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奔驰女车主事件落幕,给整个汽车市场带来了什么启示
我们来捋一下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始末
3月27日,女车主前来提车,发现发动机漏油,要求退款或换车。4月8日,销售人员告知按照三包法,只能换发动机。4月9日,女车主前往4S店理论的视频被人拍到并上传网络,然后事件升级,引发热议。
事件处理结果
和解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1、更换同款的奔驰新车,但依旧是以贷款的方式购买;
2、对该车主此前支付的1万余元“金融服务费”全额退款;
3、奔驰方面主动提出,邀请该车主参观奔驰位于德国的工厂和流水线等,了解相关流程。
4、赠送该车主十年“一对一”的VIP服务;
5、为女车主补办生日(农历),费用由对方全额支付。
事件给大众启示
1、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遇事的时候要表达的有条理,不要激动。你的目的是解决事情。
2、反驳要有理有据!个人维权的时候要有信息,不要不自信。
3、长期以来,汽车的金融服务费都是一项隐形、强制的费用。奔驰女车主将这项费用摆到了台面,4S店以后未必会取消这项费用,但至少以后你买车时,你能避免稀里糊涂交一笔没用处的钱。
4、开发票、扣税需要对公账户,公司间交易往来需要对公账户转款。交钱的都要开发票,不要被忽悠。
事件给财务人启示
财务的职业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如果女车主是做财务的,一眼肯定能识破“金融服务费”的骗局,税务什么的一定能联想到,所以说,财务还是很有前途的。
但是作为财务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还是要不断学习的,现在的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的很快,如果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的。
❷ 西安事件之后,奔驰都做了哪些调整
在西安事件后推出的服务公约更引起了行业的普遍关注,不断强化“客户为先”的理念不仅是奔驰公司全新的反思与实践,也将会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也就是说:汽车消费转型升级不仅是指汽车产品的硬件升级,更是服务质量与客户体验的不断升级,相信这一服务公约也将会成为引领整个行业汽车消费“软件”升级的触发器。
2019年4月14日,在西安市有关部门发布针对“某女士购奔驰车消费纠纷”一事处理结果的声明仅仅几个小时后,郑州市另一位奔驰车主再次以视频的方式诉说了自己购买奔驰新车时同样遭遇到的质量问题。
2019年4月16日,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组已约谈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工作小组,并全面调查“收取金融服务费”等涉嫌违规违法行为。当天中国银保监也表示,已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开展调查。
❸ 2020新款260L奔驰轿车新车降到二十多万有这么事情吗
你好,这是不可能的!肯定是谣传,如果新车都降了20多万,这款车就没有上市的必要了!望采纳
❹ 西安奔驰车事件怎么回事
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近日来闹得沸沸扬扬,眼下双方已经达成和解,女车主及其家属均表示“很满意”,并准备“喝酒吃肉”庆祝。我以为,此事并不值得“拍手称快”,相反,应该“拍案称慢”才是。
首先,奔驰方面“傲慢”。一是店大欺客。“顾客是上帝”固然不能当真,但对顾客也要有起码的尊重和诚信。而在此事件中,有着“高大上”形象的奔驰4S店,却逼得作为“文化人”的女车主不得不坐在车上“哭诉维权”,依靠意外“走红”来倒逼问题的解决,完全暴露出奔驰方面对顾客的傲慢与欺瞒。
二是店大欺众。4月13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无论怎样,我们都为客户的经历深表歉意……力求在合理的基础上达成多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言外之意是他们自认倒霉,表达了委屈、无奈的“受害者”情绪,而“合理的基础上”言外之意是女车主提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们不打算全然接受。这种无耻无畏的姿态,分明是在羞辱广大网友的智商。
其次,监管部门“散漫”。从总体上看,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对此事的介入,还是比较及时有力的,值得肯定,但无疑又是舆论倒逼的结果。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称,包括当事车主在内,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广大消费者反映的车辆问题逐一核实,相关查处情况将及时公布。
同类问题早已长期普遍存在,绝不是个性问题,而是整个汽车销售行业的共性问题。可是,监管部门只是由于出了这么一个新闻事件,才想起要对整个行业进行整顿,难道不是“后知后觉”“自由散漫”吗?这跟此前有关部门因为“权健集团”事件,才想起要对整个保健行业进行整顿一样,都不过是“不出事不重视”的套路罢了。
再次,专业打假人被“怠慢”。某些行业潜规则、黑规则逐渐成为明规则,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还与专业打击人长期被打压有关。既然一些企业店大欺客,制假售假,监管部门又管不过来,靠消费者个人维权更是极其困难,为什么不支持专业打假人呢?这些年总有人不遗余力地抹黑专业打假人,把他们污名化为“专业假打人”,塑造成为了牟利而不择手段、扰乱市场秩序的小人。
❺ 特斯拉抬走维权者后股价大跌,这会对它在中国的发展有影响吗
特斯拉抬走维权者后股价大跌,这肯定会影响它在中国的发展,毕竟就算特斯拉广告打的再好,就算车型设计得再漂亮,但是不重视人的生命安全,还说对维权者决不妥协。我觉得特斯拉太能杠了,但是这是针对消费者的杠,为什么不对自己的质量杠一下呢?如果车子没有问题,谁会大闹上海车展,就为了给特斯拉对着干吗?
