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精算学对炒股票有帮助吗
精神学的炒股票有一定的帮助,股票会更加的精准一些
B. 精算对保险行业的意义
在当前的市场上有存在的意义。根据保险法的定义:狭义的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广义的保险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专门用途的保险基金,并对投保人负有法律或者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赔偿或者给付责任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无论是哪种定义,保险合约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赌协议,是金钱和风险的对赌。实际上,保险合约可以视为期权的一种形式,投保人的保费相当于期权费,合约标的是相应的财产价值,或者被保险人的健康状态等。或许有人觉得期权的标的是现金或等价物(如股价、期货价等),不同于健康状态、生命长度等;然而,通过保险精算等手段,保险公司正是把这些本不容易估价的东西转化为可以用现金度量的价值。因为当前的市场对于常见的保险标的还缺乏有效的估值,保险公司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尤其在人寿保险方面。这是保险公司区别于其他机构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险合约比期权合约昂贵的基础。实际上,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业务,和投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投行化”,投行也可以“保险公司化”。市场的逐渐成熟终究会消除现有保险业务的壁垒,保险将不再是保险公司的专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必然消亡。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高度个性化、精品化的保险服务,降低自身业务的可替代性。只要市场无法复制其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公司就仍然可以获取超额收益。综上,只要保险需求还在,保险公司就会在,虽然保险行业、保险模式可能会不断变革。【非保险专业观点,狗屁不通之处恳请各路大虾多拍砖】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C. 保险精算的题有没有会的要计算过程
思路: 第一问直接将alpha beta带入等式右边整理即可
第二问需要你查 npx(m)与npx的换算公式,书上有,查到后带入即可
UDD假设下这个换算公式才成立
D. 精算还是金融数学
职业分析:保险精算师(FIA)
杨青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的薄卫民,是国内通过北美精算学会考试的第一人。当年决定考精算师的动力只是想从考研的失利中寻找些许自信,没想到一不小心给考上了。薄卫民告诉记者,用三年半的时间通过精算师的考试,对于精算师的资格认证来说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要通过精算师的考试,七八年是正常的,而十几年还未通过考试的例子在薄卫民身边并不鲜见。
在中国属稀缺资源的精算师,其薪酬因所聘精算师成本和国际惯例也变得内外有别。如现在中国身价最高的精算师——平安保险公司的Steven.Mile,据估计,他的身价至少为每年300万人民币,国内精算师的身价仅为50万至60万人民币。能否支付精算师高昂的薪水并且公平地雇用精算师,这
是薄卫民和他的朋友们经常讨论的问题,突破这一问题的瓶颈在于人们对精算师的认识。
■职业描述
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精算师传统的工作领域为商业保险业,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
■职业资格
1999年7月16日,中国举行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
■职业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40名学员获得了准精算师资格。据了解,上海10家人寿保险公司仅有精算专业人员30多人,远不能满足保险业发展的需求。专家认为,精算在中国发展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能否支付精算师高昂的薪水并且公平地雇用精算师。另外,精算师在利用现有条件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职业标准的维护。
