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2014年可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就单单拿金融界来说就能说明。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首先要说说中国人民银行降息的事。我的看法是,这次调息,可能主要是帮助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国企,这提供给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智,毕竟这种降息措施并没有普遍化。
最后说说央行发布的首套房新规。近来买房成了一种火爆的话题,慢慢的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这不,很多人都在说,这套新规是政府在“救市”,可能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但就现如今的状态,我看还达不到这个层次。
说了这么多,不论结果如何,其实都表明了政府的态度,积极应对,以人民群众为先,我认为是个不错的现象。
2. 2014年中国金融危机比2013年还要严重吗
总体来说,2013年不能说是金融危机,更不用说是2014年,银行系统缺钱不是因为危专机造成,而是中属国经济走向的适度微调,虽然去年的经济相对“平稳”,今年开局也算不差,但是可以看到PMI数据只是小幅起落,国内伴随着影子银行及地方债务的风险发酵,整体市场对经济走强的信心走弱,自去年以来经济已经开始有了复苏迹象,但是弱复苏的格局已然定性,一些公开的经济指标也证实了这些。如果国际经济环境没有大的坏事情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不会发生,而且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继续向上仍为大概率事件。
3. 2014中国金融热点话题有哪些
国企改革,自贸区,
4. 求中国金融年鉴2014!!!!!!!!!!!!!
留邮箱,我发给你
5. 求中国联通2014年的财务状况分析
这个有现成的,分析好的,如果需要可以上电商上搜下代做财务分析报告,有你想要的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
6. 2014-2015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是国内最权威的。
人民日报专访权威人士,五问中国经济。
一问:经济增速回落,中国经济还有希望吗?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问: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进一步回落。4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季度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对当前的增长速度究竟应当怎么看?
权威人士: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总的看,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以一季度为例,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GDP增长7%,合乎预期,在全球范围是很快的,而且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增量也较大;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就业形势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比增长8.1%,各项民生指标继续明显改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些新增长点破茧而出。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
尤其要看到,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增速虽有放缓,但消费增长比较稳健。收入分配结构也在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里人,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在缩小。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了5.6%。一些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在加快孕育。
问:对于目前的增长态势,社会反应总体上还比较从容,但也存在一些担忧和疑虑。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前景?
权威人士: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幅度也比现在大。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一方面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一方面积极应对,抢抓机遇,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7.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下滑原因
2014年经济增长减慢的原因:
2014年经济增长减慢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既有2013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够、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足的宏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原因,更重要的是结构和体制问题制约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并影响社会预期。
一是投资面临一定的资金约束。
201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控制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3年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14 万亿元,比上半年减少3.01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700亿元。货币供给增速也有所降低,广义货币M2由2013年4月的16.1%回落到2013年年底的13.6%,2014年3月进一步回落到12.1%。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力度弱于往年水平,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0.1%,超出预算目标2.1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与预算数基本持平,仅增长10.9%,而2013年财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目标主要靠年终“突击花钱”,1-11月财政支出持续低于10%的预算增长目标,12月份当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幅高达20.3%。2014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1%, 财政支出增长6%,均低于预算8%和9.5%的水平。考虑到资金投放滞后半年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资总量扩大和下半年减少是2013年下半年经济稳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
二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现阶段,不管是人民币贷款、中期票据还是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均处于历史高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动辄10%以上,加上各种中间费用甚至高达17%。首先,近年来,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和利润水平较高的房地产资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以及银监会加强平台贷款管控后,上述部门大量通过发行债券、银信理财合作等影子银行进行融资,造成相关部门债务和杠杆水平过快上升,社会资金“借短投长”的期限错配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挤出”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电子金融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快速发展,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导致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上升。再次,受存贷比约束和银行季末考核因素影响,在季末、年末及春节前后等时点,银行高息揽储,货币市场利率往往大幅飙升。最后,在中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均衡,跨境资金由大举流入转为“有进有出”的双向流动后,以往外汇占款过快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
三是人民币升值,其滞后影响中国出口。
自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3%左右,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的滞后期一般在1-2年。
四是多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影响市场预期。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地方性债务迎来还债高峰、影子银行风险增加。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牵一发动全局,既关系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也是影响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的安全,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对金融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引起相关产业衰退,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也会加大。近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中诚信托、超日债等若干起金融违约事件。同时,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国内资金紧张,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8. 为什么2014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下载不下来啊有人下载了吗
地方地方规划的法规
9. 2014年是金融危机的一年吗
总体来说,复2013年不能说是金制融危机,更不用说是2014年,银行系统缺钱不是因为危机造成,而是中国经济走向的适度微调,虽然去年的经济相对“平稳”,今年开局也算不差,但是可以看到PMI数据只是小幅起落,国内伴随着影子银行及地方债务的风险发酵,整体市场对经济走强的信心走弱,自去年以来经济已经开始有了复苏迹象,但是弱复苏的格局已然定性,一些公开的经济指标也证实了这些。如果国际经济环境没有大的坏事情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不会发生,而且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继续向上仍为大概率事件。
10. 求2013-2014国内外金融界大事件详解
这个问题。真的太广了、无从回答啊。http://news.hexun.com/2014-01-10/161335388.html你去这里看看有没有版你想权要的。