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盘点一下中国股市的成长历程、及大事记
中国股市大事记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股市开放,上证综指从99.98点一直上涨到1992年5月25日的1429.01点,涨幅达1329.30%。
1992年11月17日,上海联农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上证综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此后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综指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综指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1995年5月18日,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出现三天井喷行情。
1996年1月22日,上证综指低至514.16点,此时民间认为宏观调控即将结束。
1996年5月2日,央行首次降息。此轮行情至1996年12月11日,上证社指从516.46点涨至1258.69点,涨幅143.71%。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引起市场暴跌。上证综指由1200点附近下跌至865.58点。此后一路上扬,最高至1997年5月12日的1510.18点,涨幅74.47%。
1999年5月19日,行情井喷。上证综指由18日的1059.87点到1999年6月30日1756.18点,涨幅65.70%。
此后持续了两年大牛市。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
2001年6月26日,国有股减持公司浮出水面。上证综指由14日最高的2245.43点下跌至2002年1月22日的1348.79点,跌幅39.93%。
2004年1月31日,“国九条”发布,短暂行情持续到2004年4月9日最高1778.22点。
2005年4月29日,股改试点工作启动。
2005年6月6日,沪市跌破千点。
2005年下半年,新《证券法》出台,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出台,权证重返市场。
2006年,中国股市告别了漫漫“熊”途,开始步入良性循环。期间,上证综指从1月4日的1163点起步,之后几乎是以单边上行之势稳步攀升。
2006年1月5日,五部委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投资者对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后新上市公司两类对象进行战略投资,可以采取有条件的定向发行和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2006年1月5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遵照《办法》实施股权激励。
2006年5月1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这标志着“新老划断”全面启动。
2006年6月8日,沪深股市单边暴跌,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跌幅分别为5.33%和4.64%,均创下2002年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纪录。
2006年6月19日,中工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块上市,标志着“全流通”大幕正式拉开,“股权分置”“一股独大”这一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顽疾,从此成为历史。
2006年7月5日,国内资本市场的“航母”级公司——中国银行正式登陆A股市场。
2006年9月18日, 受A、B股并轨传闻的影响,沪深B股暴涨。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A股H股分别在上海、香港两地挂牌上市。
2006年11月20日,上证综指收盘报2017.28,为2001年7月27日以来的收盘新高。人民币升值和股改实施是促使股市由熊转牛的两大重要因素。
2006年12月6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959亿元,创中国股市有史以来单日成交量之最。
2006年12月29日,上证综指以距2700点仅一步之遥的2698.90点创出新高。按照12月29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沪市和深市的全年涨幅各达到130.4%和132.3%。伴随股指的持续上行,截至2006年12月28日,沪深市场总市值分别达到68714亿元和173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5%和85.5%。
2007年1月4日,中国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刊出《致股指期货投资者的一封信》。该信指出,自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待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中国将正式开展股指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产品的推出将意味着我国股市有了“做空机制”,这将是我国股市交易制度上的重大变化。