■职业趋势
精算师的诱人之处首先表现在精算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人说,按英国标准来讲,中国只有两个精算师,而按美国精算师学会的名单,中国尚不存在一个合格的精算师。事实上,中国有些具有不同资格的精算师,但整体水平仍需加强。据预测,我国未来五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E. 如何对保险股进行估值
保险股估值的主要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基本逻辑下,通过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理论股票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从而指导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从国际上来看,保险股估值的方法主要分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一、相对估值法
1. 市盈率(PE)法:合理股价=每股收益(EPS)合理的市盈率。PE估值法相对简便,是目前运用较广的估值方法,但对于收益波动很大或者受益为负的企业并不适用。
2. 市净率(PB)估值法:合理股价=每股净资产合理的市净率。较适用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业。
二、绝对估值法
1.现金流量折现(DCF)法:将项目或企业资产在生命周期内将要产生的现金流折现,计算出当前价值的一种估值方法。DCF估值法是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则上该模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2.股利折现(DDM)模型:将企业未来分配股利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当前,从而得到公司的价值。DDM模型适用于分红较为丰厚且分红政策稳定的公司。
3.内涵价值(EV)法:每股寿险价值=调整后的每股内涵价值+每股新业务价值合理的新业务价值乘数。这种方法较为复杂。
不能简单地用PE和PB
PE和PB是股票估值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美国也运用广泛,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它们对我国的保险股进行估值,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我国保险市场增长很快,每年新增保单很多,而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却不配比。其中的寿险多是长期业务,有的期限长达数十年。根据谨慎性原则,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新保单的成本一次性摊销,不能递延。这样,尽管新增保单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卖得越多,当期的盈利压力也越大;二是寿险准备金的提取根据不同政策和方法得到结果相差很大,盈利也相应地大幅波动;三是寿险公司负债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收益水平的不稳定性,使分析师难以预测下一财务年度的盈利水平。目前寿险业务价值构成我国保险公司价值的主要部分,简单运用PE和PB对其进行估值可能造成评估结果偏差较大。
基于以上原因,可采用欧洲运用最多的内涵价值法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进行估值,而PE和PB则作为其他业务的主要评估方法。
内涵价值法的简单介绍
内涵价值法又称精算评估法,它是在一定的精算假设下,逐期对保险公司内涵价值进行调整,并评估当期的新业务价值,得出公司价值=内涵价值+新业务价值合理的新业务价值乘数。内涵价值法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调整净资产、评估有效业务价值和预测新业务价值。调整评估基准日的净资产,一般指按市场价值计价的资产减去负债。调整的项目可能包括扣除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递延保单获取成本和准备金“过于保守”的余额部分,以及计入按市场价值计价的“未计及”资产以反映公司资产真正的市场价值。评估有效业务价值,首先对保单进行分类,然后用资产份额法模拟有效保单,根据险种、投保年龄、交费方式、领取年龄、责任期等因素分类别建立精算模型,并确定模型中使用的参数,最后把预测的参数代入模型,计算出模型的利润流,根据一定的贴现率贴现成当前价值。参数包括定价利率、死亡率、发病率、意外发生率、退保率、费用率、税率、红利率、红利增长率、投资回报率以及再保险等变量。预测新业务价值,根据公司的未来前景规划和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使用一系列风险贴现率,选择现有上市的险种模型作为未来新单利润的预测。新业务分为两种:一是在现在运行的、由目前已具备的分销能力产生的业务基础上产生的新业务;二是在新业务和新的分销渠道基础上产生的新业务(或是其他可以替代的分销渠道)。预测新业务价值有点类似于根据当前利润预测公司未来利润的方法,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对未来价值的期望。
