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3月楼市

上海3月楼市

发布时间:2021-07-21 20:01:34

上海楼市怪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上海楼市怪相是从两个多月前新政的出台说起

2021年2月6日,上海楼市摇号细则正式公布,根据规定,新房认筹比超过1:1.3的楼盘,将实行积分摇号制度。即触发积分摇号的楼盘将在正式摇号之前先进行一轮淘汰,买家按照积分由高至低进行排序,排名在房源总数1.3倍范围内的买家将获得摇号资格。

3月3日,新政再度升级,为了封堵“炒房”行为,新政规定,但凡是认筹比越过1:1.3“红线”的楼盘,不仅要采取积分摇号制度,这批房源还将被定义为限售房源,限售期限为5年。

新政之下,上海楼市一改“魔幻”状态,立刻进入“速冻”模式。新政出台前夕,上海楼市认筹率均值达到244.13%,而新政出台后的近一个月,市场都十分冷淡,直到3月5日,位于上海闵行浦江镇的建发浦上湾成为新政后第一个触发积分制摇号的楼盘。

不仅如此,3月,上海曾在一天之内批出33张预售证,涉及上万套房源,其中不乏尚海湾豪庭这样的大热门楼盘。但即便如此,上海楼市依然显得十分冷静,除了建发浦上湾之外,再无第二个楼盘触发积分制摇号。

(1)上海3月楼市扩展阅读:

人为控制认筹比的楼盘比比皆是

如嘉定一楼盘规定每日接待60位认筹客户,整个认筹期下来,总人数恰好踩在认筹比“红线”内;浦东一楼盘置业顾问则选择性进行认筹通知,仅通知首付比例高、积分高的买家;位于徐汇滨江板块的尚海湾豪庭索性拆除了售楼处,以发送邀请函的方式指定买家,最终252套房源获得266组认筹。

当然,黑暗处的乱象总有被拉到阳光下暴晒的一天。就在一周前,由于在认筹过程中违规采取预约制,位于上海嘉定的融信海纳印象遭到举报,开发商融信也因此被嘉定区房管局紧急约谈,要求其进行整改。

㈡ 上海楼市新政,优先购买新方得需网签备案满5年后方可转让,这是为何

3月3日,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发布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大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力度,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压实各区主体责任,量化地价调控目标,合理制定土地出让方案,稳定市场预期,严防高溢价,坚决遏制非理性拿地。在房价地价联动的基础上,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实行限价竞价;房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价格备案复核,坚决防止上市销售项目备案价格过高。指导开发企业合理定价,对定价过高的项目,坚决予以调整。市房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价格备案复核,坚决防止上市销售项目备案价格过高。对按照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满5年后方可转让。

具体如下:一、强化住宅用地供应管理。及时公布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加大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力度,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压实各区主体责任,量化地价调控目标,合理制定土地出让方案,稳定市场预期,严防高溢价,坚决遏制非理性拿地。

六、严格规范企业购买商品住房。全面执行关于规范企业购买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规定,严格审核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的年限限制。在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开盘销售时,居民选房购房优先于企业。

七、实施住房限售。对按照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满5年后方可转让。

㈢ 2021年的上海楼市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政!为什么那么频繁的变化

原因在于上海的楼盘管控还存在有太多的漏洞,需要不断发布新规来进行调整。

2021年的上海楼市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政

我们首先必须对市场数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去年,上海总共售出了约24万套房子,每月约2万套

去年楼市怎么样?综上所述,上半年冷,下半年热,所以一个月两万台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字

如果交易已经过了3万套,那么楼市就比较热了。如果3万套数据持续三个月,那么楼市热度将会火爆

所以春节前大量成交提前,3月份卖出3万多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上传输在4月1日网上签约之前,必须检查购买限制。

虽然没有发生,但很多购房者为了尽快完成换房,提前搬到了3月份。

所以我们看这个数据,其实是很复杂的,因为客观因素多种多样,但确实不是小交易量。这也是新政多的原因。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内容的全部分享了。

