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啤酒行业规模巨大,前景广阔。国内三大龙头公司已进入品牌优化和内部资源整合阶段。经过对二三线公司的挤压消化和大范围的地域性资源重组之后,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进入寡头时代,届时这些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强劲而持续。
公司是我国民族啤酒业的标杆企业之一,主品牌强大,规模、渠道、产能布局等方面具有领先的综合优势,经过对前几年收购资源的消化吸收,已经形成了“1+3”(青岛+山水、崂山、汉斯)为主的较为优化的品牌格局,合计占据了94%的销量,主品牌贡献日益突出,已经占到了总销量的一半。
公司开始收获前几年产能扩张、全国布局以及收购整合资源的果实,产品结构日趋中高端,吨酒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随着市场份额和吨酒销售收入的双重提升效应,未来几年有望获得稳定而持续的增长。
09年吨酒利润突破200元,大幅领先业内平均水平。并呈现了利润增长大幅快于销售收入、销售增长快于销量增长的良性态势;2010年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约50%,表现出了相当的持续性。
亏损工厂经营改善,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利润有望相应增厚。
我们长期看好我国啤酒行业洗牌结束后龙头公司基于市场份额和吨酒价格的双重提升效应,认为公司的综合优势将确保分享这一果实。2010、2011年的EPS分别为1.26元、1.65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9倍、22倍。参考国际可比标杆公司和A股历史估值水平,并考虑到公司卓越的行业龙头地位和相对明确的增长预期,当前估值足够安全,维持其“增持”评级。
青岛啤酒(600600)中低端将成总销量增速提升方向
投资要点
一季度销量增速低于行业,全年目标增速超过行业2个百分点。2010年1-3月,行业总销量840.20万千升,同比增长 7.30%;青岛啤酒一季度实现销量122.6万千升,同比增长1.5%,其中主品牌销量69.6万千升,同比增长15.3%。公司规划 2010年全年啤酒销量增幅高于行业增长率2个百分点。
主品牌占比不断提升,中低端品牌成为公司销量增速提升发展方向。主品牌占比从2002年的30.8%提升到2009年的 49.9%和2010年一季度的56.8%,提升速度十分快速,未来占比提升将向稳定速率靠拢。在大众消费趋势逐步强化的背景下 ,营销向中低端倾斜有利于公司的总销量增速提升。
巩固强势区域,拓展华南/东南。在强势区域保持稳定的同时(山东占有率50%、陕西占有率70%),准备将华南(广 东占有率30%)/东南(福建)/华东(上海)/东北(辽宁)/西南(四川)发展成为公司的强势市场。
在石家庄新建产能40万吨成为青啤第54个工厂。青啤在石家庄(藁城)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40万千升工厂,项目总投 资约6亿元,其中一期年产20万千升。预计2011年5月竣工,主要生产青岛啤酒和崂山啤酒,目前在当地市场占有率为40% 。
下半年啤麦价格反弹力度将有限。啤麦供给大于需求15%,在啤酒行业年增速6%的假设下,未来三年啤麦价格将在低 位运行。由于2009年啤麦价格跌得过深,2010年下半年的翘尾行情将会出现,反弹力度有限。
行业集中度提升是未来趋势。行业中企业从10年前800多家到目前明显减少,美国和日本的高集中度模式将是我国的 发展方向。区域市场占有率提升有利于定价能力加强,继陕西之后,山东也将成为青啤优势市场。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
目标价43.50元,维持增持评级。预测公司2010-2012年EPS为1.20元、1.45元和1.81元,对应10/11/12年PE为 30/24/19倍,鉴于公司为啤酒行业龙头,用2011年30倍PE确定其未来一年目标价属于合理,对应为43.50元,维持增持评 级。
报告标题:青岛啤酒(600600)长期投资价值确定,六大区域全面丰收
品牌结构升级是未来业绩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市场占有率上升促成行业垄断格局下的营业费用率下降则是更长期核心驱动力。公司近年来坚定贯彻“1+3”品牌战略,预计2010年主品牌销量占比从2006年的36%提高到53%左右;“1+3”品牌占比达到94%左右;随着品牌拉力的提升和未来新建扩建和收购等方式扩大总产能,预计青岛、广东和陕西目前95%、40%和85%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未来若干年市场占有率翻倍时,营业费用率将大幅下降。
