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社区o2o服务频次分析

社区o2o服务频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1 10:28:15

❶ 社区O2O服务分为哪几大类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
生活社区O2O平台就是社区垂直行业利用互联网去更好的为业主(顾客)服务,而这种虚拟商品的服务就称之为本地服务。

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专业社区O2O系统开发的网站,提供软件源码的,比如像方维社区O2O系统之类的;另外一种就是已经搭建好了的社区O2O平台网站了,有点类似于电商,但又包含有线下服务。你可以关注饿了么、美团、糯米、赶集、叮咚小区、社区001等。

❷ 社区O2O增量的服务都有哪些

社区O2O增量,是指在没有社区O2O之前,传统的社区市场几乎不存在的新兴市场或者是已经存在,但之前与社区没有紧密的关系。其实,社区增量,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定义,可以被视为是社区O2O增量的服务有很多,可延伸更多枝干(如图)。

不过,目前社区O2O增量市场的价值还没显现出来,很多项目如爱鲜蜂、闪电购、狂帮生活,都是借助社区消费而切入,做现有存量的事情。只有先稳固了既定版块,才能更有资格去谈论,更多的服务价值。

❸ 社区O2O平台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社区O2O平台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导语)2014年,社区O2O成为大鳄们的新方向和创业公司的发力点,从传统社区服务商到互联网势力,各路人马纷纷跑马圈地,一场争夺小区服务入口、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的战斗即将打响,社区O2O未来发展方向引人关注。