㈣ 上海楼市新政:“新沪七条”出炉

3月3日晚间,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房管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新沪七条”),其中一条“对按照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满5年后方可转让”引发市场关注。这也是上海首次对新房明确提出限售。
目前,上海只有无房户购房积分制度被称为“优先政策”,但具体细则还要等待官方后续的解释。
“5年限售”是“新沪七条”最受关注的政策,与杭州春节前出台的调控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1月27日,杭州出台调控政策,其中一条“本市限购范围内,新建商品房项公证摇号公开销售中签率小于或等于10%的,自取得不动产证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与杭州一样,上海也是在一手房市场过热之后祭出“限售”,抑制投资、投机客的资金涌入楼市。
结合近期部分大城市政策密集出台的事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今年全面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调控大幕正式拉开了。包括咨询机构人士、中介人士在内,不少人与严跃进看法一致,上海此次调控是为了稳房价、防止市场过热。
严跃进指出,“优先购房者5年限售”这一点其实是为此前积分购房政策补漏;同时也是参考其他城市做法,对于优先认购的房源设置限售的条件,可以将那些想通过优先购房途径获得房源的炒房客挡在门外。同样,这招也可以降低那些优先购买客户较多的楼盘的市场预期。
房企高溢价拍地被约谈
另一名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在牛年开工后再次加码楼市调控,导火索或在于土地市场先热起来,出现高溢价地块,担忧土地市场温度或传递到销售端口。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稳房价、抑制市场过热。
2月20日,融创建发联合体以总价64.52亿元竞得普陀区一幅纯宅地,成交楼面价8.43万元/平方米,溢价率36.15%。地块属于轨交上盖,总建筑面积不到8万平方米,没有自持要求,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稀缺地块。然而,这幅地块东侧,是去年12月大华集团拿下的一幅总价30.6亿元的宅地,彼时的楼面价只有4.74万元/平方米。两个月地价接近翻番,且周边二手房单价接近6万元/平方米。“面粉比面包贵”,虽不能完全指向土地市场火爆,但肯定是区域板块过热了。
不久后,“上海普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消息,针对这次土拍地块高溢价成交的情况,普陀区政府第一时间约谈了融创上海及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约谈由区规划资源局和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主持。约谈中,区政府重申了国家和本市房地产调控的工作要求,表明了将毫不动摇贯彻执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决心,以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明确表示:要求受让人充分认识到政策的严肃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合理调整预期。
但凡有“限价”的城市,普遍存在一个现象:一手新盘往往有价格倒挂,有投机炒作空间。政府锁定持有年限,增加炒房成本,可以震慑投机需求。为了降低市场预期,“新沪七条”还提出了土地限价竞价。业内人士认为,楼板价决定未来售价,尤其是面粉和面包价格接近,市场预期上升,买家入市意愿高。土地价格限定有助于稳定预期。后续会制定相应拿地方法,明确到达限价后谁可以拿下地块。
此外,租赁地块分别制订供应计划,和销售性商品地块分开。此前二者合并列入供应计划,但租赁地块无法形成有效供应。此举可以充分保证销售性地块充足稳定,同时充足供应也有助于平移地价。
小阳春传统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市场走向备受关注。与杭州楼市情况接近的是,尽管1月底杭州对炒房资金实施了“大封杀”,仍然难挡年前一波红盘中签率低于10%,上海“121”政策后,一手楼盘同样出现多人摇号的现象。
为防止楼市出现过热倾向,上海继续在调控政策上补短板,并借鉴其他热点城市的做法,先强调严格执行,再看效果,不排除后面还有一系列调控举措继续挤压投机需求。
同策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霄霄指出,“新沪七条”受关注的是第二条跟第七条,其他的几条关于整顿市场秩序、强化市场管理的政策在之前已经出过,在这份文件中只是强调严格执行政策。
