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2017年7月13日原油分析

2017年7月13日原油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2 09:08:00

⑴ 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产量、消费需求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世界石油储备量这些市场因素,又包括战争、意外事件等非市场性因素。由于非市场因素的随机性太大,本节打算从市场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这些市场因素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产量、价格政策

为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统一和协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初成立时只有上述5个成员国,后来又加入了6个,欧佩克现有11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图4.12为OPEC在1960~2002年期间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变化。OPEC市场份额的高峰出现在1973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5%。此后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萧条,石油消费量锐减,以及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墨西哥、英国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许多大油田的相继发现,加上其他非OPEC国家受高油价诱使增加产量等原因的综合影响,OPE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时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后的低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对高成本油田的投资和石油勘探投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得对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OPEC的石油市场份额开始缓慢上升。近年来由于非OPEC,特别是俄罗斯等国不断增产,OPEC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虽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产量份额,但由于OPEC还留有约600万桶/日(或3亿/t年)的机动生产能力,这是其他石油生产国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有50多个非OPEC产油国,他们以不足1/4的已探明储量,生产着占世界60%的年产量。因此,这些非OPEC石油生产大国,如俄罗斯等,基本上都已开足马力在生产。

凭借巨大的剩余生产能力,OPEC可以在国际原油价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对主要石油进口国的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增加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价的上涨并进一步降低油价;反之,当油价过低对石油出口国收入和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减少产量,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阻止油价的继续下滑,促使油价进一步回升。OPEC根据市场状况,通过剩余生产能力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行调节,力争将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从目前阶段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限制和制约了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它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够操纵国际油价的涨落。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但各国均按自己的行为方式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行动,所以单一非O PEC国家的产量通常无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4.12 OPEC石油产量份额

(据h tp://www.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于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许多长期预测都表明将来世界对OPEC资源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OPEC的石油份额有增大的趋势。因此,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够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做到行动一致,将油价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应当是一件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价格指的是沙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Mlnas)、尼日利亚邦尼轻油(Bonny Light)、阿联酋迪拜油(Du)、委内瑞拉蒂朱纳轻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轻油(Isthmus),7种原油市场监督价格的平均价格,O PEC利用这个价格监督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OPEC从1999年9月以后开始研究价格带机制,并从2000年3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所谓价格带机制就是事先设定一个价格幅度,如果实际价格超过或低于这个幅度一定时间,就通过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设定的幅度内。欧佩克进行的尝试和各国货币当局为回避外汇大幅度变动而介入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开始,0PEC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使油价在2001年9月之前都维持在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中。但到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事件,虽使油价一度上涨,但随后因国际石油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将受重挫,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油国为了维持国际稳定而暂停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未在需求降低时进行减产,使油价在2001年10月跌至低于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也确定进行减产,油价才重新回到价格机制带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于美伊战争和国际投机力量的双重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冲高到33美元/桶。但战争开始后油价迅速回落,此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油价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价格机制带中。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趋紧张,重建问题又困难重重,人们担心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油价不断振荡上行,2004年4月以后更是一路上涨,完全脱离了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图4.13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应该说在平稳时期OPEC的产量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4.13 OPEC一揽子价格走势

(据EIA/OPEC通讯社)

4.3.1.2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原油产量作为供给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产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产量两大块构成,OPEC和非OPEC的产量波动引起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图4.14和图4.15 分别反映了1960~2002年期间OPEC、非OPEC和世界总的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和波动状况。

图4.14 原油产量波动

图4.15 石油产量波动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的30多年里,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出现微弱的下降外,其余时间里非OPEC原油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世界原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表4.2,表4.3)。OPEC组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原油产量稳步上升,波动较小,但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的石油危机,OPEC原油产量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发生相似的波动。