特斯拉的股价大跌,只是给特斯拉提了一个醒,想要获得中国的市场,肯定要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显然特斯拉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其次,现在我国的互联网大牛企业也在宣布造车计划,这势必会对特斯拉形成一个冲击作用,肯定会影响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❻ 奥迪,奔驰那些汽车有股票吗,怎么知道它们的股票,几百块可以买吗
奔驰的母公司叫戴姆勒,在德国上市。戴姆勒股票
❼ 奔驰车国产后为什么会比美国还贵,差价都让哪个杂种拿走了
他只是在中国组装,并不是纯国产,而且E级以上的还是基本都是进口。 中国的车比外国贵,因为中国有贸易保护协定。简单来说,如果奔驰、宝马、苹果、LV都和美国一个价格,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并且这笔债务无法还清。上个世纪70年代,没有贸易保护协定的国家收入20%用于偿还对发达国家债务的利息。美国人有消费能力,因为国家的对外贸易强大,中国人消费能力弱,因为中国几乎没有盈利的对外贸易。 中国的几万亿外汇储备也是贸易保护的差额,所以不敢花,都借还给美国。
❽ 戴姆勒股价一年下跌20% ,北汽此时接盘是为了什么
北汽集团掌门人徐和谊终于赶在退休之前了却“北戴合”心头大事。
7月23日,北汽宣布购入戴姆勒5%股份,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持股仅次于吉利集团(9.69%)和科威特主权基金(6.84%)。
北汽为何坚决入股戴姆勒?
虽然北汽与戴姆勒从2003年开始就缔结姻缘,双方的不离不弃和默契合作让彼此尝到了许多甜头,但戴姆勒的境况显然今不如昔。
始于大众的“排放门”席卷整个德国汽车工业,戴姆勒未能独善其身。由于涉嫌排放违规、在车辆中安装非法软件以操控排放测试,戴姆勒虽然迄今为止尚未被罚款,但被勒令在德国召回约6万辆奔驰柴油车,这为戴姆勒带来了数亿欧元的额外成本。
戴姆勒最近一年时间股价下挫20%,股票投资者的总体思路是买涨不买跌,这样的股票K线显然让不少投资商失去兴趣,北汽为何如此坚决做“接盘侠”?因为这是唯一出路。
作为北汽最亲密的战友,戴姆勒很重要。从2003年开始,双方在中国市场展开合作,先是成立了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随后又成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销售汽车。对于戴姆勒这一伴侣,北汽可谓相当依赖,因为其利润目前主要来自北京奔驰。
财报显示,北汽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1519.2亿元,有1354.2亿元出自北京奔驰,占比接近九成。另一大合资公司北京现代,在2017年萨德事件爆发后,当年销量锐减三分之一,此后节节下跌,今年1-5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4.6%至22.1万辆,曾经轻松年销百万的品牌如今风光不再。
再看北汽的自由品牌,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近两年势头不俗,2017年开始扭亏为盈,但2018年净利润只有1.55亿,若减去44.5亿的政府补贴,亏损约达43亿。新能源补贴逐渐退坡,2020年全部取消,将让北汽新能源的经营陷入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稳定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合作关系,是北汽的首要大事。
❾ 在西安4S店事件发生后,奔驰还值得购买吗
西安奔驰4s店事件最近的进展是,车主被收取了1.5万元的金融服务费,漏油的奔驰车是库存车。整个事件中,奔驰生产商是否有责任,不得而知,但是,4S店肯定是负有责任的。在中国买车,大部分都要到4S店。就是在这个号称为消费者提供“4S”服务的店里,买过车的人体验都不会太愉快。买车不是买菜,交完钱就可以拿走。如果你买的是热门车型,对不起,加价才能提车。比如丰田的汉兰达,号称“二胎车”之王,备受中国市场追捧。但限于发动机产能,每月的产量非常有限。如果你想尽快提车,必须加价,最高要加价5万。不加价也可以,等吧,至少一年半载。加价不能提高产能,只是用钱买到插队提车的特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4S店的服务费也奇高无比。检验与出库费、上牌费,动辄一两千起步。上文提到的西安路虎,消费者被4S店要求加价28668元,其中,挂牌费、公证费各1500元,高得吓人。
最后一点,奔驰的调子太高了,事件发酵之后再慢吞吞做一个干巴巴的声明,让人感觉受到了侮辱,就像以前大家抵制日系车一样,在短期内很多人都开始抵制奔驰车,所以现在买奔驰车的人非常少!
❿ 为什么有人说奔驰事件的结果是最后奔驰公关成功的离间了舆论
“奔驰汽车维权事件”剧情反转,固然与奔驰汽车以及销售公司的“危机公关”有一点的关系;但是主要还是维权事件的本身,是否经得起事实真相的考验。
这一次“奔驰维权事件”,带给网络社会很多教训。一是在事实真相还没有完全清楚的背景下,就轻易给事件定性;二是情绪化的言论,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三是“撒泼式维权”,不值得大众社会呼应,此乃有悖于法制精神。
前期奔驰新车漏油事件起因:是一位自称女硕士的女车主,在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花费66万元购买了一台奔驰新车。结果提车后刚刚行驶一公里就发现新车漏油,本可以做退换货处理的新车,在当地4S店再三推脱下最后只能做换发动机处理,硕士女车主无法忍受如此屈辱悲愤下,坐到4S店展车上哭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