
中原特钢(002423)风电主轴
通裕重工(300185)风电主轴制造
天马股份(002122)★风电轴承龙头,金风科技的主要轴承供应商,未来将受益于金风科技的业务复苏。
成发科技(600391)风电轴承
西北轴承(000595)风力发电机轴承
吉鑫科技(601218)★风电铸件;目前公司1.5MW、2MW、2.5MW、3MW等系列风电铸件已实现大批量生产,5MW级别的风电轮毂、底座等铸件已成功通过技术验收。
华伍股份(300095)★风电铸件;公司进军风电制动器的突出亮点在于实现低温球铁铸件、钳体加工和摩擦材料三个核心环节的全产业链化生产。截至目前,公司与金风科技 、东汽自控等多家国内知名风电整机厂商已开始订单合作。
大连重工(002204)风电轮毂
中国重工(601989)风电齿轮箱
二重重装(601268)风电机组齿轮箱,半直驱风电增速机
风机叶片制造:
中材科技(002080)★子公司中材叶片(占89.41%)主营风电叶片,投资建设年产5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建设项目,投资总额45704.07万元,达产后年均净利润7638.08万元。
中航重机(600765)其持有20%股权的中航惠腾公司是全球第二、我国最大的风力叶片制造企业,也是金风科技的配套商。
南风股份(300004)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两叶片式1MW风电叶片在能量转换效率、叶片强度刚度等指标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九鼎新材(002201)公司投资5989万元建设年产160套1.5MW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项目。
棱光实业(600629)玻钢院(100%)的主要产品为1.5MW风力发电机叶片。
时代新材(600458)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投资的风电叶片项目已成功申报国家863计划
回天胶业(300041)★风电叶片粘接胶
康达新材(002669)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
风电电气设备:
东源电器(002074)风电电控设备及成套设备
金智科技(002090)风电电气
科陆电子(002121)风电机组部套
三变科技(002112)风电场组合式变压器
荣信股份(002123)★风电变流器
天奇股份(002009)风电零部件
东力传动(002164)风电齿轮箱
海得控制(002184)风电机组电气控制系统
国电南瑞(600406)风电机组控制(年产能600套)及风电场接入系统
国电南自(600268)大功率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
川润股份(002272)风电液压润滑冷却设备
杭齿前进(601177)风电增速箱
中国西电(601179)风电逆变器
时代新材(600458)★绝缘风电电磁线、风电叶片、风电减振器。
置信电气(600517)风电专用非晶合金欧式变压器
通达动力(002576)风电电机定转子冲片和铁心
九洲电气(300040)风电变流器
华伍股份(300095)风电设备制动装置
长征电气(600112)大功率永磁直驱风电设备
阳光电源(300274)★风电风能变流器
东方电子(000682)风电自动化设备
模塑科技(000700)风电零部件
宝胜股份(600973)风电电缆
摩恩电气(002451)风电电缆
三普药业(600869)风电电缆
露笑科技(002617)风电装备用线
宁波韵升(600366)小型风电电机
正海磁材(300224)国内最大的风电用钕铁硼永磁材料
振华重工(600320)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船及平台
华鹏飞(300350)风电物流
东华软件 (002065)风电运行监测;购买威锐达100%股权。威锐达是国内领先的风电机组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专业化的风电机组监测及故障诊断能力。
❼ 你觉得中国的制造业重吗
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一、装备制造业概况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28%,远远高于GDP的增速。2006年装备制造业的产值约为1.12万亿美元,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三;2007年约为1.52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2008年达到2.02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大国。
在能源装备中,发电设备等电气产品的生产能力也有大幅提高:2001年发电设备产量为1300万KW,到2008年已超过1.3亿.KW,7年时间增长了10倍,位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25%;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更超过50%.