第二条限价竞价在其他城市已经有实施的案例,目前上海部分热点板块面临价格倒挂,政府严格执行限价政策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大。在土地出让环节预先设定好房价、由房企自主竞价地价有助于在前段控制地价达到稳房价的目的。
第七条住房限售的范围仅包括“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目前上海仅三个楼盘在试点打分优先购房政策,来访认购情况一般,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目前来看还不大。
加强中介管理管控
“新沪七条”中,进一步加强中介管理,对于中介市场规范行为进行管控。上海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中介机构在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管控、规范中介企业行为,抑止炒作意图。由此可见,今年楼市还是以防止过热为主,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不排除继续加码的可能。
房地产市场成因复杂,过冷或过热,并非“供需失衡”就能一言以蔽之。在最近几个月成交维持在3.9万套的上海二手房市场中,中介被认为是有助推作用的。
调控之前,房价涨幅最高的是上海市中心内环核心区域,相比之下,中环区域正处于补涨阶段。浦东中环内某小区,某套9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在去年年底挂牌价600多万元,春节后,已经涨到了900万元,但一直没卖出去。据中介业务员反馈,虽然房价已经涨到8万元/平方米,但近期有很多要买房子的,都没有合适的房源挂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部分门店以及采访部分买家和卖家,发现因为有中介以独家VIP的方式来垄断房源,以高成交价给到业主信心,让业主们认为房子通过某些中介可以卖到较好的价格,这导致一些秉承着政策方针去平衡业主和买家利益、让价格回归理性的中介反而生存环境堪忧。
中介嗅到了敏感的气息,春节前后仅宝山大华板块,就新开了5家中介门店。这些中介门店正处于扩张周期。据了解,红星美凯龙旗下的美凯龙爱家、由房多多控股的原萃旗下加盟品牌几亩置业等中介自去年底开始,从外环外逐渐向市区扩张,大规模开店。
为了抢房源,有的中介门店不惜承诺业主以高价出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上涨。另一名中介业务员指出,“独家房源”是一种垄断行为,这导致房子不一定最终在短时间内卖掉,客户谈价空间也变少。
成交下滑,小阳春不再?
中介人士指出,新政出台表明二手房交易价格后期以稳定为主,趋于理性。但目前,价格趋势有待考量;交易量已经是下来不少了。
“最近市场成交下滑严重,成交周期和看房周期都非常长。”前述中介业务员反映,自从新政策后,二手房成交周期和速度慢了很多,但是大多数房东心态还是比较好的。有业主近期把价格下调大概0.05%-0.07%左右。
实际上,上海二手房的房源量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每月保持高位成交,已经去化了不少,目前成交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库存量本身就不太多,可以看的范围和数量也少;“121”新政执行之后,二手房增值税免征“2改5”,税费变化也导致房源出手难度增加了;加之有的中介做独家房源,客户看房也受限。
多个中介门店业务员反馈,小阳春能否如期出现,具体还是要看3月份的市场成交量及客户反应。由于2月份二手房数据目前还没有公开,但从一手房成交数据来看,小阳春恐怕难以出现。
第三方数据显示,3月1日,全上海121个板块仍未达到全面上涨,板块之间差异依然明显。从2月1日-2月21日数据来看,一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已经减半。
诚然,不管后续市场走势如何,上海从各方封堵炒房资金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就在同一天,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提出对法拍房限购,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要求。
上海、杭州最新的调控离上轮调控仅相隔1个月,并且在同一天内发布政策,一个宏观背景是:今年1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带队在上海、深圳调研时指出,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近日,倪虹又带队赴浙江杭州、江苏无锡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落实情况,重申“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㈤ 上海多部门密集调研楼市 或现史上最严调控