表4.2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性统计量

表4.3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图4.16明显地看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产量的剧烈波动与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OPEC原油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而非OPEC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27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由于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0.062)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是随着供需、经济发展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两者的这种反向关系很微弱,是不显著的。因此,OPEC原油产量波动是造成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产量变动是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产量变动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图4.16反映了1970~1998年期间OPEC原油产量与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图4.16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在OPEC原油产量波动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97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涨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东石油禁运打乱了石油产量的稳定走势,造成恐慌,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上涨。但随后OPEC组织进一步减产,原油价格仍然下滑,显然这就不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于前一阶段高昂的原油价格造成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需求减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不呈完全反向变动关系,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明O PEC组织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4.3.1.3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与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时,由于各行各业扩大生产,需求的能源量相应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长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强度,从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居民对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各行业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导致作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减少,由于各部门生产规模缩小,或减少了雇佣劳动力或缩短了工作时间或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随之减少,这又进一步减少了居民对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费量与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一些文献从实证角度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石油储备在将各种市场波动传送到油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在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处于调节总供需量的地位。其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进出口量的变化(抛出库存可使进口量减少,购进库存则使进口量增加)。库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节进出口量的“水库”。库存(物流)变化(即库存油在市场上的流量大小与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额、库存目标量、经营决策等信息流的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累积性数量,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图4.17)。

图4.17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1)20世纪80到90年代,油价基本处于经库存调节后的相对平稳的收敛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里,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海湾危机中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每桶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的情况外,油价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较小范围内波动。鉴于石油是中短期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市场是处于OPEC组织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条件之下,石油价格应该有相当大的波动空间。而这种大波动没有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巨大石油库存储备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当大的关系。

(2)1997年起的油价动荡与同期储备量较大的变化有关

从1997年初开始,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需求锐减,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库存储备总量在460Mt到480Mt之间窄幅波动的局面。1998年1月一举突破500Mt大关后继续扶摇直上,1998年8月份达到526Mt的高峰。库存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反映了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情况。虽然库存的迅速增加有助于大量吸收过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价格暴跌的压力,但是油价的急落还是几乎同步而来。到1999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线。这说明在1997年以后制约世界石油市场的大环境条件方面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3)如果没有库存调节,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来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会由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节能、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油价波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产、消双方调节不能合拍,使得油价有暴涨的趋势,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而没有像在可调节库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价波动渐趋平缓收敛的迹象。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的相对稳定时期,还是在剧烈变动时期,库存的存在都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激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OPEC原油产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和OECD石油储备量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⑵ 全球重大的石油泄漏事件

2006年3月10日在美国阿拉斯加该州北部普拉德霍海湾地区发生一起重大石油泄漏事故,超过1000吨(共6357桶)原油从输油管中泄漏并污染了附近约84亩的苔原地带。这次事故造成了大批周围海洋生物及海洋大批死亡,附近的渔业损失近千万美元。同时油轮失事和海上油田井喷等事故也是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源头。近20年来,已发生多起超级油轮事故,如1967年3月"托利卡尼翁"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触礁失事是一起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故。该轮触礁后,10天内所载的11.8万吨原油除一小部分在轰炸沉船时燃烧掉外,其余全部流入海中,近140千米的海岸受到严重污染。受污海域有25000多只海鸟死亡,50%~90%的鲱鱼卵不能孵化,幼鱼也濒于绝迹。

1978年超级油轮"阿莫戈·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布列斯特海湾触礁,22万吨原油全部泄入海中。

直至目前,最严重的海上油田井喷事故是墨西哥湾“Ixtoc-I”油井井喷,该井1979年6月发生井喷,一直到1980年3月24日才封住,共漏出原油47.6万吨,使墨西哥湾部分水域受到严重污染。
1999年12月,在马耳他注册的"埃里卡"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海域因遭遇风暴而断裂沉没。2万多吨重油泻入海中,导致该地区400多千米的海岸线受到污染,是法国遭遇的最严重泄漏石油污染海域事件。
在巴哈马群岛注册的"威望号"油轮11月13日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省海域搁浅后船体破裂,造成西班牙西北部海域严重污染。