二、能源装备制造业水平
1.火电领域
中国以煤炭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占据供电份额的75%o为满足电力需求国家每年都要投资几千亿元,兴建或扩建发电厂。为此火电机组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普遍应用。国产百万K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已批量生产并投入运行;自主开发的60万K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些性能指标已超过国外水平。针对北方缺水地区研制的30万KW和60万KW空冷火电机组已实现回产化,比常规的水冷机组节水75%以上。此外,100万KW空冷水电机组也已完成试制,2013年就有两台机组将投入运行。
2.水电领域
中国的水电产业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水电行业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现在,在水电站设计、工程施工质量和发电机组制造等方面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部国产化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右岸单机容量70万KW水电机组,为世界最大,已正常运转3年。
3.核电领域
我国已经具备百万KW级压水堆自主设计、制造和工程建设的能力,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基本上可以立足国内。近年来,陆续完成大型铸锻件、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与主管道等核岛关键设施和汽轮机、发电机等常规岛关键设备,以及核级泵阀、控制系统的研制。例如,上海电气集团的上重公司所属特种钢公司于去年12月成功冶炼核电专用32l不锈钢超大板坯(3.5*18*0.37m,重20t),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
同时,国家和上海等地方政府以及核电集团,近年来累计投资200~300亿元,进行相关生产能力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形成世界一流核电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
4.可再生能源领域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决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特许权招标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与产业均有快速发展。国产1.5MW风电机组已批量生产与运行,国产化率超过80%。2012年上半年,东方电气、华锐风电和联合动力3家的1.5MW机组产量都超过了1500台;3MW机组已在亚洲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行;5MW和10MW机组也在研制中。华锐风电、金凤科技、东方电气和联合动力4家企业,2010年的产量分别位居全球风机十强的第三、第五、第七和第十。
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迅速提高,光优电池产量已居世界第一,10MW和20MW光伏电站已经投产运行,太阳能发电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目前,风电与光伏发电暂时受到入网的限制,影响其快速发展。据悉,国家正在蒙西地区进行大规模试点与评估,有望得到解决。
5.输配电领域
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特高压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产运行,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这是迄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电工程,标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据悉,国家电网在“十二五”期间还将架设新疆至四川的长达2600KM的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
目前,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正在向智能化和跨地区互联方向发展,促进全国输电水平更优化。
6.燃料生产领域
(1)采煤方面。过去依靠进口的2000KW厚煤层电牵引采煤车、世界最高的6.3m采煤液压支架和世界最大的55m3矿用挖掘机等大型装备,均已研制成功与投入使用,并已出口俄罗斯等国。
(2)石油天然气方面。标志着行业技术水平的1.2万m陆地石油钻机、12.2m自升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30万t浮式储油轮(FPSO)和4.7万m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等重大装备均实现自主制造相继研制成功世界最大的2000t级加氢反应器、石化行业“三大压缩机”、6万m3/h空分装置、大型乙烯球罐等重要产品。此外,还采取多种方式获取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大型液化装备等国产化能力;40~48in(时)、600-900Ib(磅)大型球阀也已研制成功。
三、行业调整与优化
1.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对重点能源工程建设,加强组织协调,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组织重大技术改造和关键装备攻关,组建工程研发中心,推动自主化工作。
不仅形成研发一生产一销售系统,而且注重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还适时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一些重工企业(如一重集团一大连重工等)以前以生产冶金矿山设备为主,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现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风电、核电装备,满足了市场需求和新能源建设。
2.形成大型企业集团
一批技术领先、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通过重组、兼并和扩建,使其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突出。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和东方电气等集团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均超过3000万KW。它们既是行业生产基地,也是新产品研发基地,还是电气产品出口基地。在全球12家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的排名,逐年上升。
另外,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重组,形成输变电、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产业。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公司8年来产能从不是2000万KVA到2011年已超过8500万KVA,成为世界单厂生产能力最大工厂。
3.提高国际竞争力
能源装备制造水平总体抬升,装备国产化率也逐年大幅提高。目前在建的百万KW核电机组综合国产化率可达80%;特高压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比例已超过80%;千万t级大型炼油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这些业绩不仅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在出口创汇业务上有了很大推动。
总体来讲,2006年以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口额高于出口额;到2006年实现持平;从2007年起出口额大幅提高,2008年出口额高出60%以上。2009年发电机组出口容量已达1648万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