角逐“最后一公里”
移动互联网催化社区O2O市场发展,促使社区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企业分别向线上线下进军,围绕“最后一公里”的角逐日益激烈。传统社区服务通常由社区物业或外部商户完成,服务效率低、标准不统一、问题较多,互联网创业者也发现了社区服务中蕴含的机遇,纷纷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各类社区服务问题,家政、洗衣、餐饮和社区电商等成为热门切入点。
在家政和洗衣服务方面,受互联网思维影响,以阿姨来了、95081、荣昌e袋洗等为代表的公司,逐渐重视线上渠道的运营;同时,以e家洁、阿姨帮、云家政等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公司开始往线下走,提供线下配套服务。
在外卖餐饮服务方面,以林爸爸的菜、叫个鸭子、挑食等为代表的外卖餐饮品牌,也从由实体店完成加工外送等向互联网拓展,通过互联网吸引用户,收集订单甚至完成支付。除了直接送餐到户,还有一批创业者针对有做饭需求以及想做但不会做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吃饭方案,代表有配送半成品食材的创业团队青年菜君,直接按照用户地理位置派发厨师上门做饭的爱大厨。
在社区电商方面,企业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与社区周边大型超市合作,利用超市的仓储和供应链,再自行解决最后配送。这个领域参与企业种类较多,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的模式切入,如京东、顺丰等;互联网创业者则通过社区信息和社交切入,如叮咚小区、好邻居、小区无忧等。其中生鲜和生活用品配送方面,不乏1号店、本来生活、顺丰优选、沱沱公社等电商,由于“最后一公里”仍是配送难点,出现了爱鲜蜂等模式更加轻巧的公司,借助社区便利店的店主进行商品配送。
围绕“最后一公里”,创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可谓煞费苦心,但总体来看,目前社区服务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社区O2O体验有限。对于为数众多的老年居民来说,线上购物远不如下楼一趟方便,而且社区商店还能实现邻里社交需求;二是社区服务监管存在天然难点。传统服务项目场景里,消费和经营场所是统一的,经营者比较容易监管店内人员的服务质量,社区服务大多是服务人员上门,因此监管更难;三是盈利困难。社区O2O领域企业喧闹,消费者冷静,找不到真正释放消费者潜力的模式,终将无法打开这片看上去很美的市场。
模式一:物流跨界电商模式。物流企业顺丰依靠完善的物流网点和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从物流业向电商业的跨界迈进。顺丰嘿客相当于社区网购便民生活平台,店内零库存,通过海报、二维码墙、触摸屏等展示商品,门店整合了网购体验、快件寄取、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多项服务,这模仿了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地成熟的“便利店+快递”形式。嘿客电商与门店形成了完整的O2O闭环,其社区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得成功,但实体店体验能力有限,在同类商品比价方面,甚至远不如网上商城方便。
模式二:电商布局社区模式。京东依靠其完善的电商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实现了对社会便利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继与山西唐久便利开展O2O合作后,京东又与快客、好邻居、良友等十家便利店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出2小时送达服务。京东O2O模式包括:“小店模式”——针对便利店、药店,主打小店转型线上卖场;“生鲜模式”——针对超市和大卖场主打冷链生鲜配送;“品牌专卖连锁模式”——针对服装、箱包、家居连锁企业,主打上门试穿等增值服务。京东O2O服务优势在于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把控能力,然而对于社区实体店的服务标准化推广方面,似乎能力有限。
模式三:便民工程模式。猫屋依托政策优势(深圳电子商务便民工程),通过直营和加盟等形式建立线下实体店,实现对物流企业最后100米服务的有效整合,并最终打造“500米生活圈”。与京东、顺风等自提点不同,猫屋并无自持物流,而对接了顺丰、四通一达等多家快递公司。猫屋实行直营+加盟的双重结构,直营为标准物流自提点+体验店形式,而加盟则意在吸纳不同行业的线下实体店加入。目前猫屋仅依靠政策资源,没有线上资源整合平台,对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极为有限,这也关系到猫屋能否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一切还有待市场检验。
模式四:社区综合平台模式。小区无忧通过核心物流自建和局部容纳兼职的方式,建立起多点对多点的即时物流调配体系。小区无忧覆盖上海众多社区,驻点灵活并向周边辐射10个左右小区,物流配送人员即小区住户,通过在手机上安装内部调度APP进行信息传递和记录工作量。该模式是面向C2C服务的中间O2O服务,是一种分布式的协同共享服务,边际成本得到了最大幅度的降低,社会资源得到了最优化的利用,然而分布式服务的服务规范化和质量依旧是困扰其服务能力提升最为核心的问题。
模式五:社区社交模式。叮咚小区采用线上APP与线下服务站相结合模式,主打社区社交,并广泛对接第三方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供求信息对接。叮咚小区采取了黄页模式,将大量社区服务信息集成至APP中,侧重邻里社交,实现二手交易、拼车、家政推荐、代缴水电煤及物业费、代收快递、小区BBS等功能。该模式依靠轻量级的APP应用,满足了社区服务供求信息对接需求,但对第三方服务资源的整合和把控能力极为有限。
模式六:微信店模式。好邻居考虑到微信打开率更高、用户黏性更强,因此开设微信店,依靠区域代理商,实现对第三方服务商资源的有效整合。好邻居将用户与第三方服务商有效对接,提供快递、家政、就业、缴费、维修等社区服务,实现为商家引流。好邻居模式充分依靠区域代理商的资源的整合能力,对区域代理商的把控将是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