继3月4日上海住建委调研之后,3月8日,上海发改委再度举行了一次常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看似常规,实则不“常规”。虽然尚处调研阶段,但可以说,研讨会基本为上海楼市下一步政策走向初步指出方向。

上海史上最严调控隐现

3月8日调研会上,住建委相关领导在陈政高的观点基础上做了一些细化和落地性的列举措施,他们认为市场供求矛盾导致上海市场持续上涨。

“3•30政策”执行层面松动也和这轮市场上涨有关系,因此住建委相关领导建议上海继续严格执行楼市限购政策,比如新房只签约不登记不行了,在购房资格审核这块也会加强;重新收紧高端楼盘预售许可证的审批、备案,调节楼市的交易结构,防止高端楼盘过热带动楼市过快上涨。

上周(2月29日-3月6日),上海商品住宅“零供应”。这是因为报批的都是高端楼盘,所以相关部门没有批,最终“零供应”。实际上,最近很多房企怕政府实施控价,赶紧申请项目报价。调研会上,多部门认为上海楼市新政定调收紧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将要收窄“3•30 新政”的执行力度。2016 年上海的二套房贷政策可能严格按照普通住宅标准执行,以调节市场成交结构,稳定房价。

其次,对于影响上海楼市深远的资金杠杆问题,多部门建议加强业务监管,涉及P2P、首付贷、中介等。打击各种交易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比如速销房、垄断房源哄抬房价、捂盘惜售等现象。

此前中介为了帮买卖双方避税,二手房交易估价和税收估价偏低,是否强化监管尚在讨论之中。多部委也提出强化有关首付贷消费金融的业务监管,防范首付贷款引起的市场风险。

再次,限购资格应该提前认证,看是否具备购房资格再买。二套房实行差别化的政策,未来建议收紧。

长三角房价暗涌

总体上看,上海房地产市场稳增长的发展路径总体是明确和清晰的。后续总体原则应该是维持市场活跃度,同时打击各类炒房因素。

由于房贷的收益率仍大于理财产品,所以银行仍然较为青睐房贷。上海房价上涨较快,有泡沫,房价的上涨速度应该和收入匹配。股市的场外配资被打击完后,资金没有出路,于是到了楼市,楼市出现了场外配资,也就是首付贷。打击楼市场外配资不是根本的解决问题措施,关键是为这些闲置的资金找到资金投向和出路。

事实上,上海的房价波动已经传导到周边多个城市,上海出台更严调控为时并不晚。专业人士指出,政策一旦收紧,成交量会马上缩水,而且政策收紧的效果对成交量的影响会比以往更显著。

当今楼市下买房应当注意什么:

首先,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房源,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在保证一定生活品质的前提下,购买与自身经济实力匹配的房子。

其次,优先考虑地段。买房当然要买地段好、周边配套相对完善的楼盘。不过对于特别嘈杂、喧哗的地方,建议也不要购买。因为这些地方居住品质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然后,考虑品牌。大品牌、知名品牌大房企建造的房子,质量更有保障。

最后,户型重中之重。根据家庭结构,选择适合的户型。合理的户型设计,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空间,动静分区、南北通透,对于居住体验将有最直观的效果。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12,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㈥ 3月62城新房房价上涨 调控加码后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3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看,2021年3月,新建商品住宅上涨城市数量为62个,较2月增加6个;二手房方面,3月上涨城市数量为58个,较2月增加3个。

国家统计局 图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称,2021年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与上月相比变动幅度不大,同比涨幅继续上升。

调控加码下,一线城市一二手房涨幅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2%、0.3%、1.0%和0.1%。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4%、1.1%、1.4%和0.4%。

一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均比2月回落0.1个百分点。尤其是以往房价上涨过快的深圳,3月新房和二手房环比涨幅均处于四个一线城市末位。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今年一季度以来的调控在一线城市效果正逐步显现,法拍房、离婚买房等诸多逃避限购的漏洞被一一堵上,同时调控在二手房价格、学区房等维度也不断深入,调控的精细化和精准度亦在不断提升,是带动一线城市降温的重要原因。

