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股市大盘长成这个样子珀莱雅变成狗
您好,这个就要对比一下之前的走势了,现在长得比如说银行、有色这些,都是些周期股,另外估值非常低,去年以及今年走的比较好的医药,属于防御性的,其实目前的估值偏高,所以最近也是有所回调。
在牛市就是消灭一切低估值。
可以查看我的帅气签名!
望采纳!
Ⅱ 对股票的总结
炒股好比你在年后买了一袋大蒜2元钱,现在把这袋大蒜卖了200元钱道理一样。炒股就是用钱通过证券市场对股票的买入、卖出对股价差额实现套利的行为。简单来说,资金的供求决定着股票的价格,买的人多价格就涨,卖的人多价格就跌。大量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致使股票价格波动,涨涨跌跌不断重复,这就是所说的“炒股”,投资者就是要把握这些股票的价格波动,顺势而为,踏准节奏做买卖,就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牟利的行为。
人的心理因素在股市操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时刻都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好的炒股心态,就是最好的股票软件。其他的只是参考而已。总而言之,股市中有一句话说的好“多头空头都能赚钱,唯有贪心不能赚钱”把握股市的节奏和股票涨跌的尺度尤为重要。 关于股票价格波动原因的分析,(一)利率因素,利率和股票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上升时,市场资金趋于紧张,公司的筹资成本增加,盈利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后,人们倾向于选择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这就使得投入股市的资金减少。这两方面的影响都会是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当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上升。
(二)汇率因素,由于本国货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本国货币的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而汇率的变化对股价的影响表现如下方面:(1)若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销往海外市场,公司的原料不依赖与进口,则当本国货币升值时, 将不利与公司产品的销售,而公司的原材料成本不变,因此,公司的盈利下降,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当本国货币贬值,将使股票价格上升。
(2)若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市场,公司的原材料依赖于进口,则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对公司产品的销售影响不大。而公司的原料成本下降,因此公司的盈利上升,股票价格上升,反之,但本国货币贬值时 ,将使股票下跌。
(3)如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市场,公司的原料不依赖与进口,则汇率的变化对公司的产品的销售及公司原料成本影响不大,此时股票价格基本保持不变。
(4)若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销往海外市场,公司的原料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则汇率的变化,是公示的盈利基本保持不变,股票价格也基本不变。
(三)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他常与通货膨胀率,利率,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等联系在一起。当国家增加货币供给量时,是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标志,通常会带动股价的上升,反之,当减少货币供给量时,将带来股价下跌。
(四)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会使相关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或下跌。此外,国内重大的政治事件和重要领导人的讲话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五)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其股票价格会被推高,而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股票价格会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下降。
(六)国家对股市的调控政策,在我国,国家对股市的调控政策会对股市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调高或调低印花税等。
(七)平行市场的发展,平行市场是指和股票市场相平行的其他市场,如债券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平行发展的速度也会对股市的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关闭国债期货市场,国债期货市场的资金回流到股票市场使股市上涨。
(八)投资人的心理因素。投资人在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后产生心理状态改变,往往导致情绪波动,判断失误,做出盲目追随大户、狂抛抢购行为,这往往也是引起股价狂跌暴涨的重要因素。
宏观分析的基本思路(九)行业因素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更,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新兴行业引来的冲击等,以及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经营业绩,经营状况,资金组合的改变及领导层人事变动等都会影响相关股票的价格。 对股票的认识,和了解。
股票是有价证券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是有价证券的一种形式。股票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是一种有价证券,是一种要式证券,是一种证权证券,是一种资本证券,是一种综合权利证券。他具有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永久性,参与性,波动性。
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分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得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过转让收回其投资,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资分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承担风险,分享收益。 1.股票概念