2005年7月6日,一艘油轮与瓦尔河筑堤相撞,造成30多吨石油泄漏。

2007年11月10日晚,亚速海和黑海突起风暴,结果发生了创纪录的集体海难,共有7艘船沉没或搁浅。第一起海难发生在11日凌晨,装载4700吨燃油的 “伏尔加石油139”号油轮断为两截,致2000 吨燃油流入海中。另一艘装燃油的“伏尔加石油123”号油轮船体出现裂缝,幸亏被及时拖入港口,没有造成另一起泄漏事故。俄罗斯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靠近燃油泄漏事故发生地的海岸上,大约3万只鸟死亡,近4万只鸟被困在油污中。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行政长官说:"漏油污染破坏巨大,损失还无法估算,这就是一场生态灾难。"

2009年3月11日一艘货轮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附近海域遭遇风暴,导致燃油泄漏,船上搭载的部分装有化学品的集装箱落入海中,造成澳大利亚东北部数十个观光海滩被污染,周围养虾场均受不同程度污染。

2009年9月15日,因受台风"巨爵"袭击,一艘巴拿马籍集装箱船在中国珠海高栏岛水域搁浅,根据船方自报泄漏燃油50吨。事发海域被迫封闭,数千条渔船受影响。

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危害极大,石油在海面上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的交换;影响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还会让风光绮丽的海滨沙滩满目疮痍,大煞风景。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进海水的能量,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油膜玷污皮毛的海兽和海鸟,将失去保温、游泳、飞行的能力。石油还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它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透性,干扰生物体的酶系,进而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

很难找的啊,求采纳。

⑶ 年石油供需形势分析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在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一个焦点。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我国是石油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进口大国,石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增势明显,但我国石油资源匮乏,产量增幅有限。在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不能取代石油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一段时期内,满足国内需求势必依靠大量进口国外石油资源。因此,加强石油供需形势研究,为国家制定能源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保障我国石油持续、有效供应,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石油资源状况

世界石油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截至2009年底,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817亿吨,比上年增加0.1%;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还可供开采45.7年左右。世界石油储量分布相对集中,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表1)。石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地区是中东、欧亚大陆、非洲和中南美洲,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6.6%、10.3%、9.6%和14.9%。其中,欧佩克石油储量为1404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7.2%。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20%;其次是委内瑞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10%、9%、8%和7%,以上6个国家石油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67%。

表1 2009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及分布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6

注:*表示储采比不详。

(二)我国石油资源状况

我国石油储量相对匮乏,储量增长缓慢。2009年,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1.6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19%,人均占有储量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我国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待发现和探明的资源较丰富,但其勘查难度不断增大,致使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长缓慢。按目前开采水平,我国国内现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约可供开采12年。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新疆和渤海、南海等近海地区。其中,黑龙江、新疆、山东、河北、陕西5省(区)和渤海地区合计占全国储量的73%(表2)。从具体油田来看,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大庆、胜利、天津、长庆、新疆、吉林和辽河,这7大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占全国总量的70%左右。

表2 2009年我国石油储量及分布单位:万吨

(1)①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10年)通过消费强度法、人均对比法和部门分析法得到的结果经综合评估后得到;

(2)②来源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9年)《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

(3)—代表没有预测数据。

2.小结

我国石油的供需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与能源供应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还刚刚起步,实质性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对能源的强劲需求是毫无疑问的。与此同时,我国东部主力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已出现总量递减趋势,全国原油产量的稳定和增长将主要依靠西部和海上油田的增产。目前,我国石油生产仍处于上升时期,但受资源条件的制约,产量增长十分有限。

(周海东)