小生意大平台
社区O2O看似小生意,但是具备平台价值,将有平台级企业的爆发。未来社区O2O服务将是一个平台企业和线下服务企业多方合作共赢的市场,在平台企业的参与和推动下,社区服务资源将得到整合和优化,社区服务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和规范。
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与社区物业合作将创造出社区服务庞大的新市场。由于社区服务网点分散、单点服务量小、服务需求综合化等天然特性,一个互联网平台企业无法独霸市场,未来社区O2O服务将是各方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局面。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是拥有庞大的线上平台,线上资源整合能力强,服务规范标准,但是一旦涉及到线下,庞大的线下服务团队、大量的资金投入都是软肋。物流公司尽管有很多物流网点,但是其密度离社区服务网点密度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就近服务需要。社区物业具有离社区服务对象近、网点密集等天然优势,但是服务种类少、服务能力有限。依靠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的资本优势和平台优势,加大对社区物业服务的规范整合,社区服务市场的潜力将会被大大挖掘出来。
传统社区便利店将沦为展示店、库存店或配送中间环节,传统的第三方社区服务资源将被电商、物流平台强力整合,社区服务将被统一和规范。目前的社区服务市场是一个服务者极为分散,服务内容极为不规范的市场。电商和物流平台企业参与社区服务后,目前的社区服务提供商不会全部消亡,而是在电商或物流平台企业大规模进军之下被收编。双方的合作,将促进线下社区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得到规范和升级,服务效率更加优化。
由于社区综合服务的特性,最初以垂直化服务切入的社区O2O服务企业,最终将被迫走向综合化。披着O2O外衣的电商业务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细分化、垂直化,不过在万人淘金的O2O浪潮中,垂直细分只是市场切入点,单个社区细分服务量小,社区服务综合性更强,大多初期选择垂直细分市场的企业最后都会走向综合化。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❹ 社区O2O一般都是怎么盈利的

这样问复很泛、而且很复杂,制一般说来,社区O2O赢利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收取招商加盟费、广告增值服务收费(广告收入、商户排名收入)、流水抽佣等。这一块做得比较好的是方维社区O2O,用他们的系统可以快速构建自己的平台,独享自营收入啊招商加盟费之类的,建议去他们官网了解一下。

分析社区O2O的发展都有哪些价值

社区O2O对零售市场的价值:提升社区消费渠道的价值
不同的社区电商项目价值不同,在做社区电商项目之前,我们得认真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所做的社区电商项目的“实用价值”究竟能不能撑起更大的“市场价值”?如果拥有欲罢不能的实用价值,市场价值自然会慢慢体现出来,如果只是可有可无的实用价值,市场价值也就没多大了。
社区O2O对生活服务的价值:放开市场竞争,提升生活服务效率和服务意识
社区O2O的作用就是放大这些行业的竞争关系,进而提升市场透明度,倒逼服务品质、意识、效率的提升,并达到动态调整服务价格的效果,行业得到优化之后,市场价值自然会得到提升。
社区O2O对生活信息的价值:丰富生活服务信息,增强沟通效率,提升便捷性
社区类产品被用的越多,才会越有价值,信息化这部分功能只能附加到其他常用的社区服务产品当中,在提升用户粘性和产品使用率之后,实用价值得以发挥,市场价值才会慢慢体现出来。
社区O2O对生活环境的价值:智慧社区提升社区安全性
智慧社区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帮助物业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所以要体现出市场价值也得从物业方面着手。如果通过智慧社区改造可以获得整个社区O2O的商业运营权那就另当别论了。
社区O2O对社区经济的价值:作为载体,带动社区金融、养老、医疗市场发展
不过社区O2O仍处在相对早期的发展尝试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撬动社区金融、养老、医疗等市场,所以现在也不能体现出实际的实用价值,但大多数公司都认为社区O2O能在这几方面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

❻ 社区O2O市场的优劣势,有人清楚吗

我们试着用SWORT分析这个行业吧,社区商业支出在中国市场尚未成熟,占比不足整体商业总支出的30%,所以,作为匹配用户与服务的社区平台崛起,是必然发展的趋势。不过目前,可以说所有的社区O2O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都是推广和运营。主流市场上,App很多,服务单一者众,真正成熟者少。

“用户喜欢什么 ”、 “用户在不同的 O2O应用触点上商品选择的差异性有哪些 ”、 “用户喜欢接受怎样的产品与服务的宣传信息 ”,都是需要创业者慎重考虑的问题。例如,狂帮生活集聚了商超、家居、家政、安装、维修这五大板块的服务,给用户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这个新秀产品在社区市场上就表现得不错。