今年开年以来,4个一线城市轮番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严堵漏洞。上海、深圳从打击假离婚购房等方面入手;上海优先购买的新房实施住房限售,深圳加强了二手房价格的管控;广州从金融监管方面入手,四大行房贷利率全线涨价,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利率分别上调至5.2%和5.4%;北京则对部分自媒体进行集中约谈,并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二三线城市房价表现持续分化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

其中,31个二线城市中,包括南京、福州、重庆、西安、昆明、郑州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较为明显。

张波指出,今年以来,不少省会城市的热度不断提升,一方面和落户政策不断放松人群流动有关,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城市的阶段性回暖,包括南京、西安在内的省会城市热度上涨的持续的周期相对较长,调控也在不断出台,预计二季度会迎来小幅降温,而郑州等城市则是在今年一季度开始逐步触底反弹,属于正常的市场回暖,但也需严防市场热度过快上升。

另外,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徐小乐指出,3月房价表现可以说是强弩之末,预计4月房价整体涨幅缩小。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4月以来贝壳50城二手房成交量保持向下波动调整的走势,各线城市贝壳二手房景气度指数均回落,业主端市场预期减弱。4月8日住建部重启约谈热点城市,对于市场的监测更及时,调控效果不显著或热度持续的城市将面临较大的调控压力,广州、合肥、宁波等城市调控效果有待释放。基于此,4月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动力减弱。

福州、广州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排名第一

具体到各城市房价表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福州、广州、重庆、西安、大连、南京、宁波、郑州、昆明、泉州。

其中,福州和广州并列成为3月份房价环比上涨最快的城市,均环比上涨1%;重庆、西安的新房价格则环比上涨0.9%;其余六个城市房价均环比上涨0.8%。

同时可以看到的是,福州涨幅明显,其房价涨幅排名,从此前的42位一下跃升为第1位。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福州市场或有炒作的现象。类似城市在过去两年市场一直比较平稳,但当前市场出现了周期性的反弹现象,后续对于福州及福建相关城市,需要密切监测。

二手房数据上看,3月份,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徐州、杭州、上海、南京、无锡、宁波、合肥、重庆。其中北京、上海二手房环比上涨1.4%,徐州环比上涨1.3%。

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有9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显示下降,包括南充、泸州、岳阳、北海、长春、安庆、乌鲁木齐、南宁、太原。

业内人士指出,总体从房价角度来看,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与上月相比变动幅度不大,一线降温明显,二三线则持续分化。预计在金融政策和双集中政策的背景下,在各地调控不断收紧的压力下,二季度房价总体将保持平稳,尤其是房价的涨幅环比回落现象将更为普遍。