⑷ 对石油价格的历史与分析

石油价格的特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非常相似,在供应短缺和过剩时,都会发生波动。石油价格循环可能延续几年,它可能会因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与全球实际需求而发生改变。在整个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石油工业通过规范化生产或价格控制,使得本国的石油价格始终处在严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按照2007年通货膨胀的美元价值,美国的井口油价平均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价格控制的状态下,美国的石油价格紧随世界油价,达到了27.00美元/桶。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间段内,综合美国产石油与全球的原油价格,美国的石油价格为19.04美元/桶。这意味着在1947—2007年期间,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段内石油价格超过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欧佩克一直把石油价格调整在22~28美元/桶的区间,石油价格只是在中东战争或冲突时才超过24.00美元/桶。2005年,欧佩克由于限制了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而无力继续操控自己的石油价格,也无力控制全球的油价波动,它再也无法回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将全球石油供给和油价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态势了。对更长历史时期的观察结果更为相似,自1869年以来,按照2006年的美元价值,美国的石油价格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平均价格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价格为21.66美元/桶。在这个时间段内,约50%的时间里美国和全球的石油价格都低于16.71美元/桶。如果将这漫长的历史观察作为一种指征,则石油工业的上游部分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系统,以供获利,这漫长历史中的数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据表明:正常的石油价格远低于当今的价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石油禁运发生之前。从1948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间波动,油价从1948年的2.50美元/桶涨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价值来看,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价格波动的范围为17~18美元/桶。显然,20%的油价是由通货膨胀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价格稳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准。但实际上,原油的价格从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时,对于国际石油生产者来说,1971年和1972年因为美元的疲软而把原油价格的下降夸大了。

欧佩克于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等5个发起国组织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两个与会代表研究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采用的限制生产来影响价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个国家加入了欧佩克: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欧佩克自成立以后,所有的成员都经历了原油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石油出口国发现它们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购买力却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当月,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第一次按100%的比例进行了分配,这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的生产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力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换句话说,美国已不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所以就丧失了对石油价格控制的工具。在欧佩克成立的短短两年间,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战争,它窥见了自己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

中东供油中断1973年石油危机的原因:欧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回应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所实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1972年,每桶原油的价格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价就翻了4倍,达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的进攻,赎罪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又称斋月战争,即众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同年10月26日战争结束,是埃及和叙利亚率领着几个阿拉伯国家结盟与以色列的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赎罪日开打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跨过了设在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的临时停火线,那里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占领。爆发。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态支持以色列。这种支持的后果就是导致多个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实施了针对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运。当时阿拉伯国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产量削减了500万桶,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00万桶/日。1974年3月间,全球石油产量净减少了400万桶/日,占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时,世人还在怀疑掌控石油价格的能力是否能从美国人手中转移到欧佩克手上。当石油价格在6个月内飙升40%时,价格对供给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显。从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价格相对平稳,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间波动。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时,那一时段的全球油价应该处于一个适度下降的时期。

减少当前高油价的万能措施

未来将会有许多间接的市场拥有者(401K计划、共同基金,甚至个人存款也是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这一点并没有被银行认识到),螺旋式下降经济的间接影响本身就可使未来的石油贬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与白银所经历的影响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机买卖市场上的情况都一样,投资者的能力将会对所包含供给与需求比例的未来价格望而却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给量则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亚洲的石油市场崩溃(需求量减少),而伊拉克增产12%(增加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的石油价格低至8美元/桶。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但已知的欧佩克与其他石油生产国目前已经显露出相当多的过剩产能。

⑸ 原油价格的涨跌怎么分析判断

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因素有,美元指数,宏观经济,中东地缘政治。影响原油价回格走势的因素答主要归为几类种,第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第二全球原油主要产出体原油产量或者说供给,第三,突发事件。

股市一般代表经济的晴雨表,历史走势来看,当时的原油第一大消费体和第二大消费体的股市相对下跌一段时间后,原油价格随后一段时间也容易相对下跌。同样的情况在2015年中美股市相对都见到阶段性顶部,随后几个月原油价格也有较大幅度下跌。也是是说全球主要经济体,目前主要是工业为主,股市的动向对原油价格有前瞻性参考意义,股市下跌在前,原油价格相对下跌在后,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来调整自己调整原油多空方向转换。

教你判断原油底部和顶部

⑹ 现货原油怎么看行情

俗话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只有拥有清醒的头脑,才能进行正确的原油价格走势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原油价格 走势,可以预测 原油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原油价格走势,可以预测原油的变化趋势。