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2.股票特征
股票投资是一种没有期限的长期投资。股票一经买入,只要股票发行公司存在,任何股票持有者都不能退股,即不能向股票发行公司要求抽回本金。同样,股票持有者的股东身份和股东权益就不能改变,但他可以通过股票交易市场将股票卖出,使股份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收回自己原来的投资。
3.股票作用
(1)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因而容易吸收投资大众的储蓄资金,扩大了筹资的来源。
(2)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的股权就分散在千千万万个大小不一的投资者手中,这种股权分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数股东单独支配的危险,赋予公司更大的经营自由度。4.股票面值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发行的股票票面上标明的票面金额,它以元/股为单位,其作用是用来表明每一张股票所包含的资本数额。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为壹元,即每股一元。股票面值的作用之一是表明股票的认购者在股份公司的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作为确定股东权利的依据。如某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1,000,000元,则持有一股股票就表示在该公司占有的股份为1/1,000,000。第二个作用就是在首次发行股票时,将股票的面值作为发行定价的一个依据。一般来说,股票的发行价格都会高于其面值。当股票进入流通市场后,股票的面值就与股票的价格没有什么关系了。股民爱将股价炒到多高,它就有多高。
5.股票净值
股票的净值又称为帐面价值,也称为每股净资产,是用会计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其计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净资产(包括注册资金、各种公积金、累积盈余等,不包括债务)除以总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净值。股份公司的帐面价值越高,则股东实际拥有的资产就越多。由于帐面价值是财务统计、计算的结果,数据较精确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资者评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实力的的重要依据之一。股民应注意上市公司的这一数据。
6.股票发行价
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
7.股票市价
股票的市价,是指股票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达成的成交价,通常所指的股票价格就是指市价。股票的市价直接反映着股票市场的行情,是股民购买股票的依据。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的市价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一价格又称为股票行市。
8.股票清算价格
股票的清算价格是指一旦股份公司破产或倒闭后进行清算时,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从理论上讲,股票的每股清算价格应与股票的帐面价值相一致,但企业在破产清算时,其财产价值是以实际的销售价格来计算的,而在进行财产处置时,其售价一般都会低于实际价值。所以股票的清算价格就会与股票的净值不相一致。股票的清算价格只是在股份公司因破产或其他原因丧失法人资格而进行清算时才被作为确定股票价格的依据,在股票的发行和流通过程中没有意义。
Ⅲ 谁能总结一下过去5年的中国股市
在这五年中,投资者大都伤痕累累,去年曾出现推倒重来的言论,这说明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已经失去了信心,亏了证券会推出了股改的方案,才真正挽救了中国股市和广大股民。
Ⅳ 为什么可以看k线分析行情股市遵循看以前断未来的规律吗又不是一个人的性格或是
分析k线是很多方法中的一种,如果你对过去不了解,怎么能预测未来呢?
当然,有了k线分析之后,在实战中不能死搬硬套,市场永远不会走出一模一样的行情来给你轻轻松松赚钱
Ⅳ 总结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探究牛熊转换背后的原因
牛熊转换背后推动好的原因是政府政策这只无形的大手的波动。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这就是原因。
Ⅵ 2011年中国股市分析与总结
我得到以下总结:
1、股市投资是错误的,股市只能适合投机:2011年的个股很多都不存在主力洗盘等环节,而是疯狂的短线获利了结。所以,2012年的投资者必须要学会兔子操盘模式,来去匆匆!
2、IPO成为了2011的最大祸害:2012甚至往后问题会更严重,这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牺牲的是股民的利益,股民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最有力马夫。
3、2011年其他问题:政府方面,不能保证中小投资者利益,个人方面,过度依赖政府,幻想过多,没能看清市场的本质,所以,还是那句话:2012年你尽可能只参与超跌行情,反弹不会长久,见好就收为上策。
Ⅶ 2015 7月股票行情总结
神奇的中国股市。。。
日内上千跌停
日内上千涨停
日内跌停到涨停
日内涨停到跌停
大半股票停牌
一周内近半数股票市值减少一半以上
Ⅷ 高分寻找一篇关于股市历年规律的文章。
兄弟 你要的应该是这个吧
《16年K线揭示中国牛熊规律》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截止2007年5月14日,中国股市创下4081点的历史最高记录。其间,中国股市已经历了四轮半牛熊交替。16年的历史,16年的轨迹,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视的“中国特色”。
16年历史经验总结起来看,中国股市牛熊交替的基本规则大体如斯:如果涨得快,一定跌得更快;如果涨得陡,一定跌得更陡;如果涨得猛,一定跌得更猛;如果一波三折地涨,它就会一波三折地跌。
16年来上证综指日K线图全景
本文划分每一轮牛熊周期的标志:熊市的底部目标一般都会跌去牛市峰值的50%以上,否则,本文不算入一个牛熊轮回。
1.第一轮牛熊更替: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牛熊更替: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牛熊更替: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4.第四轮牛熊更替: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200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
