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都市圈什么时候建

上海都市圈什么时候建

发布时间:2020-12-26 18:22:14

⑴ 中国七大都市圈.谁最强

一、超大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
对于备受关注的城市发展规划,应放在全球和全国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并充分科学地把握超大城市和都市圈的发展规律。到2040年,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居于世界第一位,人均GDP将达到2.5-3万美元(扣除通胀),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同时,全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5%以上。为此,超大城市和相应的都市圈的规划必须适应于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这一背景下,应注意到,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世界上主要全球城市及周边连成片的都市圈的人口规模均出现了持续上升的态势,即使在已经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发达国家,其主要大城市及周边的都市圈人口也保持着持续增长。个别特大城市的人口虽然出现小幅度下降,或者是因为人口在向更大的城市集中(比如大阪的人口减少,而东京人口在增长),或者是中心城市(如首尔)人口下降,但大都市圈范围的人口却仍在上升。[1]在上述背景下,即使在纽约这样的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其远期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数仍然继续增长。为此,参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圈的发展规律,中国的超大城市对于远期人口应有更为科学的预测。
世界上主要全球城市纷纷在远期规划中提出了自己追求的价值观,通常都包括更强的包容性,以及通过增强对于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覆盖率(特别是廉租房)来实现公正的价值观。与此相比,中国的超大城市在远景规划中却对城市发展的价值观重视不够。例如,上海2040年的目标愿景提到了“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这些之外,如果能够有凸现公平和包容性愿景的相应表述,例如“文明之城”,则更符合全球城市发展理念。
根据全球都市圈发展趋势,都市圈是指包括中心特大城市和周边地区,在物理上基本连片的建成区,并且在基础设施上高度连通,在经济活动上密切往来的城市蔓延区。中国未来的超大、特大城市都应着眼于都市圈建设。
而目前无论是长三角规划还是上海规划中提出的一些与都市圈有关的概念不够精确,缺乏国际可比性。具体如下:
1、目前规划中“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了浙江和江苏的一些城市,所划定的范围宜采取“城市群”的概念,类似于美国东部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组成的东部城市群,或者日本的东京-大阪城市群;
2、规划中所提到的长三角其他都市圈,如苏-锡-常都市圈等,严格说来,在2040年都可能达不到都市圈的规模,而只能达到城市群;
3、如果到2040年,上海及周边地区成为真正的“上海都市圈”,其最可比的对象是同处于人地关系较为紧张国家的东京都市圈,其都市蔓延半径大约在70-80公里,将跨越上海市目前管辖范围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都市蔓延经常会被批评,但是,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条件下,连片的都市蔓延其实更为节省通勤时间和距离。根据这一判断,应尽快提出与东京都市圈相对应的“上海都市圈”的概念,制定“上海都市圈”的规划,这无论对于上海发展还是国家发展,均可谓当务之急。

⑵ 国内主要的都市圈有哪些

近20年来,都市圈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大为加强,集聚能力急速提高,经内济总量迅速扩大,中心容城市的经济势能不断强化。东部都市圈竞争力持续加强,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包括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等)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最为多元化,稳定性最好;2012年4月10日,由国内学者方创琳编写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已跻身于6大世界级城市群。

⑶ 长三角的城市一共有多少个分别是有几个中心城市分别是

长江三角抄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26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3)上海都市圈什么时候建扩展阅读

长三角风景名胜:

1,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80公里。

2,上海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位于徐汇区西南部,前身为龙华苗圃,是一个以植物引种驯化和展示、园艺研究及科普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植物园。1974年起筹建,1980年1月1日正式建园,占地81.86公顷。

⑷ 上海将如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

据报道,经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公布,该规划明确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希望上海可以发展称更知名的国际都市!

⑸ “长三角”城市群成熟发展,10年内,它会成为环杭城市群吗

蒋老师的观点:没有这个可能!严格意义上来讲,上海不仅是长三角的经济中心,还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最近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名里面,上海仅次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全球排名第五,而且与新加坡的排名只差1分,预计未来5年,上海的金融地位有望超过新加坡和香港,位居全球第三位。所以,从趋势上来讲,杭州根本无法动摇上海的地位!

但无论是上海大都市圈,还是环杭州湾大湾区,都是以上海为核心,杭州是副中心。上海潜力远超香港,杭州也成不了深圳严格来说,中国只有4个世界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很多人说杭州有望成为下一个深圳,虽然杭州的经济结构和深圳有些类似,但是杭州的命运与深圳不太一样,粤港澳大湾区是的广州、深圳、香港实力相当,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协同效应明显,而长三角的城市,其实是层次分明:以上海为核心,以杭州、南京为副中心,还有苏州、宁波、无锡等多个经济中心。深圳之所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领头羊,是因为GDP总量和经济增速、人口吸引力都排在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位,而杭州目前新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与上海还存在较大差距。总结:杭州的未来,不是与上海一较高下,而是坚持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做好与上海的定位互补,取长补短,争做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城市。

⑹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1、B
2、B

⑺ 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的简称,是“一带一路”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带之一,拥有现代化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系统,面向中国腹地,是未来引领中国经济的重点地区之一!