一、通过底部区间分析
在原油价格没有突破前一段时间的底部或顶部时,原油投资者千万不能过早断定大势或小趋势已经出现了变化。在市场看涨的情况下,原油期货的价格下跌不久就将反弹,并且下跌的幅度也不会很大,形成位于底部之上的双重底或多重底。但一旦原油价格跌破原有的底部,就表示在出现一些重要反弹之前,原油价格将要下跌至更低点。

二、通过顶部区间分析
再出现双重顶或者多重顶,但价格并未涨破原有顶部时,即便是牛市也不应该过早进入。一旦价格涨破原有顶部,在其回落之前,价格常常会出现明显的上升迹象,这是进入做多才会更好。 织梦好,好织梦一切以假乱真的价格变动经常出现在牛市或熊市的最后阶段,投资者应该在有明确看涨或看跌信号出现后再进行交易操作。

三、分析回落时间长度
时间长度是判断大势是否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具体规则是,在大行情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即到了势头萧条的阶段),萧条阶段出现回落的时间超出了之前最长的回落时间,这时往往是大势开始出现变化。

四、分析狭长波动区间
在原油狭窄的交易区间,如果原油期货价格持续数周或数月后,原油价格突破了原有的底部或顶部,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大势已经发生改变。并且原油价格在该狭长区间停留的时间越长,突破该区间后变动的幅度也将越大。

⑺ 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据说广州石化有应对的好方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必须做好库存控制,实行动态测算、滚动优化,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等工作,主动出击采取应对措施,提升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广州石化总经理陈坚在12月17日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上说。

自6月末以来,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跌幅超过40%,炼化企业面临巨大的生产经营风险,广州石化从库存控制、动态优化、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降低外部市场对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今年1-11月,广州石化累计加工原油1010.78万吨,生产乙烯20.32万吨。

低库存运作是“王者之道”

今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以每月近10美元/桶的速度下滑,库存成本相应大幅增加。为加快降低库存的速度,广州石化通过全产全销保库存不增长,以多产多销保库存稳步下降等措施,减少跌价风险。

为增产航煤创效益,今年8月份以来,广州石化航煤产量屡创新高,但由于各大炼厂也纷纷增产,资源多头供应华南蓝天油料公司,造成航煤库存高企。为加大航出厂力度,广州石化领导多番走访,亲自协调,最终达成华南蓝天油料公司采用以船代罐储存航煤和推迟卸船等措施,实现了管输航煤的连续出厂。1-11月,广州石化管输航煤出厂量高达101.48万吨,在航煤产量创新高的情况下,没有发生因航煤出厂不及时而导致的航煤堵库或减产情况。截至11月,广州石化共出厂航煤151.80万吨,同比增加35.32万吨。

今年11月份,为解决2号聚丙烯装置停工检修期间的丙烯出厂难题,广州石化拓宽销售渠道,实行24小时专人跟踪,协调解决丙烯备料、销售、装车和运输等问题,当月销售量达9400多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广州石化降库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1月末,与原油开始大幅下降前的6月末相比,广州石化炼油半成品库存下降了5.67万吨,成品库存下降了1.88万吨,其中与原油价格密切关联,同样价格大幅下降的轻油半成品库存下降3.33万吨,轻油成品库存下降1.52万吨;11月末,化工半成品比6月末下降2751吨,其中塑料半成品库存下降373吨。

动态测算、滚动优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降低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广州石化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加大优化测算频次,采取动态测算、滚动优化等措施,及时对产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随着石脑油价格不断走低,从炼化一体效益最大化测算,轻石脑油、加氢裂化尾油等乙烯裂解原料由于在炼油可以产生更高的价值,与石脑油相比,已经不适合再作裂解的原料。从10月底开始,广州石化及时调整裂解炉进料组成,将石脑油投料比例提高了30%,该举措每月可增加600万元以上的效益。

8月下旬开始,由于成品油价格快速下跌,而沥青价格下调较慢,根据测算,渣油进焦化装置的效益不如生产沥青。广州石化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加大沥青产销量,8-11月,共出厂沥青19.71万吨,月均产量比1-7月增加1.58万吨。