㈦ 上海楼市新政后:今年小阳春难期待

3月3日晚间,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房管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新沪七条”),其中一条“对按照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满5年后方可转让”引发市场关注。这也是上海首次对新房明确提出限售。
目前,上海只有无房户购房积分制度被称为“优先政策”,但具体细则还要等待官方后续的解释。
“5年限售”是“新沪七条”最受关注的政策,与杭州春节前出台的调控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1月27日,杭州出台调控政策,其中一条“本市限购范围内,新建商品房项公证摇号公开销售中签率小于或等于10%的,自取得不动产证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与杭州一样,上海也是在一手房市场过热之后祭出“限售”,抑制投资、投机客的资金涌入楼市。
结合近期部分大城市政策密集出台的事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今年全面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调控大幕正式拉开了。包括咨询机构人士、中介人士在内,不少人与严跃进看法一致,上海此次调控是为了稳房价、防止市场过热。
严跃进指出,“优先购房者5年限售”这一点其实是为此前积分购房政策补漏;同时也是参考其他城市做法,对于优先认购的房源设置限售的条件,可以将那些想通过优先购房途径获得房源的炒房客挡在门外。同样,这招也可以降低那些优先购买客户较多的楼盘的市场预期。
房企高溢价拍地被约谈
另一名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在牛年开工后再次加码楼市调控,导火索或在于土地市场先热起来,出现高溢价地块,担忧土地市场温度或传递到销售端口。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稳房价、抑制市场过热。
2月20日,融创建发联合体以总价64.52亿元竞得普陀区一幅纯宅地,成交楼面价8.43万元/平方米,溢价率36.15%。地块属于轨交上盖,总建筑面积不到8万平方米,没有自持要求,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稀缺地块。然而,这幅地块东侧,是去年12月大华集团拿下的一幅总价30.6亿元的宅地,彼时的楼面价只有4.74万元/平方米。两个月地价接近翻番,且周边二手房单价接近6万元/平方米。“面粉比面包贵”,虽不能完全指向土地市场火爆,但肯定是区域板块过热了。
不久后,“上海普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消息,针对这次土拍地块高溢价成交的情况,普陀区政府第一时间约谈了融创上海及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约谈由区规划资源局和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主持。约谈中,区政府重申了国家和本市房地产调控的工作要求,表明了将毫不动摇贯彻执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决心,以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明确表示:要求受让人充分认识到政策的严肃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合理调整预期。
但凡有“限价”的城市,普遍存在一个现象:一手新盘往往有价格倒挂,有投机炒作空间。政府锁定持有年限,增加炒房成本,可以震慑投机需求。为了降低市场预期,“新沪七条”还提出了土地限价竞价。业内人士认为,楼板价决定未来售价,尤其是面粉和面包价格接近,市场预期上升,买家入市意愿高。土地价格限定有助于稳定预期。后续会制定相应拿地方法,明确到达限价后谁可以拿下地块。
此外,租赁地块分别制订供应计划,和销售性商品地块分开。此前二者合并列入供应计划,但租赁地块无法形成有效供应。此举可以充分保证销售性地块充足稳定,同时充足供应也有助于平移地价。
小阳春传统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市场走向备受关注。与杭州楼市情况接近的是,尽管1月底杭州对炒房资金实施了“大封杀”,仍然难挡年前一波红盘中签率低于10%,上海“121”政策后,一手楼盘同样出现多人摇号的现象。
为防止楼市出现过热倾向,上海继续在调控政策上补短板,并借鉴其他热点城市的做法,先强调严格执行,再看效果,不排除后面还有一系列调控举措继续挤压投机需求。
同策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霄霄指出,“新沪七条”受关注的是第二条跟第七条,其他的几条关于整顿市场秩序、强化市场管理的政策在之前已经出过,在这份文件中只是强调严格执行政策。
第二条限价竞价在其他城市已经有实施的案例,目前上海部分热点板块面临价格倒挂,政府严格执行限价政策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大。在土地出让环节预先设定好房价、由房企自主竞价地价有助于在前段控制地价达到稳房价的目的。
第七条住房限售的范围仅包括“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目前上海仅三个楼盘在试点打分优先购房政策,来访认购情况一般,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目前来看还不大。
加强中介管理管控
“新沪七条”中,进一步加强中介管理,对于中介市场规范行为进行管控。上海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中介机构在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管控、规范中介企业行为,抑止炒作意图。由此可见,今年楼市还是以防止过热为主,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不排除继续加码的可能。
房地产市场成因复杂,过冷或过热,并非“供需失衡”就能一言以蔽之。在最近几个月成交维持在3.9万套的上海二手房市场中,中介被认为是有助推作用的。
调控之前,房价涨幅最高的是上海市中心内环核心区域,相比之下,中环区域正处于补涨阶段。浦东中环内某小区,某套9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在去年年底挂牌价600多万元,春节后,已经涨到了900万元,但一直没卖出去。据中介业务员反馈,虽然房价已经涨到8万元/平方米,但近期有很多要买房子的,都没有合适的房源挂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部分门店以及采访部分买家和卖家,发现因为有中介以独家VIP的方式来垄断房源,以高成交价给到业主信心,让业主们认为房子通过某些中介可以卖到较好的价格,这导致一些秉承着政策方针去平衡业主和买家利益、让价格回归理性的中介反而生存环境堪忧。
中介嗅到了敏感的气息,春节前后仅宝山大华板块,就新开了5家中介门店。这些中介门店正处于扩张周期。据了解,红星美凯龙旗下的美凯龙爱家、由房多多控股的原萃旗下加盟品牌几亩置业等中介自去年底开始,从外环外逐渐向市区扩张,大规模开店。
为了抢房源,有的中介门店不惜承诺业主以高价出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上涨。另一名中介业务员指出,“独家房源”是一种垄断行为,这导致房子不一定最终在短时间内卖掉,客户谈价空间也变少。
成交下滑,小阳春不再?
中介人士指出,新政出台表明二手房交易价格后期以稳定为主,趋于理性。但目前,价格趋势有待考量;交易量已经是下来不少了。
“最近市场成交下滑严重,成交周期和看房周期都非常长。”前述中介业务员反映,自从新政策后,二手房成交周期和速度慢了很多,但是大多数房东心态还是比较好的。有业主近期把价格下调大概0.05%-0.07%左右。
实际上,上海二手房的房源量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每月保持高位成交,已经去化了不少,目前成交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库存量本身就不太多,可以看的范围和数量也少;“121”新政执行之后,二手房增值税免征“2改5”,税费变化也导致房源出手难度增加了;加之有的中介做独家房源,客户看房也受限。
多个中介门店业务员反馈,小阳春能否如期出现,具体还是要看3月份的市场成交量及客户反应。由于2月份二手房数据目前还没有公开,但从一手房成交数据来看,小阳春恐怕难以出现。
第三方数据显示,3月1日,全上海121个板块仍未达到全面上涨,板块之间差异依然明显。从2月1日-2月21日数据来看,一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已经减半。
诚然,不管后续市场走势如何,上海从各方封堵炒房资金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就在同一天,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提出对法拍房限购,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要求。
上海、杭州最新的调控离上轮调控仅相隔1个月,并且在同一天内发布政策,一个宏观背景是:今年1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带队在上海、深圳调研时指出,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近日,倪虹又带队赴浙江杭州、江苏无锡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落实情况,重申“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㈧ 上海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来了,夫妻离异3年内如何购房