以后,沪深两市步入大牛市。
⑵ 2016年1月中国股市下跌多少
2016年元月中国股市下跌百分之十八
股市现在牛市已经过了,投资者纷纷转战原油市场内
不妨可以考虑容目前投资市场比较热门的现货原油投资,
现在做现货原油的很多主要是有一定的优势,做空做多都可以盈利,比较灵活,全天都可以交易,
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与任何股票和期货市场相比,现货交易市场更加稳定,更加安全,
另外,任何地区性股票市场都有可能被认为操纵,但原油市场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全球性的投资市场,
全球一样的投资对象,一致的价格,现实中还没有哪一个机构具有可以操纵的实力,投资者也就获得了很大的投资保障。
至于赚钱与否,需要掌握正确方法,掌握了就好做,没掌握肯定就不好做了,收益还是蛮好的。
⑶ 2017年股市跟踪关注的关键事件有哪些
2017年在人民币持续贬值、IPO加速、养老金入市、供给侧改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我们需要关注的关键:
一是结构性行情能否演变为趋势性行情。我们的股市从来不缺结构性机会,但操作难度很大,散户能够连续做成功的人不多,常常可能是赚一次亏几次,所以,大家真正赚钱还是在趋势性机会里,毕竟,一轮大的上涨行情,90%以上的股票都会跟随上行。倘若明年经济L型底构筑成功,国家战略又需要健康的慢牛行情,加上社保、养老金入市,沪港通、深港通助推,出现向上的趋势性行情也是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明年的股市哪怕开年不利,大家也不能完全放弃,或许行情就会在绝望中开始呢。
二是板块的选择是押大还是押小。从年线的技术走势来观察,大盘权重股指的走势明显好于中小创股指的走势,这也符合稳定市场走向慢牛的需要。但二八跷跷板行情历来是散户的鸡肋,不可能两头都去押,怎么办?个人倒以为,无论明年指数如何走,上半年如果中小创继续不能放量形成热点,适当押大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其一大盘股向来跌得缓慢,其市值用来申购新股,在新股不败的环境下,只需中一个签就挽回损失。其二央企巨无霸明年合并重组力度可能会加大,炒央企大盘股政策风险较少,一旦央企重组掀起巨浪,押大就可能赚得盆满钵满。其三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很可能在明年催生新的行情,押大的盈利机遇显然不小。当然如果重组政策有所变化,中小创跌到合理估值区间,或许年中尤其下半年押小也可能碰到中小创、重组股卷土重来的机遇。
三是宏观调控与改革是机遇还是陷阱。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必然带来宏观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这些对明年的股市影响值得深思。比较大的方面有,“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对房地产板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会不会引发转型前的最后疯狂,抑或变成整体沉沦?持有和买入这类股票的投资者必须瞪大眼睛。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资金供应有多大的影响,通胀预期的增强会不会引发资源性板块股票、周期性股票的重新活跃与走强?还有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会不会重新提上议程,当每周发行8到10只新股成为常态后,注册制对市场打压的心理作用是不是会削弱,甚至变成利空出尽是利好?还有A股如果有机会加入MSCI指数对大盘和个股有什么影响?这些改革与调控变量里面肯定充满机遇与陷阱,需要我们散户根据当时的市场动向及时做出选择。
四是黑天鹅事件与资本市场政策变化影响。今年英国脱欧、美国总统选举和并购重组政策收紧、险资举牌的整治以及对连续上涨股票的特停等,对股市走势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导致行情发生动荡甚至转折,明年此类事件估计依然会继续发生,普通投资者一定要保持警惕,严格控制仓位,在趋势性行情没有形成之前千万不要满仓。当然,如果明年有指数破今年新低、成交量大幅萎缩的情况出现,一旦市场出现转折信号,则满仓操作也属必然。
⑷ 2017年1月6号沪深股市排名前20的股票有哪些
冲天牛为您解答:
望采纳!!
⑸ 每年1月几号股票大跌
你不感觉股市四干多股票,除了几百支在涨,其他三干多股票天天股灾吗?股票大跌一直在进行中。
⑹ 每年一月份中国股市哪个板块行情好
我觉得是行情好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的,和月份没有太大的关系吧,建议再多分析一下。
⑺ 股市涨幅排行榜1月17日
在你的看盘软件输入.403回车到区间涨跌幅排行榜,设定区间为一月七日到一月七日,确定,不到一分钟就统计出来了。
⑻ 17年股市已经炒作的热点题材有哪些
2017年中国股市已经炒作的热点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一是“一带一路”概念股票;二是量子通信概念股票;三是智能概念股票;四是京津冀地区一体化概念;五是大亚丁湾概念;六是雄安特区概念股;七是上海自贸区概念;八是共享单车、自动驾驶概念。
⑼ 2017年1月股市有什么不利消息
大哥,现在都在躲避股灾了,你还敢在炒股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美国新总统上任,对中国也超级不利,你还是赶紧跑路吧,现在大家都在玩 微信云微盘 了。还炒股,去年还亏的不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