以上是对保险公司寿险业务的价值评估,但这只是估值过程的一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内涵价值法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有必要试一试这些“基础”是否牢靠,这就是评估工作的另一步——敏感性分析。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测试各种因素(利率、投资收益率、死亡率、费用率、继续率、责任准备金评估基础等)的变化对寿险业务价值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寿险公司在决策时朝着增加公司价值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检测风险,使得公司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防范,有助于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例如,我们可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测算内涵价值,据此分析公司的价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同时还可分析不同产品线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等等。由此,公司经营者可对公司的一些策略进行调整,以增强公司抵抗利率波动风险的能力。显然,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对寿险经营在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使得决策者(投资者和经营者)能预知先觉,永远在决策时领先一步。
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内涵价值法是评估我国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价值较为理想的方法。但是,这里仍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一是估值建立在各种假设、精算方法和模型之上,它们是否准确合理对估值有着极大的影响;二是新业务价值乘数具有很强的杠杆效应,它的变化会使保险公司估值产生剧烈变动。根据公司不同、时间不同则有不同的新业务价值乘数,这是保险公司估值中的难点;三是评估保险公司价值时不能简单地把寿险业务价值和其他业务价值分开估值,最后简单相加。目前国内的分析师大部分采用简单相加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却割裂了寿险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共性以及协同作用;四是对保险公司估值需要考虑公司的非财务价值。构成保险公司非财务价值主要有公司管理、员工队伍的素质、销售队伍的稳定性、客户资源以及公司品牌等等,这些非财务价值对公司的发展极为重要,是我们估值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之,保险公司的估值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全面总结。内涵价值法具有的多种假设和易变性使它不仅是一种估值方法,而更像一门艺术。但这并不是说它不适合用来估值,作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估值方法,它仍是评估保险公司价值的有力武器。
F. 请问成为精算师是要学什么专业成为股票分析师呢
首先,精算师是通过考试和工作经验获得的,学校里只有精算相关专业,考试还是要自己准备的。
其次,各个学校的精算专业的名字也不统一,所在院系也不一致,有的在保险下(金融学院),有的在数学系里,有的在统计系里。
最后,要想成为精算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数学统计基础,然后对保险要掌握,还要了解财务、投资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学校是不能成为精算师的,要做好长期学习、考试的准备。
