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尔集团的股权结构
海尔集团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占股41.07%,境内外投资者占股58.93%,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尔集团占股43.72%。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64%
海尔集团公司:17.59%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7.29%
GIC PRIVATE LIMITED:4.42%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9%
青岛海尔创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83%
KKR HOME INVESTMENT S.A R.L. :2.64%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1.66%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14%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0.99%
(1)丰乐种业股权结构分析扩展阅读
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30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知名白色家电品牌。
海尔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海尔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对内,打造节点闭环的动态网状组织,对外,构筑开放的平台,成为全球白电行业领先者和规则制定者,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领先者,创造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品牌。
② 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方法有哪些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认为企业业绩随资本结构优化而增加随后又回落的传统结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没有得到验证。由此可见单纯研究赍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将各行业面临的不同环境变数纳入实证研究范畴相当必要.因为行业特性决定了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同。导致各行业的融资偏好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绩效;不同时间段环境波动的不一致。对各行业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许多研究者指出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有密切的关系。譬如,许小年(1997)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国有控股比例越高的公司.绩效越差;法人股比例越高的公司,绩效越好;个人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基本无关。
随着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比例的增加,达到50%后,发现国有企业对干效率有明显的负作用.民营企业对于效率则有正面的作用。
产权改革的影响与行业的竞争程度是紧密相关的。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不同.其公司业绩、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也不同。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东的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在经营上更具灵活性,公司冶理的效力更高,其高级管理层也面临更多的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监督和激励。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现有的大量研究都涉及到产权与竞争对公司效率的影响问题.而在产权和公司冶理对效率的相对影响方面,目前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尤其是有关不同产权主体与治理机制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更少
即使是在国有产权的情况下,将管理层报酬与公司绩效进行挂钩(这是一个主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会提高公司的生产率。
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要受劳务市场的约束。
我们试图通过将所有的三个重要变量——竞争、产权与公司治理。都引入到相关的分析之中。以弥补文献中的这种不足。我们估算了三种因素对效率的相对重要性.同时也考察了它们的相互作用。通过将相互作用项引入到我们的回归分析中,我们可以对三种因素间存在的替代性或互补性程度到底如何的问题做出回答。另外,我们特别对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考祭,以探究其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换言之.我们试图探究以下问题: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面I临更多的冶理障碍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国有企业在哪些公司治理机制方面落后于民营企业?我们的研究是在中国经济进行民营化变迁的背景下进行的。众所周知.自1978年中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至今.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大量国有企业已经从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企业改制为产权结构更加分散的公司.民营产业从无到有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超过整个经济总量的一半,