在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按照测算结果,广州石化继续增产汽油、航煤、国4柴油等相对高价值产品。7-11月,汽油月均产量比上半年增加了1.41万吨,月均航煤、国4柴油产量分别比上半年分别增加1.10万吨、4.24万吨。全年预计汽油产量240万吨,同比增加26.45万吨,其中高标号汽油比例同比提升了19%。

此外,广州石化还加强了对天然气和液化气价格的测算。根据目前液化气4000元/吨以下的价格,经测算,使用成本已低于中国石油天然气价格。目前,广州石化已降低了30%的天然气用量,并调节部分液化气作为燃料,降低成本。

广州石化将进一步加强原油比价分析,多采购对分公司性价比高的原油;捕捉市场机会,适当对原油进行套期保值;加大优化力度,在不同产品价格差异缩小的情况下,及时生产和销售效益较好的品种;降低外采天然气用量,加大液化气作为燃料用量等措施,积极应对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新常态”。

将装置安全平稳运行作为头等大事

“凡是效益好的单位,首先都是装置安全稳定工作做得好,因此,减少装置异常波动和非计划停工是头等大事,尤其是在油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陈坚说。

为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今年下半年,广州石化先后出台了《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考核办法》和《装置非计划停工考核办法》等制度,严抓事故和非计划停工管理,收紧事故管理口子,对生产异常、设备隐患、投诉等小事件和未遂事件,全部比照事故(件)进行管理。对发生重复性事故事件的单位给予加倍考核,相关管理部门给予连带考核。今年1-11月,广州石化事故、事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起。

为确保实现四季度效益目标,11月初,广州石化制定并下发了四季度挖潜增效重点效益目标实施方案,该方案包含了抓好装置安稳长生产等5大方面的68项挖潜增效措施。每一项措施都制定了确保值、力争值以及责任部门、责任人、配合单位等,并采用旬跟踪、月讲评及预兑现、明年1月份兑现结算的办法,对挖潜增效目标进行考核。其中,对公司层面的10项重大关键问题由公司分管领导督办,企业管理部督促落实,各责任单位对照整改计划,扎实抓好整改工作,定期跟踪各单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截至11月,已完成问题整改276项,整改完成率近九成。

⑻ 希腊改革与伊朗核谈,7月13日现货原油该如何走

短期震荡,但做原油不要只看短线,适当拿出部分仓位放下中长线,原油中长线是必涨的,不建议做跌。 合理安排好仓位做涨

⑼ 悬赏:如何能够查到国际原油价格不同年月的历史数据,最好同时能有曲线图。

期货行情软件的数据不够全面.

1986年1月2日-2008年3月7日 每日WTI原油价格: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hist/rwtcd.htm

1987年5月20日-2008年3月 每日布伦特原油价格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hist/rbrted.htm

要图片的话给你一个EXCEL格式的,里面有数据 自己可以做图.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xls/pet_pri_spt_s1_d.xls

如还需要其他原油相关数据请联系021-68401015

⑽ 油价迎第7次上调是真的吗

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价窗口15日24时再次开启。多家机构预测,油价将迎来年内第七次上调,上调幅度80-100元/吨之间,50L的汽车油箱加满一箱多花3-5元。





成品油分析师据监测的数据计算,料加满一箱50L的92#汽油预计将多花3元左右,对于广大消费者出行成本的增加将较为有限。

阅读全文

与2017年7月13日原油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
08325股票 浏览:15
万达融资历史 浏览:596
江苏省科技贷款 浏览:966
上市公司融资 浏览:273
菏泽外汇管理局 浏览:327
做假资料帮人贷款还不上钱 浏览:154
中财所理财产品安全吗 浏览:68
中集电商融资 浏览:77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 浏览:14
同花顺主散资金线指标 浏览:56
oppo股票代码 浏览:484
华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浏览:509
电销理财产品 浏览:590
项目融资计划书模板 浏览: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