补充:由于不明白你是要报本科还是要考研或读博,所以没有办法给更加详细的说明,泛泛而谈,不管考哪个,选择学校很重要,选择学科背景好的学校,对你将来在行业中发展很有帮助。
祝:选择到满意的专业,并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顺风顺水!
G. 关于股票派息以后的股价
持股超来过1个月或一年自10%。一个月以内是20%。你看下你的持有时间。我觉得你的税率可能算错了。股价差1毛多算下来可不少钱呢?你在认真看一下公司的公告,然后在算一遍。显示的价格都是精算师计算的,应该不会错。
H. 精算策略股票软件怎么样
软件这块的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不然的话大家都会去赚钱了啊
I. 大智慧里怎么看个股的涨跌
民间股神殷保华的操盘绝技
股市是淘金者的乐园,更是一个看不见刀枪炮火的战场。既然是战场,就要懂战略和战术,还要有与敌搏杀的过硬本领。记者在一个多月的采访时间里,发现殷保华有许多“独门暗器”。他当过兵,性格豪爽,不藏不掖,有些记者听不明白,他还亲自写出来,绘出图来给记者展示。
A.“老庄线”:捕捉中级黑马的一根“魔杖”
殷保华在股市鏖战的10年历程中,*他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打了不少漂亮仗,但能让他铭刻在心的,当属连抓“小飞”6个涨停板的操作。虽然当时他的资金不多,操作这只股票也仅仅只买了区区200股,但这次操作给予他的启迪一直延续至今。
那还是7年前发生的事。当时,殷保华正在潜心研究技术分析,他的一套东西正渐成雏形。1998年9月7日那天,他一开盘就关注着他看中的飞乐音响。果然,小飞这天真有不俗的表现,突破了他技术分析中设置的一条十分重视的 “老庄线”,即140天移动平均线。第二天9月8日,当小飞回调到这根线时,殷保华果断下单买进。没想到,他的这次操作会让他激动好多天,甚至几年后谈起这次操作,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小飞自他买进后,连拉了6个涨停板,使他狠狠地赚了一票。采访中,殷保华激动地对记者说:“这次操作不能单以赚钱多少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它向我证明了几点:一是在股市真得可以获大利;二是只要掌握了一定技术,就会逐渐从操作的盲目性走向自由王国的彼岸;三是发现‘老庄线’的神奇作用,它可说是捕捉黑马尤其是中级大黑马的一把‘魔尺’,一根‘魔杖’。
B.“工作线”:掌控股市“上班”、“下班”的“司令官”
这是殷保华多年来专用的一条股市“工作线”。
殷保华说:“所谓‘工作线’,顾名思义,就是工作线上‘上班工作’,工作线下就下班休息’。虽然简单,但它非常之绝妙管用,可以说它是掌控股市操作的一个‘司令官’,它能让你在第一时间进入股市和退出股市,躲开风险,尽享盈利的快乐。”
殷保华说:“不论是大盘还是个股,只要站在“工作线”上你就大胆在阴线买入持股,便可轻松赚钱。”
采访中,他让记者在电脑上随意挑一只股作验证,记者打出了兰花科创的走势图。用殷保华设定的工作线一看,果然,在工作线的线上阴线买入后,该股就毫不懈怠地开始“积极工作”,一口气将股价拉了个翻番。
上海的投资者都记得,股市低迷的日子,殷保华在上海许多影剧院作报告,常听他说这样一句话:“大盘和个股只要是在工作线下,大家就停止‘工作’,有钱请到香港去,没钱请跑乡下去!”一再呼吁大家远离股市,好好地去“白相白相”。而在2005年7月25日,他却发表文章,呼吁大家“尽快返回到证券公司‘上班’”,因为股指短线突破了“工作线”,不能再在局外“贪玩”了。果然,只用了八周时间,股市就上涨了200点。
C. 战胜自我,K线图形倒看
从散户成长过来的殷保华,非常熟知散户的最大人性弱点就是喜欢追涨杀跌,这是他们在股市惨遭失败的主要原因。既然有这一习惯,又一时难改,殷保华就为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操作时把K线图倒过来分析。这样做,你仍按你习惯的追涨杀跌的心态去操作,而最终结局却会令你喜出望外:你会以一改过去的追在山巅上,杀在地板下,而变成杀在最头部,追在最低处。这样在盈利几次后,你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把人性追涨杀跌的“劣性”改掉而恢复自我。
从上面的反视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你在“杀跌点”上杀跌抛出,实盘中将是卖了一个高点;而如果在“追涨点”上去追进买入,正好会买到一个最低价。
殷保华说;“股市中要战胜市场,首先要战胜自己,这是在股市致胜的最主要的一个要素。K线图形倒看,只是帮助投资者‘改邪归正’的一个分析技巧罢了。”
D. 布林线口,巧判涨跌
这是利用布林线口的“变化”,来判断后市涨跌的一种技巧。
指标设置:20日布林线。
判断方法:当一波行情结束后,开口后的布林线会逐步“收口”。而收口处,则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变盘处。一旦收口时K线先去碰下轨,后市上涨可能性极高,那你就买。而一旦K线先去碰收口处的上轨,后市最多涨两周,而大跌也就在后面了。