公司从经营(外)和管理(内)上两手抓,不仅直接提升了中短期盈利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巩固了长期投资价值的基础,三亏损地区全面扭亏为盈即是标志性事件。随着战略实施,品牌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管理能力的跃升,品牌建设投入将进入收获期,例如2009年华北、华东和东南地区一举盈利,力促公司六大销售地区全面丰收,公司盈利能力开始充分展现。分地区分拆主营业务后,预计主营业务收入、EBIT和净利润CAGR2009-2012为(14%,23%,27%)。
(1)品牌战略;(2)发展战略;(3)组织结构;(4)经营管理等中长期影响因素是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基础,也是我们认为公司是快速消费品行业中最具长期投资价值A股上市公司的关键依据。
近大半年来公司H股价格超越A股,一反近年来常态,A股超额投资机会继续显现。虽然从2007年8月《青岛啤酒(600600)深度研究报告:投资价值基础确定 业绩拐点渐行渐近》及2009年10月《青岛啤酒(600600)深度研究报告:长期投资价值确定 内外双修力促再超预期》以来,公司A、H股表现优秀,但鉴于近期A股还未反映其合理估值,同时参考到牛熊市轮回中任何市场状况下啤酒公司估值都远高于其它酒类,因此我们继续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在目前市场气氛下,未来一年合理价位DCF@(WACC=10%;g=1.5%)=45元。
2. 行业网站如何利用SEO壮大自己
1.关键词的调研分析:
行业网站信息量很大,包含大量的关键词。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讲,精确的分类能够更加有助于用户在网站上的信息查找。我们发现很多的行业网站几乎没有做关键词分析调研,没有制定行业关键词库。
先进行全面详细的关键词分析,再针对关键词进行站内信息重组,之后再提升这些关键词的相关性,对于用户体验以及搜索引擎优化排名都有很直接的帮助。
2.内容重组分析:
搜索引擎算法越来越严格的时候,就是搜索引擎越加关注核心的时候。内容就是网站核心,内容好坏,用户体验好不好,搜索引擎都有办法分析出来。SEO应该分析网站内容的方向,例如分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划分各种不同性质的内容进行重组,创造高质量原创内容等,为网站制定长期的内容策略。
3.勾划SEO运营框架:
网站结构也是行业网站SEO的重点,是为网站勾划适合搜索引擎优化的运行轨道,让之后的信息都能在这个轨道上自动的运行,自动发挥每个网页的SEO影响。小网站的结构优化,重要性并不大。但是大型如行业平台网站的结构优化就显的非常重要,这对于PR值传递,排名提升,页面收录等核心都有较大的影响。
网站结构的核心是优化页面之间的相关性,重点优化内容页与内容页之间的相关性,栏目与栏目之间的相关性,频道与频道之间的相关性等。
3. Google重组是怎么回事
您好,2015年北京时间 8 月 11 日凌晨,谷歌突然宣布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公司进行重组,成立新的母公司 Alphabet,而谷歌则成为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在这突然之举下,谷歌究竟有着怎样的打算? 谷歌成立将近 17 年,这必定会让人感到困惑,但其实这种趋势从很早开始就已经可见端倪。不如说,在这场重组的背后是一条非常清晰的思路,也是谷歌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Google突然重组是为何?
有人说这是佩奇在效仿沃伦·巴菲特和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因为有知情人透露,佩奇其实早在2014年年底曾就“如何运营一家庞大的复杂企业”向巴菲特进行过讨教,“将关系并不紧密的业务独立经营,这或许才是治理‘庞然大物’的长久之道”。
长期以来,谷歌都以“不务正业”著称;在核心互联网业务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谷歌发展了各种看起来与核心业务关系不大、又存在高风险的奇怪部门,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气球网络项目、可以监测血糖的隐形眼镜等项目。在新Alphabet的架构下,这些业务将纷纷脱离谷歌,成为Alphabet旗下的独立子公司,拥有自己的CEO。
创新工场CEO、前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微博中对谷歌重组一事分析,指出重组理由有:
1)回应华尔街批评公司不专注不透明(投资健康、长寿、汽车领域),提供各个子公司运营数据;
2)降低Google之外领域负面影响主营业务(如汽车业务导致的亏损、诉讼等);
3)Google品牌用于互联网业务,别方面业务应有别的品牌;
4)内部升迁机会(如Sundar Pichar成为Google CEO)。
“别担心,我们也还在习惯这个名字”
拉里·佩奇在官方博客的公开信中表示,“我们无意让其成为相关产品的大型品牌——Alphabet旗下公司的意义就在于独立运作,以及发展自己的品牌。”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