新政下,夫妻两个人在婚姻维系情况下有一套房,离了婚房子归其中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名下无房,那么他可以买房吗?

蒋慰如表示,如果在离婚前,夫妻家庭名下只有一套房,根据上海住房限购政策,他还可以购买一套;但如果离婚前,夫妻家庭名下有2套房,甚至更多,离婚后其中一方名下无住房,如今离异不到3年要购房,在核查环节,会核查到3年前夫妻名下拥有2套住房,就不能购房。

不要盲目跟风,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并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其实这一轮到现在,大家多看一些信息的话就会发现它并不是普涨,只是局部地段、局部类型的一些房子的增长。所以不要因为小道消息而左右了自己的判断。因为有些房价上涨是和个别政策调整相关,政策调整本身也有不确定性,可能未来还会再调整,如果盲目追高就会面临风险。新时代要有新时代的心胸和心态,上海近年一直在推租赁市场,随着租房市场的规范发展,它的体验会越来越好。

㈨ 在上海多久能买房

你觉得呢 你一个月多少 看下上海的均价 然后 你乘下你要买的面积 不就算出来了 当然不排除中彩票之类的横财和走歪门邪道的黑财

阅读全文

与上海3月楼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
08325股票 浏览:15
万达融资历史 浏览:596
江苏省科技贷款 浏览:966
上市公司融资 浏览:273
菏泽外汇管理局 浏览:327
做假资料帮人贷款还不上钱 浏览:154
中财所理财产品安全吗 浏览:68
中集电商融资 浏览:77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 浏览:14
同花顺主散资金线指标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