实战案例:下图是ST兴业(600603)的一段走势图。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股价在收口变盘处先去碰下轨,后市产生了一波涨势。
E. 神奇公式,精算理论涨跌幅
殷保华在实战中,经常用一种简单而神奇的公式,精算出大盘和个股的理论涨跌幅,且准确率奇高。
他说:“其实,这是应用江恩法则的1/2理论来测算后市的阶段性反弹高度和下跌底部。用这种方法测算大盘和个股的涨跌幅,方法简单实用。”
⑴ 测算反弹的理论高度。
方法是用最高点减去最低点再除以2,然后再加上最低点,即为最后的反弹理论高度。
其计算公式可表述为:X(理论涨幅)= D(最低点或最低价)+[H(最高点或最高价)—D(最低点或最低价)]÷2。
实例:2004年大盘反弹高度1776点的计算:
X(大盘反弹高度)= 1307点+[ 2245点(最高点)—1307(最低点)]÷2=1776点。
通过计算,2004年的理论反弹高度应为1176点。而2004年4月6日的最高日收盘点位实际为1777点,仅与计算结果差一个点,其精确程度,显而易见。
当时殷保华曾提前数周在媒体上提醒“1776点的压力值得重视”。结果,实际走势与其预测仅仅差一个点,后市便一路暴跌14个月直至998点。当时,由于很多股民迷信基本面,根本听不进殷保华当时的劝告,而持股不抛, 结果14个月中被大盘跌的血本无归。
⑵ 下跌低点的测算。
殷保华说:“这是低位买入股票的一种好方法。据此来买股票,一般可买到安全的最低价区。”
其计算方法是用前期明显高点减前期明显反弹低点二次,负数为多少,就是它的理论跌幅的最低点或最低价。
用公式表示为:X(买入价)= H(前期高点)—低点—低点
实例1:低点买入中国联通(600050)
时间:2002年11月。
中国联通2002年上市后,在2002年的11月5日有一个明显的高点3.09元,后下跌到11月27日最低价为2.85元。这时反弹留下了一个低点。后来,该股在12月26日再度跌破2.85的低点,此时一个买进公式成立:用最高收盘3.09元减去前期低点2.85的余数再减一次2.85得数为负2.61元。那么,你就在2.61元处加上3分钱全线满仓,实际联通跌到2.62元后,于2003年1月7日拉出阳线,8日接近涨停后一路拉升至5.36元,净赚204.5%。当时,殷保华全线在2.62至2.67元处满仓,并通知了他圈内朋友,一举成功。(见下图)
实例2:买入招商银行(600036)
操作时间:2002年5月30日。
买入价格:8.52元。
计算方法:2002年4月9日该股上市当天股价最高价为10.88元,4月24日破位下行,当天最低价为9.70元。之后构筑一个小平台整理。计算它的理论跌幅,就是用10.88元—9.70元—9.70 元= —8.52元。把负号去掉,它的绝对值8.52元就是理论跌幅的最低点,也就是最佳买点,该股实际运行结果与预测分毫不差。
F. 脚踏头涨,头顶尾跌
这是判断大盘和个股是否能涨或跌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技巧。脚踏头涨和头顶尾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⑴ 脚踏头涨。是讲一只股票在上升途中回调时,一般总要回调到前面的高点。这就形成了一只“脚”从上面踩到前期高点的这个“头”上。这即是这只股票在上升途中回调的极限,此时买进,必定大涨。
此种形态的例子很多,仍拿广电电子来说,每次上涨回调到前期的头部后,后市都会有一定的涨幅。不论是短周期还是长周期,都存在这种现象。如月K线上1999年12月30日的脚,正好踏在前期1998年6月30日的头上,买入后便可轻松盈利(见下图)。
再拿上证指数为例。1993年4月30日上证指数月K线中的收盘为1358点(下图中的A点),而1999年12月30日收盘为1366点(下图中的D点),正好踏在1993年4月的“头”上(仅差8个点),之后一路拉升了879点。而2002年12月31日收盘1357点(下图中的E点)也正好踩在1993年4月30日1358点(只差了1点),之后大涨300点(见下图)。
⑵ 头顶尾跌。当大盘或个股在下跌途中,一旦跌破了前期的一个低点,那么,前期的这个低点便成为后市的一个压力点了。此后的反弹只要上升的“头”顶到这个“尾”,往往就会跌。
仍拿上证指数的月K线为例。2004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破1300点后下行,此后,此点便成了后市的压力点。2005年2月28日当上证指数的月K线反抽到1300点这个“尾”后,就开始大幅下跌至1000点。特别是深证指数,2005年的大反弹每次向上反抽深证历史上的三个周K线大底:2003年9月30日3054.89点(图中A点)、2004年9月10日3059.29点(图中B点)、2005年1月7日3035.59点(图中C点)后就掉头向下(见下图)。
G.如何捕捉“天量”中的机会
殷保华在给股民讲课时说:放天量是股市中的一个致命杀手,它往往是主力出货的最主要的象征。所以,遇到天量首要的是先逃命出局观望。但世上的事情也都不是绝对的,有时一些股票放出天量,照涨不误。那么,该如何分辨哪些天量可以跟进,又如何去把握放天量之中的机会呢?