“今天,中国GDP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由非国有部门创造的.将近一半是由国内民营企业创造的。”)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人中国市场。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变迁历程为我们探讨效率问题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机构股东会对公司价值产生重大的正面效应;后文则发现在公司价值与政府产权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的U型关系。)
二、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外关于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股权的分散使得无持股的管理者与股东利益发生冲突.从而使企业价值在这种内耗中不可能最优化。
企业价值取决于内部股东所持股份比例.而且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关系。
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法人股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好;国有股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差;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基本无关。
不同类型的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的作用是状态依存的.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对企业业绩的正面影响取决于行业的竞争性。在提高行业竞争性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减少国有股比例,提高法人股和流通股的比例,将能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具体的最优股权结构是无法准确计算出来的。
第一.因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人为粉饰的痕迹比较明显.这就导致了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可信度不高;
第二.我国的宏观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上市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变数很大.用混合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具有很大的变动性;
第三,行业环境差别很大.竞争性领域和垄断性领域获得的政府政策倾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分行业的股权结构最优化研究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笼统地断言国有股减持是不明智的。所以.对股权结构最优化的研究应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将行业特性和国有股作为交叉变量来分析股权结构最优区间才具有积极意义。
③ 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应该找什么数据呢
F10里股东一栏。
④ 万科最新股权结构变化图,分析万科现在什么情况
万科股权之争的剧情可谓跌宕起伏,一次又一次震惊整个财经圈,期间各种剧情的峰回路转更是让“吃瓜”群众跌破眼球。万科A自昨日复牌以来,已经连续2个跌停。昨日被631万手大单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而今天再次一字跌停,被700万收卖单死死压在跌停板上。“700多万手大单,心都在滴血啊!”面对万科A的复牌,尽管早有预期,但持股小散仍然难以接受怨声载道。
至少2个板,是本人预料之中的。万科A首个跌停,市值蒸发近300亿,除了持股小散心碎了一地之外,宝能也不好过。
昨晚,万科内斗又现新剧情:万科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刘元生站出来打破僵局,力挺王石为首的管理层。刘元生向证监会等7部门发举报信,质疑华润宝能的关系,怀疑华润宝能就是一伙的。对此,而华润方面认为刘元生举报涉嫌造谣中伤,将采取法律行动。此外,华润方面在万科A复牌当天还再度向公司管理层发难,真是错综复杂。
在万科复牌这场大戏中,最引人瞩目无疑是万科将会有几个跌停,而动用高杠杆比率在二级市场买入大量万科股票的宝能系到底会不会因此爆仓,则是焦点之最。
按照此前万科披露的数据,宝能的持仓成本应该在15.3元—15.5元左右,而据万科相关人士透露,“算上宝能的融资成本等因素,其持股成本应该在17元左右”。
这意味着如果万科出现连续3个跌停(3个跌停后万科A股价为17.8元/股),那么宝能将会面临资金上的压力。宝能在万科停牌的几个月时间里,应该是准备充足的资金。不排除在连续几个跌停后,宝能继续低位增持万科A的可能。万科的股价应该也不至于出现4个跌停的情况,H股的大涨其实已经给出了不少信号,其爆仓的可能性不大,宝能要自救,宝能有可能趁股价跌下来再加仓,估计明天撬开板了。
今日是复盘第二天,今天趋势一直到尾盘,600多万手封单吃掉了100多万手,尾盘剩下了500万手多一个零头!
无论如何,倘若明天万科跌停板打开,那么对于持有万科的基金而言,其赎回压力是最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拼命跑,大家别冲进去当接盘侠!若是不开板,大盘大概率继续维持强势,开板的话,建议逢高减仓。腾讯众创空间,一个去创业的平台。
⑤ 恒大的股权结构分析
恒大集团以足校球员资产加4亿元现金对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进行了增资。增资后俱乐部股权结构变更为恒大集团持股60%,阿里巴巴集团持股40%。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来看,相比原来的五五分成,恒大集团重回控股股东地位,恒大与阿里六四开的股权结构更为合理。如果从更长远来看,这样的股权改造或许是在为恒大俱乐部未来的上市铺路。
在去年阿里巴巴入股时,恒大俱乐部未来上市的设想就已经向外界公布。因为上市公司要求股东的数量应至少为2,因此恒大俱乐部引入阿里这个战略投资者应是上市的第一步。
因此,当时的五五分成的股权结构只是一个过渡性阶段的产物。此番调整股权结构,恒大俱乐部将更符合一个上市前公司的雏形。
另外,恒大集团以4亿现金和足校球员加起来增资成为控股60%的股东,恒大俱乐部的估值相比阿里入股时的24亿将有大幅度增加,注入资产为公司增值,这似乎也是上市前的常用手段。
恒大俱乐部的上市战略进行到什么阶段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目前来看,恒大淘宝俱乐部要想上市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要面临的,可能俱乐部以球员构成的流动资产多,而固定资产少的资产结构问题。因此,调整资产结构,增加俱乐部固定资产应该是该俱乐部未来的首要任务。
