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0年到2015股市月走势图
2. 08年十月,十一月股市将如何走势
当日股评、近期股市走势及后市预测(望能从中得到你需要的信息,或可作为你投资时的参考):
本周五没有延续上一个交易日继续上涨的态势,全天交易个股分化严重,各类股票涨跌不一,基本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奇幻景观.大的主力机构从净流出为多,到流入流出相当,再到流入为多,从中可以看出做多的潜伏力量。只是他们的选择有所侧重不同罢了。其中,有后继利好消息支持的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证券类券商板块的表现最为抢眼。另有部分大盘股和小盘股轮番表现,终盘以急挫229.50点、跌去9.10%的2293.78点报收.但敬请注意:股指仍然还在三条均线上方运行,不虞破位。预计长假节后的几个交易日,尽管还有强势整理的回调动能,但是从基金主力悄悄地大幅增仓、并以空翻多的动作来看,后市将有动能重回反弹之途。而那种强者恒强的个股表现,及某些价位不高、触底反弹不多的个股活跃行情,将会再一轮展开。个股方面,券商板块将会继续成为领军品种,号召一方。另外,大单净流入高的个股、有回购增持题材的个股另尤为值得多加留意。
技术形态上看,今日沪指正好调整至五日均线就获得了支撑,大盘经过两个交易日的脉冲式的上涨之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在五日均线上方的震荡属强势整理行情,成交量未见异常。上档面临30日均线2250点的反压,股指的五日、十日、三十日的三条均线,均处于拐头向上的位置,不虞破位。本周二和周三前半段的走势,属于淘沙般的、洗去浮筹的强势整理行情。因此,本人认为反弹仍在进行中,大家不要太过担忧,节前市场仍有振荡上行的做多动能。再说,央行9月15日宣布下调双率,反映了在现行经济可能出现下行的风险面前,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松动的可能。我国管理高层为了应对越演越烈的国际金融危机,联手央行纷纷出手救市。国内管理层于18日晚间发布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以及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三项利好。对挽救国内投资者颓靡的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多重救市组合拳的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托市力量,消弭了股市的下滑颓势,起振了入市人的信心。终于让股市迎来一次强劲的中级反弹行情。
这轮中级反弹行情,就是大盘在极度超跌后的、遇到综合政策利好出现的上涨行情,是一个深幅超跌后的、脉冲式的反弹行情,它的持续时间短上涨速度快,就是这段行情的基本特征。9.19以来,两天的时间上涨了300多点,如要它不更换一种步伐,那是不现实的。人在爬台阶时,每隔十几、二十个台阶,都要缓缓脚步,何况这个有着上百万个利益纠葛体的、洋洋大观的中国股市?!本周二开始进行的回调整理,就是这种换换脚步的股市走势,一俟洗去做空浮筹,股市便可重回升势。下一个反弹高点在2292点附近,再经过回调整理后的上涨位置将会在2441点附近,构筑一个今后震荡整理的厢型顶部。因此,在这种多重利好因素未有得到充分释放之前,这轮反弹的、极度超跌恰遇利好的反弹行情,还远未结束。各位股民不要被短时间的股市回调所惊恐,要看到股市的中期向好。
尽管如此,一些短期炒家的期望值乃不可过高矣,要注意风险控制。一旦这些利好措施得到初步消化,后市没有新的利好措施出台,大盘将会再一次转弱走软。对此,各位入市人也要保持一个清晰的投资思路 。
3. 2010年以来股市几次熊市牛市
2010年到2011年,算一次熊市,上证从3277.14点下跌到最低2134.02点,最大下跌了34.88%。14年到15年6月,有一次牛市,上证最高上涨了140%多。15年6月到16年2月,是熊市,然后16年2月到现在,虽然有一定涨幅,但还算不上牛市。
4. 2015年股市大跌具体时间
从2015年6月15号从5178点见顶,到7月9日最低3373点!