他讲了这样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天量那天(或那周、那月)K线的收盘价和最高价处画两根平线,若后市在这根线下运行,则不要轻举妄动。因为天量的风险极大,一定要等股指和股价有效突破该线数日或数周再回调到该线时方可果断介入。
实战案例:打开上海汽车(600104)的K线走势图,会发现在2003年1月14日该股放出了单日天量。在这根天量所对应的最高股价5.30元(a)和收盘价5.07元(b)处画二根平行线,便可一目了然。
四天后,该股打到5.09元处,这时,你可加几分钱买一点,但不能满仓。等到7月24日收盘有效突破天量最高价5.30元后,你应该在后面几次碰5.30元处逐步进仓。所以,我们跟庄者只有看到这根量被股价踩在脚下了,基本上才能够确定这根天量才是拉高快速建仓的量,才能去“乘轿子”,否则,就不必去冒这个天量险(见下图)。
同样,大盘在2005年的8月放出了一根天量。那么如何判断后市是涨还是跌?操作方法可按样画葫芦,照上海汽车的方法去做,在8月份的月收盘1162点处及最高点1201点处画二根平行线,若后市能真正地翻上这根线,才能谨慎介入,否则只能观望休息。尤其是大资金操作更要慎重。翻不上去决不能轻易做多,要时刻牢记我们是跟庄者,千万不要以赌的方法去买卖股票。
H.5分钟EXPMA通道之上,巧买新股
在殷保华的操盘技艺中,还有一个对新股的操作技巧令人赞叹。每次新股上市,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他都能测算得比较精确。但是,他说:过去用总申购资金来计算开盘价和开盘价的定位就可马上操作,而现在这个方法被配售打乱了,筹码无法集中在某些大机构手中,要达到精确计算就比较难了。但是,还是有两种方法,对新股操作很有效。
第一种是超短线操作法:这种方法是在新股开盘后不要急于做任何操作,而是看第二个5分钟K线是否在EXPMA(平滑移动平均线)线的上方,如不在上方,不要买而是先卖。如果在EXPMA之上,则实施阴线买入,这是超短线买新股的方法。
第二种是日线中的短线买卖法,也可先用EXPMA的线上阴线买,线下阳线抛的理论。只不过要加一个1/2的理论涨跌幅计算。这在前面已讲过,不再赘述。
拨开迷雾,揭开庄家做盘秘密
在激烈博弈的股市沙场上,博弈的一方是中小散户,另一方则是主力庄家。然而,每一次的博弈结果都是以中小散户的惨烈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在这个博弈的市场上中小投资者老是赔钱?失败的老是他们?症结到底在哪?”采访中,记者曾不止一次就这一问题向殷保华老师讨教。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小散户太不了解对手”。殷保华回答说:“常言说,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中小散户对主力如何做盘、如何欺骗他们的种种手法和伎俩知之甚少,无疑便成了最大的牺牲者了。”
J. 我是长江证券的客户我的股票在成本价是38.181元时买入500股,在市价36.30时卖出200股,成本价却变成39.509
抄股票在成本价是38.181元时买入500股,在市价36.30时卖出200股,成本价却变成39.509,是因为股票亏本卖出,亏损部分计入成本,所以成本提高了。
成本价是指在证券成交价基础上加上相关费用之后的价格。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或偏好,成本价有四种计算方法:买入均价、持仓成本、保本价、摊薄持仓成本价。
成本价的盈亏金额计算方法计算公式:
盈亏金额=(市值-卖出费用+累计卖出清算金额+当日卖出清算金额)-(累计买入清算金额+当日买入清算金额)
注:(1)市值=按最新价*证券余额;
(2)卖出费率按精算模式取后台设置最高费率计算;
(3)如存在托管转入的股份,计算累计买入清算金额时,该部分以转入当日收盘价零费率计入;
(4)盈亏计算,与客户的成本类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