⑥ 股权结构会影响筹资决策吗
会。筹资决策分析:抄为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对筹资的途径、筹资的数量、筹资的时间、筹资的成本、筹资风险和筹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一个最优资金结构的分析判断过程。资决策所影响和改变的是企业的财务结构或资本. 腾讯众创空间的策略就是同时发展线上线下,更好的让大众认识到这个平台。股利决策分析:股利分配决策(Dividend distribution decision)是企业对有关股利分配事项的决策。企业取得的利润按照国家规定作相应的调整,依法交纳所得税后,才能对税后净利润进行分配。影响投资决策的首要问题一是负债融资引起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其二是负债融资对股东—经理人利益冲突的相机治理作用对企业投资行为经理人非理性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影响筹资决策的首要问题是股权结构与投资回报。股权结构确实影响了公司的筹资决策。影响股利决策的首要问题是股利分配的税收差异 最优控制问题 股利决策 资本利得税 企业 所得税 经营期 股东 权益资本
⑦ 宁波银行股权结构分析(包括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第二与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等)
持股数(万股) 占总股数 增减情况 股本性质
─────────────────────────────────────
1.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 39632.05 13.74% 未变 流通A股,流通受
ATION LIMITED(新加坡华侨银行)
2.宁波市财政局 27000.00 9.36% 未变 流通A股
3.华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950.00 8.65% 未变 流通A股,流通受限股份
4.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4950.00 8.65% 未变 流通A股,流通受限股份
5.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950.00 8.65% 未变 流通A股,流通受限股份
6.宁波市电力开发公司 20500.00 7.11% 未变 流通A股,流通受限股份
7.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17900.00 6.21% 未变 流通A股
8.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5400.00 1.87% 未变 流通A股
9.华侨银行有限公司 4609.95 1.60% 未变 流通A股
10.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有限公司 1925.00 0.67% 新进 流通A股
⑧ 什么是双层股权结构这种股权结构有哪些优势
在当今两权分离的背景下,作为处理两权之间关系手段的双重股权版结构应运而生。双重股权结构主要出现在家权族企业及垄断企业,集中体现在某些特定行业,如媒体类行业、新兴科技类行业,是由少数人(主要是创始人)控制大部分表决权的一种股权架构。本文通过对双重股权结构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深入分析了该种股权架构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股权结构的发展前景。
对于双重股权结构,人们的态度可谓褒贬不一。投票权的集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防止恶意收购,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表决权由少数人掌握又会引发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主要的管理问题有以下三点:第一,投资者几乎不能影响企业管理层及其决策,使得监督形同虚设,一旦公司运作出现问题,股东们除了抛售自己的股票别无选择。而且经理层的在职消费问题在这一股权结构下也很峻,他们会利用职位便利浪费大量现金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⑨ 股东结构及股权分配情况怎么描述,最好有个格式,谢谢啦
某某出资多少,持有股权比例多少。
仅此而已。
或者股权结构如下:
姓名 出资额 持股比例
⑩ 急求有关《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及绩效分析》的外文文献,翻译过来2000字以上,翻译我可以自己来
我复制的 这个行么?
中国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分析
--------------------------------------------------------------------------------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如今民营经济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行业,而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有90%是家族企业,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制约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家族企业主要的股权结构类型加以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有关的合理建议。
何为家族企业,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的家族定义是“企业创始人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实际上,简而言之,家族企业包括两部分,一是家族拥有的企业,二是家族控制的企业。家族企业是一种遍布世界各地的企业组织形式,世界范围80%以上的企业归属与家族企业,其中不乏著名的大公司如沃尔玛、福特、三星、LG公司等。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家族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家族力量得以空前膨胀,家族企业开始追求规模效应和行业的领导权,做大做强。然而,随着资产的急剧膨胀,企业中的利益分割矛盾也越来越大,产权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同时产权重组、企业改制之风盛行。股权已成为家族企业的命脉所系,要认识家族企业必须认识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
