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苏州真的转型成功了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苏州是转型有戏了,还是转型失败了,有种声音是,苏州不要说跟深圳比,已经沦为杭州后面的小弟城市。
杭州有电商,有互联网之城的名片,有各类名企,苏州呢,在外资制造业之后,苏州的名片到底是什么?
1
苏州成本实在太高,又有一家外企撑不住了。
2018年1月7日,世界500强之一的日本日东电工公司,宣布关闭苏州工厂的生产线,撤。
日东电工,2001年7月注册于苏州工业园区。全球第一家偏光片制造商,液晶电视用多层光学补偿膜占全球市场40%以上份额。顶峰时期拥有6000人的巨型工厂,现在,将裁掉最后1000名中国员工,上千名员工在春节前失业,不得不拎着背包提前回家过年。
2016全年苏州房价涨幅43%,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到2017年12月,苏州房价上涨增速为负的1.16%,终于下降了。
2017全年苏州土地出让金1773亿元,大约是2015年的三倍。2017年前三季度,苏州房地产开发投资1799亿,同比增长6.5%,这不算高。大家拿着地,憋着,少开发。
被打压的是成交量。2017年1到10月,一手住宅成交规模619万平米,按此前连续四个月60-70万平米的成交规模预计,全年的成交规模应该750万平米左右,和2014年成交规模差不多。
预计2017全年二手房成交规模在500万平米,和2016年的724万平米相比,大幅萎缩。
5
苏州速度下降,新兴工业。
低端制造走了,城镇登记失业率还是控制在2%左右,说明产业链上的工人也走了。
新兴产业在上升。2010年,传统产业占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72%,新兴产业占28%;2016年,传统产业占比降到50.2%,新兴产业上升到49.8%,2017年,一定超过50%。
2017年上半年,新兴产业以全市规上工业28%的企业数量占比,创造了50%的产值、57%的利税和59%的利润。
但是,新兴产业要成为成熟产业,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精密加工,包括制药,时刻做好准备,等着专利到期生产。
苏州处于转型的阵痛中,如果规划不好,如果不依靠市场,会成为一个庸俗的二线城市。
一个快要丧失资金聚集能力的城市,还能维持房价泡沫多久?别再高喊着金融地产造就大苏州了,外资走了,制造业没了,苏州还剩下些什么?
② 现在股市跌得那么惨,大家都亏本,那请问谁在赚钱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③ 2017年以后得凯美瑞可不可以调校公里数
2017年以后得凯美瑞正常是可以调校公里数的,在当地正规汽车电器维修点应该都可以调公里数的。
④ 有一些股票明明涨得非常好,为什么突然暴跌呢
但凡炒股的人大多都明白要顺势而为,要等股票图形由下跌趋势转为上涨趋势,均线已经形成多头排列,量能开始温和放大开始往上涨的时候买进股票,借势继续上涨赚钱。但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趋势走好的个股被你选中了,当你一买进去股价不涨反而下跌,这难免让很多技术派人士感到困惑,无法理解。
还有的股虽然技术图形上已经走好,属于这一波市场炒作热点范围内的个股,但不是龙头,这个板块龙头股炒作一旦结束,其它股迅速甚至先于龙头股转为下跌。如2017从9月炒芯片题材一直炒到年底,那一波炒芯片题材的龙头是江丰电子、士兰微,而通富微电并不是这一波的龙头股,图形上当时已经处于全面多头向上趋势,龙头炒作一结束,很快这支股票也转为下跌。
⑤ 2017年个人所得税标准 2017个人所得税表 2017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2017个人所得税表:
(5)2017苏州固锝股价预测扩展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以下简称税法)将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根据税法修改的相应条款,现就贯彻执行的有关具体问题公告如下:
一、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的适用问题
(一)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二)。
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先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其2011年度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
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
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
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11年度应纳税额,进行汇算清缴。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比照本公告第二条规定执行。
四、本公告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所附“税率表一”和“税率表二”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个人所得税
⑥ 1.A公司2014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税前利润1000万元,所得税率25%,预期普通股报酬率
1、每股盈余=1000*(1-25%)/100=7.5元
股票价格=1.2*(1+5%)/(15%-5%)=12.6元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00/(800+12.6*100)*10%*(1-25%)+1260/(800+1260)*15%=12.08%
3、财务杠杆系数=(1000+800*10%)/1000=1.08
4、固定成本=1.296/1.08*(1000+800*10%)-(1000+800*10%)=216万元
5、2014年EBIT=1000+800*10%=1080万元
2015年每股收益=1.08*(1296-1080)/1080*7.5+7.5=9.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