工业革命之后,虽然国力日弱,但是科技大发展,商品经济大发展,促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的贸易重镇,由早期的“内循环”转向外循环,由此长三角地区逐渐成长为工业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而随着交通的大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也开始全面扩充,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城市,辐射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六大都市圈,合计26座城市的超级城市群!

⑻ 请问城市群和都会区的分别是

城市群和都会区(都市圈)都是对城市密集区域的一种称谓,没有实质的区别,但城市群偏重于强调城市组合的整体,比如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日本沿太平洋城市群。而都会区(都市圈)着重于个别城市的突出作用,比如说长三角都市圈的上海,珠三角的香港和京津唐都市圈的北京。中国的三大城市群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唐城市群,同时也存在着三个都会区:北京都会区、上海都会区和香港都会区。

我摘录了有关学者的评论。

自从戈特曼用“Megalopolis”来定义他所长期研究的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以后,这个古老的希腊词汇也就慢慢脱离了之前种种繁杂的用法,而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在国外理论界,用这个词来表示像波士华那样的诸多大城市的集合体已成为共识。
然而,当戈氏的城市群理论被介绍到国内来时,“Megalopolis”一词却找不到一个贴切的中文表达,一时间,“都市圈”、“大都市带”、“都市带/都市连绵带”、“城市群”等种种译法四起;具体到对长江三角洲诸城市的称呼,既有顺水推舟按沿用国外的用法称“第六城市群”的,也有将之和京津唐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诸城市并列而称“都市圈”的,学术界争执不下,旁观者不明就里。
致力于相关研究的郁鸿胜专家认为,尽管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带的物理空间布局形态并无多大的区别,但是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分清这些概念还是有意义的。郁鸿胜指出,用“都市圈”来表达长三角的城市群体就暗含了“首位城市”的概念,圈内城市间只能是“主机—终端”的关系,发展结果不可能是各城市平等协调发展。说到底,“都市圈”的思路还没有跳出行政管理体系的窠臼。而“城市群”的提法属于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其中的城市与城市群总体之间是“网络—结点”关系,各城市的地位平等、功能互补,也最容易促成“共赢”。
尽管不少学者认为“大都市带”堪称是“Megalopolis”在中文里比较标准的对译,这个概念用于长三角,仍有其欠缺之处。因为“带”是指一个狭长的区域,而长三角诸城市是呈块状集聚。
更重要的是,把戈特曼的理论首次引入中国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宁越敏教授指出,“都市带”和“都市区”所反映的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也是不同的。“都市带”的形成是靠大都市带动的,整个区域由核心城市扩散、连接而成,举例来说,波士华城市群中,波士顿和纽约这两个城市的界限就是彼此交融相当模糊的。“都市区”则反映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像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一带,县域经济发达,尽管各地和周边大城市的关系都非常密切,仍然是以县(级)市为主体的,因此对长三角而言,“大都市带”的称呼毋宁为“大都市区”。
郁鸿胜专家介绍说,城市群的研究源于欧美,有许多流派,与其相伴出现过“组合城市”、“城镇密集区”、“都市地区”、“大都市圈”、“城市连绵带”等概念。在1910年美国学者库恩(Queen.S.A)曾有过“都市地区”、“城市边缘区”和“城市腹地”等概念。1915年英国学者帕特里克·格由斯(PatrickGeddes)提出了“组合城市”的概念。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弗塞特(C.B.Fawcett)提出了“城镇密集区”的概念。
郁鸿胜认为,应该承认上述各种译法都有其可取之处:“都市圈”这一称呼体现了城市间的功能互补,“都市连绵带”则强调了各城市之间的逐渐过渡,反映了中心城市范围的延伸和功能的辐射,而“城市群”这一名称则博采各家之长,指明了长三角诸多城市在发展到城市化的更高一级阶段后,要发展壮大自身、媲美其国际“五姐妹”的光明大道。

阅读全文

与上海都市圈什么时候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瓦努阿图外汇平台 浏览:1000
同花顺看沪股通资金流向 浏览:604
2万日兑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96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重仓 浏览:491
上证股指期货指数在哪看 浏览:857
外商投资法利好那些股票 浏览:716
股票为什么会低开 浏览:549
理财一般包括哪些 浏览:866
苏宁与京东的价格战 浏览:213
pr融资 浏览:963
投资管理公司章程 浏览:241
2013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浏览:21
阿合马理财措施不包括 浏览:453
找工雷达投资 浏览:188
红卫融资一期 浏览:225
期货品种日均持仓数据 浏览:473
光大银行理财可靠吗 浏览:593
韩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8
借贷宝内部贷款一万的额度 浏览:298
8元人民币兑韩币 浏览: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