一、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类型和实例
1、家族成员共同投资兴办事业,在兴办之初或过程中明晰股权。刘氏四兄弟的希望集团就是这种类型。1982年刘氏四兄弟从饲料行业起步,逐步涉足食品、电子、金融、房地产、商贸等多个领域,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家族企业。1983年7月刘氏兄弟决定以投入情况来决定将来的分配,老三投入最多而占最多股份,老二其次,老大和老四并列第三,1992年以后希望进行了两次调整,由单一企业分为四个企业集团为主的企业群,老大投资创立大陆希望;老二以东北片区为基础成立东方希望;老三建立华西希望;老四以南方片区为基础建立南方希望。他们还共同拥有“两厂一所”,既新津饲料厂、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和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大家各占1/4的股份。至此,希望集团基本上完成了明晰产权的过程。这一举措解决了兄弟之间的在经营理念、投资方向等方面的分歧和差异,同时也消除了双重决策、交叉运作造成的困惑,促进了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2、家族企业中某一人先独创企业,逐渐吸纳家族成员加入。如南存辉的正泰集团。在正泰的发展道路上,家族控制权和股权一直是南存辉关注的问题,1991年南存辉从妻兄黄素益手中融资15万美元,成立了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在南氏家族中,有不少人在从事低压电器业,他们有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与资本,但更重要的是,南存辉看中了家族在沟通、信用上的“人和”优势。南存辉从中招进9个家族成员入股,形成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层。这9人中有其弟南存飞、外甥朱信敏、妹夫吴炳池等。家族成员入股使企业资本扩大,也解决了资金人才匮乏的问题。
3、由于公司所在地政府的政策变化而导致股权结构的变化。如万向集团因改制而获得的股权。1969年鲁冠球接手了乡镇企业“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也就是万向集团的雏形,到了1988年,万向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5亿多元,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股权,使镇政府淡出主管角色,按当时的文件精神,乡镇企业50%的产权归给乡镇政府集体所有,50%归企业职工集体。在此次股权改革之后万向集团有了更大的自主经营权,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发展目标,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活力,为此后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万向集团已经成了综合性的多元化投资集团,2002年万向集团营业收入达118亿元。
4、家族企业为充分利用各种关系,主动纳入政府及其他势力的股份。如天通,浙江天通在1991年为了加快企业发展,主动让政府参股,同年8月,海宁市郭店镇政府成为天通的第一大股东,持有36.29%的股份,这种“红色身份”很快使企业顺利获得了“国家重点扶持高科技企业”的称号,企业所得税由33%改为15%,并且国产设备经批准可抵扣所得税。天通的潘氏父子虽然出让了一定的股权,但是却获得了更加宝贵的企业发展机会,2001年,浙江天通股份成功在上交所上市发行A股,成为国家第一家自然人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与此类似的还有格兰仕、美的集团等,他们都曾经主动纳入当地政府的股份,以求更大的发展。
5、家族公司转变为上市公司。2001年6月8日,太太药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此次太太药业共发行7000万股A股,太太药业总股本27108万股,5家发起人股东合计占74.18%的股权。而这5家发起人上市前本属同一个家族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48.96%的深圳百业源的终极股东就是太太药业的董事长朱保国,占90%的股份,其妻、副董事长刘广霞占10%;第二大股东、持股18.54%的香港鸿信的终极股东为朱保国之母刘苗,占99.9%;另外3家各占2.25%的并列大股东,或是朱保国、刘广霞开的“夫妻店”,或是朱保国之弟朱保安和刘广霞的叔嫂合资公司。股市令太太药业登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财富高峰,太太药业一次性筹措到17亿元人民币,而董事长朱保国的个人身价约53亿元,加上家族成员控制的财产市值上市当日共计达84亿元人民币。除了在A股市场上市的太太药业,同样是行业领跑者的家族企业帝贤集团也将目光聚焦在了股票上市上,所不同的是其目标是B股市场,2000年8月,经国家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正式批准,帝贤上市发行1.5亿股B股股票,9月,帝贤B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家族公司走上市道路,一方面拓宽了筹资渠道,使公司在短期募集到大量用于发展的资金,另一方面也使股权的转让更加方便灵活,这应该是未来家族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家族企业的股权在家族成员内部的分配,是由主要创业者持有最大股份,并担任董事长,其他家族成员、一般是直系亲属持有其余股份。比如浙江广通、格兰仕、美的、帝贤、方太都是父子持有大股份。但是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家族成员的股权将趋向分散化和外部化,这实际上是由客观要求所主宰的。比如将股权转移给经营者、员工将有助于改善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雇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当公司上市或再次发行股票集资时,家族成员拥有的股份也会被稀释。
中国的家族企业还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如何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是每一个企业都应当考虑的关键大事,只有明晰了产权关系,构建起有效的治理结构,企业才能轻装上阵,更快发展,所以有必要借鉴成功企业的有关股权结构构造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文/李新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