5.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至今的历史最高记录4081点。
本轮行情的主要特点是:来势凶猛、涨得快、涨得陡,除1500——1750点区域作过较为充分的整理外,其他点位区间几乎拒绝了一切调整,尤其是自2000点以来,股市更是拒绝了任何调整的要求和机会,它在向3000点和4000点进发的途中几乎是毫不喘息、不知疲倦地往前冲,它似乎要将前四年的下跌在一夜之间报复性地补偿回来。
因此,自2000点以来,中国股市开始不断地加重泡沫化的成份和比重,“凡新必炒”、“必跌必抢”,进而演变为“凡买必涨”、“凡买必赚”。由于股市的极度疯狂以及“天上掉馅饼”的财富效应,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大批新股民抢入股市,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上课时间炒股成风,上班一族请假在家专心炒股,更有职员炒掉老板炒股票,当然,也有一些公司老板关掉自己的企业专心炒股,也有人高利贷炒股,或是卖房炒股,以及借用房贷名义炒股,甚至出现盗用银行公款炒股,至此,“全民谈股”与“全民炒股”的格局业已形成。当大盘累计上涨300%之后,沪深A股已有超过80%的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50倍。
目前的股市,是上?是下?仍是一个谜。然而,无论大盘走多远、涨多高,熊牛交替仍是股市永恒不变的法则,“大牛”后的“大熊”终将再次考验中国股市投资理性之所在。笔者曾经预言,若有朝一日,中国股市能真正站稳1500点之上,而不再重返1500点之下,只有到那时,中国股市才叫“长大”、“成器”。
Ⅸ 09年中国股市总结
一、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四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并有效实施“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保八目标顺利实现。此政策利好催生了股市今年前七个月的单边上扬走势,沪市股指于7月23日实现自去年最低点1664点的翻倍目标,深市股指则于6月18日实现自去年5577点的翻倍目标.
二、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密集出台。从2009年1月中旬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密集出台。此利好政策将长期助推中国股市未来发展。
三、作为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重要内容,家电、汽车下乡拉动农村购买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大规模启动,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此利好政策将长期助推中国股市未来发展。
四、11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与12月上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会议明确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依旧,“调结构、促消费”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此利好奠定了2010年股市将长足进步的基础。
五、沪市于 7月23日、深市于6月18日成功实现自去年最低点1664点和5577点的翻倍目标。沪市创出年内高点3478点,深市创出年内高点14096点。沪市全年涨幅为72.53%,深市全年涨幅为104.92%,两市涨幅差32.39%。(先以12月25日收盘点位计)
六、创业板经十年酝酿和充分准备,于10月23日正式开市,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体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06%。第二批八家上市公司于12月24日集体上市,平均涨幅为45%。截至12月25日,创业板36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03倍,总市值为1574.49亿元,总流通市值为292.07亿元,分别为主板市场的1/137和1/471。
七、1、2009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十分活跃,数据显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内推出或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达到3330亿元。2、暂停了9个月之久的新股IPO紧锣密鼓的展开,加上增发和配股再融资,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规模有望突破45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证券、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相继破发,赶着末班车上市的中国北车因其发行市盈率已高达49倍,破发风险较大。
八、12月中央一系列楼市新政密集出台,其中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四条”,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5部委发出通知,要求实施“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的规定,政策“重拳”目标明确,与之对应的股市中房地产板块连遭重挫,股市因此低调收官。
九、1、历经5年司法程序,“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人”杨彦明,于12月8日上午被执行死刑;2、证监会首次就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对个人开出过亿元的罚单,获此罚单者为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汪建中,事由: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个人在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影响,借向社会公众推荐股票之机,通过“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的手法操纵市场,非法获利1.25亿元,被处等额罚款,并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时北京首放被撤销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十、某类股评现象泛化,拷问着管理层与财经媒体监管和导向是否合规。作为中国股市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一个健康的股评界,需要管理层、财经媒体、股评家和广大投资者共同努力,以促进股评对广大投资者的正确指导,进而提高广大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并推动中国股市加快向成熟市场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