5. 到了11月份股市大盘一直跌,是怎么回事
新股频发 机构基金都需要年底流动资金 散户也需要钱过年 共振效应
6. 股市2015年11月4号晚有何消息
11月4日早已过去,11月6日晚间爆出证件会重启IPO的消息,富时中国A50指数瞬间跳水,而后回缓慢反弹,证明答此消息为大利空,另目前股市分时15分钟线顶背离严重,盘面解析
周五大盘低开8个点,震荡上行,最高上摸3596,最低下探3508点,收在3590点,上涨了67个点,涨幅为1.91%,成交有较大萎缩,个股跌多涨少。
周五大盘震荡上行,超级资金、总量资金继续大量流入,收盘指数站在年线之上。
本周大盘三涨二跌,K线图上也是三阳二阴,指数先抑后扬。一周大盘上涨207个点,涨幅为6.13%,周线收一根中阳线,一举收复5、60、20周线。
从形态、均线、技术指标、成交和资金流向看,下周大盘还有向上动能,震荡反复不得不防。
中期趋势
2850以来的上升行情到底是什么性质?目前只能说再创新低的概率很小很小了,但是是不是新的主升浪还不能确定,就算是,过程也会很复杂。从这几天的资金流向和成交量以及券商的启动看似乎也不是马上又要回头的行情,但是年线上方上一个箱体的筹码集中区,能攻上去多少实在没法预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7. 在07年5月到08年11月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导致股市下跌的,又是什么导致股市上涨的
07年5月到08年11月暴抄涨暴跌的原因:
暴涨原因:
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暴跌原因:
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8. 2007年股市全年大盘走势图
1、在股市中,大盘一般是指上证指数,所以要查询2007年股市全年大盘走势图,可以到内股票交易系统容中输入“999999”查询。
2、大盘一般指上证综合指数。由于股票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因此与股市关系密切,需经常关注上证综合指数。大盘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 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 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 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 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9. 2016年股市大盘全年行情预测 2015年股市大事件有哪些
当我们回顾这一整年的股市行情的时候, 不得不说的是互联网+贯穿了整个股市 十三内五”容系列的规划取代了“一带一路”项目成为整个中国发展战略的推广头衔,带着不平凡的平凡2015年开始以红包行在在二月里一直延续到6月掀起了疯牛的红包行情,沪指从3300点直到4900点,火爆的行情堪比2007年10月牛市直奔6124点,但却在市场被炒作到最高点的时候,杠杆与巨大的泡沫正在逐渐的扩大,在上半年5月份的时候散户大妈也经不起风声的诱惑纷纷投资到市场当中, 当时证监会为新的注册制以一个月二次的IPO引发市场大量的抽血,股市资金与新股资金显成来回拉据,促使大盘产生巨大的下跌,当时没有人会想到中国历史性的一次股灾正在酝酿当中,此当时央行为了让股指回归上扬,以利用“双降”来刺激市场,但因新股过于频发,中国A股杠杆泡沫破裂,泄洪式的股灾从5000点一发不可收拾的一线坍塌,随后开始了维持3个月以上的救市各大部门救救,以及3个月的调整。
10. 11月的股市行情会怎样呢
下周将是变盘的重要时刻!
近期市场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外围股市大涨大跌,却对A股影响很小,并且跟跌不跟涨。例如,10月13日晚美股暴涨11%,次日A股仅仅是大幅高开随后却震荡回落,收盘下跌;15日美股大跌7.9%,次日A股低开后低位震荡,跌幅明显小于美股;28日美股上涨10.9%,次日A股只是小幅高开收盘下跌。A股这种独立特行的个性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的因素错综复杂,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A股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外围股市不会影响A股本身所形成的趋势,只会产生短暂的影响,或者说外围股市所产生的影响对A股来说只是"杂波",不会影响主流趋势。我们认为决定A股市场趋势的主要内因有如下几个。
第一,A股市场本身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大小非问题依然是压在投资者心口的一块巨石,仔细观察这几天的盘面不难发现,虽然多数权重股力撑大盘,不过很多面临大小非减持的二三线股却是磨磨蹭蹭的不愿上涨,甚至屡创新低;
第二,A股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外围成熟市场,所以A股的反应要慢一些;
第三,政府出台利好的力度不够,例如,本次降息0.27%低于外围市场降息0.5%的幅度,且基本上是对称型降息,也低于0.5%的市场预期。其中长期存款降息幅度比较大,目的在于刺激消费。因此对股市的影响很小。
第四,港股的估值是比A股要低的,这几天港股虽然大涨了30%,不过估值依然低于A股的总体水平!
其次,A股市场目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市场,外资参与的程度和规模较小,这与港股等市场外资成为市场主力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A股市场的后期走势,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接近重要底部的时机越来越近,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本周最低点1664点,最大跌幅近73%,这样的跌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已经够了,下周是去年10月16日下调以来的第55周13个月,是变盘周期,市场都已经到了应该出现转折的关键时刻。因此,中线来说现在的A股风险是越来越小了。操作上,投资者可以采取分批逐步参与的的策略,前瞻性地去布局潜在机会将是当前操作的一个重点。从未来的政策方向和投资思路来看,包括金融、地产、铁路、农业、医药与医疗器械、零售、基建及节能环保、新能源行业等值得重点关注,中线应有较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