❼ 分析:社区O2O失败案例都有哪些特征

分析出社区O2O主要有如下2种失败类型:
1、急功近利型:
大力投入增值业务与互联网企业火拼,急于“抢蛋糕”吗,对于该类公司来说,当看到行业同行享受社区O2O利益的时候,急切希望立刻转型,通过大力投入增值服务来实现新的盈利增长,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1)不顾自身实际条件大干快上,不善于整合资源。首先,资金投入有限;其次,切入成本较高,没有规模效益,无法实现海量微利,固定成本较高;再次,专业性不够,房企做社区O2O主要还是自己的客服团队、经营团队和信息化团队,缺乏互联网基因,专业性不够。
(2)没有打牢平台基础,难以吸引外部资源长期稳定合作。有的企业希望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来切入,但由于没有打牢平台基础,没有形成用户粘度和流量规模,也难以吸引外部资源长期合作。首先,没有大规模的住户人数难以形成基本的线下住户流量基础;其次,没有活跃度,难以整合外部垂直服务商。传统物业没有移动互联经验,仅靠交水电费、报修等物业服务低频次消费没有办法保障用户粘性。
(3)没有良好的合作模式,不能优势互补,无法形成社区O2O生态链。首先,平台自身切入点要清晰,不能与外部合作资源形成竞争。其次,要与外部资源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比如优势互补模式或者孵化垂直应用模式,构建社区服务生态圈。最后,平台初期要以扩大流量与扩展商家资源作为主要目标,要有长期投入打算,防止竭泽而渔,避免短期盈利的冲动。
2、本末倒置型
在物业基础服务不牢的情况下,急于“甩包袱”,该类企业传统物业业务入不敷出,急于扭亏为盈,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1)对增值服务业务抱有美好幻想,对难度估计不足,期望短期赚钱。首先,目前社区O2O行业处于荒漠阶段,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尚不成熟。其次,用户消费习惯正在养成,短期指望赚钱不太现实。最后,线上运营难度高,如何让商家和用户对平台形成粘性,需投入大量资源、人力物力去做,非一朝一夕之功。
(2)不重视基础物业服务,没有满足业主对物业的基本管理要求,造成业务对物业的满意度和信任感急剧下降。首先,良好的物业服务是守住物业服务资格和社区入口的基本要求。其次,没有夯实物业服务基础,就难以形成与业主的服务粘度与信任感,后续增值服务的衍生就无从谈起。
(3)自身资源能力不具备获取增值服务收入的条件。首先,要有一定的用户基数,获取流量,有一定的规模是畅想增值服务的前提。其次,要有一定的用户粘性。
综上所述,上述失败类型,归根结底是建设心态、成本投入、服务体系和人才稀缺四大问题,需要引起企业重视。

❽ 最近很火的社区o2o,这个模式是怎样的,有什么成功地案例吗

o2o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大家对于B2B、B2C这些词都很熟悉,2的两边确定买卖双方,是一种商业模式。

B2B、B2C这两个词是出现于互联网之前的,所以不管有没有互联网这种模式都是存在的,通俗来讲一个批发、一个零售,只是互联网出现后更加丰富了他的定义以及玩法。而o2o更趋向于是一种思维模式,就是互联网企业帮助传统企业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o2o是一个很虚的词,这是业内公认的,如果将他看作一种商业模式,2的两边一个是线上、一个是线下,那么也可以看作是确定了买卖双方,就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但是互联网是一种凭空出现的东西,他的出现改变了所有的行业,零售业、服务业、物流等等。
比较成熟的就是叮哒生活,小区管家,乐住

阅读全文

与社区o2o服务频次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
08325股票 浏览:15
万达融资历史 浏览:596
江苏省科技贷款 浏览:966
上市公司融资 浏览:273
菏泽外汇管理局 浏览:327
做假资料帮人贷款还不上钱 浏览:154
中财所理财产品安全吗 浏览:68
中集电商融资 浏览:77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 浏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